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实施素质教育多年后的今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其中的灵魂。不过,经过多年的观察,我发现所谓的减负对于一线工作的老师来说纯粹是水中月镜中花。“减负”不仅没有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更没有减轻学生的负担,因此,教师越教越辛苦,孩子越学越痛苦,家长更是叫苦不迭。究其原因,应是教学指挥棒的偏失——一味追求升学率。社会价值取向的功利化、直接化也在无形当中推动着教育朝着应试教育的这条路上走到底。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减负;学生减负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能在真正解放孩子的同时,又能让孩子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呢?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课堂合理化
课堂是传授知识的殿堂,但我们往往对孩子不够放心,总觉得孩子无法掌握教学的核心知识,课前老师对文本进行了深入解读,并完完全全地把这种解读教授给学生,造成了孩子在课堂上成了纯粹的接收者,他们不需要思考、动脑,只需要认真听讲就行。学生没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教出的孩子成了应付考试的机器。一旦遇到老师没有讲过的类型就不会思考,不会回答了。进而导致许多老师进行题海战术,老师教得累,孩子学得辛苦。
要改变这种无效的课堂教学形式,首先要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一节课40分钟,老师连续授课时间只能占半节课左右。前5分钟用于国学经典的学习、背诵感受祖国经典文化的魅力,积累文学素养。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留出充足的时间用于学生的自学和交流汇报。最后,老师再根据孩子们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简单的梳理和点拨,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率。
其次,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师的讲解,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学习写景类文章,首先要引导孩子学习在具体的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观察方法,用怎样的语言进行描述,又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然后在学习了多篇同类型的文章之后,进行一个总结和归纳,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这样,以后在写这类型的作文时就会心中有数,做到学以致用。
然后,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不同的课文,内容不同,难易度也不同;知识程度不同的学生,每节课的掌握情况也不同,因此我们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比如课文中较简单的生字词的就应该放手让孩子们自学,对待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个别辅导或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就能利用这个时间段对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进行重点的学习,保证他们自学的时间。面对课文中的疑难问题,允许孩子们自由讨论,鼓励大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质疑、争辩、释疑的过程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既活跃了思维,又张扬了个性。
二、作业适当化
为了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落到实处,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每个学段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时间作了严格规定。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打造高效课堂,实现作业“堂堂清”。
1.减少作业数量
为了节省学生的作业时间,改变以前重复、机械的作业现象,每篇精读课文我们都设计两三题趣味作业,印发给学生做。这样的作业,花时不多,形式多样,学生较喜欢做,老师也能快速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利于因材施教。
2.改变作业形式
要想提高作业质量,我们要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作业,还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改变了学生对作业的反感情绪,变苦为乐,激发作业兴趣。
3.设计梯度作业
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确实是的。每个孩子的智力有差异,家庭教育有差异,学习态度有差异,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因此,我们把作业分成不同等级,这样量力而行,既不会打击学困生的作业积极性,又能让优等生“跳一跳摘桃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考核精细化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考核主要就是8个单元考加上1次半期考和1次期末考。10次考试对于孩子来说压力巨大,特别是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孩子来说,每一次考试无异于是一次重大的心理煎熬。如果哪一次考砸,都是一次无情的宣判。一次次的打击过后,孩子对学习彻底的失去信心,学习对他们而言是一种酷刑,一种折磨,他们享受不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厌学、怕学的现象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如何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尝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这就要求我们的考核形式变得多样化。把识字、积累运用、阅读、写作,分块考核,弱化一张试卷定好坏的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尝到胜利的果实,这样才能激发每一个孩子学习的信心。
四、阅读多样化
小学阶段成绩一直拔尖的孩子,到了初中不见得都学得好;而有些在小学阶段语文成绩平平,甚至作业都不能及时完成的孩子,到了初中语文成绩反而遥遥领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爱好,看课外书,他们甚至可以因为看书忘了做作业,阅读量的积累,让他们的文学素养得到大幅提高,到初中就显现出它的优势。所以,在小学阶段,重视孩子阅读量的积累,大面积地开展阅读活动,让孩子在阅读中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江湖义气、儿女情长;感受孔子、孟子、老子深邃的思想,接受精神的洗礼。这真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孩子们需要的精神食粮。
