两条龙的故事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ih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吕埃勒是斯特拉斯堡大学的影像学老师,也是著名的纪录片摄像。因为拍摄一部中法文化比较的纪录片,我们成了朋友。
  纪录片讲述了两条龙的故事,一条中国龙,一条法国龙。
  在阿尔萨斯的小村图尔海姆有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莱茵河里的一条龙,不知道为什么搁浅到村子边的一座山坡上。由于太阳的曝晒,龙的血流了出来,淌到了山下的一片葡萄园中。此后,用这里的葡萄酿成的酒格外香甜。当地的人们用“龙之血”为酒命名。而长着翅膀会喷火的龙,也成了葡萄酒庄的守护神。
  故事有了,却没人愿意让我们拍摄。他们不想自己的生活被打扰。我和莫吕埃勒,一趟趟往小村里跑。最终找到了一个8岁的小姑娘。这个小小的葡萄酒庄,已经传了9代。为了向他们表示感谢,我和莫吕埃勒,各买了一箱葡萄酒。
  平安夜,我们希望小姑娘一家过得热闹一点。莫吕埃勒在一番交涉之后,喜滋滋地告诉我:“同意了,只要我们付他们圣诞大餐的钱就行。”这顿饭吃得很成功,我们一直跟拍到他们去教堂守夜,才回到车里坐下。
  在法国的拍摄持续了一个多月,莫吕埃勒觉得很无聊,所有的人和事,都是他司空见惯的。他一心期待着来中国拍摄。
  我们在南京的拍摄是元宵节期间的“柴龙”舞。柴龙是一种用竹篾与纸扎成的造型古朴、华丽多彩的龙灯。这个从1700多年前的东晋传下来的传统,因为农村变为城市,在十多年前消失了。去年冬天,在几位当地老人的努力下,又开始恢复。
  一过春节,莫吕埃勒就来到南京。当天晚上,我请他在夫子庙吃了一顿小吃。这只是一个开始。在接下来的10多天的拍摄中,几乎每天都会有人请他品尝让他无法忘记的中国美食。请他的有工作伙伴,有拍摄对象,也有只同桌吃过一顿饭的热情陌生人。
  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每天一早乘公交车来参加我们的拍摄,不肯要一分钱。莫吕埃勒始终弄不明白,他是为什么。最令莫吕埃勒吃惊的是最后一天在西岗街道的柴龙舞。有35000人涌上街头,跟着柴龙狂奔。我花了好长时间才让他明白,我没办法导演出这么多人来,他们都是自发来的。舞柴龙,是为了纪念因为私自给老百姓降雨而遭斩首的龙王太子,是想让它复活重生。
  “过了1700年,人们还在表达他们的感激?中国人太奇特了。”
  几个月后,我去法国举办纪录片的首映式。在斯特拉斯堡著名的莫扎特大厅,莫吕埃勒以异乎寻常的激情介绍他在中国神奇的见闻。我们很难想象,中国人平常的生活,在他们的眼里,充满人情,温暖动人,让他们羡慕并向往。
  莫吕埃勒以中国人的方式接待了我。他的女伴整整一个下午都在家做饭。开饭了,他端起酒杯,跟我轻轻一碰,非常标准地说道:“干杯!”在他身后的墙壁上,挂着一幅中国工笔画,皑皑白雪之中,一枝红梅几欲破墙而出。
  

其他文献
一早被闹钟叫醒,上下班路上被各种汽车喇叭催促着,噪音裹挟着浮躁,让人们的内心无法平静了……你会不会有一种强烈的愿望——给耳朵片刻的安静!   为了寻求来自自然的寂静,一个叫戈登·汉普顿的美国人,走遍全世界记录大自然的美妙声音。现在,这个曾经的小伙子成了六旬老者,也早已是世界知名的环保主义者。而最近,随着《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这本书的畅销,人们才开始了解他。   汉普顿从小就喜欢亲近自然,在大学时,他
期刊
迪士尼从诞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它塑造的米老鼠和唐老鸭等诸多经典卡通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可是,无论你从图片上、电视上,还是亲临迪士尼乐园,都不会看到迪士尼那些卡通动物人偶的“真面目”,因为这是迪士尼的“最高机密”。   米勒是美国迪士尼公园的一名低层管理人员,去迪士尼乐园看卡通动物是他的孩子们最大的心愿。为了实现孩子们的愿望,米勒节约开支,两个月后终于帮他们圆了梦。   那天,米勒带着三个兴
期刊
