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喜欢读小说,除了故事本身所具有的吸引读者阅读的魅力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小说看似在讲别人的故事,却总能让读者发现作者可能未必想到的内容,甚至读出另一个“我”来;读者看似只是作为旁观者阅读小说,实际上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了创作。小说作者似乎通过作品在“教育”读者,同时读者也通过阅读在进行着“自我教育”。
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是文学作品阅读与思辨性阅读两个学习任务群的整合,本单元课文有《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变形记》等中外小说名篇。这些作品在写作样式上各具匠心,在写作内容上各显风采,在小说主题上也各有深度。把这些小说进行关联性阅读,就是把文学阅读与思辨阅读进行有机融合的过程。
有同学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促织》小说结尾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对于其他作品,我们是否也可以为它们设计一个美好的结局呢?这真是一个好的创意!对于小说结局的探究可以贯穿两个学习任务群,给深度阅读提供更多机会,也给写作表达提供有利抓手。既指向文学鉴赏,也指向思辨阅读,还指向人生素养的积淀。对小说进行改编,已经成为一种同学们很感兴趣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呢?本期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一、顺着作品的原创意义进行改写
法国文学批评家、理论家罗兰·巴特曾说过一句话:“作品一旦诞生,作者就已经死了。”意思是,作者虽然创造了作品,但他并不拥有唯一的解释权,作者不应成为读者解读文章时的束缚。这其实就给读者的再创造提供了可能性。
鲁迅先生的《祝福》无疑是一个悲剧。但是也有人会想,如果给《祝福》中的鲁镇设计一个真正充满丰裕年味的结尾,是否可行?为什么不能让祥林嫂这样一个苦命人过一个圆满的大年夜呢?……这样的想法是否合理、能否实现呢?我们来看下面两位同学对课文所作的改编。
《祝福》不可以有美好结局
◎ 葛桐妤 单佳宁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木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
四婶正捣弄着灶王台上的香炉,时不时用发皱的眼角向周围瞥一下,嘴里咕哝着什么。她似是见着了祥林嫂的动作,又似没见着,眼睛随意一瞥,又若无其事地擦拭起了香台。
祥林嫂眼里是却另一番光景了。约是得了莫大的荣光,干起活来也越发起了劲,将酒杯筷子一双双、一副副垒得整整齐齐。
四叔抽着旱烟,“啪嗒”几声踱进里屋,眼珠子略微转了转,便明了眼前的形状了。四叔脸色青黑起来,死死盯着灶台,又扫了扫周身。四婶仿若刚刚才知晓了些什么,慌忙叫道:
“哎哟哟,祥林嫂!灶里的火灭了,生火去吧!”
祥林嫂只是敛着面色,低眉顺眼的样子,不开一句口,然后驯服地走了出去,身上的颓丧奇迹般地消了大半。
“呵——”四叔甩了甩烟锅子,也咕哝着什么。
只是几天,便能真切地看出祥林嫂身上的变化——面色仍是苍白,眼里却鲜活多了。有时活做完了,在青灰色的屋檐下,竟有人望见她清清淡淡的笑眼。
镇上的人不再如以前一样用苛刻的眼光看她,只是很平和的,偶尔会冲她笑上一笑。对于这样奇特而惊异的转变,祥林嫂踌躇了几分,还是做了回应。罪孽与洁净,地狱与人间,大抵在自己捐了那条门槛之后,便留在身后的深色里了吧?
