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特质,教课外散文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kon_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少地区的公开课或竞赛课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要求“裸教”的挑战。所谓“裸教”,是指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进行备课教学。长期以来,不少教师都在充当教参“搬运工”的角色,逐渐丧失了语文教师最为宝贵的对文章的解读力,弱化了对语言的感受力。其实,“裸教”对提升教师的施教能力有很大帮助。
  《家有斑鸠》是一篇课外散文,作者是著名作家陈忠实。备课时,无任何参考资料可查,笔者也上“百度”搜索过,一无所获。那么,课外散文如何“裸教”呢?
  一、发现“这一篇”散文的特质
  “这一篇”散文的特质,是指这一篇散文所特有的、其它散文没有或不够突出的地方。特级教师蔡明说:“教师对文本解读有几分发现,你的课堂就有几分精彩。”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发现文本、挖掘文本的过程,发现文本中有价值、有意义的元素:知识的、结构的、情感的、写法的、思想的、审美的、灵魂的、人生观的……
  如何发现“这一篇”散文的特质?实践证明:同类文体比较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譬如,散文《家有斑鸠》,记叙了家乡斑鸠从普遍存在到逐渐消亡的过程,表现了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与此文主题相似的,是教材中的课文《都市精灵》。这两篇散文,都表现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主题,但《家有斑鸠》亦有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
  ①文章语言朴实、自然。
  ②以“我”对家乡斑鸠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③文章多处抒情。
  ④“任何”“再也”等词语准确,富有张力。
  ⑤第4节插叙在异国他乡看到人与鸟和谐相处的情景。
  ⑥文章结尾有空白点。
  通过比较,发现“这一篇”的特质,才能教出属于“这一篇”的精彩。
  二、教出“这一篇”散文的特质
  1.品味“这一篇”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或华美清新,或自然朴素,或淡而有味,或朴实简洁。“这一篇”的语言,是指这篇散文特有的语言。优秀的散文,无不追求精准的言语表达,那些个性化语言所表现的是丰富甚至复杂,细腻甚至细微的感官所触、心绪所至。具体到“这一篇”的散文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这一篇”散文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意味和作者的情感。《家有斑鸠》语言朴实,很多词语都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些词语进行仔细的揣摩、品味。
  (屏显)
  下列括号中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①这种普遍的毫不起眼的鸟儿的绝踪,没有引起(任何)村人的注意。
  生:“任何”不能去掉,表示人多。
  师: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吗?
  (生沉默)
  师:任何人都没注意到,表面上是一种现象,实际上是什么方面出了问题?
  生:思想。
  师:思想出了什么问题?
  生:对鸟类保护的意识比较低。
  师:“低”能否换一个词语啊?
  生:淡薄。
  师:说得太好了!
  生:“任何”表现出作者的难过。
  生:“任何” 表现出作者的惋惜。
  一般地说,散文越是写得朴素简洁,没有人工雕刻斧凿的痕迹,也越能显示出精湛的艺术造诣。教学时,我通过能否去掉词语的方法,让学生对“任何”一词进行咀嚼、品味,体会作者难过、惋惜的情感。
  2.体会“这一篇”的情感
  散文是抒发作者对生活个性化感悟的文体。“这一篇”的情感,是指作者在“这一篇”散文里最想抒发的情感。散文教学,要让学生通过文章所写的人、事、景、物,触摸作者的心灵,体会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家有斑鸠》以“我”对斑鸠的情感变化贯穿全文。教学时,我紧扣作者的情感变化,引领学生体会了“这一篇”的情感。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3节、11-12节,从这些语段中找出交代“我”情感的语句。
  (生默读)
  生1:一个始料不及的美妙的早晨。
  生2:我的心里一动,它终于有胆子到院子落脚啄食。
  生3:它还不完全是我家的斑鸠。
  师:见到斑鸠的早晨,作者为什么称这是“一个始料不及的美妙的早晨”?
  生4:“始料不及”是因为我以为看不到斑鸠,重返家乡后听到叫声。
  生5:“美妙”是因为看到雄斑鸠向雌斑鸠求爱。
  师:嗯,求爱是非常美妙的。
  师:这时候,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6:喜悦。
  师:老师觉得“喜悦”还不够?
