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问 高效课堂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jian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为例,浅析如何通过设计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问题链 生态系统的结构 有效课堂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被点燃的火把”.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提出符合教学要求的分步骤、有层次的“问题链”,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在自主、合作、交流中探究知识,培养思维,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构建.问题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池塘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 ,设计出逻辑性强、价值高的问题,让学生快速进入生物情境,参与问题探讨,主动获取知识.学生围绕问题链展开讨论:池塘中除了生物之外,还有哪些成分?作为自养型的生物有哪些?作为异养型的生物有哪些?池塘中各种动植物的尸体粪便、残枝败叶到哪儿了?第一问,学生结合示意图容易得到答案;第二和第三问,部分学生因对高一所学知识“什么是自养型生物和异养型生物”的遗忘,遇到障碍,但是通过同学间相互协作和教师及时点拨,问题也迎刃而解;第四问,由于学生具有初中生物相关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回答并不困难,并且感到学起来轻松愉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兴趣浓厚、发言积极,既有意料之中的,也有意料之外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动态生成的过程.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经历、心理特点有较大的差别,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随着前置问题的解决,学生很快发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消费者和分解者属于异养型的生物;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而分解者主要是微生物.学生不禁要问:还有哪些生物是生产者?所有的植物都属于生产者吗?还有哪些生物是消费者?所有的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吗?还有哪些生物是分解者?
  所有的微生物都属于分解者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产生新的问题.在达成预期学习目标的同时,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在一种思考的状态.在教学中,教师要留有余地,让学生在利用想象填补空白的过程中追求启发思维的艺术效果,使学生在设问和答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 这是教学难点.教师设置问题链:“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你能用今天所学生物知识,解释其内涵吗?生态系统中四种组成成分各扮演什么角色?各成分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呢? 学生一时无法得出答案,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当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不能立刻回答时,教师常会不断重复问题,或者另外提出一些问题来弥补这个“冷场”.其实,这是干扰学生的思考,“冷场”往往是学生正在思考,表面冷静,实际上思维活动却很活跃.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生物的价值和魅力.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啃泥巴(主要浮游植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设置学生自认为毫无问题的问题:请写出以上两个谚语所表达的食物链?学生常会在描述谚语时出错:蝉→螳螂→黄雀.允许学生犯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教师用故错法,让学生在笑过之后再反思其中的乖谬.在释疑中,学生总结出捕食链特点:捕食链起点总是生产者,一定是第一营养级,食物链上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这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学习埋下伏笔.
  2.食物网.教师可以利用“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直接将问题摆到学生面前:食物网中共有几条食物链?青蛙属于几级消费者?哪些生物占有四个营养级?青蛙和蜘蛛之间是什么关系?若由于某种原因植被被大量破坏,短期内蛇数量将如何变化?若由于某种原因吃虫的鸟大量减少,短期内蜘蛛数量将如何变化?猫头鹰数量将如何变化?在这浓郁的问题情境中,教师不要轻易肯定或否定他们的回答,而是要让学生讨论.当学生心愤求通、口悱难达,急需教师启示开导时,适时而教,便如“时雨化之”,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在讨论和解答问题中学会区分“属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与“占有四个营养级的生物”,了解一种消费者可以在同一食物网的不同食物链中占据多个营养级,知道在食物网中种间不仅有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理解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生物种类.
  三、教学反思
  问题的有效设置,不仅能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还能检验课堂的有效性.例如,在一个光照和水肥充足的小岛上,各种植物生长茂盛;有栖息树上的小型益鸟、猫头鹰,有鼠、蛇及蛙等动物在活动;还有许多昆虫、真菌和腐烂的动植物尸体.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吗?学生完美答案的呈现说明,巧设问,不仅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而且能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问题教学法的优势已日渐凸显.它是革除传统教学弊端的手段之一,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源泉.“以问题为中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知识、新方法、新思想的种子,是创造性学习、创新思维的源泉.组织学生合作探讨问题,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与同伴的合作学习中,不仅寻求到问题的答案,而且提高自身的合作意识,培养自身的合作能力.