她一路回到她狭小的房屋,恍然想起了往年的小调。
“我真傻,真的。”突然这句话又回响在脑海里,像闷雷沉沉的呼唤。盯了一会皲裂的天花板,她阖上眼,浑浊的泪流了一夜。
这人世间的活物,喜怒哀乐久了,大抵是不自知的吧。而当浑噩了许久的活物突然抽转过来,再深邃的深渊,也变得浅薄起来了。
鲁镇的年底一向是很热闹的,巷子里喧嚷的吆喝与布帛音,在祥林嫂的耳畔一丝一丝地晃动着。
她站在街口愣着出神,呆立在路的中端。来往穿过的路人顿觉好笑,将她晃了晃,顺手便搀过去了,才发现她极轻。祥林嫂这才回过神来,瞧了瞧熟悉而陌生的面孔,道了一声谢,神志却还是游离的。
貌似想起什么似的,她迅速地加快了脚步,向最近的一家布匹店走去。路过的人清晰地瞧见,祥林嫂掏出揣在怀里的破旧袋,急促地从里面捻起大小面值的钱币,往柜台前放去,那人便将一件大红打底的绒袄放在她面前。祥林嫂接了,再垂头道声谢,便又疾步走了。
飘零的雪,一簇一簇,缀在屋檐上,点在莽草里,常年裸露的地面被覆上一层轻微的白色。虽说是雪,与霜的冷度,却是相似的。
祥林嫂攥着红绒袄往蜿蜒的下坡路奔去,整个人几乎是雀跃的了。四处乱窜的鸦雀从这一棵树掠到另一棵,小巧的眼珠子翻动着望着她跑到河的下游,奔过船的停泊处,荡过门前已模糊的矮凳,掠过后山那片黑黢黢的野林。祥林嫂轻快得像一只鸟儿,她褪去沉重的外袄,消失在黑色浓雾的尽头。
第二日有人说是在山野间见得了一抹红色,也有人說,是在集市上望见她的。许久又流传出来一个说法:那条泊船的堤岸被雪冻软了根基,塌在寒水里了。消息传到鲁镇,人们只是愣了一愣,仍旧提着布袋去采购年货。
要过年了,没有人再提起祥林嫂。我偶然去问了一次四叔,得知她在年前就老掉了。
大抵是了吧。
这篇对《祝福》的改写,非常精彩且耐人寻味。借助祥林嫂上街买一款红布的情节描写,让祥林嫂的死有了一点亮色和光彩,“红色”同时也增强了人物的命运悲剧所带来的冲击力。除此之外,本文还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在内容上与原文有较强的契合性,给祥林嫂添加了一个合乎小说脉络的结尾;二是在语言风格上也有一点鲁迅先生的味道。这两点都是同学们在文本改写时需要特别关注的原则——文本改写,切勿为了追求“创意”而忽略了“本意”,更不能把续写变成简单的“贴标签”式创作,甚至胡编乱造。作品也许没有唯一正确的解读,但我们在解读时,仍然要从文本出发,并遵循“合乎情理”的原则。 二、给故事一个合乎邏辑的解读
有同学认为,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主人公别里科夫虽然保守得令人生厌,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受害者。是否可以参照《促织》一文中的美好结局,本着给底层小人物的生活涂上一层亮色的创作逻辑,也为《装在套子里的人》增加一个漂亮的结尾,让小人物别里科夫过上好日子呢?针对这一想法,我们来看涂喻涵同学是怎样论述的。
心 茧
◎ 涂喻涵
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契诃夫用夸张和讽刺一点点揭开那个社会的丑陋,而别里科夫的死亡,真的能为这个戏谑的故事带来圆满的结局吗?
