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的三重主题

来源 :大学·思政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ysshu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展现旧传统的崩溃
  《子夜》开篇就通过吴老太爷及其家人进城在衣食住行、习俗风尚方面所受的刺激,多角度地展现了在现代生活与文化观念的冲击下,传统的伦理思想与行为准则的崩溃。
  吴老太爷及其儿子阿萱、女儿蕙芳长期住在乡下,是传统、守旧群体的代表,特别是吴老太爷,“虔奉《太上感应篇》,二十余年如一日”,传统是他唯一的精神需求。同时,他把阿萱和蕙芳放在自己身边作为“金童玉女”,试图让他们成为传统的后继者。进城之际,吴老太爷试图通过《太上感应篇》以及阿萱和蕙芳,将传统携入上海这座现代都市,但他的这一意图几乎在刚进城时就被打破。当吴老太爷到达上海时,进入他视野的不再是乡村的宁静,而是现代都市的喧嚣:“各色各样车辆的海,冲开了红红绿绿的耀着肉光的男人女人的海……机械的骚音,汽车的臭屁,和女人身上的香气,霓虹电管的赤光——一切梦魇似的都市的精怪,毫无怜悯地压到吴老太爷朽弱的心灵上,直到他只有目眩,只有耳鸣,只有头晕!”所有这些都与乡村生活、与传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强烈刺激和压迫了吴老太爷的神经,并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吴老太爷的死象征了现代都市对传统的拒绝与阻隔。
  不仅如此,旧传统的崩溃在进城之后的阿萱身上还进一步得到了体现。首先是阿萱,进城途中就被现代的都市生活强烈吸引,他坐在吴老太爷的身边却“张大了嘴巴,出神地贪看那位半裸体的妖艳少妇”。阿萱对这一画面的关注有双重意义:一是透过异性的身体形象,反映了现代都市里性开放观念的产生,这是区别于传统乡村的显著方面;二是表现了传统伦理对人的情感和性本能的压抑,而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直接“击溃”传统,迅速唤醒了它们。在现代都市灯红酒绿的强烈刺激之下,刚进城的淳朴少年阿萱迅速被世俗化,即将在物欲横流的十字路口迷失方向。小说中,阿萱第二次出场时,就已经跟着吴少奶奶等人一起打麻将,“牌声从大餐间传来,夹着阿萱的笑”。这一描写很有意义:一是表明阿萱已通过家庭的途径开始融入都市;二是他以融入世俗,而非以吴荪甫试图以一己之力改变环境的方式开始了自己的都市生活;这两点都象征了现代都市文明对旧传统的吞噬。
  二、展现个体在动荡时代的动荡命运
  《子夜》以现代都市上海为中心,通过战争把乡村与都市、上海与整个中国联系在一起;通过中外文化交流、都市时尚以及商业竞争,把中国与世界联系在一起;通过“现代都市女产业工人”这一形象群,把上流社会与底层人民联系在一起,深刻表现了时代巨变中个体的无常命运。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吴荪甫。时代的动荡使他把家乡造成“模范镇”的理想破灭,国内外同行竞争、工人罢工、投机生意等因素使他难以维持工厂的运转,于是,他很快就告别了人生的巅峰状态,从风光得势的大老板走向破产,“什么都完了”。吴荪甫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典型的民族资本家,他的失败昭示了以他为代表的社会中坚群体的悲剧命运,如小说中赵伯韬最后也无法运转产业、周仲伟也完全破产等等。
  自然,社会的剧变不会只發生在都市,乡村同样也会受到波及。吴荪甫的舅父曾沧海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乡绅,“在本地是有名的‘土皇帝’”,但时代的动荡不断地改变着他的“运气”——“第一幅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子在双桥镇上飘扬的时候……曾沧海的‘统治’地位却从此动摇了……双桥镇上的‘新贵’们不但和他比肩而南面共治,甚至还时时排挤他呢”,最终这位昔日不可一世的地主死在乱枪扫射中。
  《子夜》深刻表现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无论乡村还是都市,时代动荡对个人命运的整体改变,而这些变化都具有悲剧性,意味着生存于时的每一个体都将承受时代巨变中的“阵痛”。
  三、展现社会秩序的转变
  《子夜》以宏大的艺术视野,通过农民革命起义、国内国际商业竞争、工人罢工、北方战事等重要事件的叙述,展现了当时的中国社会秩序的改变。
  首先,是通过农民革命起义展现乡土世界的现代化转变。《子夜》开篇的几章表现了农民革命起义对乡村这个宁静世界的既定秩序的改变。长期生活在乡村的吴老太爷的进城及其死亡、地主曾沧海个人与家庭生活的急剧变化、冯云卿的进城及其堕落等等,都是这一改变的直接表现。不仅如此,乡村世界的动荡还直接影响了吴荪甫在家乡的产业,进而影响到他的整个事业与人生理想,并导致了他的破产。
  其次,是通过工商业内国内、国际之间的竞争,展现社会经济秩序的现代化调整,这是本书最引人注意的内容之一。在小说中,吴荪甫是民族资本家的代表,而赵伯韬是买办资本家的典型,其背后还有美国金融资本的支持。他们之间的恶性竞争,表明作为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经济秩序发生了变化,决定中国人生存状态和命运的已不再仅仅来自自身,而与世界秩序密切相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民族工业必然遭到外部势力的干扰和打压。
  同时,书中也体现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子夜》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描写工人阶级为了反抗剥削进行的数次罢工。譬如在第十四章中,因为吴荪甫要减工薪、延长工时,裕华丝厂的女工全部停工,她们高喊“我们要自己的工会”等口号,要求赶走屠维岳等人。在张阿新高喊“冲厂”后,女工们又直冲到吴荪甫的“新厂”。“不到一个钟头,闸北的大小丝厂总罢工下来了!全闸北形势紧张,马路旁加了双岗!”面对声势浩大的罢工活动,吴荪甫只好亲临工厂,但在出厂时无数女工拥上来,将他的汽车包围得一动也不能动。这是一个象征性的时刻,代表着资本家与压迫者的吴荪甫被工人阶级包围了,预示着社会变革的不可阻挡。
  最后,战争与政治秩序的根本调整也得到了书写。小说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却通过诸多细节进行了侧面记录,譬如通过吴少奶奶的旧情人——军人雷鸣这个人物来表现战争的进程。在第二章中,雷鸣被召回军队,就反映了战事趋于紧张的局势。此外,《子夜》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特别表现了战争与现代金融秩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同样是在第二章中,赵伯韬告知吴荪甫只要肯出钱,就可叫西北军退回,他们就可以在公债上投机大赚一把——由此便可见资本对于战争与政治秩序的操纵。
