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梅庵忆语》对陶渊明隐逸意象的审美接受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gle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影梅庵忆语》是冒襄思想转变初期的自传体作品,文中的隐逸意象都隐含在冒襄对董小宛的审美意象之中,并体现了对陶渊明隐逸意象的审美接受。
  【关键词】 《影梅庵忆语》;陶渊明;隐逸意象;审美接受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7-0024-02
  基金项目:2017年度湖南省哲学社科课题“宋代陶渊明接受研究”(项目编号17YBA013)。
  《影梅庵忆语》一文是冒襄为纪念自己的爱妾董小宛的忆语体小品散文。冒襄生于1611年,据其自己在文中所言:“余年已四十,须眉如戟。”可见《影梅庵忆语》应作于1651年前后,清兵已入关近十年,冒襄也从明末积极入仕的世家公子在清兵初入关时经过几年的颠沛流离生活后过上了隐居不出、广交名士、节操自守、淡泊明志的遗民生活。多次受人举荐为官而不受,虽家道中落,却怡然自得而不悔。以致垂垂暮年之时,穷困潦倒到靠卖字度日的地步。
  明代诗人彭孙贻在《寄如皋冒辟疆》[1]一诗中写道:“渔人桃花隔蛮洞,蜀帝炎荒叫杜鹃。钟山伐遍孝陵柏,史本窜尽思宗编。君卧朴巢长却扫,搜诗自订三唐稿。义熙处士一陶潜,同谷哀歌惟杜老。”“天涯踪迹断浮萍,匿影枯桑息倦翎。”赞赏冒襄的品行如同陶渊明一样高洁,是归隐士人的楷模。陶渊明十分善于借用意象来言志抒情,营造隐逸意象。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
  《影梅庵忆语》是冒襄思想转变初期的自传体作品,其隐逸意象都隐含在冒襄对董小宛的审美意象之中,并体现了对陶渊明隐逸意象的审美接受。
  一、营造极简平淡的自然审美
  陶渊明诗中对自然景物、所住居所的审美都体现出隐逸的生活趣味与恬淡自然的主体人格的交融,构成了既平淡淳朴又简单本真的审美意象。
  如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村、墟烟、狗吠、深巷、鸡鸣、桑树等众多物象, 营造了一个简单、恬淡、自然、和谐的田园归隐意象,表达了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展现了归隐时的内心感受。
  此外,陶诗对“鸟”的审美意象和对“ 菊”的审美意象的营造,也体现了既平淡淳朴又自然简单的审美境界。而冒襄在对自然景观的赏识角度方面,将大自然中天然形成的壮阔视为最高。
  《影梅庵忆语》中,他与董小宛一同欣赏南湖美景时写道:“游人一登烟雨楼,遂谓已尽其胜,不知浩瀚幽渺之致,正不在此……又共追忆钱塘江下桐君严濑、碧浪苍岩之胜”[2],认为钱塘江下桐庐山和严陵濑那里碧浪击打苍凉岩石时开阔澎湃的盛况才是南湖的极致之美,并借董小宛之口表达了冒董二人所共鸣的“新安山水之逸,在人枕灶间,尤足乐也”。而这种山水逸情于人间枕灶间寻得的见解与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锄荷归”同为朴素主义观念的体现。