无论别里科夫是否死亡,《装在套子里的人》注定只能迎来悲剧的结尾。
尽管别里科夫已死,但那种单调、迂腐,却没有随着他的死亡而离去。别里科夫就像封建沙皇统治产下的一只蜘蛛,可怜又可恨,用一层又一层写满封建迂腐的蛛网,把人们鲜活的心缠成了苍白的茧。一只蜘蛛消失了,又会有另一只蜘蛛再次出现。那个所谓的美好结局,只不过是满足人们想象的谎言。
这正是这篇小说的意蕴所在!在别里科夫背后,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沙皇扼杀一切生机的统治,是那个暗无天日的时代,是每个人麻木后心里厚厚的茧。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一幕幕都会重演,除非沙皇制度完全被消灭。
汪曾祺曾言:“总有人在彩色里遭受黑白,在黑白中羡慕彩色。”别里科夫的故事让我想起了《骆驼祥子》。同样是黑暗的社会,同样是制度与阶级的剥削,那么也必定产生结茧而灰暗的心,也只能是无法改写的悲剧结尾。别里科夫和祥子又有什么不同呢?难道别里科夫生来就如此吗?他们可能也曾向往自由,充满过热血,却被这扭曲的社会摧残,最终麻木,成了时代的牺牲品。
某种程度上,一个悲哀的结局更是一种警示。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被心茧束缚的人们可曾想过要除去这厚重的茧吗?愈是艰难,就愈要去做,改革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这样的结局呼唤人们,要举起手中的火炬,去烧掉那心茧!在黑暗里去散发光与热!
悲剧的真正含义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你看。自由被束缚,生机被扼杀,跳动的心被缠上越来越厚的茧。揭露社会的丑恶,才是契诃夫所蕴含在小说里的东西。而这本身,便是一个莫大的悲剧。因此,这样一个滑稽戏谑的故事,注定只能以悲剧结尾。
这篇习作敏锐而有深度地把握了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题定位。《装在套子里的人》通过一个滑稽戏谑的故事,把悲剧作为警示,让读者在欢笑声中感受在沙皇思想禁锢下人物的悲剧命运,揭露沙皇专制统治下的时代悲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悲剧结局是小说家必然的设计。在小说结尾,别里科夫死了,大快人心,但“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这正是小说所要揭示的黑暗现实,也遵循着小说的创作逻辑——封建专制已经扼杀了人们本性中美好的一面。所以,正如本文所言,别里科夫的故事注定只能以悲剧结尾。它也揭示了文学作品的改写原则之一——只有关注小说的叙事逻辑,才能找到契合文本写作的基本路径。
三、在深入了解原作的基础上“再创作”
小说往往会给读者留下再创作的空间,而读者想要进行再创作,就必须对原作有深入的了解,然后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思考和创意,不能完全另起炉灶、自说自话。下面我们来看孟子曦同学对卡夫卡的《变形记》的续写,看这篇习作是怎样理解原作并进行再创作的。
《变形记》续写
◎ 孟子曦
