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街:想象的雨

来源 :散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小叶榕站在背街两边,枝丫散得很开,像一群举着手等待发言的人。只是,人累了会把手放下来,没见小叶榕这样,是它不累,还是还没发上言?
  其实,在背街上没有多少事可说。好多事光在正街说还不够呢,咋会轮到这里?谁都知道,正街热闹。上一件事还没说完,下一件已经开始了。每一条正街,都是一个越说越长的句子。不停补充的词汇,随时变换的发音。虚实真假,啥都可以说。一条正街,正在表達谁的一生。
  当然,我也不能否定小叶榕的努力。树在漫长的一生中,不以树的方式说上几件事,也说不过去。为此,我琢磨了好久。一只猫夜里从它的枝条上捉走了麻雀,一个醉鬼靠着它站了一会儿,一辆经过它的公交车又晚点了……这些,对小叶榕而言,不算正事。不过,让它说一说也不要紧。甚至,有些人死去,需要草木含悲,它也可以配合一下,在风吹过时,让树叶作响,像在述说悲伤。可就算这样,它好像也没必要一直举着手,做出比正街上的蓝花楹还要想说的样子。人家大老远从南美洲赶来,奇闻异事可以一年一年说下去。小叶榕连正街也去不了,有啥可说的。
  每天我从张家巷出来,横穿背街,顺着街边往东走五分钟到达正街,然后折向北,去单位上班。回来经过这里,也是五分钟。也就是说,我有十分钟和小叶榕相处。如果它有说的事,我可能听不全甚至听不到。它在我面前举手,也许起不到啥作用。
  这不能怪我。正街上的树太多了。除了蓝花楹,还有樱花、紫藤、黄花风铃木等。一年四季,忙着变换色彩。城市不过是一张画布,任由它们涂抹。这才是一棵树该干的事:用花朵说话。跟在色彩后面,我忍不住要去入侵,去放纵。把大把的时间,都花在正街上了。
  走过小叶榕底下,我一般不会抬头。低矮的天空,刚好装得下枝丫。我的目光爬上去,就有压塌天空的危险。如果枝丫落了一地,我该捡起哪根,让它发言?
  有时,我也会慢上几秒,为一把扫帚让路。它是钟摆,准时拨响清洁之钟。清冷的晨光里,小叶榕的叶子躺在地上,稀稀拉拉的,正在举行一场节俭的告别仪式。有些叶子已经发黄,踩上去,有时会发出声响,有时又啥也没有。
  在离正街几米远的地方,我总能看见扫成一堆的树叶。叶堆不高大,像一个仓促的结尾。背街快到头了,话没说完,小叶榕都该结束了。好在第二天,我又会经过,它又可以再说一遍。
  碰上雨天,我不用为谁让路。打着伞,赶去正街看落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那里的每棵树都在扯着嗓子喊人,喊得我头昏脑涨。回来时,小叶榕却还是老样子,没有趁着大雨发泄一下,多掉几片叶子。那些叶仍和枝丫在一起,举着手,落寞而矜持。
  也许要隔上好多年,小叶榕才可能会成功一次,让我听到几句印象深刻的话。它瞄准我的脑袋或者脖子,落下几颗雨滴。惊诧中,我回头看见,树叶正在向上弹回,绿意涌动,像一个幽怨的眼神。那些举着的枝丫,原来还在悄悄接住雨水,在我走过时,为我下雨。这样说,其实有些不妥。下雨,是上天的专利。所以,说树在下雨,应该是我想象出来的,不知小叶榕介不介意。
  在被抹掉之前,雨滴已在头皮上滚动了一段距离。滴在脖子上的,则钻进背心,趁我还没紧缩脊背,一路狂奔。那一瞬间,我发现自己之前一直在发热,似乎还在昏睡。小叶榕让雨滴捎带的话,让我短暂地清醒了一会儿。
  二
  我是平足,走过背街没啥问题,但在正街上奔走,就有些先天不足。我的办法是把这个弱点藏起来,免得对手知道了,又把正街加长一段,让我紧赶慢赶也到不了目的地。
