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生物动态课堂的实践研究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ing_12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建高中生物动态课堂的主要目的,是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非预期性及不确定性,提倡突破课堂教学的既定计划和预期目标的局限,走向动态生成,继而让教师的教育智慧及学生的创新趋向表现发挥到极致.
  关键词:生物课堂 实践研究 教学 高考
  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针对本次内容教材安排的知识点、活动内容,以及课前的精心准备进行教学.教师应以课堂中动态生成、师生平等交流、团队合作作为主要模式,课后对教学活动进行深刻反思,分析如何使课堂构建更精彩、更生动、更能发挥实效性.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构建高中生物动态课堂的实践研究谈点体会.
  一、高中生物动态课堂的概念及特征
  1.高中生物动态课堂的概念
  动态课堂的解释,往往从两方面依次展开.一方面,从构成课堂的各个要素来看,都是动态的.一般是学生在课堂上动手、脑、口,教师也和学生相互互动.同时在动态课堂中,教具也应该随着教师和学生而动.其共同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能力、构建学生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这些课堂要素构成一个动态体系.参与课程活动是维系生物课堂动态结构的主要形式,解决问题是这个动态体系的主要任务.在其动态互动中,需要实现多个要素的最适发展.
  2.高中生物动态课堂的基本特征
  (1)重视教学的创造性与变化性.动态课堂重视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变化,将教学作为不断发展的过程.注重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不仅仅局限于预期的目标设计.而是要促进资源利用和生成,要求动态和开放的设计,将师生的思路进一步打开.教师要重视资源的生成,提倡生生、师生互动带来的课堂动态发展,反对过度精细的目标设计.同时,生物教师也要结合教材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引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并在资源积累的基础之上,排除并吸纳相关的信息,进而变换自身预定的设计,将偶然性、复杂性或不确定性的渗透到教学具体过程中.
  (2)重视提倡多元化和个性.重视师生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进一步发展动态教学.教学不仅有教学思维的多元化、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也有学生在学习意义理解程度上的个性及多元化.高中生物动态课堂的实践研究,从开放的设计开始,对具体的认识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其开端不一定从原则或公理的推理、局限于经验或者相关活动.教师所提供的帮助不一定非以讲解或自学作为主要的模式,教师仅以平等的角度提供相关建议.学习的程序和内容也不应是既定的,甚至教学发展的目标也不需要是既定的和统一的.
  二、高中生物动态课堂基本方法
  1.解决问题是动态课堂的主要目标
  解决问题是动态课堂的主要目标,让课堂中的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生物现象,继而提出相关问题,并对问题展开一系列的预测或者假想性解释.同时,积极搜集相关有效的信息从生物知识或者方法这两方面,进行系统的探索性研究,继而获得研究结果,由此证实或者推翻预测或者假想性解释,并再次提出新领域中的问题及科学研究的过程.
  2.自主性参与是动态课堂的主要实施途径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系统学习.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思维和行为的参与),重视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引起及保持,并提供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空间和时间,合理安排学生的提问、讨论、质疑、反思、交流、总结的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发展、有效学习.而动态课堂能充分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使生生、师生充分交流,让学生开动大脑,继而能真正体现学生的生命价值,成为学生进步的源泉和动力.这种来自于学生本身的内部驱动力,需要在师生的交流中,尽可能放大学生的能力,把握住学生思维的特性,往文明、科学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3.反思是生物学动态课堂中实施的保障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刻反思,是生物学习过程中主要的环节.因此,需要重视生物课堂中的小结及讲评,并引导学生在课后积极进行领悟和反思.强调解题活动的总结和回顾性分析,并要学生重视解题思路的规范表达要求和探索过程,关注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积极鼓励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
  三、构建高中生物动态课堂的具体实践
  现以人教版“植物细胞工程”的教学为例,并穿插高考相关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建立动态课堂.
  1.生物学动态课程的目标
  本次动态课堂的主要目标包括:①简单阐述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及植物组织培养;②分析相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情况;③尝试进一步培养植物组织.
  2.生物学动态课程的过程
  (1)植物组织培养.在研究细胞分化的实质性、细胞的全能性以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教学过程中,第一阶段,需要利用教材中的菊花图,将其引入本节课的标题,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只提取植物的一片花瓣则能培育出完整的植株”,应用教师讲授的方法,提出问题“细胞的全能性及分化”,进行分析与讨论.第二阶段,关于细胞分化和细胞的全能性这部分内容,由于高三学生在必修课中学过,可采用提问的方法让其回顾性分析,再依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系统解析.再把“如何把植物的一片花瓣培育成完整的植株"作为本课的重难点问题(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第三阶段,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将这部分教材内容依据实验“胡萝卜的组织培养”进行相关讨论并总结,创造条件完成这个实验.