格里高尔吃力地从沙发底下钻出来,他没有心思去摆弄床单了,似乎也不需要。他慢慢在房子里踱着,时而停下来,将头埋在地上的褐色黏液里。今天干点什么呢?他抬起头来,忽然有了主意。花了三个小时,才勉强扒住房间里仅剩的物品之一——全身皮革的女士的画。自从那苹果嵌进背里,他总是感到疲惫,甚至伸展腿脚也会直吐凉气,今天却能爬墙了。格里高尔高兴地想,说不准什么时候,可以变回去呢!可是转而他又悲伤了起来,要是变不回去,就要继续拖累他亲爱的妹妹和父母亲了呀!他慢慢将头探向那幅画,玻璃画框映出一个略显疲惫的年轻人的脸来——这不就是变形前的格里高尔么!我怎么啦?他艰难地侧头看向自己的身体,不见长出人的腿脚,依旧是那令人心烦的、密密麻麻的小细腿。它们已经开始抗议扒着墙太久了,有的甚至开始微微颤动了。他不敢完全松开腿脚使自己落在地上——背上的伤还常常剧烈地痛。格里高尔缓缓滑下来,又伏在褐色的黏液上面。为什么镜子里的我会是人的模样?他换了一个还算舒服的姿势想着。
“哥哥,你醒了吗?”格里高尔顿时一惊,葛蕾特要来了,他得找个地方躲起来。“你不用动,哥哥,我就进来。”格里高尔有点不自在——妹妹今天与往常十分不同。
葛蕾特缓缓推开了一条门缝,手里端着食物。格里高尔吃力地仰起头,触须上沾满了脏脏的黏液,他看到妹妹脸上的笑容——他见过最美的笑容。只是她看上去有点苍白,也许是工作太累了吧!格里高尔不禁自责起来。“哥哥,吃点东西吧。爸爸说,下周要带你去看医生呢,你的伤口会愈合的。哦——可怜的哥哥,一定很痛吧!”啊,多么温暖的家人,格里高尔想。“妈妈虽然身体不好,见不了你,但是她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你!”格里高尔听着妹妹的声音,感觉自己眼泪要落下来了。
妹妹退出了房间,轻轻带上了门。格里高尔吃力地凑近门前,想听听家人们在说什么——我不值得他们这么担心呀!于是他伏在褐色的黏液上,埋下了头。他激动地舞动密密麻麻的小细脚——他感觉自己被家人的爱包围着。即使变成虫子,他们一样爱我呀!都怪我的莽撞,惹恼了父亲,他才不小心将苹果扔进我的背里。还有我可爱的妹妹葛蕾特,她的声音多么动听啊,仿佛一切痛苦都可以在她的言语中消解!格里高尔简直想爬到屋顶上倒挂着庆祝一下。他那么做了,可是他无力的小细脚已经不受他激动的心控制了。他摔了下来。但他感受不到背上的痛苦了。“亲爱的父亲、母亲,哦,亲爱的妹妹!”他发出了滋滋的虫叫声,然后幸福地死去了。 听到一声巨响,葛蕾特闯了进来,随后她退了出去,门还没关上。
“你的脸怎么这样苍白?我的葛蕾特!”父亲搂过女儿的脸颊,哀痛地看着。“那只虫子死了。”她长叹一口气,好像什么巨大的痛苦结束了一样。父亲额头滋出的黏滋滋的汗,顿时让他神清气爽起来。
一小时前,格里高尔最后一次爬上墙的时候,家里发生了另一件事情。“上帝啊,我难道也要变成该死的臭虫了吗?”父亲暴躁地吼叫,母亲慌慌张张地赶来:“出什么事……啊!”她看到镜子里的丈夫长出了长长的、丑陋无比的触须,还有费力地乱蹬的触角。当她看到那张可怖的臭虫的脸时,她的胸口剧烈起伏着,跌跌撞撞冲向窗边,几乎是半个身子悬在窗外——她大口大口地喘气,最后晕倒在女儿怀里。
父亲当然没有变成虫子。但胆小的母亲坚持觉得,由于他们对格里高尔的冷落和讨厌,上帝要给他们一些惩罚。可怜的母亲躺在床上,弱弱地哭诉着,“可怜的格里高尔,可怜的儿子……”她拉着丈夫的衣服,近乎哀求地说:“对他好一点吧,要是我们不想被惩罚,变成虫子。”
父亲认命似的点了点头,葛蕾特端起一盘残食,走到门前,略显颤抖地说:“哥哥,你醒了吗?”