  心理学家罗斯科夫和柏克认为,问题前置可将学生的注意局限在与问题密切有关的内容上,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束缚.在偶然学习(测量与所提问题无关的内容)方面,问题后置的成绩显著高于问题前置.在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把教学内容精炼为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回答.若能让学生先通读教材,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和对课程的兴趣,然后由教师精炼问题,组织大家讨论,则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只起组织、点拨作用,才是问题设计的精髓.当然,学生主动学习以后会提出哪些问题、发表哪些观点是不能完全预测的,学生之间的讨论会在哪些方面发生争执,产生困惑,是否会冒出教师没有想到却有意义的建议,同样不能完全预测,这就使课堂教学变得相对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师要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修养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巧妙地设计问题和调节引导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总之,困惑与好奇是学生特有的财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效课堂的保证.
  参考文献
  朱正威,赵占良等.生物3稳态与环境.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王洪奎.生物学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的探索.生物学教学, 2014,39(1).
其他文献
有的数学教师总是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其实,数学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算是较难懂的。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想不让学生学得那么累,就需要使用一个法宝,那就是小组竞争的管理模式。任何一个学生本身都是具备学好数学的能力的,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害怕学习数学,更有的学生讨厌学习数学?最大的问题是教师没有从最根本的地方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鼓励,何况是一个学生,所以
对于一些复杂的反三角函数问题,如果我们采用普通的三角方法,很难求解.但是,如果我们采用复数法,将反三角函数转化为复数的辐角主值再求解,既方便省事又简化了运算.  一、复数辐角主值与其他反三角函数的关系  z1=arctanyx;(-∞, ∞);(-π2,π2);  z2=arcsinyx2 y2;[-1,1];[-π2,π2].  z3=arccosxx2 y2;[-1,1];[0,π];  z4
摘要:构建高中生物动态课堂的主要目的,是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非预期性及不确定性,提倡突破课堂教学的既定计划和预期目标的局限,走向动态生成,继而让教师的教育智慧及学生的创新趋向表现发挥到极致.  关键词:生物课堂 实践研究 教学 高考  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针对本次内容教材安排的知识点、活动内容,以及课前的精心准备进行教学.教师应以课堂中动态生成、师生平等交流、团队合
很多时候,我们的岁月宁愿淹没在有价值的忙碌之中,却不情愿拿出时间进行思考,以至于实践上少有突破.在新课标下,强调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实验在其中充当重要角色,它是已有知识和未知领域之间的桥梁.所以,教师和学生在实验前具备的实验意识和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一、认识物理实验仪器  对仪器有正确的认识,是用好仪器、做好实验的前提.要想准确地认识实验器材,应先从了解仪器的基本知识着手,具备了一定的基
. . .  .  陶行知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只有将生活中的知识融入课堂,将课堂中的知识学以致用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生活中的一些素材,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认知.  一、化学教学与生活融合的重要.  .. 性  .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教学的素材来源生活,并高于生活,同时服务于生活.教育只有满足了生活的需要,才有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指由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如果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则能够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很多学生一谈到数学学习就头疼.高三考生走出高考考场后最想扔的书就是数学书.要不是数学在全世界
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所忌、有所宜,不可一刀切。在科学课堂中,善于灵活地变换教学手段,运用多样的传授方式,对于创建高效课堂,显得尤为重要。而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观摩或教学交流的过程中,都会发现是同行们所采用的的一种最普遍的教学方式之一。课堂提问是最容易做到,也是提醒学生集中精神思考问题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如果教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更新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理念,加强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认识,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评价多元化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评价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采取新的教学评价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谈点体会.  一、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内容  1.新课改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师在教会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漠不关心,学生作业负担重,缺少思考的时间,沦为接受知识的“录音机”,鲜有参与自主探究的机会,以致逐渐丧失自主学习的意识.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
摘要:复习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尤其是在当前江苏的高考数学权重特别大的模式下,有效的复习教学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缓解考前紧张气氛、提高高考成绩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中数学 复习教学 变式 问题  有效的复习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前面学习的零散的知识和方法联结成网,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由于在当前的考试模式下,高考中数学所占的权重太大,很多教师和学生深陷题海不可自拔,导致高中数学复习教学高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