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针对性 增强教学有效性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_fire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不关注学情,“目中无人”,缺乏教学针对性的表现,这使得他们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制订教学目标,进行课堂设计、课堂教学。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目标要针对学生状态制订和改变。
  新课程为了避免对初中历史的简单重复,采用专题体例编写,编写者默认学生已经掌握了初中的基本知识,实际上,很多学生并没掌握。这一点,教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应十分注意。学生的学习特征也不能只是简单进行一般性的分析,应在平时的教学中留心观察、访谈,注重反馈矫正。反馈矫正必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让反馈和矫正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反馈切实成为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学目标的设定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动态的,因为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创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有新的认识、新的收获、新的思想超出、偏离或达不到教师预先设计的要求。学生的学习结果,也应是预设的目标加上生成的目标。如果仅限于预设的目标,那教学势必异化为演一出“教案剧”,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因此,必须充分重视生成性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教学机智,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及时根据教学实际调整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非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的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的有机结合。
  第二,教学设计要针对学生实际粗线条、细琢磨。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上课前,一堂教学设计看起来很完美,但上起来却大打折扣,经常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事情,导致无法按原有的步骤进行,有时还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或者即使完成任务了,也是十分紧张,没有给学生留下余地去主动思考和自由探讨,出现重点不突出、时间分配不合理等等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忽略了教学结构设计,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在静态而且是按线性的顺序进行的,而由于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我们的教学过程又是动态、立体地运行的,特别是在专题体例下,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多,时间跨度大,本来就不好把握,出现上述情况也就不奇怪了。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重视教学结构的设计,如考虑教学过程的结构如何、各个要素能不能进行整合、如何合理地分配时间、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结构如何、如何科学分配学生的注意力、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有几类、分别应怎样处理以保证有充分的时间解决主要问题等等,以便从总体上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所以,教学设计时应强调教学思路上的整体把握,更多地考虑课堂实际,留有师生灵活的课堂操作和活动的空间,留有调整的空间。
  第三,课堂教学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有所教、有所不教。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教学与发展问题提出:对于一节课,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哪些教学内容是属于现有发展区的问题、是学生可以通过独立学习掌握的,哪些教学内容是属于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是需要同伴互助和教师帮助才能掌握的。教师所要教的是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部分。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也曾经提出这样的命题:“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他强调的也是教师要关注教学的“起点”,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阶段),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教师决不能自作多情、越俎代庖。当然,这时只靠学生自己读书和思考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教师的教学必须坚持“先学后教”的原则。而且,教师的教一定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当要求掌握的内容属于“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教师的教学必须坚持“先教后学”的原则。但是教的着眼点是为了不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自主、独立学习,因此,教师要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从而使学生慢慢地摆脱对教师教的依赖。许多优秀教师总结出了这样的教学过程:教——扶——放。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教学一定要锁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但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环节的安排等都影响着的生成。教师要想使师生之间的互动顺畅,不仅在课前要认真分析学生知识层面上、解决问题水平上的“最近发展区”,更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捕捉学生思想的能力,积极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的“最近发展区”,要用心捕捉和筛选学生学习活动中反馈出来的、有利于学习者进一步学习建构的生动情境和鲜活的课程资源,及时调整教学行为、教学环节。特别是要坚持在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上,组织学生进行“再创造”式的探究性学习,教师要正确把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巧点妙引,给足时间,让学生深入探究,让“最近发展区”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奋点。
  综上所述,现今如果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单位时间内切实发生变化、获得进步和取得成绩,并伴随积极的学习体验,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必须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制订教学目标,进行课堂设计、课堂教学。只有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的放矢,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是有限的,只能给孩子基本的学习方法,而真正能影响孩子一生、进入孩子生命的学习,则更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以下是本人的几点体会:    一、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兴趣是首要任
期刊
摘 要: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教与学双边参与的动态进程中,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因此,生成性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文章通过案例从充分的预设、学生的质疑、课堂中突发的事件以及思维方法引导几个方面简单述说了教师开发利用课堂资源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 动态 生成性 资源    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它是由教材、教师和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动态生成的系统。它要求教学不仅要传承课程
期刊
我们知道,学生做作业的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通过练习,掌握并加深理解学过的课堂知识;二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而新课程下的作业应当让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需要。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创新作业的形式与内容,使作业更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
期刊
摘 要:“精批细改,全批全改”的作文评改方式给语文教师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泯灭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改革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就应该把作文评改的权力还给学生。  关键词:培养 学生 评改 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作文评改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学生养成自改作文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益的。”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来,掌握作文评
期刊
在中学数学中,化归思想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思维策略。化归思想在中学数学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其关键就在于把原问题转化和归结。对于具体的数学问题,如何实行化归和选择有效的化归手段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中学数学常见的化归基本形式有以下三种:   一、数与数之间的转化  数与数之间的转化是中学数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化归形式,通过转化可以使得原问题简单化、具体化、熟悉化,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在
期刊
当今农村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一个严重的实际问题:许多学生在小学语文成绩是很好的,可是上了初中后语文成绩明显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中小学在语文教学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一进入初中,都明显地对语文学习感到很不适应,学习状态出现了起伏,并直接影响到了学习质量。如何使小学生尽快了解、熟悉和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完成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已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在进行数学新授课教学设计时,要立足单元教学,关注相关学习内容在不同课时教学之间的整体设计,关注教学内容的本质、蕴含的思想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者以“同底数幂的除法”教学为例,阐述单元教学视域下的数学新授课的设计理念:形成结构式的知能系、生成启发式的问题链、设计进阶式的活动序。  【关键词】单元教学;知能系;问题链;活动序;核心素养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的历史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别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而要达到这些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课堂设问实现的。教师精心设计设问能够不断地诱导学生向着更新的历史情境积极地、主动地去探究,以实现对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合理 设问 培养 能力    《历史课程标准》提出: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
期刊
悬念是一种吸引人高度注意的艺术手段。在语文课堂中运用悬念,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致。悬念这一教学技能,要根据教学目标、任务、内容和学生不同年级层次灵活运用。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先尝后买    即先把文章的魅力、事情的结果或文中某个突出的片段讲给学生,让学生尝到甜头,产生穷根究底的愿望。我在  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时,开课就借用悬念:"同学们,你们看
期刊
语文的暗示教学法是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主动发展为根本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有效的暗示教学,必须以师生的相互接纳为前提,语文教师要通过自己富有创造性的暗示教学引导学生不断主动地发展和自我提高,也使语文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使自己精神充盈、品格升华。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采取有效的暗示策略,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在现代语文的暗示教学中教师应采取以下几种主要策略:    一、语言暗示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