  小时爱穿母亲做的布鞋,棉鞋单鞋都有。可它比脚还要虚弱。每双都从鞋跟烂起,跟着是鞋掌。而鞋面还是好好的,像是一个谎言。可见,疼痛不仅心狠手辣,还很狡猾。
  工作后换穿皮鞋。虽然疼痛不减,鞋底磨损的速度毕竟慢了下来。我穿上它,咬着牙,努力跟在人群后面。不了解的人,还以为我心胸不广,恨谁恨得牙痒痒,要去咬上一口。我也懒得解释,疼痛让我很疲惫。正街上风狂沙大,鞋面脏了,我也没心思去擦干净。
  在背街右边,第五和第六棵小叶榕之间,有两个女的在擦鞋。一个是哑巴,发出啊啊的声音。一个罗圈腿,走路一摇一摇的。十多年来,她俩一直坐在那里,和小叶榕举着枝丫一样,没改变过姿势。当然,她俩也去不了正街。那里禁止摆摊,城管凶得不得了。
  我的脚翻得飞快,还是让她俩看见了。是呈扇形的瞄准,一天两次,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动作相当熟悉,让我想起在头顶上向我瞄准的小叶榕,好像她俩就是跟它学的。想干啥呢,这两个人?我又有了雨滴快落下来的感觉。
  啊啊总是先招呼我。啊啊——短促的语音敲击耳膜,不正像雨滴在敲窗?摇摇跟在后面喊“擦鞋嘛擦皮鞋嘛”——又是窗外的雨滴串成了线?如果这些是真的,她俩对我就太好了,天天都在想为我下一场雨。
  但面对邀约,我又很为难。倒不是经济问题,擦一次五块钱,并不是出不起。主要是鞋干净了,脚还是痛,还是行走困难。倒不如理理发、洗洗脸,说不定还要有用一些。但拒绝呢,鞋脏了又的确不好看。何况摇摇还天天在喊:鞋干净,好走路。万一她说准了呢。
  这么一犹豫,好多年就过去了。
  其实,她俩的行走比我更加不易。尤其是摇摇。听说她丈夫患癌,独子出了车祸。生活的担子全压在她的肩上。而擦鞋,不过是在下一场我想象的雨,换不来多少钱的。有人劝她另找事做。可惜她在背街待得太久,已把人生简化成一个单一的姿势。除了擦鞋,啥也不会。每天,她和啊啊早出晚归,准时来小叶榕底下报到,看不出她有一丝悔意。
  这两个卑微的人,看起来好像值得信任。但我还是做不了决定。她俩想下的那场雨,跟小叶榕下的一样,也是小雨。在这样的雨中,打开我自以为巨大的疼痛,我还是认为不太靠谱。我需要足够的信心和理由。一句话,她俩要继续等着我。至于能不能等到,那就另说了。
  每天从正街上回来,看见她俩并排坐在小板凳上,皮肤黑黑的,如两朵雨意浓厚的云。那时我就会想起,还欠她俩一双鞋,也欠自己一场雨。   三
  出了张家巷,如果向西走,不到两分钟时间,就到了背街的尽头——当初我进城的地方。隔着一条河,是广阔的原野,通向我遥远的家乡。
  在这两分钟,我可以装成是在往家乡走。相信我的每一个人,甚至我自己,都会被骗上一次。到了河边,我四处张望,做出在看路的样子。河里有混浊的水,缓缓流着。更多的地方,河床裸露。乱石堆里,艰难地生长一些杂草。在河的下游,母亲总想替我养一群鸭子,种上几棵青菜。咋没水呢?她问我。所以要回去,我是要带上水的。不多不少,刚好一河水。每次想到这里,我就不再往前走了。只有在这时,我才会看出自己是个多么干燥的人。
  在我身边,背街的尽头,一边一棵小叶榕照例正在对抗河风。迎风的一面,叶子片片立起,显得枝丫更加细长。这两棵小叶榕要接住雨滴,难度更大。稍不留神,雨滴就让河风吹走了。
  对于河风,我有体验。河面多宽,它就多宽。它是风中的胖子,灵巧不是其强项。不像街道的风,会去追赶一片纸屑。它有的是力气,对付的是河两边的房子、树以及闲逛的人。
  河风更大了。两棵小叶榕的树梢开始向背街弯曲,由感叹号变成两个问号。在河风的启发下,两棵小叶榕呈现出若有所思或者忧心忡忡的模样。不知道它们每次想的是不是同一个问题。
  偶尔会有几片叶子跌落下来,在地上翻滚一阵,准确地扑到我的脚尖前。我如果捡起一片,就能感觉叶身冰凉。它接住过雨滴吗,或者,曾经瞄准了谁?