  生6:惊喜。
  师:太好了!门一开,哇塞!十几年没看到斑鸠,现在终于看到了。
  著名教授刘锡庆说:“散文,姓散(散行成体)名文(文学)字‘自我’。”散文表达的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悟,是作者真情的流淌,真我的表露。文中作者对斑鸠的情感较为复杂:小时候不喜欢→长大后绝望→回乡又见到斑鸠的惊喜→失望→重新燃起希望→期待。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找出交代“我”情感的语句,然后再引导学生咀嚼、品味其中蕴涵的情感,由表及里,逐层深入。
  3.读出“这一篇”的情境
  余映潮老师说:“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只是课,不是美的语文课。语文课,老师必须与学生一起美美地听,美美地读。”教学时,教师要根据“这一篇”散文的特质,设计契合“这一篇“特点的朗读形式,把学生带进文本情境中,深刻体验文章丰富的内涵。教学《家有斑鸠》一文时,我采用了替换词语朗读法,读出了“这一篇”的情境。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请大家将11-12节中的“它们”“两只斑鸠”换成“我们”。
  (屏显)
  请大家把11-12节中的“它们”“两只斑鸠”换成“我们”。   (学生动笔改)
  师:老师想和斑鸠进行对话,怎么对话呢?老师读“我”,学生读“斑鸠”,大家稍微酝酿一下情感。
  师:我便轻手开门。
  生:哗啦一声我们就从屋脊或围墙上起飞了,往高高的村树上去了。
  师:我往小院里撒抛米谷。一天又一天。直到某一日,我开门出来。
  生:我们突然从院中飞起,落在房檐上,还探头探脑,瞅着院中尚未吃完的谷米。
  师:我的心里一动。
  生:我终于有胆子到院内落脚啄食了,这是一次突破性的进展。
  师:然而有我在场的时候。
  生:我们绝不飞落到院里来啄食。
  师:无论我抛洒的米谷多么富于诱惑。这一刻,我就清醒地意识到,它还不完全是我家的斑鸠。
  《家有斑鸠》语言优美,感情真挚,适合朗读。教学时,我让学生把文中的“它们”“两只斑鸠”换成“我们”,然后进行分角色朗读。原本很客观的叙述,经我这么一改变,激活了文本内容,创设了一个美好的情境,好像是作者跟斑鸠进行着心贴心的交流,学生在朗读中深入理解了文本。
  4.填补“这一篇”的空白
  所谓空白,是指在文章中,对某些内容故意不写或写得很略,在叙述描写上留有余地的地方。这些“空白”,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教学时,如能抓住散文的空白点,让学生借助文中写到的内容,来推测构想没有写到的内容,把“空白”补充出来,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师:米谷一天又一天的抛洒,然而有我在场的时候,斑鸠为什么不下来啄食呢?斑鸠会怎么想?我心里会怎么想?请同学们在纸上写一段话,可以写斑鸠的想法,也可以写我的想法。
  (屏显)
  然而有我在场的时候,他们绝不飞落到院里来啄食,无论我抛洒的米谷多么富于诱惑。
  斑鸠想:……
  这一刻,我就清醒地意识到,它还不完全是我家的斑鸠。
  我心里想:……
  (学生思考,动笔写)
  生1:我写的是斑鸠。这一定是人类设下的陷阱,可是这些米谷这么诱人,我多么想下去吃啊!可是我究竟该不该相信人类呢?
  生2:我写的是我。斑鸠为什么不到院子里来啄食呢?它一定是不信任我,唉,人类伤害它们太深了。
  师:展现了斑鸠内心的矛盾。
  生3:我也写的是我。斑鸠不下来啄食,是把我当外人呢。这也不奇怪,以前人类残害无辜,罪孽啊!