  (2)简单阐述植物组织培养及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在研究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及植物繁殖的途径的教学过程中,第一阶段,可引入教材书当中的马铃薯-番茄的实例,让学生积极思考,同时一部分科学家也提出这样的设想:将番茄和马铃薯进行杂交,可能培育出地上结番茄的果实,地部结马铃薯状茎的植物.应用教师讲授的方法,倘若要实现这个设想,可采取哪些方法?由此,将学生吸引例转移到本节课本当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上).第二阶段,让学生逐次分析其杂交技术的具体概念,再依据学生对其的理解,结合学生所了解的原有的植物细胞结构特点、新学习领域中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酶的特性等方面的知识来回答上课中的所遇到的问题.利用师生互动的方式,积极讨论.
  (3)分析相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情况.第一阶段,需要依据生物学教材中的具体思路,介绍实践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以说明目前生产的实际需要,并进一步介绍相关科技人员如何采用这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应用教师讲授的方式,以在农作物脱毒过程中的应用为例,应该事先介绍长时间进行中的无性繁殖的农作物,极容易遭受感染的病毒侵害,直接导致品质变差、产量剧减,而且植物的分生区域一般不会感染病毒,并用分生区的细胞进行植物体组织培养,则能大量得到脱毒苗.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相关教学,不仅能让高三学生更好地理解技术的应用价值,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主要能力,加强合作交流.
  总之,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构建生物动态课堂,不仅能克服课堂重视灌输知识和高考以能力立意之间的矛盾,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还能克服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不确定性和教师对课堂预设的主要矛盾.高中生物动态课堂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活动,并以此作为起点展开教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甄宗秋.浅谈基于有效性教学的教学设计——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4,30(6).
  刘永森.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态课堂”的建构[J].中学理科园地,2014,03 (3).
其他文献
高一新生刚接触高中物理时,通常会感觉物理难学,这一现象在一部分女同学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教学实践表明,高中新生不能适应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初高中的过渡上出现了“台阶”因此,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学,使学生尽快克服学习难关,以适应高中物理教学,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校对高一新生进行了初高中衔接教学实践.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初、高中物理思维方式的变化,为学好高中物理奠定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物理时,学习声学、光学等内容,既好学,又新奇,所以兴趣十分高涨,积极性也很强,学习起来劲头十足,成绩也都比较理想.然而学习电学时,知识越来越难了,那种兴奋也逐渐消磨殆尽,所以学生在电学的学习上感觉到了吃力,成绩也渐渐开始下滑.  不管是出于外因,还是内因,初中生都觉得电学知识学起来比较困难.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呢?  本文针对初中物理中的电学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数学学习活动,包括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与实践两个方面,其核心是要以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为载体组织学生的数学教学活动过程.数学教师都在探寻数学教育的本来面目,课堂是实践的主阵地,应注重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正如透过显微镜镜头放大看透事物的本质,数学课堂也应显微知识的生成过程.笔者近期聆听了一堂课“三角形的中位线”.现结合其课堂教学片断进行分析与反思.  
摘要 利用1951—2016年临沂市年均降水量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临沂市降水变化多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对临沂市未来降水量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51—2016年临沂市年均降水量最低值为529.5 mm,最高值为1 415.6 mm,平均值为864.3 mm,中位数为846.5 mm,符合正态分布;临沂市年均降水量在15年、28年、40年左右周期震荡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学生所熟知的物理现象和场景展现于课堂之上,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他们体会到所学知识在生活中随处可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真正实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一、从生活中来做到理论与实际  相结合  广泛的生活基础,是学好物理的一个重要条件.这就要求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比如利用多媒体、图片、示意图等让学生认识
一般来说,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人们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认识,因此我们把它们统称为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知识体系中没有明确的揭示和总结,但在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在基础内容教学中渗透数学  思想方法  首先是概念问题.概
探究性学习,简单地说,就是学生通过相应的活动,进行基础的科学探究,领悟一定的科学观念。初中物理教学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物理新课标明确要求,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实施基本的物理探究,获得一定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并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探究性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意识,鼓励创新,提高学生自主收集、处理信
近期,我参加了一次化学优质课评比,课题是“酸和碱的反应”第一课时。在教学中,教师都安排了实验探究,但是效果却截然不同。因此,新课程下如何使实验探究更具有效性,引起了我的思考。下面仅就此次优质课比赛的课例加以分析。    一、实验探究要充分体现自主合作的精神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验探究也要充分体现这一精神。科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为: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
有的数学教师总是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其实,数学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算是较难懂的。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想不让学生学得那么累,就需要使用一个法宝,那就是小组竞争的管理模式。任何一个学生本身都是具备学好数学的能力的,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害怕学习数学,更有的学生讨厌学习数学?最大的问题是教师没有从最根本的地方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鼓励,何况是一个学生,所以
对于一些复杂的反三角函数问题,如果我们采用普通的三角方法,很难求解.但是,如果我们采用复数法,将反三角函数转化为复数的辐角主值再求解,既方便省事又简化了运算.  一、复数辐角主值与其他反三角函数的关系  z1=arctanyx;(-∞, ∞);(-π2,π2);  z2=arcsinyx2 y2;[-1,1];[-π2,π2].  z3=arccosxx2 y2;[-1,1];[0,π];  z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