  董小宛赏月时说:“盖夜之时逸,月之气静,碧海青天,霜缟冰净,较赤日红尘,迥隔仙凡。”将夜逸月静与赤日红尘相对立,认为其中隔着有仙境和凡间那么大的差别。又说:“人生攘攘,至夜不休,或有月未出己齁睡者,桂华露影,无福消受。与子长历四序,娟秀浣洁,领略幽香,仙路禅关,于此静得矣!”感慨很多人忙着在熙熙攘攘中度过一生,无法体味桂华露影之美,而庆幸自己能够领略着浣洁幽香,认为在这份“静”中寻到了仙路禅关。
  冒襄听罢对董小宛大加赞叹:“人以身入波烟玉世界之下,眼如横波,气如湘烟,体如白玉。人如月矣,月复似人。”
  在这段对月色的评赏中,可以看到冒襄所营造的与纷扰俗世相对立的幽静洁净的隐逸意象,将这种意象放在了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的至高审美评价中,并借对董小婉赏月行为的大加赞叹来表达自己对纯净静谧隐逸生活的深深向往与渴望。
  文中对饮食、服饰审美、饮食器物使用、植物种植等方面的品评都体现出简约素丽、极简平淡的审美情趣,并表现出与陶渊明对田园隐逸生活审美的一脉相承。
  二、躬身亲耕的田园践行与琐碎平凡的居家生活
  居家生活处处体现了对践行从物质到精神,从形式到内容全方位的追求。陶渊明是一个生活的践行者,他躬身亲耕,大部分的时间都消耗在农事上,并从农事中体悟生活与生命的美好,写成佳句。
  而冒襄眼中的董小宛也是個生活的践行者,在女红(“于女红无所不妍巧,锦绣工鲜……针神针绝,前无古人已。”)、治家(“余出入应酬之费与荆人日用金错泉布,皆出姬手。”)、佐抄诗史(“稽查抄写,细心商订,永日终夜,相对忘言。”)、编书(“姬于事涉闺阁者,则另录一帙。归来与姬遍搜诸书,续成之,名曰《奁艳》。”)、煮茶(“每花前月下,静试对尝,碧沉香泛,真如木兰沾露,瑶草临波,备极卢、陆之致。”)、插花(“四时草花竹叶,无不经营绝慧,领略殊清,使冷韵幽香,恒霏微于曲房斗室。”)、制香(“每慢火隔砂,使不见烟,则阁中皆如风过伽楠、露沃蔷薇、热磨琥珀、酒倾犀斝之味。”)、制露(“酿饴为露,和以盐梅,凡有色香花蕊,皆于初放时采渍之,经年香味、颜色不变,红鲜如摘,而花汁融液露中,入口喷鼻,奇香异艳,非复恒有。”)、调膏(“姬必手取其汁示洁,坐炉边静看火候成膏,不使焦枯,分浓淡为数种,此尤异色异味也。”)、烹饪(“细考之食谱,四方郇厨中一种偶异,即加访求,而又以慧巧变化为之,莫不异妙。”)等方面都颇有建树,处处琐碎又处处透着美好,与陶渊明一样是生活美学的实践者和创造者。
  三、居家园林成为隐逸文化的载体
  从魏晋时期开始可居可游的山水园林就成为士人处理名教与自然关系、解决仕隐矛盾、表达个性自觉与审美趣味的绝佳场域,这种文化在士人中一直延续了下来。
  陶渊明的田舍小园总体特征是规模结构的 “小”、宅舍景观布局的 “简”,以及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和”,田园隐逸的生活趣味与恬淡自然的主体人格相交融,构成了既平淡淳朴又简单本真的境界。   冒襄亲自构建的居家园林主要有朴巢、水绘园、匿峰庐三处。包壮行在《朴巢记》中描绘了朴巢,“邑东古龙游河畔”偶得一棵大树,“木横腹可坐十人饮”“朴巢者皋邑冒子辟疆之巢也。何以朴名也?朴者木之似松柏而偃仰拳屈者也。”“若夫秋冬之夜,铁笛一声,木叶尽脱,抚琴而众山皆响,聊复况之若夫籁寂梦灵语空叶,不借之高山而借之古木,下有流水为知音亦,大立穆矣。”[3] 朴巢是一处自然、简单、朴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充满隐逸意象的建筑。而冒襄建筑的水绘园和匿峰庐则是典型的江南园林,是冒襄主要的居住地,是他存放的隐逸审美意象的生活空间。