其他文献
一、吴荪甫:具有两面性的民族资本家  作为《子夜》的主人公,吴荪甫在小说中初登场的时候,茅盾就在一片紧张嚣喧的氛围里,对他进行着力渲染,使读者一看便知,这绝不是一个等闲人物。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茅盾又具体展示了吴荪甫这一人物形象的两面性,他既有进步的一面,也有反动的一面。  作为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积极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有着振兴民族工业的热情与抱负,他坚信“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
期刊
一、“全景画”式的叙事描写  《子夜》以20世纪3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上海为背景,对当时的中国社会进行了方方面面的描写,从乡村到都市、从底层民众到英雄式的民族企业家,涵盖各个阶级、各个地域,具有现代小说所少有的“全景画”式的特征。  一般说来,史诗型的长篇小说大都采用一种对生活作长河式的纵向描述的叙述方法,时空跨度大,而《子夜》则不同,它截取的是生活中的片段,并且故事的时间跨度只有两个月,但在
期刊
十七  大概是靠近午夜的时刻了吧。笼罩着树林、泉水的暗夜,鸦雀无声,万籁俱寂,人们连呼吸声似乎都没有了,只有夜风发出微弱的声音,一阵阵送来松明的烟味儿。老爷先是沉默着,一动不动地看着这种难以想象的景象,过了一会儿把膝盖向前挪了挪,尖声喊道:“良秀!”  良秀好像回答了些什么,但除了哝哝唧唧的声音,我什么也没有听清。  “良秀,今天夜里我按你的意思,把车子点起火来给你看看!”  老爷这么说,向他左近
期刊
不三不四: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  我们总被父母、老师教导:“别在外面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这话很好懂,就是说要跟品行好的人做朋友,不要跟品行差的人做朋友。但深究起来,这话也令人费解,难道这人要很“三”或很“四”才算品行好?这里的“三”和“四”到底指什么?  原来,古人认为天为一,地为二。天与地相加则为三,是天地万物这一整体的象征。如老子在《道德经》中的阐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而,
期刊
紫气东来:旧时比喻吉祥的征兆。  春秋末期的函谷关,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是周朝的西大门,北边是黄河,南边是秦岭,过了函谷关再往西,就是当时少数民族居住的蛮荒之地,大多是沙漠、戈壁。  周敬王二十九年(前491)的某一天,当时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向东眺望,发现远处有一团紫气由下而上,腾地而起,看样子这团紫气是向西飘来。  没过多久,从东方国都的方向来了一个骑着青牛要西出函谷关的人,仔细打听才知道,这
期刊
思辨探究  01  《子夜》与《大卫·科波菲尔》都是现实主义作品,但前者更具有理性色彩,而后者不乏浪漫主义的因素。试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思路引导  首先,从写作的目的来看,《大卫·科波菲尔》是一曲对普通劳动人民的颂歌,而《子夜》体现着茅盾的“文学推动社会”的创作观,具有强烈的政治意味和时代色彩。  其次,从写作的内容来看,《大卫·科波菲尔》通过大卫的形象和他一生的命运起伏,主要表现的是狄
期刊
酒,渗透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贯穿于相聚、团圆、送别等场景,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形成了独特的饮酒礼俗。那么,古人在饮酒时有什么讲究呢?  酒为礼而设,因此饮酒首先要讲究喝酒的礼仪,即“酒德”。“酒德”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无逸》:“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在周代,酒被视为德行缺损、丧邦亡国的罪魁祸首,周代统治者总结殷商的教训,因此倡导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像商纣王那样败坏德行、
期刊
古文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  原文段落(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xǐ),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jù)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纷纷招贤纳士,因此各学派学者周游列国,热烈争辩、著书立说,极力宣传自己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史称“百家争鸣”。在滕国,农家学派的陈相、陈辛两兄弟遇到了孟子,
期刊
《〈子夜〉和国货年》  ◎瞿秋白、鲁迅  1933年4月,《子夜》出版的第3个月,瞿秋白、鲁迅合作发表文章《〈子夜〉和国货年》,拉开了评论《子夜》的帷幕。其中,瞿秋白一针见血地指出《子夜》“在文艺上表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是卓有成效的,“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阅读这篇文章,读者不仅能够了解茅盾是怎样巧妙地融合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还能较为明晰地了解《子夜》是如何深入剖析社會
期刊
她是一个成绩平平的姑娘,但并不是说她不努力、不上进。天知道,她真的已经尽力了,也许在老师和家长看来,这种尽力还不够,但她能做到的就是这个程度。她也想像电影里演的、小说里写的那样通过努力来完成人生的“逆袭”,但她真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会半途而废。  这个姑娘来找我的时候,我正在看一本名为《家庭的觉醒》的书。这本书着重讲述父母应如何打造一个充满生机与幸福感的家庭。书里说:“当我们永远只用‘好’与‘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