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文章取个靓题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uzo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香蜂自来,题好一半文。”文题是文章的眉目,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是让人一见钟情的因子。一个好的题目,能激起读者仔细阅读的兴趣,起到眉目传神的妙用。然而,怎样才能给文章拟个好题目?我简要总结,以资同学们写作时参考。
   一、修辞助韵 独具匠心
   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能避免一览无遗,让文题愈加生动形象,精练紧凑,含蓄隽永,达锦上添花之效。
   1.比喻。如:《家是港湾》《他是一棵白杨树》《承诺是金》等。
   2.拟人。如:《树的叹息》《给地球爷爷看病》《酒的自述》等。
   3.对比。如:《好人与坏人》《真实与谎言》《说与不说》等。
   4.反问。如:《老师,难道您还没发现?》《谁说女子不如男?》《成绩差就没出息?》
   5.对偶。如:《少一分冷漠 多一丝关怀》《朋友最真 友情最贵》《人心齐 泰山移》
   6.顶真。如:《读书乐 乐读书》《活读书 书读活》《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等。
   7.借代。如:《我的诊断书》《人生需要掌声》《倾听自己的心跳》等。
   8.双关。如:《我为生命画绿叶》《我的一剂良药》《属于我的太阳》等。
   9.反复。如:《坚强 坚强》《台风来了 台风来了》《再见了 再见了》等。
   10.呼告。如:《老师,请听我说》《别了,漫画书》《祖国,我回来了!》等。
   除以上几种常用的外,还有反语、回环、叠字、夸张、设问等多种形式。同学们不论采用何种形式,关键要言简意赅,起画龙点睛、形象传神之作用。
   二、巧妙引用 妙趣横生
   直接引用或化用现成的歌曲名、歌词、电视剧名、影片名、诗文名句、成语俗语、广告词等用作标题,既通俗明了、妥帖自然,又显得典雅大方、妙趣横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引用
   现列举如下三种:
   1.引用诗文。如:《爱是怎样炼成的》《横看成岭侧成峰》《静夜思》等。
   2.引用歌词。如:《一笑而过》《我要的幸福》《我想有个家》等。
   3.引用熟语。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动口不动手》等。
   (二)化用
   常用的可概括为这几种:
   1.增减。如:《高枕岂能无忧》《理直“气”不壮》《做“贼”心不虚》等。
   2.换序。如:《众不敌寡》《弄斧何必到班门》《人人喊打未必是过街老鼠》等。
   3.仿用。如:《生命诚可贵,亲情价更高》《有多少考试可以重来》《酒香也怕巷子深》等。
   三、借以符号 别开生面
   借助各种符号给文章命题,新颖别致,能吸引读者,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又能给人以生动形象和形式的美感,过目不忘。
   主要有如下几种:
   1.数学符号。如:《1+1>2》(反映團结力量大)、《99+1=0》(反映个体对团体的影响)、《1+7>8》(反映应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等。
   2.文字加标点。如:《人?》《生活?》《老师都是正确的?》等。
   3.文字加算式。如:《成绩≠素质》《别人助我+我助别人=全民大团结》《考试成绩好≠好学生》等。
   四、逆向思维 出奇制胜
   逆向思维是指在写作中克服思维定式,从问题的反方向进行思索,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标新立异,激发读者好奇心,化腐朽为神奇,塑造新的形象。
   如:有学生以《说谎的老师》为题,乍一看令人顿生疑窦,读罢才恍然大悟:老师说谎是因为一学生丢了学费,老师为了让生活困难的他按时上学,把自己的积蓄拿了出来,称自己是捡到的。这样的说谎无疑是老师对贫困生的满腔爱心,是良好师德的曲折反映。
   又如:《年轻的爷爷》《失败了,多好》《感谢我的对手》《我不想长大》《真想做个后进生》等。
   五、勾设悬念 意境顿生
   勾设悬念便是有意设置一些令人迷惑或很有悬念的问题,语意双关,能令人浮想连绵,从而扣住读者的心思,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增加文章的魅力。
   如《欢笑中的叹息》《“破罐子”不破摔》《美丽的谎言》《学会做“贼”》《没有翅膀的飞翔》等,无不给读者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令人欲罢不能。
   拟题的方法多种多样,不论采用哪种,关键要给人感觉既清新质朴又富有文采,能与文章内容浑然一体,起到“画龙点睛”之效。相信只要同学们平日用心思考,勤于练习,就能给文章拟出好的标题来。
其他文献
手机可谓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性产物,如今上到耄耋之年,下到三岁幼孩,无人不知,无人不用,它已经深深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小学生对手机的渴望程度,也不言而喻.通话、查资料、线上学习、旅游拍照、游戏等有意无意地吸引着学生那颗好奇、顽皮的心.rn现今习作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颇多,“应题而作,空洞无物”便是其中之一.笔者以手机为载体,进行主题式的习作训练,把手机作为习作的素材,由此链接学生的生活实践活动和习作训练,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发挥手机作为习作生发点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意见可表达,从而达到
期刊
我们经常能读到儿童写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乐于助人、团结同学、互帮互助之类的作文,那么儿童的生活真的和他们的作文一样,每时每刻都是充满阳光、乐观向上、积极面对的吗?rn答案并不是.儿童也会讨厌学习,面对沉重的课业,面对写不完的作业,难道他们还能真心地说出“我爱学习”这样的话吗?当他们和同学发生争执,能立马想到“我们是同学,要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吗?如果能做到,他们就不是儿童了.儿童会有负面情绪,当老师上课表扬了他,那会儿他会觉得你温柔美丽,是个好老师;当你批评他时,他可能会在心里恨透了你.