每当看到有趣或者漂亮的事物时,我们都会有一种自然的冲动想要将它捕捉并保存下来——在今天,我们会拿出手机拍照。  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法,但拍照有两个大的问题。第一,因为我们忙于拍照,以至于我们忘记了去观察一下这个促使我们去拍照的有趣而漂亮的世界; 第二,因为我们知道照片妥当的保存在我们的手机里,所以我们总是无暇欣赏,因为我们如此确定某一天我们会抽出时间来的。  因为我们口袋里的手机,这个问
期刊
二十年后的今天,我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去见见我的敌人。  不怕大家笑话,这个人其实是我的父亲,虽然他从未像个父亲那样对待我。  我小心翼翼地开着自己的路虎,尽量不让路上的牛粪弄脏了自己的新车。想想,当初就是在这里,我愤然离家出走,他竟然毫无挽留之意,后来,是母亲半夜搭着别人的拖拉机跑到县城把我硬拉扯回来。  我不敢说父亲有没有感情,但至少对我是极不公平的,明明是我的语文课外阅读,他硬是要宣布,这本书
期刊
◎编译:吉葡乐  ◎插画:吴斌  1.五月,麦收季节。男人们趁着大风在场院扬场,麦粒和麦皮各自堆成了圆锥体,这时,女人就会拿一把扫帚扫麦粒圆锥体上的麦鱼子。麦鱼子就是还有籽粒的麦穗,只不过里面是比较瘦的麦粒,女人用这样的麦粒换馃子或西瓜给我们小孩解嘴馋。  2.这年麦子齐截,麦鱼子格外少,母亲很喜悦,我却有点不开心。我学着母亲把麦鱼倒在空地上,拿棒槌一下一下地砸。突然轰隆一阵雷,大雨落下来。母亲看
期刊
在新加坡读书的同学文假期归国,与他小聚。  文是学霸,在国内名牌大学读本科,顺利保研。已经读了一年研究生,却又决定申请出国,从研一开始读。  “为什么要放弃国内的研究生呢,毕竟,也算是浪费了一年时间吧。”我问。  文低着头,看手中的一杯茶,茶叶在杯中静静舒展。然后,他抬起头说:“开心就好。”  我有点奇怪他的回答。他笑笑,继续说:“这是我在国内读研究生期间,一位教授送我的话。”  “当时,我正在踟
期刊
改变自己 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敬一丹1955年出生于哈尔滨,中学毕业后到小兴安岭青河林场当知青,一直渴望继续读书的她曾先后被推荐到大连外国语学院和沈阳铁路学校等地方深造,可惜都没有成功。后来北京广播学院来招生,曾经在林业局当了3年播音员的敬一丹考下了“准入证”,终于得以被推荐上学,成为最后一批工农兵学员。3年之后,已经毕业并在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有稳定工作的敬一丹又再次萌发了继续读书的想法,立志考上
期刊
结构绵延不绝  曹雪芹是一个善于把生活的多面性、整体性以及它的内在联系性表现出来的艺术大家,他能把森罗万象的生活一齐拥抱在手里,同时展开,相互显现,而又丝毫不见散乱,本领是非常惊人的。  在曹雪芹的笔下,许多故事或情节都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复杂组成部分而互相交错地存在着。同时,那些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又在继续不断地扩展、丰富、深化,并向一个总的方向运行,直到完成一部体大思精的《红楼梦》。  有人对《红楼
期刊
哈佛大学有一个始于1968年的活动Class Day,每年邀请一位杰出校友给当年的毕业生做演讲,只有最优秀的校友才会被邀请。今年,他们请的是女演员娜塔莉·波特曼。娜塔莉以“Make Your Inexperience An Asset”为主题,阐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她讲到自己大学时的黑暗时期,拍摄电影时遇到的挫折和挑战,鼓励毕业生把缺乏经验当做财富,找到自己人生的理由,开创美好的未来。  从好莱坞
期刊
年轻时教中文写作的香港老师,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那是抗战时期。鬼子侵入南方某城,杀害了老师的父亲。鬼子对市民实行粮食配给制度,每人每天给半斤掺了糠的粗米。母亲排队去买米糠,可轮到她时,鬼子不卖了。人们去质问,被鬼子们一阵推搡,挥起皮鞭就打。混乱之中,鬼子鸣枪,老师的母亲被枪托击破头颅。  母亲回到家时,老师见母亲头上鲜血直流,吓坏了。母亲摸着疼痛难忍的伤口,低声说,这敌占区待不下去了,咱们快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