  陈维崧的《水绘园记》记载,“水绘庵即向之所谓镇野带埛,竹树玲珑,亭台棋置者,水绘园是也。”“水绘之义,“绘”者会也。”“南北东西皆水会其中。林峦葩卉,坱北掩映,若绘画然。”[4]
  余仪曾在《匿峰庐虞美人花记》中描绘了匿峰庐的建筑布局和树木花草,“北睇,见雉堞千寻如团回,曲曲其下,五亩皆豆棚、葡萄架、莳菊萟蔬诸圃。一延北,依花田朱栏,行七八弓许,曰’容安草舍’,竟坡公六百年未竟之志也。”[5]
  从这些描写中能看到冒襄所营造的文人避世之所,与陶渊明的田舍小园在审美上的一脉相承,精神上遥相呼应,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展现了樸实无华的生活本味。他们处其间去规避乱世的纷杂世事,享受着世间最本真的美好。
  四、善用象征品行高洁的意象
  《影梅庵忆语》中有很多象征品行高洁的意象:其一,栽梅,“余家及园亭,凡有隙地,皆植梅,春来早夜出入,皆烂漫香雪中。”这与梅妻鹤子的北宋隐逸文化的代表人物林逋遥相呼应。其二,赏菊,“秋来犹耽晚菊”“人在菊中,菊与人俱在影中……至今思之,淡秀如画。”这明显受到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营造的隐逸意象的审美影响。其三,蓄兰,“闺中蓄春兰九节及建兰。自春徂秋,皆有三湘、七泽之韵,沐浴姬手,尤增芳香。”兰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有君子之气。早在《楚辞》中,屈原多次以兰自比,既佩兰也种兰,而兰花也被视为屈原高洁品行的象征,成为品行高洁君子意象。这三种植物都有共同的特点,既是高洁品性君子的象征,又是与世孤立的出仕文人隐逸文化的意象,而这些都与陶渊明隐逸思想一脉相承。
  陶渊明在诗中常借助对历史人物的吟咏来表达自己坚持隐居,固穷守节的气节。几乎他以前的所有志节高尚, 不与当时合作的隐士和能固穷守节的贤士都被他写到了诗中,用他们来抒发自己内心的隐逸情结,这也是一种隐逸意象的营造。
  而冒襄在《影梅庵忆语》中则多次借助咏物来表达作为前朝遗民的骨气,他在明末积极寻求报国之门,入清后,归隐园林山水间,不再出仕,而将毕生才华用在了搜集和编订全唐诗上。用自己不事二主的坚定和任达飘逸的出众才华树立了清初遗民文人的典型形象,与陶渊明一样具有刚健端直、慷慨任气的风骨美。
  参考文献:
  [1](清)彭孙贻.清代诗文集汇编(第51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
  [2](清)冒襄.影梅庵忆语[M].雷振华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19.
  [3][4][5](清)冒襄.同人集卷三[M].武汉:武汉大学图书馆,清光绪八年(1882)刻本.
