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在通辽市市区建立了多个休闲娱乐广场,广场上也矗立起了许多大型的城市雕塑。我在本文中,将对通辽市文化广场上的大型城市雕塑——“科尔沁世纪柱”进行一次赏析,从三个方面分析“科尔沁世纪柱”给我的总体感受以及在观看后,给我带来的关于城市雕塑的一些想法和见解。
【关键词】科尔沁世纪柱;高度;主题;表现力;做工
【中图分类号】J32 【文献标识码】A
我的家乡是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通辽市市区建立了多个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广场。在广场上,修建了大大小小的城市雕塑。尤为突出的是我市文化广场上的大型城雕——科尔沁世纪柱。
在一篇新闻报道中,对“科尔沁世纪柱”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雕塑的整体呈圆柱状,主柱周围由三个副柱连接在一起,寓意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创辉煌。柱身饰有群马腾空而起的造型,意在体现科尔沁人与时俱进、奋发有为、腾飞向上的精神,马鬃轻松自然地缠绕着整个柱身,似盘龙向上,既传承着中华文化,又具有蒙古民族特点与科尔沁草原的地域特征。马头上的图案是蒙古族人民所喜爱的吉祥图案“乌力吉京嘎”。顶部造型为弓箭手,怒张的弓箭蓄势待发,箭弩射向天穹,象征着科尔沁各族人民不屈不挠、勇往直前,追求美好生活的拼搏精神。柱的下方为环状浮雕墙,浮雕的内容展示了科尔沁草原厚重的文化、历史和未来。 “世纪柱”主要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寓意深刻,理念鲜明,突出体现了科尔沁各族人民众志成城、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文章介绍很很精彩,让人看后精神振奋,似乎可以感受到此城市雕塑的宏伟和震撼。为此我特地来到文化广场,想一睹科尔沁世纪柱的风采。
来到文化广场,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便是在空旷的广场上耸立着的“科尔沁世纪柱”。因为我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雕塑上,所以第一印象感觉很好。正如新闻报道上所描述的,高高的圆柱主体,顶部有一名勇士在拉弓,蓄势待发,底部环绕着浮雕。雕塑在空旷的广场的映衬下,显得十分抢眼。这是我兴奋不已,急切地想走进仔细观瞧作品的细部。
站在18米高的雕塑“脚下”,使我感到了自己的 “渺小”,但也让我能够对雕塑细部进行仔细的欣赏。雕塑底部是青铜材质的三组浮雕墙,展现的是科尔沁的古今发展历史,浮雕后面有台阶,可以登上台阶,观看三个石柱上雕刻的具体内容;石柱上刻有祥云图案和类似马鬃的条纹,其间有三个浮雕式马头造型;顶部是一个圆雕式的马头,上面有一个半跪着准备射箭的人物造型,从颜色上看,像是青铜材质的。
走近观看后,使我最初的“热血沸腾”的情绪开始变得冷静了,甚至有些失望之感。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雕塑主体过高,使人无法近距离仔细欣赏顶部内容,并因其整体高度的影响而无法充分展现主题
雕塑整体十分高大,以至于我无法看清顶部那个象征着“科尔沁各族人民不屈不挠、勇往直前,追求美好生活的拼搏精神”的弓箭手的任何一个细部。而且雕塑的基本特征之一——真实感,也荡然无存了,我只能通过其外部的颜色来猜测它可能是青铜铸造而成的。
另外,在主题表现上,如此高大的圆柱,将一个带有美好寓意的人物——弓箭手,撑到高高的空中,让观者必须极力仰望才可稍微看清一点局部造型。这样会给人有“只可远观,不可近瞧”、“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感觉,显得十分不亲民。我觉得设计者在这一点上考虑得有些欠妥。
与此相比,我市森林公园前面广场上的成吉思汗雕塑就显得十分亲民。雕像做得同样十分高大,但不过分,恰到好处。塑像表现的是成吉思汗张开有力的双臂,俯瞰着通辽市这片辽阔的大地。即便是在远处,都能使观者感受得到成吉思汗那宽广的胸怀、和蔼可亲的神情。近处,更是可以看到成吉思汗那威严而又慈祥的面容。
二、中部石柱上的浮雕表现力不够
在新闻报道中介绍的:“柱身饰有群马腾空而起的造型,意在体现科尔沁人与时俱进、奋发有为、腾飞向上的精神,马鬃轻松自然地缠绕着整个柱身,似盘龙向上,既传承着中华文化,又具有蒙古民族特点与科尔沁草原的地域特征。”报道者文笔不错,可是雕塑本身的造型是否真如笔者所述?我是不敢苟同。四根石柱上最突出的是马的鬃毛条纹,其间有两个马头浮雕,几片祥云,最顶部是一个圆雕式的马头。这样的造型给我带来了几点疑问。两个马头真的可以表现“群马腾空而起”?马鬃的造型加上浅浮雕式的表现手法,真的可以代表中国传统的“盘龙”形象?弓箭手为何要站在马头上?不要忘记,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这样的表现是否恰当呢?
