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新角色 新变化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mgwj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了实验教学,尤其是增加了探究实验。为了适应新的实验教学,实验教师应该实行角色的转换。科学实验教师要从独立工作者向协作工作者的转换,从实验仪器管理员向实验教学研究员的转换,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反思、发展和创新,为新课程实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好保障。
  关键词:新课标; 实验教师; 角色变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4-047-003
  
  科学课程新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将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新课程增加了探究实验,加强了实验教学,增加了学生动手实验机会。新课程的实施,加大了实验数量和难度,这对实验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认识和定位的误区,实验教师在工作上表现得比较被动,任课教师要什么给什么,实验室里有什么提供什么,既不维修仪器也不自制教具,更不会去创新实验,毫无主观能动可言。思想上懒散,反正矮人一等,业务上不钻研,也不参与教研活动,实验教师之间也不交流,各吹各的号,行动独往独来,非常孤立。这种被动、懒散、孤立的现状,与新课程对科学实验要求相去甚远,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科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中,科学实验教师如何转换角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新课标下实验教师要转换角色,从实验教学的配角变成实验教学的主角之一,他们不仅是仪器管理员,还是实验教学的老师。科学教学的成功离不开实验教师,他们既是仪器设备的管理员,也是教书育人的实验师。每个科学实验教师要主动适應新课标下的科学教学工作,从被动工作者向主动工作者转换、独立工作者向协作工作者转换,从按部就班工作者向创新工作者转换。
  一、新课标下实验教师要从独立工作者向协作工作者的转换
  (一)新的实验教学需要实验教师之间的协作
  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实验性强的学科,如七至九年级科学新教材整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七年级科学的第一课“科学并不神秘”和第二课“观察和实验”等的一堂课中就要同时做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演示实验。鉴于科学实验教学特殊性,必须实行实验教师的整合,第一,实现办公室的整合,把原来分坐三室的三位老师集中在一个办公室,便于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第二,实现教师工作的整合,三位教师一起准备一个实验,尤其是学生的分组实验,可以提高时间效率;第三实现教师工作考核的整合,对实验室工作整体考核,不分你我,只分主次,对口专业为主,非对口专业为辅。通过整合,促进了实验教师之间协调合作,改变了原来单打独斗的局面。三人一起探讨实验室管理,一起准备实验,一起探索仪器性能,一起检修器材,研讨教具的改进和自制等等。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通过比较把最佳的实验方法转告给任课教师。三位教师通力协作,可在一节课的时间里为任课教师准备一个分组实验,在下课十分钟的时间里整理一个教室里的分组实验。可轮流值班延长实验开放时间,有利于课外实验活动的开展。由于相互配合,提高了效率,保证了每个实验的及时开出。
  (二)新的实验教学需要实验教师与任课教师的相互协作
  新课标倡导探究式学习,对科学探究的具体设计力求突出科学素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观念上,课程理念上,管理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为了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全体实验教师要积极投入课改实验行列,努力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每周参加科学年级组的集体备课活动,要协作先沟通,每个实验的开设,实验教师与任课教师都要交流想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自主实验”,尽量采用以实验来支持讨论的方法,形成教学合力。通过这样的备课,把实验中的人、物、时空等要素和实验、讨论等学生活动加以整合。采用开放式教学设计,准备多个教学预案,应对课堂多种可能。如改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既增加了学生操作的锻炼机会,又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又如,初一新生在学完第一章最后一节“科学探究”和案例探究“怎样根据人脚印的长度来判断人的身高?”和“黑盒里面有什么?”后,紧接着第二章的第一节中的学习内容“观察蜗牛”中的验证性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主设计的探究性实验。因为蜗牛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可能还早在幼儿时期妈妈就教他们认识了蜗牛,所以学生兴趣非常浓厚,趁热打铁,给学生一个体验完整探究过程的机会。而且这个探究实验比较安全,非常适合学生的初探实验。学生在老师的帮助或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定实验的课题,自主确定实验目标,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自主进行实验操作。最后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的评价,完成整个探究过程。这一过程,让学生在自主实验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通过获取的信息验证自己所学的知识及自己的各种设想和猜想,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新的实验教学需要实验技能教学与实验理论教学的协作
