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中生慈善意识研究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慈善意识是公民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或事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同情心”的自觉心理反应,以及由此产生的慈善行为的意愿和动机,是公民责任的重要体现。慈善意识是反映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公民社会成熟的标志,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可见,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全体公民的关注与参与,而青年学生是未来社会慈善事业的主要参与者。面对汶川地震等灾难事件时,我们也发现中国青少年学生不缺乏慈善意识和责任感,但我们不能只单靠灾难唤起他们的这种意识,就只有加强慈善意识教育。
  一、高中生慈善意识现状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青少年学生慈善意识及教育现状,笔者根据实际情况对本校高中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主要存在这样几种现状:1、慈善认识模糊、热情度低。从对本校高中生的调查来看,高中生不仅对我国及地方慈善政策、慈善事业运作程序和相关法规等慈善专业知识了解非常少,而且很多学生对身边或者所在城市的慈善活动等同样知之甚少。另外调查显示,大部分高中生能够参与一些慈善活动,但是,从关注慈善活动的积极度上看,现今的高中生仍缺乏热情或并不热衷,只有极少数的同学表示经常关注慈善活动,积极找机会参加。这一点反映了当今高中生慈善意识薄弱,对慈善活动的热情度不足。2、慈善环境不完善、不成熟。慈善环境不完善、不成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民的慈善意识薄弱;二是慈善事业监督、管理不够规范。对于“郭美美事件对你的影响?”有78%左右的学生选择“很大,不再愿意慈善组织活动”。这说明“郭美美事件”等出现的贪污、挪用善款、骗捐等“问题慈善”现象,导致高中生对慈善组织的信任感大大降低,对慈善活动的认可和接受程度严重下降,甚至排斥慈善活动,这就严重削弱了高中生的慈善意愿,抑制了高中生慈善意识的养成。3、慈善行为被动化、单一化及功利化。在询问参与慈善活动方式时,当今高中生参加慈善活动的形式主要是捐赠和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另外,慈善本应是不带任何功利性的纯粹的爱心行为,但是调查中也发现当前高中生慈善动机有功利化的倾向。据调查资料显示,42.4%的高中生参加学校慈善活动的理由是“评先进,树立良好形象”,几乎一半学生的慈善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一旦慈善行为带上利己的功利化色彩,慈善行为就变了味,高中生的慈善观就歪曲了——助己为主,助人为辅。这种慈善行为功利化制约了正确的慈善意识的形成。
  二、高中生慈善意识培育
  面对高中生慈善意识存在问题,笔者认为慈善意识是一种习得性素养,是可以进行培育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可以成为公民慈善意识培养、教育的主阵地。
  1、充分挖掘政治教材,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慈善美德,树立正确财富观。政治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慈善意识教育。比如,慈善作为一种乐善好施、完善个性的社会价值的选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解《文化生活》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时可以贯穿其中。以孟子“四端说”作为探究材料,《孟子·公孙丑上》这样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1]从国学经典文化中,认识中华慈善文化的源远流长,增强学生对慈善的认同,促发学生产生同情冲动和引发行善行为;再如讲解《经济生活》时,开展树立正确金钱观探究活动,可以穿插慈善意识的教育,尤其是讲解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引导学生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在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同时,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使灵魂更纯洁,更高尚,人生更有意义。
  2、打造精品校本课程,紧密联系社会热点现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判断。新课程教学要求学校相关学科开设校本课程,可以邀请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研究慈善的专家学者,或者慈善先进人物给高中生从不同角度做慈善方面的专题报告,如我国慈善现状、慈善法规与政策、慈善的社会功能、慈善文化、慈善史以及先进的慈善事迹等方面的专题报告,从而增加高中生对于慈善的认知。另外,利用校本课程对社会出现的“郭美美事件”和“河南宋基会事件”等问题慈善现象要及时进行客观、公正地分析,既不能夸大其辞,也不能掩盖其真相,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作用,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诸如此类的现象,认识到这些失范现象只是少数人所为,并不代表慈善事业的主流,同时也要认识到这是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使高中生对我国慈善事业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够减轻这些事件对高中生慈善意识和慈善行为的负面影响,从而增强他们对我国慈善事业的信心。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利用校本课程编写有关慈善知识的中学生读本,进一步增强高中生慈善意识的深入理解。