可以看出,这篇续写遵循了文学作品改写的原则,与卡夫卡的《变形记》原文风格颇为相似,同时又沿着人物命运变化的历程,有了新的突破。从设计父亲因鲁莽将苹果砸向格里高爾导致他变成虫子,到设计妹妹葛蕾特的送饭和慰问,让格里高尔感受到家人的温暖,最后揭秘了家人善待变成虫子的格里高尔的原因:他们只不过是担心自己受到惩罚也变成虫子,才假装关心格里高尔而已。为小说增添了荒诞色彩。这样的故事情节安排,既体现了作者对原作结构与主题的深入了解,也表现出其受原作启发再创作的优秀的写作能力。
小说通过有张力的表达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享受,同时,也启发着同学们立足原文进行文学评论或是再创作。由此一来,小说不仅成为阅读的对象,也成为写作的酵母。在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中,还有其他作品值得细细品味与鉴赏,也值得进行改写或续写。同学们在了解了文学作品改写的原则之后,不妨选取一篇你感兴趣的课文,试试动笔对它进行再创作吧,相信你会收获不一样的阅读体悟和写作经验。
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是文学作品阅读与思辨性阅读两个学习任务群的整合,本单元课文有《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变形记》等中外小说名篇。这些作品在写作样式上各具匠心,在写作内容上各显风采,在小说主题上也各有深度。把这些小说进行关联性阅读,就是把文学阅读与思辨阅读进行有机融合的过程。
有同学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促织》小说结尾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对于其他作品,我们是否也可以为它们设计一个美好的结局呢?这真是一个好的创意!对于小说结局的探究可以贯穿两个学习任务群,给深度阅读提供更多机会,也给写作表达提供有利抓手。既指向文学鉴赏,也指向思辨阅读,还指向人生素养的积淀。对小说进行改编,已经成为一种同学们很感兴趣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呢?本期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一、顺着作品的原创意义进行改写
法国文学批评家、理论家罗兰·巴特曾说过一句话:“作品一旦诞生,作者就已经死了。”意思是,作者虽然创造了作品,但他并不拥有唯一的解释权,作者不应成为读者解读文章时的束缚。这其实就给读者的再创造提供了可能性。
鲁迅先生的《祝福》无疑是一个悲剧。但是也有人会想,如果给《祝福》中的鲁镇设计一个真正充满丰裕年味的结尾,是否可行?为什么不能让祥林嫂这样一个苦命人过一个圆满的大年夜呢?……这样的想法是否合理、能否实现呢?我们来看下面两位同学对课文所作的改编。
《祝福》不可以有美好结局
◎ 葛桐妤 单佳宁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木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
四婶正捣弄着灶王台上的香炉,时不时用发皱的眼角向周围瞥一下,嘴里咕哝着什么。她似是见着了祥林嫂的动作,又似没见着,眼睛随意一瞥,又若无其事地擦拭起了香台。
祥林嫂眼里是却另一番光景了。约是得了莫大的荣光,干起活来也越发起了劲,将酒杯筷子一双双、一副副垒得整整齐齐。
四叔抽着旱烟,“啪嗒”几声踱进里屋,眼珠子略微转了转,便明了眼前的形状了。四叔脸色青黑起来,死死盯着灶台,又扫了扫周身。四婶仿若刚刚才知晓了些什么,慌忙叫道:
“哎哟哟,祥林嫂!灶里的火灭了,生火去吧!”
祥林嫂只是敛着面色,低眉顺眼的样子,不开一句口,然后驯服地走了出去,身上的颓丧奇迹般地消了大半。
“呵——”四叔甩了甩烟锅子,也咕哝着什么。
只是几天,便能真切地看出祥林嫂身上的变化——面色仍是苍白,眼里却鲜活多了。有时活做完了,在青灰色的屋檐下,竟有人望见她清清淡淡的笑眼。
镇上的人不再如以前一样用苛刻的眼光看她,只是很平和的,偶尔会冲她笑上一笑。对于这样奇特而惊异的转变,祥林嫂踌躇了几分,还是做了回应。罪孽与洁净,地狱与人间,大抵在自己捐了那条门槛之后,便留在身后的深色里了吧?