  学生在做分组实验时,实验教师要下班辅导。学生在实验中,尤其是探究性实验,由于学生的思维不同,对实验的理解也不同,导致探究的方向必然是多方位的。实验教师就必须在实验前对实验进行研究分析,预计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实验方案,准备相应的仪器、试剂等。同时实验教师还必须协助任课教师对学生实验探究进行引导和指导,因为每个学生的探究方向和实验方案是各不相同的,教师无法集体引导的,就算是一样的实验方案出现问题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如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靠南边窗户的几个实验小组气密性检查不成功,教师就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原来这几只锥形瓶一直处于阳光下,瓶内的温度比其他小组高,当用手去加热瓶内空气时,空气膨胀不明显,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教师让学生把锥形瓶盛满水放在水槽中,倒掉水后擦干外壁,重做气密性检查,学生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在“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中,显微镜对七年级学生来说算得上是复杂、高档仪器了,第一次使用时会感到紧张,手忙脚乱的,就会忘了操作要求,用手遮挡反光镜对光,或者是没把要观察的头发丝对着镜头,或者转动准焦螺旋过快使镜筒上升幅度过大了等等,每个观察不到的原因是不一样的,教师只能是个别辅导解决问题。教师在个别辅导时要注意策略,要使学生感觉到实验是在自己的探究中完成的,而不是在教师的控制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会比“照方抓药”的实验容易出现仪器故障等问题,如小灯泡烧掉时,实验教师就可以随时排除仪器故障,处理有关问题。收到了“服务性”和“教学性”双赢的效果。
  二、新课标下实验教师要从实验仪器管理员向实验教学研究员的转换
  (一)积极参加实验教学的研究
  我们学校有三个实验教师虽然以前也都是自然科学教师,但我们熟悉的是以前的传统的实验和实验器材的使用。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根本目的,更侧重于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增加很多新的探究实验。并因此而增加了很多新的器材。这些新的实验、新的器材需要实验教师先去熟悉,先去探究。研究教材的内涵,研究器材的性能,力求实验更合理,现象更明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所以,实验教师要经常在一起探讨实验方法,设想学生的自主探究方向会有几种可能,把想到的都实验验证一下,这样既了解了需要哪些器材,也熟悉了器材的使用方法,没有现成的器材还可以利用时间差进行自制和改制,由于实验教师的被动管理变成了主动工作,滞后管理变成超前工作,简单的仪器管理变成了复杂的探究工作,充分保障了学生探究实验的顺利进行。
  (二)实验教具的自制创新
  实验老师的工作并非都是按部就班,有些工作需要创新。实验教具的自制创新,是实验教师从实验管理员向实验研究员转换的具体体现。原有的教学仪器都是基本、常规的,不能满足新课程的需要。自制和改制教具,是对原有仪器的改进和补充,选用废旧材料和日常生活用品等廉价易得物品,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制作教学仪器,可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这些工作是实验管理的最高境界。如科学八年级下中的“生物是怎样呼吸的”一节中,膈的升降与呼吸,书上有图,实验室里还没有现存的模型或器材,教师就用废弃的矿泉水瓶做胸腔,用科学实验室里三通做气管和支气管,两个小气球当左右两肺,把矿泉水瓶底剪掉,然后绑上橡皮膜表示膈,用单空橡皮塞塞住瓶口,一个胸腔的模型做好了。演示效果非常好,科学老师去杭州借班上课,使用了这个模型获得了观摩老师交口称赞。
  实验教师不但要自制教具,还要引导学生自制学具、教具,这是一种最直接的科技创新實践活动,非常适合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的重要途径。如在学习“不断运动的地球”时,可以指导学生在乒乓球、气球上画地图,制成地球仪;找一只装过薯片的筒,在圆筒面上绘画世界时区、日界线、时间、世界版图等制成时间计算尺,在筒盖上制成时间计算盘;用橡皮泥制成等高线模型等等。当学生看到那些用生活物品与身边的常见材料来做实验,会使学生觉得科学离自己很近,容易激发学生产生爱科学的情感。你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会给你一个奇迹。
  演示实验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可用它来探索和验证现象及规律,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形象化。课本中的演示实验一般是通过专家们的认真思考、认真筛选、认真尝试过的,所选用的应该是很具代表性又很能说明问题,同时也是很容易操作的实验。但只要教师有心钻研,对有些演示实验的器材稍加改造就能操作更简单、效果更明显。如九年级教材中的“克服摩擦做功”的实验,金属管里放乙醚,实验成功率不高,比较难控制,塞子塞得太紧,塞子就跳不起,塞子塞得宽些漏气也跳不起。教师把它改成金属管里什么都不放,塞子改成单空橡皮塞,用玻璃导管和橡皮管把金属管与压强计的U型管连上,照原来的方法,用一根绳子绕在金属管外并迅速来回拉绳子,一拉,U管的红色液柱就发生改变,效果非常明显。有些演示实验,废物利用把器材稍加改变、整合,就会出现神奇的效果。如八年级物质的导电性中,纯净水不导电普通水导电的实验,利用报废的无线电测向仪的器材,装上两跟金属棒、一个白炽灯、导线和插头整合成一个,插上插座,把金属棒放在普通水中,电灯亮了,放在纯净水中电灯不亮,效果很明显。这样一改为上课教师带来了操作上的方便,同时可以节省很多宝贵的操作时间,实验器材还一劳永逸。实验室里类似这样的还没有取好名字的仪器有很多。
  由于实验老师主动、超前的保障工作,使得实验教学多而不乱,秩序井然;全套科学教材规定209个演示实验,56个学生实验,全部开出开齐;全校学生都能亲自完成规定实验,还有不计其数的创新实验得以完成,也都没有出现什么教学事故。由于实验教师的角色及时转换,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得以发扬,团结协作不断创新事例连续出现,学校的实验教学创新氛围浓厚;促使并保障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的提高;每年上级部门组织的九年级学生实验考试,学生人人都能独立无误地提前完成,足已说明学生实验动手能力高超。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尤其是探究和学生自主实验,没有经典的模式可循,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实验,把实验教学方法的研讨、实验内容、实验器材的探究,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实验室管理的中心工作,作为实验教师的己任,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反思、发展和创新,为新课程实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 (实验稿)