  作者简介:
  雷振华,女,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 作为西北方言次方言的兰州话,存在大量“子”词尾用例,用法广泛且用例灵活,是兰州方言的特有标志。兰州方言中的“子”词尾既可以附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后面,表示事物的名称、状态和性质,也可以和量词搭配使用,表示事物的数量。本文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对兰州方言中的“子”词尾进行了分类,并对其强化构形、加强情态语感以及辅助标记等方面的语法功能进行探讨。  【关键词】 兰州方言;词尾;词缀;子  【中
期刊
【摘要】 《恩惠》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中的黑人女性佛罗伦斯在父权制和蓄奴制盛行的社会中,遭受着来自性别和种族两方面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恩惠》中黑人女性佛罗伦斯从迷茫到自我觉醒,最终实现身份建构的过程。以此揭示出受到歧视和压迫的女性,只有通过思想上的觉醒,才能打破来自他者的歧视和压迫,成为不依附于他人的个体,并最终通过行动实现自我身份的建构。  
期刊
【摘要】 苏联文艺学家、作家尤里·迪尼亚诺夫的历史传记小说《公使之死》以戏剧家格里鲍耶陀夫的生平为创作素材。作者充分结合历史性与艺术性创作原则,援引大量真实史料,深刻揣摩并艺术表达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以日常生活、创作经历以及外事活动为切入点,客观辩证地阐述了格里鲍耶陀夫具有传奇色彩的双面人生,反映了十九世纪贵族阶级革命知识分子的波折命运。  【关键词】 迪尼亚诺夫;格里鲍耶陀夫;《公使之死》;双面人
期刊
【摘要】 李渔是我国古代著名戏曲家,其戏曲理论见于《闲情偶寄》,他从戏曲创作、编排、导演到表演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上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他的人物塑造理论更是具有开创意义:在戏曲语言个性化的基本要求之上,又提出“代人立心”的人物塑造方法,从而使作品体现艺术真实,同时又对艺术的虚实有详尽论述,三者共同构成了他的戏曲人物塑造理论。  【关键词】 李渔;戏曲理论;人物塑造;《闲情偶寄
期刊
【摘要】 晚期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过渡阶段,一般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该阶段音乐的风格和流派大大的增多,从以浪漫主义为核心的洪流中走向了多元化的风格发展,其中主要的風格有晚期浪漫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以及新民族主义。这些音乐风格除了有着各自的独有的特征,也有着交叉和相互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各种风格最典型的特征来论述这一时期的音乐现象中不同风格的音乐语言特征,对该阶段音乐风格作综合性
期刊
【摘要】 《虬髯客传》是唐传奇名篇,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此书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叙事手法曲折婉转、人物形象丰满鲜活。该小说成功塑造了“风尘三侠”的形象,作者主要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刻画了红拂女这一经典侠女形象。本文选取唐人侠客小说《虬髯客传》的三种译本作为研究对象,浅析作品对红拂女的形象塑造。  【关键词】 《虬髯客传》;英译本;红拂女;形象塑造  【中图分类号】H315 【
期刊
【摘要】 《沐浴之王》作为一部喜剧电影,它的喜剧效果的达成离不开电影中一系列的言语幽默,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又感受到了温情,而这些言语中又包含了丰富的预设理论,所以本文是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出发,以电影中的对话为语料,通过双关预设,预设的可撤销性,预设的共识性来剖析会话幽默效果的产生过程,进而加深人们对于幽默的理解。  【关键词】 《沐浴之王》;语用预设;幽默效果  【中图分类号】J905
期刊
【摘要】 文学革命后,全新的文学理念冲击着诗坛。为凸显文学的“新”,诗坛上出现了摒弃传统格律诗词而完全自由的自由新诗。但由于完全不受限制,许多自由新诗内容杂乱、参差不齐,于此背景下,新月派提出了新格律诗理念。新格律诗既不完全遵循旧格律诗的规则,也不完全倾靠于国外的十四行诗,它是在自由的前提下继承旧格律诗艺术技巧的一种新诗体。  【关键词】 新月派;新格律诗;《再别康桥》;近体诗;十四行诗  【中图
期刊
【摘要】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关系密切,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现当代文学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生根发芽,对传统文化不只是时间上的延伸,更有精神上的传承,同时,传统文化又以现当代文学为载体得到了现代性的发展。本文将探究现当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分析传统文化在现当代文学中的具体体现,探索现当代文学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以及现当代文学如何走向更具现代化、民族化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现当
期刊
【摘要】 朵渔作为一位当代诗人,其写作经历了由个人向度向人民向度的转变,他秉着“民间知识分子”的身份立场,以人道之心,执客观之笔,书写民众的现实生活,自觉承担起一个知识分子的时代责任。本文以《今夜,写诗是轻浮的……》一诗为例,尝试对朵渔诗歌人民性的现实典型之美、悲剧崇高之美、时代哲思之美等美学特征进行探析。  【关键词】 朵渔诗歌;人民性;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