她一路回到她狭小的房屋,恍然想起了往年的小调。
“我真傻,真的。”突然这句话又回响在脑海里,像闷雷沉沉的呼唤。盯了一会皲裂的天花板,她阖上眼,浑浊的泪流了一夜。
这人世间的活物,喜怒哀乐久了,大抵是不自知的吧。而当浑噩了许久的活物突然抽转过来,再深邃的深渊,也变得浅薄起来了。
鲁镇的年底一向是很热闹的,巷子里喧嚷的吆喝与布帛音,在祥林嫂的耳畔一丝一丝地晃动着。
她站在街口愣着出神,呆立在路的中端。来往穿过的路人顿觉好笑,将她晃了晃,顺手便搀过去了,才发现她极轻。祥林嫂这才回过神来,瞧了瞧熟悉而陌生的面孔,道了一声谢,神志却还是游离的。
貌似想起什么似的,她迅速地加快了脚步,向最近的一家布匹店走去。路过的人清晰地瞧见,祥林嫂掏出揣在怀里的破旧袋,急促地从里面捻起大小面值的钱币,往柜台前放去,那人便将一件大红打底的绒袄放在她面前。祥林嫂接了,再垂头道声谢,便又疾步走了。
飘零的雪,一簇一簇,缀在屋檐上,点在莽草里,常年裸露的地面被覆上一层轻微的白色。虽说是雪,与霜的冷度,却是相似的。
祥林嫂攥着红绒袄往蜿蜒的下坡路奔去,整个人几乎是雀跃的了。四处乱窜的鸦雀从这一棵树掠到另一棵,小巧的眼珠子翻动着望着她跑到河的下游,奔过船的停泊处,荡过门前已模糊的矮凳,掠过后山那片黑黢黢的野林。祥林嫂轻快得像一只鸟儿,她褪去沉重的外袄,消失在黑色浓雾的尽头。
第二日有人说是在山野间见得了一抹红色,也有人說,是在集市上望见她的。许久又流传出来一个说法:那条泊船的堤岸被雪冻软了根基,塌在寒水里了。消息传到鲁镇,人们只是愣了一愣,仍旧提着布袋去采购年货。
要过年了,没有人再提起祥林嫂。我偶然去问了一次四叔,得知她在年前就老掉了。
大抵是了吧。
这篇对《祝福》的改写,非常精彩且耐人寻味。借助祥林嫂上街买一款红布的情节描写,让祥林嫂的死有了一点亮色和光彩,“红色”同时也增强了人物的命运悲剧所带来的冲击力。除此之外,本文还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在内容上与原文有较强的契合性,给祥林嫂添加了一个合乎小说脉络的结尾;二是在语言风格上也有一点鲁迅先生的味道。这两点都是同学们在文本改写时需要特别关注的原则——文本改写,切勿为了追求“创意”而忽略了“本意”,更不能把续写变成简单的“贴标签”式创作,甚至胡编乱造。作品也许没有唯一正确的解读,但我们在解读时,仍然要从文本出发,并遵循“合乎情理”的原则。 二、给故事一个合乎邏辑的解读
有同学认为,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主人公别里科夫虽然保守得令人生厌,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受害者。是否可以参照《促织》一文中的美好结局,本着给底层小人物的生活涂上一层亮色的创作逻辑,也为《装在套子里的人》增加一个漂亮的结尾,让小人物别里科夫过上好日子呢?针对这一想法,我们来看涂喻涵同学是怎样论述的。
心 茧
◎ 涂喻涵
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契诃夫用夸张和讽刺一点点揭开那个社会的丑陋,而别里科夫的死亡,真的能为这个戏谑的故事带来圆满的结局吗?
无论别里科夫是否死亡,《装在套子里的人》注定只能迎来悲剧的结尾。
尽管别里科夫已死,但那种单调、迂腐,却没有随着他的死亡而离去。别里科夫就像封建沙皇统治产下的一只蜘蛛,可怜又可恨,用一层又一层写满封建迂腐的蛛网,把人们鲜活的心缠成了苍白的茧。一只蜘蛛消失了,又会有另一只蜘蛛再次出现。那个所谓的美好结局,只不过是满足人们想象的谎言。
这正是这篇小说的意蕴所在!在别里科夫背后,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沙皇扼杀一切生机的统治,是那个暗无天日的时代,是每个人麻木后心里厚厚的茧。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一幕幕都会重演,除非沙皇制度完全被消灭。
汪曾祺曾言:“总有人在彩色里遭受黑白,在黑白中羡慕彩色。”别里科夫的故事让我想起了《骆驼祥子》。同样是黑暗的社会,同样是制度与阶级的剥削,那么也必定产生结茧而灰暗的心,也只能是无法改写的悲剧结尾。别里科夫和祥子又有什么不同呢?难道别里科夫生来就如此吗?他们可能也曾向往自由,充满过热血,却被这扭曲的社会摧残,最终麻木,成了时代的牺牲品。
某种程度上,一个悲哀的结局更是一种警示。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被心茧束缚的人们可曾想过要除去这厚重的茧吗?愈是艰难,就愈要去做,改革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这样的结局呼唤人们,要举起手中的火炬,去烧掉那心茧!在黑暗里去散发光与热!