  在树底下,我听到了熟悉的咔嚓咔嚓的声音。听起来,像是两棵小叶榕又在河风中受伤了。不知道比起上次,伤是不是更重了一些?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背街的尽头,我曾经的起点,小叶榕仍在坚持想以这种方式对我说些事情。我正在面对的,可能是最后的机会。
  但作为骗子,我想早些结束。我打算在右边那棵小叶榕下买点卤牛肉—— 一种来自家乡的美味,就当是又回了一次家。虽然草率了一点,好歹也算是骗子干成的事。
  接下来,我听到的是一个人受伤的声音。低沉,伤感,一如从前。
  他又老了一些。我多长时间没来这里了,几十天还是几个月?接过牛肉,我依旧先尝了一片。味蕾贪婪地绽开,包裹每一缕肉丝,拥抱抚摸,然后埋怨争吵。我重复上次的动作,摇了摇头。最好的牛肉,最正宗的味道,已经瞄不准我矫情善变的味蕾。哪怕他和摇摇她们一样,也是一个想为我下雨的人。
  原本,他打的是家乡牌。扔一块牛肉,能砸到好几个老乡。可现在,老乡很少来这里了。正街上的西餐、火锅、烧烤……轻易就绊倒了他们。好容易我去找他,他又没能瞄准,把雨白白浪费了。
  像我藏起脚上的疼痛一样,我和他们也隐藏了舌尖的疼痛。
  生意太难做了,他又在我背后说。过段时间就好了,我也又一次做起了骗子。好像时间一到,雨就淋着我了。
  四
  几年过去,又是几年,想象的雨始终没能淋着我。但小叶榕和那几个人却好像没受多大影响,还是在向我瞄准。我感到不解,也有些不安。一场雨而已,这么较真,有必要吗?
  我把雨想象出来,不过是想提醒自己还穿着一件想象的外衣。如果我裸露在正街,火热的现实会抢走每一丝湿润,把我烤焦。我这样做,其实是在自我安慰。除此之外,并不想参与背街上的其他事情。
  何况,在想象方面,我一直是个悲观者。我测量过,我的想象还达不到背街的长度。用一截,就会短一截。在背街消失之前,我肯定早就啥也不想了。
  所以,很难说,我所做的一切不是在得过且过。想象的雨,编织出一挂薄薄的帘子,能够在后面躲一躲,我就已经很满足了。為啥老是不能瞄准我,这下你总该明白了吧?
  接下来,看样子,小叶榕和那几个人还是要和正街上的现实死磕。但我还能够为他们提供多少想象的雨,连我自己也不清楚。还有,看着小叶榕和那几个人遍体鳞伤的样子,满身伤痛的我会后悔自己曾想象过雨吗?
  责任编辑:沙爽
其他文献
字街这个地方,怎么说呢,其实就是硕果仅存的老城区缩影。挨挤得密密匝匝、低矮的棚户,每一家的门都朝着街道敞着。木质结构的房屋有着“随手扔根火柴都可能引燃”的隐患。线路凌乱,细细观察可以发现是不同时期接上去的。电表盒子也不像现在的新型小区, 整整齐齐一大排挂在墙上,而是上一个,下一个,哪儿有空当就在哪儿挂一个。弄得墙上像挂了很多炸药盒。乱归乱,生活却是便利得很,因为卖什么的都有。不用出街,一日三餐吃穿
期刊
凤仙  说起来真难为情,凤仙花是我的外号。多不好意思,一个人,要经过多少时间的消化和心理建设,才能坦然接受自己有外号这样一个事实。当然,这是我以前的外号。现在的人,谁还有外号呀,没这个荣幸。这么一说,又显得轻巧起来,好像谁乐意有一个外号似的。我可是恨死了外号的。最不想说的,是本宝宝竟然有两个外号!另一个外号,叫细脚老太。  为啥会有这种外号呢?很好理解。爱哭,脚小。凤仙花的种子,据说一碰就掉,有“
期刊
一  始于1976年的华北石油大会战对我有着重要意义:我父亲来到油田,我因此成为一名石油工人子女;十年后我入读的这所华北石油学校——简称华油学校,也成立于1976年,它的第一个名字是“七二一工人大学和技工学校”,诞生于霸县的村庄,稍后分了家,分为两所致力于为油田勘探开发培养不同层次——中专和技校——人才的学校,技校搬到任丘,而它搬到静海团泊洼——位于任丘以东一百多公里、天津市区以南约四十公里的这个
