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问题规律探析与干预机制

来源 :教育与职业(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s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精心提取心理咨询中心三年来96个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对情绪等7个心理问题类型进行了认真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在入学适应、人际交往、情绪、恋爱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较多。文章深入分析了这些心理问题的规律、特点及产生原因,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心理安全防线的干预机制: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软硬件设施建设与师资投入,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章制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咨询、普查和宣传工作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问题规律 干预机制
  [作者简介]王秀华(1979- ),女,河南周口人,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学。(河南 郑州 45001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4-GH-654)和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4-MGH-05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09-0072-02
  当前处于社会变革的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障碍、精神失常、自杀等现象频发,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逐年增加,由心理问题导致的身心疾病是大学生休学退学、轻生的主要原因,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成才以及高校安全的突出因素。为维护高校安全与稳定,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笔者总结分析了河南某高职心理咨询中心96例咨询个案。
  一、 研究对象、方法和结果
  1.研究对象。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咨询中心2011~2013年间96例共126人次大专生的咨询记录。其中男生29人,占30.2%,女生67人,占69.8%;大一54人次,占42.8%,大二65人次,占51.5%,大三7人次,占5.56%;贫困生71人次,占56.3%。
  2.研究方法。提取分析心理咨询中心近三年咨询记录卡。包括来访者信息、问题类型、主诉内容、咨询建议、时间等。
  3.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在96例咨询个案中,68人接受过1次咨询,占73.83%;19人接受咨询2~6次,占19.79%;有9人接受咨询6次以上,占9.37%。咨询6次以上的有9名学生,累计接受咨询41次,几乎占咨询总量的33%。
  由表2可知,人际关系问题、情绪问题、恋爱情感、入学适应与学习问题、自杀倾向、就业压力是困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些心理问题较严重,如自杀需进行危机干预,有些精神疾病,需转介到精神科治疗。
  二、大学生阶段性心理问题及典型案例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总体上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由于面临着学习、经济、就业压力以及青春期的困惑烦恼,他们也会郁闷、孤僻、自卑、抑郁等,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1.入学适应和学业问题。案例一:张某,女,18岁,大一新生。自述进入高职院校是无奈之举,发现现实中的大学与想象差距太大。生活自理能力差,水土不服,生活不习惯,加之第一次住校,不适应宿舍集体生活,孤独、老想家。老师讲课方式和高中时不同,不适应学习方法和课程安排,缺乏学习目标,不喜欢所选专业,焦虑不安、忧郁。社团活动占用较多的时间,学习基础差、吃力,成绩下降,厌学、自信心下降。
  2.人际交往问题。案例二:仝某,男,19岁,高职大二新生。来自农村,家族有精神病史。不敢直视咨询师,自幼家贫,孤僻,不愿与同学交往,常逃课,宿舍沉闷,不想和同学说话,不知道说啥,室友都独来独往,交流少,爱生闷气,无好友,烦恼、压抑。
  3.情绪问题。案例三:张某,女生,20岁,大二,偏瘦,双目暗淡无光,因生活琐事,焦虑、烦躁、消极、自卑,不知道如何发泄,易激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易走神,无法静心学习,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
  4.恋爱情感问题。案例四:陈某,男,大二,19岁,在班级心理委员的陪同下来到咨询室。自述喜欢班里一名女生,主动为她做了许多事,愿为她付出人格尊严甚至生命。可她却不喜欢我,不接受我,我想不通。她只要和别的男生说话,我就难受痛苦。
  5.求职择业的就业心理问题。案例五:李某,男,大三,自我意识模糊,不了解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不能正确把握就业方向,对找工作没信心,缺乏竞争意识;想靠父母或学校,又没社会关系,过度担心。案例六:赵某,女生,在系里特别优秀,同时被几家单位录用,看到同班同学大部分选择就业,小部分专升本,自己也通过了专升本考试,不知道是继续上学还是工作,不知选哪家公司,焦虑矛盾、举棋不定。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规律和原因分析
  1.规律。大学生心理问题具有阶段性、累积交织性、多重并发性。(1)阶段性。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一般经历不适应—逐步适应—基本适应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大学生会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大一主要是入学适应问题和学业压力问题,大二主要是人际交往、恋爱情感问题,大三或毕业前夕主要是就业心理问题,而情绪问题和自杀倾向则存在于各个年级。(2)累积交织性。大学生心理问题具有新旧心理问题累积的特点,心头的旧伤未愈,新伤又现,两种问题累积交错在一起。(3)多重并发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复杂、多重并发,部分学生在某一时期同时出现情绪困惑、人际交往、自卑、学业不良等多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学习和生活。
  2.原因分析。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与社会、学校、家庭和人格息息相关。社会大环境是首要原因。社会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毕业即失业的现状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各种心理问题频现。当前学校教育片面强调书本知识和考试,不注重动手操作能力,致使高职生社会认同度较低,择业难度和就业风险加大,求职心理压力更大。家庭遗传因素、贫困、变故、父母不和或缺失、家长期望值过高等,给学生心理打上了深深烙印。个体人格、自我认知、心理弹性等因素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其他文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
成立专门的募捐机构,拓宽高校资金筹措渠道。成立专门的募捐机构,有利于拓宽我国高校资金筹措渠道改变资金来源普遍单一的现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到高校中来。目前在我国高校中真正意义上广泛开展募捐活动的募捐机构很少,多数募捐机构仅局限于处理找上门的捐赠,或者是干脆就没有募捐机构,这大大减少了学校的捐赠收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个人、企业、社会团体、慈善组织有能力提供大笔捐赠,建立募
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促进各项工作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为上海的市政建设和管理作出良好的成绩,根据沪市政党(2007)21号关于印发《市政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
[摘要]校企合作这一形式对于提升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水平卓有成效,但前提是校企之间高效的融合。文章就企业融合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因融合不畅而出现的种种问题,并探索建立了新的校企融合条件下的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校企融合 高职 职业道德 教育模式  [作者简介]吴坤埔(1979- ),男,四川渠县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法学基础理论、高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失信行为不仅仅是个人的诚信和道德问题,更是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社会失信行为具体表现在信息控制、身份管理以及任意违约等行为。文章分析了造成失信行为的主要原因在于失信成本(C)的降低、失信收益(Q)的提高、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失衡、工具理性的驱动。同时,从高校、家庭及社会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社会失信 诚信体系  [作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如何科学合理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已成为摆在新时期广大体育教师一个普遍研究的重要课题。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给社会和科技带来了一次空前的发展,也给
国学的魅力不在于一时间的学习和领悟,而是应该把学习国学当成一种增长个人智慧的手段。    近日,湖北高校首家国学研究院成立,再次引发关于国学的热议。此前,特别是百家讲坛将国学推向公众后,以国学为引子,公众开始思考转型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发展前途。    什么是国学    对于国学的界定,学界有着不同的看法,国际易经学会理事南柯舟对此进行了梳理,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据他分析,国学概念及名词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