期刊
从教几载就进行了几载的作文教学,一路摸索着前进.我时刻谨记叶圣陶先生说的那句“写作就是用笔说话”,始终认为学生的写作应该是油然而生的真情实感、文从字顺的真情流露、福至心灵的有感而发.同时,也有幸在作文教学的路上遇见了管建刚老师.管建刚老师多次反复说儿童要写“真话作文”,这更是坚定了我的作文教学方向.但我也知道,作文光有“真”是不够的,学生说到底是要面临写作评分的,光有情感之宣而无语言之美、表达之妙、构思之巧,那就像有灵魂而无躯壳的“孤魂野鬼”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常思考,怎么让学生的作文“金玉其外”.
期刊
一个人的内心活动丰富多彩,它不如肢体语言般明显,更多时候无声无息,一时难辨,有时候也会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固然,内心活动本身是内隐的、不易让人察觉的,但是作文中,描写必要的内心活动更多地需要“情绪”外露.“情绪”的内涵不仅是喜怒哀乐这些狭义的情绪,作文中“情绪”的外延包含一切人物内心的想法和情感,即人物的所思所感所想所悟.
期刊
纵观孩子的作文,常常会发现“文不对题”“鸿篇大论”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习作中没有对文章进行构思.构思,是学生习作中一种尤为重要的能力,好的构思,能让作文大放异彩.rn一、善用“小标题”,初显“架构力”rn(一)学会裁剪,形成重心rn“你这一段是多余的,和题目不符,要删去!”这样的评改语言,大家是不是都似曾相识?孩子写着写着,就会写出一些多余的段落,弃之可惜,但留着实在令文章“难以下咽”.而解决这样“画蛇添足”最好的做法就是使用小标题.
期刊
写作,可以看成是个人经验的整合与升华.从语言的规律来说,应该是经验越丰富,写作水平越高.学生因为年龄和生活阅历的关系,恰恰是经验的“弱势群体”,导致作文与经验之间产生了问题.rn首先是经验的缺乏.缺乏生活经验,影响素材的选择;缺乏写作经验,影响技法的提高.这直接让学生陷入了不知“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困境.经验本身就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的过程,客观因素使学生在经验上“先天不足”,需要在后天不断去弥补.
期刊
作文学习,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心智活动.学习中,学生心理弹性的强弱、灵活性的高低、对心理定式的依赖程度都会对他们的学习状态、方式、效果等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深刻而持久.习作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多了解一些学生的学习心理,就多了一个解析学生习作问题的角度,多了一个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路径,也多了一份提升教学效率的保证.rn本文从学生学习中的心理弹性、心理灵活性、心理定式三个方面,简析教师范文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期刊
近年来,“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引发了教师对习作教学新的思考.其中,“项目习作教学”备受关注.项目习作教学以实际的项目为对象,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真实的习作情境中建构属于自己的写作知识和技能体系.项目习作教学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写作教学的建议中所提到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期刊
[教材说明]rn《在牛肚子里旅行》是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这篇课文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将科学知识——牛的反刍与童话故事巧妙结合,旨在让学生感受红头和青头深厚友谊的同时,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想象.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到语文的基本理念是以核心素养为本,而在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中,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既要关注知识技能的外显功能,更要重视课程的隐性价值,还要关注语文课程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新的内涵变化.高中的课程标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导航标,意味着语文教学所应具备知识的强综合性以及对学生发展的多方位要求.而这一切的关键环节是课堂教学,也是最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明智、有效的选择和捷径,当然这也成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笔者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在实践中深深体会着,也在不断地实践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