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思想品德课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c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法律内容的教学一直是思想品德课的难点,需要教师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基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件,以一个简单的教学情境贯穿课堂,引领学生在探究与思考中获得法律知识,实现价值引领。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价值引领
  中图分类号:G41
其他文献
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地处侨乡——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这里既有侨民漂洋过海闯世界的深厚文化遗产,又有着作为国际航空经济核心功能区的现代精神,这些都为学校发展提供了优质资源。多年来,学校传承侨乡文化,回应时代发展要求,以“着眼学生终身幸福,奠定未来发展基础”为办学追求,培育具有感受和创造幸福能力的学生,用幸福教育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发展指导:积聚幸福的力量  着眼于学生终身幸福的教育,强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农产品,认识到衣食之源在农村;  2.了解农民的劳动,体会劳动的艰辛,从而爱惜劳动成果、尊重农民劳动;  3.了解农业科技化发展,走近农业科学家,激发热爱农村、投身科技农业的热情。  教学重点  了解衣食之源在农村,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教学难点  体会农民劳动的艰辛,懂得珍惜粮食和感恩农民,培养对农业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拍摄超市各种生活用品的图片,生活
今夜,白马湖的风又该大了吧?  我独自坐在现代楼宇开着暖气的房间里,冲上一杯茶,边接着远方朋友新年的问候,边游神看着前些日子带全省“领雁工程”美术培训班的学员去白马湖拍回的一些影照资料。  很多次了,我想写那里的风雨,画那里的松竹,但我能写出心中神圣的背影,画出梦里明澈的月光吗?  很多次,我都在仰望中放弃。  我默认,用平静面对也许是最好的朝圣。  可我不死心。  于是,我又来了。带着游春的喜悦
开学初,由于一位班主任突然调走,学校让我接手了这个班。初时,学生沿袭“旧习”,让我颇感头疼和无奈。作为一班之主。应如何在学生面前树立好“领导者”的决策形象,使它成为学生眼中的第一道风景,我认为,上任之初,烧好“三把火”至关重要。   第一把火——公开选举,提升班委素质    我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班子”改选,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否定过去,而是希望以此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开启班级新的征
唐燕、高德胜:清醒地认识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限度  唐燕、高德胜在《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年第6期撰文指出,尽管现代学校自认为应该责无旁贷地教授道德,然而种种现实因素似乎又在解构此职责,致使其饱受“德育低效”的诟病。现代学校可以进行道德教授,似乎是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大规模、划一性的道德教授图景,以及知识化教学和规范化管理实现的教育效果,成为现代学校其道德可教性的理由。然而,蕴含在现代学校道德教授
摘 要 在日常教学中,看似合理的教学设计,却往往隐含着不合理甚至不道德的教育价值和错误的行为导向。教师应审视教学中隐含的育人价值定位和导向,才能真正担负起培养良好社会公民的使命。  关 键 词 小学品德课;教学设计;价值定位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2-0034-03  有效教学不仅要关注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教学操作的有效性,更应该从育人价值
教师阅读的价值追问:为何阅读?  问询教师为何要阅读就像问询人类为什么要吃饭呼吸一样。因为教师是传承文明的使者,他必须保持对人类现时文明和古代文明必要的洞察和了悟,才能承担这份使命;他必须站上文化的高点,才能看见人类文明火点的蜿蜒路径。  一  关于读书之论,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培根已经作过论述,其论述十分精彩。特别是著名翻译家王佐良用文言文翻译出来的《论读书》简直精彩绝伦。关于读书的功用,《论读书》
摘 要:校园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品德课程资源。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基于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捕捉活动瞬间、校园日常生活场景,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以此激活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反思,实现道德的主动建构。这样的品德课堂源于生活,能让学生不断发现和体验生活,获得真实的道德成长。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课程资源;校园生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8-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常用的交通工具以及一些特定环境下特殊的运输工具;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面、水上、空中初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培养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影片感受到旧时交通的不便,深刻体会到出行的艰难;通过谈话、图片展示进一步感受到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变化;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逐步认识到交通
一、个案情况  小泉(化名),男,13歲,初一学生,家中排行第一,有一位8岁的妹妹。小泉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亲是一名杂工,母亲是工厂的临工。父母对小泉学习上要求严格,并寄予厚望。小泉从小很听父母和老师的话,自尊心强,小学时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小学毕业后在一所较好的初中借读。刚上初中时小泉学习刻苦,成绩较好。但初一上学期中后期开始不想上学,表现为动作拖拉,不肯起床,经常迟到。为此,小泉的班主任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