  生4:我写的是斑鸠。那个人无缘无故在院子里抛洒那么多的米谷,肯定想图谋不轨。但他看上去不像坏人啊,嗯,人不可貌相,我可要提防点。
  师:嗯,有思想的斑鸠。(生笑)
  教学时,我抓住文章的空白点,让学生展开想象,写我所想、斑鸠所思,课堂精彩纷呈。从学生所写的内容看,他们已经深入了文本。
  “裸教”,最能锻炼教师。教学时,只有发现“这一篇”的特质,教出“这一篇”的特质,“裸教”课堂才能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
  [作者通联:江苏张家港市合兴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地点:枣庄舜耕中学   时间:2012年12月1日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我们今天学习一首散文诗,鲍尔吉·原野的《静默草原》。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能够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草原,大家说一下可用课文里面的哪一个关键词来概括草原呢?观察一下课文。(指向生1)好,请你来。   生1:辽远而苍茫。   师:辽远而苍茫,这是一个短语。一个关键词,你已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的“梳理探究”中安排了“奇妙的对联”的梳理探究内容。在引导学生进行这一内容的梳理探究中,我深深地感到:初高中教材不衔接,真是教学难以逾越的鸿沟!  在引导学生了解对联的特点和要求时,免不了要引导学生明白:对联上下两句相应位置的词性相同或结构相同才能相对(还有别的要求,此处暂不涉及),如名词与名词相对,动词与动词相对,形容词与形容词相对……或者偏正短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问题(这里包括教育与社会生活、教育与学习者的生活)一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它也是衡量现实教育成败的一把最好的尺子。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对生活世界作了深入的论述,他认为:生活世界具有先在的给定性,是“直觉地被给予的”、“前科学的、直观的”、“可经验的”人之存在领域。可见,生活世界包括人之生活全程。要谈“语文教学内容”选择问题,理应绕不开学生的生活世界,要选定语文教学内容,
在愤而辞去彭泽县令的16年后,57岁的陶渊明写成了他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桃花源诗并记》。有趣的是,以田园隐逸诗的杰出成就而被唐宋文人推崇备至的陶渊明,这次却做了件傻事儿:160字的诗,竟然配置了320字的记。偏偏这记,具有夺目的绝世风采,让太多的人,见了它便心满意足,不再有心思去关注诗歌本身了。  此种“喧宾夺主”行为,当然是陶渊明故意为之。因为,诗歌语言的跳跃性、情感的自我化和内容的诗意化,往往给
本文试从教师、学生、课堂三个视角探讨《论语》教学在语文课中承担的角色以及《论语》选读的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呈现的语文味,寻找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既能体现选修内容的侧重点,又能守住语文教学之根本。  一、教师视角:寻找需要“教”的契合点  在实际课堂教学《〈论语〉选读》时,教师总在“文言”“文章”“文化”三个层面绞尽脑汁设计课堂,往往是走得艰辛,效果甚微。常常会陷入这样的困境:《〈论语〉选读》
语文课该如何教,或许各人有各人的方法。我的观点是,多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用成串的问题,引领着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前行。前三篇文章中探究的身份、细节和关键词等三大抓手,如果不将其设计成有价值的问题,不能让这些问题形成有效的问题串,那么再好的抓手,也拉不动思维淤塞的课堂。好的问题,是开启思维闸门、清除思维淤塞的最理想工具。   好的问题从哪里来呢?课堂上的临时生成固然重要,教师在备课中的精心预设也必不可
现行《外国小说欣赏》教材中,有些属于现代小说,如《墙上的斑点》《沙之书》等。而现代小说不像大家所熟悉的传统小说那样,它往往没有典型的人物形象,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具体的环境描写,没有传统的表现手法等,鉴赏现代小说应该转换自己的阅读观念,突破原有的鉴赏定势,改变已养成的欣赏习惯,用现代人豁达的胸怀去接纳它们;并认真细致地研读作品,寻找和发现其特色,并对其中的重要章节、段落、细节和词句等进行琢磨与
2014年第10期《语文教学通讯》(B刊)刊发了李华平老师的长文《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韩军教学课例》。该文批评韩军老师的《背影》课例严重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正道,成为哲学课、美学课、生命教育课,呼唤语文教学回归自己独有的使命。该文在学界产生重大影响。2015年1月份、2月份《语文教学通讯》(B刊)与《新课程研究》共刊载了4篇批评韩军老师的文章。笔者以为,这些批评有其合理之处,对语文
《阿Q正传》以其深邃的思想、娴熟的技巧、独特的风格赢得世人的喜爱和赞赏,被誉为“现代中国小说中唯一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品”(美国学者夏志清语)。大名鼎鼎的阿Q不仅是中国现代小说人物画廊里的精品,也是揭示人类普遍心理弱点的精神典型。阿Q和一切不朽的文学典型一样,是说不尽、谈不完的。小说刚一问世就产生了巨大反响,立刻在文坛上刮起了一股“阿Q旋风”。无论是文艺界人士,还是普通读者都对这部杰作异乎寻常的关注,
一、缘起  我在执教《我若为王》时,过程颇为顺利。当在黑板上补充完如下板书:“奴才的表现(现象)→我生活在奴才中间,我是奴才的首领(本质)→不留奴种在人间(卒章显志)”后,学生出现了欣欣然的脸色,似乎一堂课的任务终于完成了。我知道学生思维将进入停滞状态,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刮起头脑风暴。    二、过程  (一)师作者认为“生活在奴才中间,做奴才的首领”是“生平的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所以要将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