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贫困户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han0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儒道是贫困户,是我联系的贫困户。说他是贫困户,第一次见到时,打死我我也不信,打死他他也不承认。但是,划定贫困户是有标准的,是经过烦琐复杂而又科学的程序测算出来的,老程确实符合条件。
  我们县是革命老区,“贫困县”的帽子戴了十几年,脱贫任务重。县里把贫困户分配到各单位实行包保,我们文联分了两户。
  文联共4个人:主席是作家,正在赶写一部关于红四方面军的小说;秘书是个小姑娘,休完产假刚上班;干事神经兮兮是个半吊子,办事不靠谱;我是副主席,家里没负担,且有些农村工作经验,自然把这两户任务揽了下来。大家对我很感激,主席请我吃了顿送行宴,秘书向我三鞠躬,干事说如果我死在扶贫工作上,就给我送个铁花圈。话扯远了,言归正传。
  话说我背着行囊来到村里,刚安顿下来,村主任便向我介绍这两户的情况:一户姓周,因病致贫,夫妻俩一个尿毒症,一个糖尿病;还有就是老程,因老致贫,八十多了,一个人独居。
  我来之前在县里进行过培训,了解一些扶贫知识和政策。听了村主任介绍,我感觉这两户脱贫不是啥难事,说:“好办得很,老周由政府托底,该报的报,该补的补;老程送到养老院,乡里管起来。”
  村主任笑了,说:“你只答对一半,老程脱贫是难事。”
  我问啥原因,村主任卖了关子,说:“见面你就知道了。”
  老程就住在村部附近,我和村主任提著两桶油一袋面找到了他家。
  一老者立在门前,正在打太极拳,腰不弯,背不驼,一袭白衣,鹤发童颜,看起来十分健康和精神。村主任说这就是老程。
  见我们来,老程停止了练习,拉几把凳子让我们坐下。村主任向老程介绍说我是扶贫干部,老程脸色马上阴沉下来,说:“扶贫你去找贫困户,我又不是贫困户,找我干啥?”
  我说:“别急,大伯,咱们聊聊。”
  “聊什么聊!是聊政治呀,还是聊文学?”这老程一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模样。
  “咱拉拉家常。”我说。
  “老朽不才,却是读书之人,不屑于聊红尘之事。”老程有些不耐烦。
  “你生活困难吗?”我问老程。
  “困什么难?一日三餐,一箪食一壶浆足矣。”说罢,老程起身要走。
  村主任起身拉住老程,说:“老夏也是个文化人,他也就随便问问,没别的意思。”老程才又坐下。
  我以为老程对我有了好感,便放松了心情,又问道:“敬老院条件恁好,你咋不搬过去住?再说你这年纪已够了五保条件……”
  这回老程彻底怒了,他站起来大声呵斥:“把东西拿走,我不吃嗟来之食!”转身进了屋。
  我平生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人,搞不清咋回事,在返回的路上就问村主任。村主任说明了缘由:老程出身名门望族,新中国成立前读过私塾,喜读书,写得一手好字,土改时被划为地主成分,一生未娶。由于经历坎坷,他自命清高,万事不求人。为这事,村里乡里找过他多次,他就是不同意,每次送去的款物也都被他悉数退回。因没有啥收入,他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回去后我向主席汇报了老程的情况,主席研究过心理学,说老程属于九型人格中的成就型人格,死要面子活受罪,要想让他回心转意,得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再说他这把年纪了,做通他的工作,得有个过程,急不得。
  主席讲得有些道理,打那以后我就隔三岔五往老程家里跑,跟他谈国学、谈古典、谈书法,顺便给他挑几担水,收拾下房间卫生,老程脸上渐渐有了笑容。有一次快晌午了,他留我吃饭,我便到街上切了两个卤菜,买了瓶酒,两人在树下对酌。喝着喝着,老程哭了。风掀起他稀疏的白发,两只干瘦且暴着青筋的手不住地颤抖,我第一次见到他年迈苍老孤独无助的样子。
  临近年底,我和村主任又去拜访老程,见到时他还是在打太极拳。他把我们让进家里,并拿出花生瓜子招待我们。
  我说:“老伯,今年过年文联准备给贫困户送春联,您老毛笔字写得好,文联准备把这活儿交给你,价钱按市场价。”
  听了我的话,老程迟疑了一会儿,说:“这事得容我想想。”
  还没等我们回到村部,老程来了电话:“春联的事我同意,但价格要稍低于市场。另外,我家里藏着几幅明清时的字画,想捐给县博物馆。”
  [责任编辑 王彦艳]
其他文献
“您能不能给我,带一个绘本进来?”晓云说,“就是那个《年兽来了》,医院前面的书店有的。”  “你要搞清楚,这是隔离病房,能带什么不能带什么,都有严格规定。”医生张默言口罩后的声音特别严肃。他知道大过年的,要这些正处于花季的小护士坚守在有些寂寞的病房里,是有些为难她们了,但这不是非常时期吗,居然还有心思想看绘本?  晓云知道张医生理解错了她的意思,就解释道:“不是我要看,是他,醒来的时候,老是给我说
期刊
