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在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y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对治疗病毒性脑炎的必要性方法:将2003.01~2009.12葫芦岛市连山区医院儿科收治的6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常规组: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治疗组疗效较常规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对治疗病毒性脑炎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病毒性脑炎
  【中图分类号】R7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121-01
  
  病毒性脑炎是指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的炎症,有时病毒感染不仅累及脑实质也可累及脑膜,当脑膜及脑实质均受累,症状明显时又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1]损伤程度因病毒种类,机体免疫状态及感染条件而异,大多数病毒引起急性感染性疾病,有些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或先天性缺陷,有些慢病毒感染宿主常暴露于致病因子数年后才发病。该病是小儿最常见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2岁以内小儿脑炎的发病率较高,每年约为16.7/10万,主要发生于夏秋季,约70%发生于夏秋季。[1]因此病毒性脑炎已成为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成为危害小儿健康,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及时准确的治疗对患儿的恢复至关重要。我院从(2003.01~2009.12)间我科收治60例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符合儿科学第七版,患者在常规降颅压、退热、止惊、抗病毒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2003.01~2009.12我科供收治病毒性脑炎入院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3~14岁,将60例患者随即分成2组,治疗组32例,常规组28例,每组病例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常规组行降颅压、退热、止惊、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儿退热、抽搐、肢体活动障碍经治疗后消失。有效:患儿退热、抽搐消失、留有肢体活动障碍。无效:经治疗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疗效较常规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急性病毒性脑炎是病毒感染脑组织的神经系统,产生细胞溶解,引起局部或弥漫性神经元丢失或灰质脱髓鞘改变。病毒性脑炎时,一方面病毒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的机械性损伤,另一方面是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伤后引起的继发性损伤。儿童病毒性脑炎所致脑损害轻重不等,重者有植物人状态,运动障碍,智力低下,癫痫失语,听觉和视力障碍等,轻者有精神行为异常,学习困难,多功能障碍,注意力缺陷等。
  丙种球蛋白除可抑制病毒外,还可通过多种途径下调免疫应答,如灭活补体活化产物,抑制独特型抗体,封闭巨噬细胞FC受体,抑制各种类症介质,包括细胞因子,超化因子,金属蛋白酶等,从而减轻严重反应,因此早期足量足疗程的应用丙种球蛋白在降温、止惊、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缩短意识障碍时间,减轻脑实质损害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且副作用小,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保敏,王华,叶露梅,等。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7)385~402
  [2] 薛辛东,杜立中主编。儿科学八年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29~432。
  作者单位:125000 葫芦岛市连山区医院
其他文献
我国提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老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尤其髋部是骨质疏松的好发部位,因此髋部骨折多见于老年人。髋部骨折常常是老年人的一个致命性损伤,在高龄患者中保守治疗,一年内的病死率可达50%以上[9],不但给患者自身造成了身心痛苦,而且也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护理负担。老年人各器官机能下降常并存其他系统的疾病,增加了护理的复杂性及难度。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情
期刊
【摘要】医院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在治疗过程中除了提供有效的服务之外,还必须要对患者的病情保密,这是充分尊重病人的隐私权,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都是很有意义的。针对这一点,本文重点分析了护士在为病人护理时需要注意的隐私问题,避免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医疗纠纷。  【关键词】 隐私权;患者;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3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111-01 
期刊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慢性非化脓性肉芽肿性胆管炎。自1950年Ahrens等首次提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以来,PBC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病变主要影响中等大小的肝内胆管,特别是肝内小叶间胆管。流行率>400/10万,女性易患(超过90%),绝大多数患者在10~30年内都进展为肝硬化。PBC依据胆汁淤积性肝功能改变、抗线粒体抗体(AMA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产科对孕产妇进行人性化服务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对207例经过运用人性化护理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剖宫产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人性化产科护理服务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孕产妇;剖宫产率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usage of the obstetrics nursing
期刊
深静脉穿刺置管能提供快速输血通路及监测中心静脉压,因此在重大手术及危重病人的抢救中有重要意义。我院从2009年开展深静脉穿刺术,现将其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深静脉穿刺术是选用颈内、锁骨下及股静脉做穿刺并置入导管的一项操作。使用与导管配套的穿刺针刺入静脉后,从针筒腔内插入导引钢丝,顺钢丝插入扩张管,遂置入留置导管,回流血液通畅后缝合固定,局部纱布包封,端口接静脉输液管。  1 穿刺方法   1.
期刊
【摘要】压疮也称褥疮,由于是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 血 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造成压疮的主要力学因素是压力、剪切力、摩擦力。预防压疮的关键在与消除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要求护士在工作中做到七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更换、勤整理、勤交班。对皮肤情况的观察应是严密和细致的,否则就会贻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  【关键词】压疮;溃烂和坏死;预防;治疗与
期刊
【摘要】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从康复评价及康复护理的主要方面-呼吸肌功能锻炼、运动训练、长期氧疗、营养支持及心理支持进行阐述。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护理;护理进展  【中图分类号】R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108-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
期刊
【摘要】目的:以人本管理激励理论指导护理教学工作,探索调动护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护理人员成长环境的激励方法。方法 以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结合本人多年的护理教学工作实践经验,通过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果 通过运用激励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结论 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针对不同情况,从实际出发,综合运用一种或多种
期刊
【摘要】目的:评估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超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是脑梗死(发病6h内的)病例20例,在CT排除急性脑出血后均进行常规MRI扫描及DWI扫描,对所得结果进行总结。结果:DWI梗死灶显示率为100%。结论: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明显优于常规MRI扫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磁共振;DWI技术;急性期脑梗死  【中图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输液泵推注20%甘露醇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中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以及对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病例分为2组。A组97例,输液泵推注组;B组96例,静脉滴注组;观察两组在标准时间内完成给药情况、均匀完成给药情况、血管渗漏等情况,及病人疼痛程度。结果:A组97例均用30分钟均匀完成给药,8例出现血管渗漏,9例出现输液部位疼痛;B组标准时间内完成给药62例,均匀完成给药64例,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