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案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e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用学生熟知并感兴趣的南京本地秦淮河作为案例,探究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鼓励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
  关键词:乡土案例;应用;高中地理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基本的地理现象,将地球上四大圈层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人类无时无刻地影响水循环,水循环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课在地理课程中的地位极高。基于此,学习本课需重点掌握如下内容: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人类对待水循环的态度。
  一、收集地理素材
  根据本课需要,收集如表1的素材。其中图片资料如图1秦淮河流域地形、水系图,图2 秦淮河各段照片,图3赤山湖卫星照片。文字资料如秦淮河历史水位变化情况、秦淮水患资料、赤山湖面积变迁、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介绍等。
  二、设置课堂问题
  乡土案例课堂教学环节中问题是主线,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问题可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探究,以达到教学目的。问题的设置尤为重要,应由师生共同完成。学生在科学考察调研过程中可能会对自然现象产生疑惑,发现并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不仅是探究学习的开端,也是教学活动的主线。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是学生吸收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前提。教师不仅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更要引导学生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教师设置问题,更确切说应该是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增减、优化、排序,其目的在于促使教学过程紧紧围绕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以达到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笔者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教学需求,课堂进行了如表2的问题设置。
  三、确保教学推进
  乡土案例教学有众多教学优势,但实施过程中也面临很多困难,若能消除这些困难,必将推进乡土案例教学实施的广度和深度。
  课时安排有限。乡土案例教学需要占用大量时间,不可能也没必要每节新课都进行,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易操作、用时少的章节实施。这样既不影响教学进度,也不会改变整体课程结构。
  教师备课压力增加。利用教材提供案例教学可以大大减轻教师备课压力,乡土案例教学需要教师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动用教研组的力量分工合作,既可降低备课难度,也可实现资源共享和重复利用,此外对推进教研组教科研也大有益处。
  学生外出调研具有风险。由于独生子女、社会环境等问题,家庭及社会对学生的人生安全尤为关注,学校也出于安全考虑,尽量减少学生外出活动时间,这给乡土案例教学实地调研带来巨大阻力。可以通过一些举措降低风险,如精心策划并模拟活动过程、获得家长支持并全程参与、获得学校支持、购买意外保险等。
  乡土案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不可替代,它可打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使之社会化,呈现出开放性的学以致用的态势,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激活地理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龙祥岛属闽江下游第三大岛,岛上湿地连片,是福州最自然最生态的城市湿地。2013年2月7日螺洲大桥贯通,龙祥岛面临大开发,土地价值连续上翻。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属于福州各类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有: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②消除固体废弃物污染 ③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④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巴渝民居吊脚楼是重庆先民巴人的伟大创造,是巴渝民居的代表,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乡土建筑。吊脚楼是非常适宜山地、丘陵地区的一种建筑形式,体现了人类在与自然相处中的智慧和技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拘一格,皆与山水融为一体。巴渝民居吊脚楼传承了巴渝历史和文化。  一、卢作孚纪念馆的建筑营造价值  1.防震效果好  北碚的吊脚楼以穿斗式木结构为主。首先,木材具有柔性和弹性,木构架中的节点普遍使用榫卯构造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必修三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对应课程标准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自然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森林资源、气候资源、气象资源、海洋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等,本节内容是能源资源的开发。按照属性分类,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主要有水能、風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不可再生能源主要为煤、石
摘要:制定弹性导师制有利于促进本科生从被动到主动学习的角色转换,强化引导学生主动合理选课并指导学生构建合理的学习框架,更好地实施学分制。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模式;弹性导师制  一、导师制研究的背景  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均实行了学分制管理,该模式可以让学生在选课上有一定自主权,也便于学校网络管理。然而,学分制管理模式的复杂性,让刚刚经历高中学习方式步入大学的新生无所适从,对学分制管理模式、人才
摘要:探究教学是一种与讲授教学相对应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地理课堂探究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实践证明,兴趣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适度性原则与激励性原则是地理课堂探究教学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探究教学;基本原则;地理课堂  一、兴趣性原则  地理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地理学习的最有效动力,就其内涵而言,地理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地理学习活动或地理事物
摘要:丰富的素材资源,开阔学生眼界、充实课程内容,但同时也引发一系列问题。本文以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为例,探讨如何挖掘教材中的经典素材,为一线教师开发与利用新素材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考。  关键词:挖掘;素材资源;中图版  一、由经典图像综合分析人文现象  中图版必修2教材第34页“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图1)是综合性较强的素材资源,涉及教学内容有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化的进程和问题、不同等
摘要: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当前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针对河南省部分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专业化知识结构、专业化能力水平、专业化发展意识等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为提高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村中学;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  农村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化发展水平普遍较低,这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大
一、直击高考(表1)  二、思维构建  ★知识网络(图1)  1.陆地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图2)  图形解读:自然地理环境主要是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五大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图2反映出陆地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过程的是C,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A,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B,表示植被破坏引起
一、细化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是每一位地理教师的“必修课”。制定清晰有致、合适可行的教学目标是追求高效课堂最佳的重要途径。基于以上对课标的理解,制定本节教学目标如图1。  二、剖析经典图像  *人教版P42图2.30 VS 中图版P90D  图像解读:人教版地图中包含内流区、外流区、界线的图例,根据颜色对比,学生能迅速找到内流区、外流区,能根据活动要求找到主要河流,进而
一、二轮复习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地理二轮复习的进行,一直以来是让广大教师“头疼”的话题。很多教师认为,经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已掌握地理学科基本知识,初步形成知识网络,并具备一定学科技能,第二轮复习重点是进行学科综合能力培养。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发现学生实际情况没有预料的那样“出色”,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掌握并不牢固,知识网络覆盖也不全面,尤其是知识的迁移能力仍欠缺。最突出问题学生个体差异,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