期刊
《西游记》第五十四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中写道,唐僧师徒一行四人来到女儿国,女王听说唐僧是大唐御弟,大为心动,想招为夫婿,就命令驿站的驿丞先跟他们师徒谈,可以倒换关文给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三人去往西天,单单留下唐僧入赘。唐僧以他一贯的姿态扭捏不从,八戒也是一副见色起哄的老样子,闹着要跟师父一起留下来,悟空也不改他爱捉弄人的性格,说道:“呆子,勿得胡谈,任师父尊意,可行则行,可止则止
期刊
人间塞满了问号。我抛出问号,却并不奢望得到回答。因为我知道,一只青蛙很难回答一只蝗虫的问题,就像一只鸟无法回答一朵云的疑问。  那就把我当蝗虫好了,我不祸害庄稼,只是撒下一些问号。  把誓言写在花瓣上,和写在一棵树上,有什么不同?  石头,像我最木讷的兄弟。没有人能判别一块石头的生死。有价值的石头,就是活的吗?没有价值的石头,就是死的吗?  石头缝里钻出来一株小草,这石头就是活的吗?被人刻上一首传
期刊
晋北的土炕大都一个样,胡墼垒成曲来拐去的烟道,上面炕板盖严,再用麦秸泥罩面。烟火从灶口出来,在炕箱里顺着烟道暖遍全炕,然后从墙体的暗道上升,于屋顶的烟囱散漫而出,或浓或淡,袅然成炊烟,让人去歌颂或怀念。  有人来家,不管是亲戚邻里还是外人,主人会张开双手迎住,然后说,上炕上炕!这便是热情的招呼了,而承接你的重任就落实在了炕沿上。炕沿既是土炕必不可少的构件,也是一家人的脸面。如果没有一条像样的炕沿,
期刊
迷花记  一  年轻的时候,我们过的日子很简朴、粗陋,买花、赏花,绝对是一件奢侈和过于浪漫的事,虽说生活在大城市,却完全不知道哪里有花店。偶然地,也有一次买花的记忆。  那时,有一部火遍全国的进口影片,是朝鲜的《卖花姑娘》,“快来买花,快来买花,卖花姑娘声声唱……”旋律很好听,大家都爱唱,唱着唱着,宛如真有一位纯美自然的小姑娘,挎着花篮,走进大街小巷。而现实中,有一回,我遇到的卖花者,却是一位头发
期刊
一  在过去,做一名乡村医生是一件非常体面的事情。他们衣着整洁,手指干净,说话轻声细语,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因为掌握着村庄所有人身体的秘密,和对病痛极尽救赎的努力,他们备受村里人的尊敬。他们用胸前吊挂的听诊器给病患听心跳,拿着注射器穿行在一群病患中的样子,显得威严、慈悲,同时又有点神秘。比起普通庄稼汉来,他们身上有一股特别的气味,那其实是消毒水的气味,但这种不同的气味,更有利于塑造他们在人们心
期刊
戏城坐落在皖公山俯瞰的一片沿江平原上。它的本名叫安庆。戏城统辖的范围远大于城池,星空垂幕,长河拨弦;那些纷繁世事、喧嚣争斗和各色人等已流成它的剧情,它的曲词。那唱腔或沉雄俊爽,或柔丽婉转,使人鹰扬,也使人沉郁。信不信由你:鼎盛时期的戏城乃白银打造,陷在时光的琥珀中,然只要一阵急鼓繁弦,丰美的粉彩和声线便勾出它的轮廓。  水之路  从水开始,浩浩汤汤,独立而周行。戏城位于巨河北岸绝非偶然。从戏城流过
期刊
在给朋友的信里,茨威格这样写道:  我现在几乎没有新鲜感,每天都一样,从早晨太阳照进我的书房起,到黄昏日落前最后的余晖告别我的院子止,那丛蔷薇已经跟我一样,不过还好,它毕竟换叶子,开花也有季节性,而我没有。这顶小圆帽已然令人生厌,它还在那里,桌子上总乱七八糟,头天的书还保持着翻开的样子。  茨威格这样的大文豪都遇到雷同的生活,何况我们呢?我这样想:我不妨多走动走动,趁现在还走得动。前些天去邵武,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