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边是风景,左边依然是风景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jian42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坐在办公室的位置是斜对门口的位置。右手边是窗,最喜这个位置仅仅是因为,微微一抬头,窗外蓝蓝的天便直铺进心怀,可以随时让疲惫的心舒展得透透亮亮的。偶尔云朵随风轻飘,蓝天白云之下,那依窗而立的松柏擎着一树的墨绿便更显苍劲而浓郁。于是总有生命的某种昭示在无语中传递。
  喜欢看窗外,却不意间,在后来的某一天,忽然发现左手边斜对的门口,更是一幅别有情趣的取景框。那里有一个个鲜活的、流动的、让我倍感快乐的画面。
  下课了,如潮的学生涌向楼下,经过门口的学生一旦无意间和我的目光相遇,有的会向我拼命挥手,那份夸张让你忍俊不禁;抑或挤眉弄眼一脸的俏皮,让你不禁笑倒一旁;也有矜持稳重点的会憨憨地冲你一笑,腼腆地快速闪过,消失在你视线之外,让你暗暗内疚很久,只为了那孩子怯怯的眼神……
  渐渐地,我发现办公室门口竟成了我与学生默契交流的另一个小小的窗口,这种默契什么时候形成的竟毫无所知。
  批作业累了,疲惫四望,一个极调皮的不爱学习的学生正依在门外。见我望到他,像突然间触到了某个开关,他竟潇洒地跳起舞来:太空漫步舒缓逼真;攀爬绳索艰难有力;一段街舞节奏轻快协调,洗练而利落的表演让我惊呆了。
  为我一人的演出,在这小小的舞台!
  只一瞬,他谢幕了。大大的眼睛期待地望着我。
  我从愣怔间醒悟,笑了。
  他满意地带着一脸的快乐一闪消失。
  留我一人望着空空的门口感慨。
  我知道他是在用这个方式感谢我,他学习不好,我一直没放弃他。只是不断地鼓励着他,想尽办法帮助着他。渐渐地他的成绩一路在上升。真不知他怎么想到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那快乐心情的。
  孩子的心啊……
  那一天,刚进办公室,放下手中一堆的作业。一种感觉促使我回头。于是看到我教的一个女孩子站在门口,望着我一动不动。
  我忙问:“你找我有事?”
  她笑了,脸象一朵盛开的花,“没事,看看你!”
  我也笑了,疲累的心被这笑熨得妥妥贴贴的。
  被孩子依恋的感觉真的很好!
  “啾啾!”近似鸟鸣的啁啾声把我从正批改的作业堆中拉出来。不用抬头,我就知是那个膀大腰圆的大男生,性格倔强而刚烈。我和他发生过激烈的冲突。为了改正他一向难改的坏毛病,我丝毫不肯有些许的让步,针锋相对的结果,从不肯服软的他终于在全班面前道了歉。奇怪的是,他却从此格外听我的话。课间十分钟,时不时,他会用这啁啾的鸟鸣声把我召唤。门口只露着他那大大的圆脑袋,一晃一晃向我打着招呼。用不着说什么,我只是向他笑笑或点一点头。这只大大的“鸟”就从门口快乐地飞走了。
  最近一直在看《生命与教育》,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教育不同于训练,“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教育则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
  和孩子们的无声交流,和孩子们的不期相约。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當了多年的老师,肩上背负了多年育人的重任。慢慢地开始发现我们以往的教育太看重生命以外的东西,忽视了生命的需要,忽视了生命的激情和冲动,淡漠了对人的心灵和智慧的开发,对人的情感和人格的陶冶。
  分数的比拼,竞争的激烈,让我们的眼睛紧紧地盯在了知识传递最直接的效果上。和学生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地局限在学习的范畴之内。我们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也更多地集中用力在“授业”与“解惑”上。和学生们的情感交流越来越淡出我们的视野。不受我们的重视。
  左手边门口那流动的笑脸,是鲜活的,是生动的,是充溢着渴望的。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是一个有情感的人。”诺尔曼·丹森如是说。
  是啊,教育,本就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应是情感上的交流,而且情感的交流是理智活动的中介。学生的一切活动都维系于情感的驱动。因而,教育才提倡必须“动之以情”。教育过程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这样的过程需要教育者尊重、激励、体验和宽容每个生命个体,只有这样,教育过程才会充满温馨和阳光。
  左手边门口那流动的笑脸,是鲜活的,是生动的,是充溢着渴望的。回头短短几分钟的交谈,门口短短几分钟的微笑,是孩子们自己寻找到的渴求心灵获得老师认可的方式。
  获得认可感之后再回应你的知识引领,学习效果自然会有所不同。
  默契的交流如同一缕阳光,一丝春雨,一片冰心,一剂良药,传递着教师的温情和学生对爱的期待,使师生的心灵共同经历着震撼和洗涤。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育是在“我”与“学生”的精神相遇中,唤醒着生命的潜能,实现着人性的复归。教育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它可以穿行于生命相遇的任何契机之中:门口的一份祈盼次守候,窗口的一个守望,窗外的一次顾盼,校园林荫路上的一次相伴而行,饭堂吃饭时的一句看似随意地问候……心灵的一丝丝悸动已把尊重和爱贯穿其中。教育融入点滴生活中,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从而凸显出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
  右边的窗外是风景:温煦的阳光中有蓝天白云松柏,那是生命中最偶然却也是最自然随意的组合,它时时向我无声地昭示着生命中最本真的最舒展的那份美丽,让我从喧嚣的浮动中寻到一份静谧,心便在这一片静谧中沉静下来。以这样的心境去畅游教育教学的天空,就多了一份气定神闲的欣赏。
  左边的门口依然是风景:有纯真的笑脸、有无忌的笑声、有清脆的啼鸣、有虽短暂但却极其珍贵的信任的相托。我在不期而遇的心灵潮汐中捡拾着那一片片小小的璀璨珠贝,游目骋怀在人世间最美最真的心灵风景之中,我的教育教学生活便多了一抹蔚蓝。
  坐在办公室。
  右边是风景,左边依然是风景!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诺尔曼·丹森,魏中军等译[M].情感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其他文献
【摘要】线上教学如何保障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是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2月至5月,中山市教研室刘燕团队推出了“像数学家一样探究,在探究中智慧成长”的居家学习系列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相融合方式,隔着屏幕也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探究真实发生,做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前置性探究;线上教学;尝试性练习  一、前置性探究,让学生像数学家一样探究 