“减负”是我们现今教育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如果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能改变教育观念,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念,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一定能找到一条科学、合理的学习之路。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减负;学生减负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能在真正解放孩子的同时,又能让孩子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呢?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课堂合理化
课堂是传授知识的殿堂,但我们往往对孩子不够放心,总觉得孩子无法掌握教学的核心知识,课前老师对文本进行了深入解读,并完完全全地把这种解读教授给学生,造成了孩子在课堂上成了纯粹的接收者,他们不需要思考、动脑,只需要认真听讲就行。学生没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教出的孩子成了应付考试的机器。一旦遇到老师没有讲过的类型就不会思考,不会回答了。进而导致许多老师进行题海战术,老师教得累,孩子学得辛苦。
要改变这种无效的课堂教学形式,首先要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一节课40分钟,老师连续授课时间只能占半节课左右。前5分钟用于国学经典的学习、背诵感受祖国经典文化的魅力,积累文学素养。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留出充足的时间用于学生的自学和交流汇报。最后,老师再根据孩子们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简单的梳理和点拨,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率。
其次,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师的讲解,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学习写景类文章,首先要引导孩子学习在具体的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观察方法,用怎样的语言进行描述,又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然后在学习了多篇同类型的文章之后,进行一个总结和归纳,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这样,以后在写这类型的作文时就会心中有数,做到学以致用。
然后,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不同的课文,内容不同,难易度也不同;知识程度不同的学生,每节课的掌握情况也不同,因此我们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比如课文中较简单的生字词的就应该放手让孩子们自学,对待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个别辅导或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就能利用这个时间段对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进行重点的学习,保证他们自学的时间。面对课文中的疑难问题,允许孩子们自由讨论,鼓励大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质疑、争辩、释疑的过程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既活跃了思维,又张扬了个性。
二、作业适当化
为了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落到实处,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每个学段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时间作了严格规定。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打造高效课堂,实现作业“堂堂清”。
1.减少作业数量
为了节省学生的作业时间,改变以前重复、机械的作业现象,每篇精读课文我们都设计两三题趣味作业,印发给学生做。这样的作业,花时不多,形式多样,学生较喜欢做,老师也能快速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利于因材施教。
2.改变作业形式
要想提高作业质量,我们要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作业,还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改变了学生对作业的反感情绪,变苦为乐,激发作业兴趣。
3.设计梯度作业
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确实是的。每个孩子的智力有差异,家庭教育有差异,学习态度有差异,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因此,我们把作业分成不同等级,这样量力而行,既不会打击学困生的作业积极性,又能让优等生“跳一跳摘桃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考核精细化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考核主要就是8个单元考加上1次半期考和1次期末考。10次考试对于孩子来说压力巨大,特别是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孩子来说,每一次考试无异于是一次重大的心理煎熬。如果哪一次考砸,都是一次无情的宣判。一次次的打击过后,孩子对学习彻底的失去信心,学习对他们而言是一种酷刑,一种折磨,他们享受不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厌学、怕学的现象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如何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尝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这就要求我们的考核形式变得多样化。把识字、积累运用、阅读、写作,分块考核,弱化一张试卷定好坏的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尝到胜利的果实,这样才能激发每一个孩子学习的信心。
四、阅读多样化
小学阶段成绩一直拔尖的孩子,到了初中不见得都学得好;而有些在小学阶段语文成绩平平,甚至作业都不能及时完成的孩子,到了初中语文成绩反而遥遥领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爱好,看课外书,他们甚至可以因为看书忘了做作业,阅读量的积累,让他们的文学素养得到大幅提高,到初中就显现出它的优势。所以,在小学阶段,重视孩子阅读量的积累,大面积地开展阅读活动,让孩子在阅读中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江湖义气、儿女情长;感受孔子、孟子、老子深邃的思想,接受精神的洗礼。这真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孩子们需要的精神食粮。
“减负”是我们现今教育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如果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能改变教育观念,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念,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一定能找到一条科学、合理的学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