  3、开展慈善实践活动,多部门协同合作,强化高中生慈善意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课,培育高中生的慈善意识要避免单打独斗,形式单一。慈善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多部门协调合作,如德育处,一方面开展关于慈善意识教育的主题班会活动,利用主题班会实现慈善意识的自我教育、同辈群体的相互教育以及老师的讲授教育;另一方面利用家校平台,充分发挥家庭在培养青少年慈善意识方面的积极模范作用,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担负着传授文化知识,培育道德品质,指导行为规范等责任。父母要言传身教,子女是父母道德行为的最敏锐的觉察者,父母的慈心善举,孩子自然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适当时机,就会自觉表现出来。其次,与校团委合作,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开展慈善意识教育和慈善实践活动。例如建立慈善社团,如志愿者协会、学雷锋协会等等;再次利用学生社团办慈善宣传专栏。慈善宣传专栏的主要目的是普及慈善知识,宣传慈善政策和慈善先进事迹,培养慈善意识。当前网络发达,慈善宣传专栏也可以开设在校园网站中。网上宣传专栏有利于及时更新宣传内容,呈现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可以达到立体式宣传效果;另外,利用学生社团在课余时间开展主题募捐活动或志愿服务,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可以适当引进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并作为高中生课外实践学分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中。值得注意的是,慈善教育和实践要坚持地方化,结合地方实际,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发挥地方特长,有计划、有目的开展,讲究实效而不图形式,从而更有利于强化他们的慈善意识,激发他们参与慈善活动的意愿和兴趣。
  参考文献:
  [1]孔丘,孟軻. 四书(下册).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 第363页
其他文献
新课程教改已经实施三年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同时数学新课程的实施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强调数学学习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基本学习方法的现状及指导对策作以下分析和讨
期刊
针对一类多传感器动态系统同时发生多个执行器故障的情况,提出了一种融合故障诊断方法.利用多传感器数据分别构造检测残差和一组结构残差向量实现了故障的检测和初步分离.在初步分离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多模型融合滤波算法对故障进行精确定位并得到状态和故障的融合估计.所提出的方法减少了传统多模型诊断方法的检测延迟和计算量,并通过融合多个传感器的信息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仿真实例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中,各个学校都在思考:究竟该用怎样的教学模式效果才好。有的学校采用“10+25+5” 教学模式,有的学校倡导“20+20” 教学模式,有的学校推行“15+20+5” 教学模式。大家都在摸索、思考,都想争取找到一种更好的教学模式。事实上,上述教学模式都在强调“学生主体”的核心思路。无论是哪种教学模式,都需要学生真正动起来,教学效果才会真正好起来,教学质量才会高。学习数学,无论老师讲得多么
期刊
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是教材编者针对课文自身特点,教学目标的要求设置的知识要点、能力训练点和教学的重难点,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不容忽视。但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中考命题不直接取材于教材,教师对课后练习的处理就表现为可有可无了,甚至是置之不理,从而让课后练习题失去了让学生思考、领悟的独特价值。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灵活而有效地处理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题呢?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试着
期刊
摘要:英语口语学习的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一系列的情感因素中,焦虑被认为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本文探讨了什么是语言焦虑,并就如何消除学员的口语焦虑情绪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英语口语学习 焦虑 应对策略  军队院校作为我军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负有重要的责任和神圣的使命。军队院校要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对人才的需要,就必须要培养造就
田径运动是其它运动项目的基础,因而它有“运动之母”之称。对于中学生而言,有效的田径运动对于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和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有着其它项目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田径运动是枯燥乏味、缺乏灵活性的,例如推铅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田径项目越来越受到冷落。  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并将《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
期刊
石煤以其质若石性如煤而得名,是一种黑灰色的低热值可燃性矿物。我国石煤资源丰富,总储量600亿t,探明储量达39亿t,集中分布于秦岭—伏牛山北麓—淮河一线之南,龙门—昆明一
培养创新素质是教育的核心,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新能力呢?  一、保护和激发儿童的好奇心,是培养他们创新意识的起点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好奇”是儿童的天性。瓦特成功发明蒸气机得益于儿时对开水掀开壶盖的好奇,阿基米德洗澡时因身体感受到水的浮力而发现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儿童的好奇心正是创新的潜在动力,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