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西拉木伦公园人工湖中的大型雕塑——马头琴。雕塑整体造型是由三个巨大的马头琴变形得来,上面还刻有蒙古族传统的吉祥图案以及正在拉着马头琴载歌载舞的蒙古族人物等,各个造型生动活泼,而且每一个雕琢的图案造型都可以让游者驻足仔细观看一段时间。而且马头琴是蒙古族最为喜爱的乐器,是传承和展现蒙古族草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我认为马头琴雕塑在表现和反映蒙古族地区文化特点上比文化广场上的“科尔沁世纪柱”要明确、合理得多。
三、底部浮雕做工粗糙
一件精美的城市雕塑作品,不论大小,都应该经得起观者的仔细欣赏和推敲,在这一点上,“科尔沁世纪柱”显然做得不很到位,甚至可以说因为粗糙的浮雕,使之与其他雕塑相比逊色不少。首先说浮雕的图案造型,观者第一眼看上去,不能马上从时间上分出应该观看的先后顺序,很容易看完后产生混乱之感。当然这并不是主要的缺点,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观看的顺序调整过来。
【关键词】科尔沁世纪柱;高度;主题;表现力;做工
【中图分类号】J32 【文献标识码】A
我的家乡是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通辽市市区建立了多个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广场。在广场上,修建了大大小小的城市雕塑。尤为突出的是我市文化广场上的大型城雕——科尔沁世纪柱。
在一篇新闻报道中,对“科尔沁世纪柱”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雕塑的整体呈圆柱状,主柱周围由三个副柱连接在一起,寓意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创辉煌。柱身饰有群马腾空而起的造型,意在体现科尔沁人与时俱进、奋发有为、腾飞向上的精神,马鬃轻松自然地缠绕着整个柱身,似盘龙向上,既传承着中华文化,又具有蒙古民族特点与科尔沁草原的地域特征。马头上的图案是蒙古族人民所喜爱的吉祥图案“乌力吉京嘎”。顶部造型为弓箭手,怒张的弓箭蓄势待发,箭弩射向天穹,象征着科尔沁各族人民不屈不挠、勇往直前,追求美好生活的拼搏精神。柱的下方为环状浮雕墙,浮雕的内容展示了科尔沁草原厚重的文化、历史和未来。 “世纪柱”主要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寓意深刻,理念鲜明,突出体现了科尔沁各族人民众志成城、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文章介绍很很精彩,让人看后精神振奋,似乎可以感受到此城市雕塑的宏伟和震撼。为此我特地来到文化广场,想一睹科尔沁世纪柱的风采。
来到文化广场,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便是在空旷的广场上耸立着的“科尔沁世纪柱”。因为我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雕塑上,所以第一印象感觉很好。正如新闻报道上所描述的,高高的圆柱主体,顶部有一名勇士在拉弓,蓄势待发,底部环绕着浮雕。雕塑在空旷的广场的映衬下,显得十分抢眼。这是我兴奋不已,急切地想走进仔细观瞧作品的细部。
