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觉学生的主体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怎么能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呢?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自身实际,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使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新课程的课堂上,不再是以传授教科书为主,课堂将以师生互动为主,教师不应该是一个固定在讲台上的滔滔不绝的传道者。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确立他们的主体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师应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与学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教学活动中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学习
新课改要求历史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还有广阔的胸怀,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而这些都需要教师的不断学习。像每年暑假的全省高中教师远程研修,还有学校组织的各种类型的培训,使得我们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终身学习的理念也得到贯彻。
2.教师要积极改变角色
在以往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数扮演的是一种家长式的角色。而现在则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角色,从“经验型”的教师转变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设计者。我在教学中发现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教师应尽力使课堂学习变得更有趣味。学习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会逐步改善,继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的主体作用反过来又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与学真正进入良性循环。
三、多措并举推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方法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1.创设历史情境,提高学生兴趣,使之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时,提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为了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段历史,培养振兴中华,爱我中华的情感,我以“到底该不该重修圆明园”为题,组织学生进行了辩论。学生分成了两个不同观点的组,正方为“主修派”,反方为“反对派”,并选出一名主持人,各组推选三名辩手,并成立由学生组成的评委。学生们在我的指导下,提前准备,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围绕辩论内容,通过翻阅书报杂志,上互联网,向家长和朋友请教等多种渠道收集有关的资料,围绕本组的观点组织论据。这个准备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精神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2.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培养
新课改最大的亮点在于在课程目标方面变成了三维目标,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为他们以后步入社会打好基础。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时,我讲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时,提到了江泽民的原话:“记得我在上海交大读书时,为避开敌人耳目,曾打着手电筒在晚上读《共产党宣言》。”我就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会先问同学们:“大家晚上也会偷着打手电看书吧?”学生们就会深有同感,这样就激起了共鸣。“可是大家读的都是哪类的书呢?”大家议论纷纷。我就进一步启发他们:“那到底大家该看什么类型的书呢?”学生们通过讨论都增强了辩别好书坏书的能力,而且下课后都主动翻阅了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书,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在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方面达到了较好的教学目的。
3.激励创新思维发展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日益加快,新的世纪更加强烈地呼唤着教学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注重学生思维发展训练,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时,讲到鸦片战争的背景时,面对烟毒肆虐,清政府想到了多种方法,我趁机提问学生:“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你还能提出更好的办法么?”当今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香烟是由中国人吸掉的,那么如此严峻的烟草问题我们该怎么解决呢?青少年应该怎样拒绝吸烟?你能给“戒烟日”设计一个醒目的标语么?学生面对这样现实的问题都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明显活跃,纷纷献计献策,有的提出的办法让人感觉耳目一新,有的设计的标语非常特别、新颖。通过这样的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得他们的创新能力大为提高。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当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地得到提高。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当他们真正地从历史学习中体会到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才真正达到了教授历史的意义。因此在历史教学中, 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使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新课程的课堂上,不再是以传授教科书为主,课堂将以师生互动为主,教师不应该是一个固定在讲台上的滔滔不绝的传道者。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确立他们的主体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师应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与学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教学活动中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学习
新课改要求历史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还有广阔的胸怀,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而这些都需要教师的不断学习。像每年暑假的全省高中教师远程研修,还有学校组织的各种类型的培训,使得我们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终身学习的理念也得到贯彻。
2.教师要积极改变角色
在以往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数扮演的是一种家长式的角色。而现在则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角色,从“经验型”的教师转变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设计者。我在教学中发现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教师应尽力使课堂学习变得更有趣味。学习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会逐步改善,继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的主体作用反过来又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与学真正进入良性循环。
三、多措并举推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方法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1.创设历史情境,提高学生兴趣,使之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时,提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为了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段历史,培养振兴中华,爱我中华的情感,我以“到底该不该重修圆明园”为题,组织学生进行了辩论。学生分成了两个不同观点的组,正方为“主修派”,反方为“反对派”,并选出一名主持人,各组推选三名辩手,并成立由学生组成的评委。学生们在我的指导下,提前准备,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围绕辩论内容,通过翻阅书报杂志,上互联网,向家长和朋友请教等多种渠道收集有关的资料,围绕本组的观点组织论据。这个准备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精神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2.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培养
新课改最大的亮点在于在课程目标方面变成了三维目标,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为他们以后步入社会打好基础。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时,我讲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时,提到了江泽民的原话:“记得我在上海交大读书时,为避开敌人耳目,曾打着手电筒在晚上读《共产党宣言》。”我就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会先问同学们:“大家晚上也会偷着打手电看书吧?”学生们就会深有同感,这样就激起了共鸣。“可是大家读的都是哪类的书呢?”大家议论纷纷。我就进一步启发他们:“那到底大家该看什么类型的书呢?”学生们通过讨论都增强了辩别好书坏书的能力,而且下课后都主动翻阅了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书,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在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方面达到了较好的教学目的。
3.激励创新思维发展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日益加快,新的世纪更加强烈地呼唤着教学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注重学生思维发展训练,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时,讲到鸦片战争的背景时,面对烟毒肆虐,清政府想到了多种方法,我趁机提问学生:“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你还能提出更好的办法么?”当今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香烟是由中国人吸掉的,那么如此严峻的烟草问题我们该怎么解决呢?青少年应该怎样拒绝吸烟?你能给“戒烟日”设计一个醒目的标语么?学生面对这样现实的问题都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明显活跃,纷纷献计献策,有的提出的办法让人感觉耳目一新,有的设计的标语非常特别、新颖。通过这样的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得他们的创新能力大为提高。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当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地得到提高。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当他们真正地从历史学习中体会到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才真正达到了教授历史的意义。因此在历史教学中, 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