我很小的時候,家里有一只爱孵蛋的母鸡,我们叫“老抱子”。小鸡出壳以后,母亲就会把家里的大黄猫捉过来,让它看小鸡。母亲说:“你看,你看,叫你看!”突然抬手照准大黄猫的脑门儿就给了一大巴掌。大黄猫被教育以后,看见小鸡就绕道走。  房子西边,有一个草垛,母亲说草垛下面住着“老黄儿”,不让任何人动。我问谁是老黄儿,父亲插话说:“黄鼠狼呗。”母亲赶紧打手势叫父亲闭嘴。母亲修了一座高不到半米的小庙,里面竖着小
期刊
面鱼儿  圐圙里的草木在一年中最盛的阳光下自在生长。  爹突然说话了,爹说:“面——鱼——儿。”  娘没听清楚爹的话,娘正在做着啥事情或者发呆。但娘知道爹说话了,就怔怔地看着爹。爹的眼睛里有好多话。娘知道爹的眼睛里有好多话,但爹的嘴一直动着,动好长时间了,话却没有出来。娘叹了一口气。  过了一会儿,或者过了好长好长时间,娘又听到了爹的声音。  “面——鱼——儿。”爹的嘴又动了,爹这一次很坚决地把这
期刊
让我们先用最精简的话为“故事”下个定义:说的人告诉听的人,某人因为想要什么而做了什么,又为什么这样做。  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故事创作者就是表现这个故事的人。故事是作者和观众所玩的文字游戏。故事创作者打造角色和行动,叙述发生了什么,设计在某种情况下完成的一系列行动。即使故事创作者以现在时态讲述故事(就像舞台剧剧本或影视剧本),但由于他将所有事件加以总结概括,因此听故事的人仍觉得这是一个独立的整体—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形象设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创新创业教育在形象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从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完善产学教学模式;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四方面提出了创新创业导向下形象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策略,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创新创业导向;形象设计专业;问题;改革;策略  形象设计行业对从业者创新能力素养方
期刊
我的写作动机和写作实践纯粹出于爱好。小时候好读,渐长忙于养儿养女,临近五十,忽然壮着胆子动笔写作。  我的故乡在秦岭南麓一个叫商州的地方,具体地名叫大荆镇。这里是丹江的发源地。秦岭南麓的地势像一个倾斜的搓板,延伸至江汉平原,海拔从两千多米降到二百米。山脉和网状的丹江支流,形成无数形态各异的盆地,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动植物资源丰富。我十四岁那年,去师范学校念书,毕业后又回到了故乡。这里是个小盆地,客
期刊
马子健回到竹坞的时候,天完全黑了下来。涧边栗子树下的湖水摇晃着,湖水混沌而深远。至于深远到哪里,马子健心里知道。这些天来,马子健一直听见有一种声音,而且暗示自己,是狗奔跑的声音。狗蹄子上有柔软的肉垫,即使奔跑起来,能有多大声音?但马子健就是一直听见狗奔跑的声音,由远及近。  这个感觉他没有跟谁说过。  那天他从湖里钓了一条鳡鱼,有三十多斤重,通身白亮,尾巴浅红。这是一条肉食鱼,湖区的地理标识鱼种,
期刊
我像书里描写的过往那样,闭着眼睛等待阳光从糖罐架子上方的小窗口涌进来。确是光!不过不是阳光,人造灯光而已。思绪钻进数百年前书中醉生梦死的景致中,耳边却充斥着一阵又一阵绝望的号哭:“……塌了!又消失了!”耳膜被轰的一声巨响近乎刺破,加上这嘈杂的人声,让我有些恼怒地想起身去门外看看,门外的声音也愈发清晰。  “你知道吗?东部的几座城市也遭难了!”  “西部不也是吗?唉……”  “说那么远,我们邻市那片
期刊
两年前,我被派往尚仁县仓盖乡小蒜沟村扶贫,今年秋天任期已满,我从扶贫点回到原单位,等待安排。  半年前,市里媒体融合,報社和广电局合并,报社社长任一把手。当时,同事劝我:“守在村里干吗?快回来运作。媒体融合,岗位很多,你和范社长共事多年,找他弄个好岗位。”我说:“我是媒体人,借扶贫说话,跟领导要官,张不开嘴啊!”其实我很坦然,报社新媒体是我开创的,我的能力,范社长心知肚明。大不了重操旧业,再去当报
期刊
正是深夜,身旁大厦上的广告牌分外明亮,红色蓝色交替闪烁。橘色的路灯的光,让这城市的线条和棱角少了几分生硬。  我游走,直到天色微明。  黎明的阳光总是不那么刺眼的,而此时的光幕更是比寻常要多几分清澈。路旁花草的影子被拉得長长的、淡淡的,而花儿上、叶尖上,都是闪着金光的、宝石似的露珠。  拐了个弯儿,便见一个菜园,小白菜、豌豆藤、青椒……都出奇地鲜嫩。渐渐地,满眼的嫩绿间出现了一片淡蓝色,我疑惑地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