【摘要】幼儿说谎行为极为常见,也是正常的行为。祁海琴将儿童说谎的类型概括为两类: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无意说谎是指儿童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说谎,更没有有意骗人的动机。而有意说谎是指儿童意识到自己在说谎,存在骗人的主观动机。而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造成幼儿“说谎”的主观原因大都是因为幼儿认知水平发展不成熟导致想象与现实混淆、时间概念掌握不准确或是因为内心的恐惧等。由此可见,幼儿的谎言并没有恶意,只是一种身心
二十多年来,我以一颗沸腾的心耕耘山区教育的热土,以一颗严谨踏实的心叩问教育之道。在教育行动中努力提升教学素养和眼界,现在的我不但在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方面实现了专业发展,而且在个人教学艺术中散发出深沉扎实的教育力量。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当今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其中体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形成。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变化本人浅谈几点感悟。  一、现状分析  新
【摘要】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校和企业参与到机器人教育的队伍中来,利用机器人教育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了一种新的途径。本文分析了机器人教育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利用机器人教育如何提高高中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展示本校近年取得的成绩,同时提出将来在机器人教育中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在高中开展机器人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动手能力,可以把自己所学
【摘要】小学生在解决图形与几何的相关问题时很容易出现错误,这与他们学习各种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等新知识的时候,不能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有一定的关系。本文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紧扣知识生成过程的点、线、面的关系,精心设计了6个活动环节,通过围绕“动脑、动手、动口”和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而展开一系列的活动串,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互相交流、小组讨论等方式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
【摘要】新课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端,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一个精彩良好的导入设计,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对一节数学课的质量好坏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导入;解决策略  教师上好新课导入这个环节,它将直接影响到学
【摘要】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的绘本教学,让绘本阅读进入到语文学科当中,能帮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与天性的发挥中学好语文。本文主要从“统编语文教材与绘本教学结合的意义”“立足教材,把握教材内在联系”及“结合教材,活用绘本促进学习”三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绘本阅读;语文教材;人文主题;语言策略  绘本阅读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然而它与语文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的绘本教学,实际上,就是以语文统
【摘要】合作学习是小学课堂学习中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它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 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合理运用合作学习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团队合作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学习进步的一个好方法。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合
【摘要】本文通过资料查阅、问卷调查、观察了解,实践经验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跆拳道运动在中小学开展对青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具体作用,结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材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结合跆拳道在校园的新颖性,遵循小学生生理和心里特点,以促进学生体育兴趣为核心,增强身体健康为目的,让体育锻炼成为一种习惯,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个案分析,以“强化”、自我认同、正面管教等理论为指导,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从性格特点入手进行心理干预,引导学生摆脱不良行为习惯,增强自信心。  【关键词】心理干预;个案分析;强化;自我认同;正面管教  中学生处在生理和心理逐步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很多调查结果表明,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学生常常会产生心理、行为、情绪、自我意识等方面偏离正常的现象。因此,对中学生的心理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