站在18米高的雕塑“脚下”,使我感到了自己的 “渺小”,但也让我能够对雕塑细部进行仔细的欣赏。雕塑底部是青铜材质的三组浮雕墙,展现的是科尔沁的古今发展历史,浮雕后面有台阶,可以登上台阶,观看三个石柱上雕刻的具体内容;石柱上刻有祥云图案和类似马鬃的条纹,其间有三个浮雕式马头造型;顶部是一个圆雕式的马头,上面有一个半跪着准备射箭的人物造型,从颜色上看,像是青铜材质的。
走近观看后,使我最初的“热血沸腾”的情绪开始变得冷静了,甚至有些失望之感。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雕塑主体过高,使人无法近距离仔细欣赏顶部内容,并因其整体高度的影响而无法充分展现主题
雕塑整体十分高大,以至于我无法看清顶部那个象征着“科尔沁各族人民不屈不挠、勇往直前,追求美好生活的拼搏精神”的弓箭手的任何一个细部。而且雕塑的基本特征之一——真实感,也荡然无存了,我只能通过其外部的颜色来猜测它可能是青铜铸造而成的。
另外,在主题表现上,如此高大的圆柱,将一个带有美好寓意的人物——弓箭手,撑到高高的空中,让观者必须极力仰望才可稍微看清一点局部造型。这样会给人有“只可远观,不可近瞧”、“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感觉,显得十分不亲民。我觉得设计者在这一点上考虑得有些欠妥。
与此相比,我市森林公园前面广场上的成吉思汗雕塑就显得十分亲民。雕像做得同样十分高大,但不过分,恰到好处。塑像表现的是成吉思汗张开有力的双臂,俯瞰着通辽市这片辽阔的大地。即便是在远处,都能使观者感受得到成吉思汗那宽广的胸怀、和蔼可亲的神情。近处,更是可以看到成吉思汗那威严而又慈祥的面容。
二、中部石柱上的浮雕表现力不够
在新闻报道中介绍的:“柱身饰有群马腾空而起的造型,意在体现科尔沁人与时俱进、奋发有为、腾飞向上的精神,马鬃轻松自然地缠绕着整个柱身,似盘龙向上,既传承着中华文化,又具有蒙古民族特点与科尔沁草原的地域特征。”报道者文笔不错,可是雕塑本身的造型是否真如笔者所述?我是不敢苟同。四根石柱上最突出的是马的鬃毛条纹,其间有两个马头浮雕,几片祥云,最顶部是一个圆雕式的马头。这样的造型给我带来了几点疑问。两个马头真的可以表现“群马腾空而起”?马鬃的造型加上浅浮雕式的表现手法,真的可以代表中国传统的“盘龙”形象?弓箭手为何要站在马头上?不要忘记,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这样的表现是否恰当呢?
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西拉木伦公园人工湖中的大型雕塑——马头琴。雕塑整体造型是由三个巨大的马头琴变形得来,上面还刻有蒙古族传统的吉祥图案以及正在拉着马头琴载歌载舞的蒙古族人物等,各个造型生动活泼,而且每一个雕琢的图案造型都可以让游者驻足仔细观看一段时间。而且马头琴是蒙古族最为喜爱的乐器,是传承和展现蒙古族草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我认为马头琴雕塑在表现和反映蒙古族地区文化特点上比文化广场上的“科尔沁世纪柱”要明确、合理得多。
三、底部浮雕做工粗糙
一件精美的城市雕塑作品,不论大小,都应该经得起观者的仔细欣赏和推敲,在这一点上,“科尔沁世纪柱”显然做得不很到位,甚至可以说因为粗糙的浮雕,使之与其他雕塑相比逊色不少。首先说浮雕的图案造型,观者第一眼看上去,不能马上从时间上分出应该观看的先后顺序,很容易看完后产生混乱之感。当然这并不是主要的缺点,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观看的顺序调整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