  [2]庄前昭.《实验室管理学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黄志良.《实验室管理》 华东华工学院出版社(1988)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叙述了一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成长之路。关键词:亲身经历; 语文教师; 成长之路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073-002 【前言】一个老师的专业成长和幸福感,不仅仅在其主教学科的技术层面,好多是在非主教学科和生活层面。一个地处偏僻水乡的小学语文教师,其成长史和职业幸福是多触角的。地域的需要、上级的指令、自身的热
摘 要:“酒驾”现象屡禁不绝说明公民法律意识的淡薄,重视和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已刻不容缓。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有利于其健康成长,也有利于法治社会的建设。法律意识的培养要防止片面性、注重基础性和差异性、方法应灵活多样。关键词:青少年; 法律意识; 培养中图分类号:G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135-002最近,各地媒体相继报道了成都、南京两地法院对孙伟铭、
摘 要:把六年来全程跟踪拍摄的录像素材,编辑成八集电视纪录片,需要选择一个适当视角和表述方式。为了让观众深入了解创造了四项世界之最的特大型工程,势必要把创新技术和工艺的专业术语,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解说,同时将头绪繁多的镜头整合成生动画面。而这些,对于纪录片的创作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关键词:纪录片; 苏通大桥; 视角; 表述; 创新; 科普中图分类号:I23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摘 要:本文论述了语文教学改革大讨论中的一个新话题,即语感问题。重点讨论了什么是语感;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关键词:语感; 语文学习; 培养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4-003-00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关于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 要:新课程教育理念强调阅读的整体性,力求对文本的结构、内容、思想、感情的整体感知,以求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切忌对文本进行支离破碎的解剖,分割整体形象,把阅读课上成了“生理卫生”课。关键词:阅读教学; “透性”解读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4-020-001大家都知道,文学作品都是“有感而发”的产物,而这个“感”往往就是一句话、一
摘要:本文从视角转变入手,以两篇文章为例,浅谈如何将简短简单的文章教出新意,从而实现老师自我能力的提升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关键词:转变视角; 推陈出新; 朗读品味; 情境再现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4-025-001初中语文课本中,经常有一些简短通俗的文章,如何将简短的文章教出新意,也就是“将短文章变成长文章”,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摘 要: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本文主要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合理运用于美术教学中,并对教学模式和理论依据进行了探讨。关键词:互动; 协作; 个性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4-029-001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教学追求的理念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广泛的美术情境中认
摘 要:为了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耐久跑”的训练意识和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增强课堂教学和运动训练的效果,在本节课中,教师创新了课堂教学设计,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设了更好的学习气氛,从而使枯燥艰苦的“耐久跑”的训练赋予了新的形式,使学生的学习興趣更加浓厚,课堂教学中大胆表现、发掘潜能、超越自我、感受成功的喜悦,达到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关键字:耐久跑; 厌烦; 感兴趣; 效果中图分类号:
摘 要:古诗词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结晶。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词,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学生阅读这些作品,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厚实语言文化素养,享受传统美德熏陶。《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中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 关键词:审美教育; 韵律美; 语言美; 意境美; 情感美中图分类号
摘 要:平时,总能听到这样一些品德课:设计精美,线条流畅,教师投入,课件华丽。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课堂气氛不温不火,学生状态若即若离,亮点不多,更少高潮,似乎整堂课就差了一点点火候。那么,这最后一把柴该添在何处呢?个人以为,可以通过老师巧妙的课堂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点燃思维的火把,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有所收获,道德得以升华。关键词:品德课堂; 高效; 评价中图分类号:G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