悲剧的真正含义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你看。自由被束缚,生机被扼杀,跳动的心被缠上越来越厚的茧。揭露社会的丑恶,才是契诃夫所蕴含在小说里的东西。而这本身,便是一个莫大的悲剧。因此,这样一个滑稽戏谑的故事,注定只能以悲剧结尾。
这篇习作敏锐而有深度地把握了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题定位。《装在套子里的人》通过一个滑稽戏谑的故事,把悲剧作为警示,让读者在欢笑声中感受在沙皇思想禁锢下人物的悲剧命运,揭露沙皇专制统治下的时代悲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悲剧结局是小说家必然的设计。在小说结尾,别里科夫死了,大快人心,但“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这正是小说所要揭示的黑暗现实,也遵循着小说的创作逻辑——封建专制已经扼杀了人们本性中美好的一面。所以,正如本文所言,别里科夫的故事注定只能以悲剧结尾。它也揭示了文学作品的改写原则之一——只有关注小说的叙事逻辑,才能找到契合文本写作的基本路径。
三、在深入了解原作的基础上“再创作”
小说往往会给读者留下再创作的空间,而读者想要进行再创作,就必须对原作有深入的了解,然后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思考和创意,不能完全另起炉灶、自说自话。下面我们来看孟子曦同学对卡夫卡的《变形记》的续写,看这篇习作是怎样理解原作并进行再创作的。
《变形记》续写
◎ 孟子曦
格里高尔吃力地从沙发底下钻出来,他没有心思去摆弄床单了,似乎也不需要。他慢慢在房子里踱着,时而停下来,将头埋在地上的褐色黏液里。今天干点什么呢?他抬起头来,忽然有了主意。花了三个小时,才勉强扒住房间里仅剩的物品之一——全身皮革的女士的画。自从那苹果嵌进背里,他总是感到疲惫,甚至伸展腿脚也会直吐凉气,今天却能爬墙了。格里高尔高兴地想,说不准什么时候,可以变回去呢!可是转而他又悲伤了起来,要是变不回去,就要继续拖累他亲爱的妹妹和父母亲了呀!他慢慢将头探向那幅画,玻璃画框映出一个略显疲惫的年轻人的脸来——这不就是变形前的格里高尔么!我怎么啦?他艰难地侧头看向自己的身体,不见长出人的腿脚,依旧是那令人心烦的、密密麻麻的小细腿。它们已经开始抗议扒着墙太久了,有的甚至开始微微颤动了。他不敢完全松开腿脚使自己落在地上——背上的伤还常常剧烈地痛。格里高尔缓缓滑下来,又伏在褐色的黏液上面。为什么镜子里的我会是人的模样?他换了一个还算舒服的姿势想着。
“哥哥,你醒了吗?”格里高尔顿时一惊,葛蕾特要来了,他得找个地方躲起来。“你不用动,哥哥,我就进来。”格里高尔有点不自在——妹妹今天与往常十分不同。
葛蕾特缓缓推开了一条门缝,手里端着食物。格里高尔吃力地仰起头,触须上沾满了脏脏的黏液,他看到妹妹脸上的笑容——他见过最美的笑容。只是她看上去有点苍白,也许是工作太累了吧!格里高尔不禁自责起来。“哥哥,吃点东西吧。爸爸说,下周要带你去看医生呢,你的伤口会愈合的。哦——可怜的哥哥,一定很痛吧!”啊,多么温暖的家人,格里高尔想。“妈妈虽然身体不好,见不了你,但是她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你!”格里高尔听着妹妹的声音,感觉自己眼泪要落下来了。
妹妹退出了房间,轻轻带上了门。格里高尔吃力地凑近门前,想听听家人们在说什么——我不值得他们这么担心呀!于是他伏在褐色的黏液上,埋下了头。他激动地舞动密密麻麻的小细脚——他感觉自己被家人的爱包围着。即使变成虫子,他们一样爱我呀!都怪我的莽撞,惹恼了父亲,他才不小心将苹果扔进我的背里。还有我可爱的妹妹葛蕾特,她的声音多么动听啊,仿佛一切痛苦都可以在她的言语中消解!格里高尔简直想爬到屋顶上倒挂着庆祝一下。他那么做了,可是他无力的小细脚已经不受他激动的心控制了。他摔了下来。但他感受不到背上的痛苦了。“亲爱的父亲、母亲,哦,亲爱的妹妹!”他发出了滋滋的虫叫声,然后幸福地死去了。 听到一声巨响,葛蕾特闯了进来,随后她退了出去,门还没关上。
“你的脸怎么这样苍白?我的葛蕾特!”父亲搂过女儿的脸颊,哀痛地看着。“那只虫子死了。”她长叹一口气,好像什么巨大的痛苦结束了一样。父亲额头滋出的黏滋滋的汗,顿时让他神清气爽起来。
一小时前,格里高尔最后一次爬上墙的时候,家里发生了另一件事情。“上帝啊,我难道也要变成该死的臭虫了吗?”父亲暴躁地吼叫,母亲慌慌张张地赶来:“出什么事……啊!”她看到镜子里的丈夫长出了长长的、丑陋无比的触须,还有费力地乱蹬的触角。当她看到那张可怖的臭虫的脸时,她的胸口剧烈起伏着,跌跌撞撞冲向窗边,几乎是半个身子悬在窗外——她大口大口地喘气,最后晕倒在女儿怀里。
父亲当然没有变成虫子。但胆小的母亲坚持觉得,由于他们对格里高尔的冷落和讨厌,上帝要给他们一些惩罚。可怜的母亲躺在床上,弱弱地哭诉着,“可怜的格里高尔,可怜的儿子……”她拉着丈夫的衣服,近乎哀求地说:“对他好一点吧,要是我们不想被惩罚,变成虫子。”
父亲认命似的点了点头,葛蕾特端起一盘残食,走到门前,略显颤抖地说:“哥哥,你醒了吗?”
可以看出,这篇续写遵循了文学作品改写的原则,与卡夫卡的《变形记》原文风格颇为相似,同时又沿着人物命运变化的历程,有了新的突破。从设计父亲因鲁莽将苹果砸向格里高爾导致他变成虫子,到设计妹妹葛蕾特的送饭和慰问,让格里高尔感受到家人的温暖,最后揭秘了家人善待变成虫子的格里高尔的原因:他们只不过是担心自己受到惩罚也变成虫子,才假装关心格里高尔而已。为小说增添了荒诞色彩。这样的故事情节安排,既体现了作者对原作结构与主题的深入了解,也表现出其受原作启发再创作的优秀的写作能力。
小说通过有张力的表达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享受,同时,也启发着同学们立足原文进行文学评论或是再创作。由此一来,小说不仅成为阅读的对象,也成为写作的酵母。在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中,还有其他作品值得细细品味与鉴赏,也值得进行改写或续写。同学们在了解了文学作品改写的原则之后,不妨选取一篇你感兴趣的课文,试试动笔对它进行再创作吧,相信你会收获不一样的阅读体悟和写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