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_7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英语互动课堂教学的模式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由此可见,教师应重视从多方面提高与学生在课堂上互动的机会。这种互动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老师单向的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是一种更高效的、双方都倾向主动沟通的双向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意研究与学生互动的有效策略,把握互动教学对课堂效率优化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互动教学;有效策略
  【作者简介】李淑飞(1989-),女,汉族,浙江杭州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初级中学,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初中英语的学习难度不是太大,而且有规定的教学要求或者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以教学要求为中心,设计一系列围绕中心知识讲解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会按部就班地为学生讲述课文中应重点掌握的词汇、语法知识、句子结构。课堂内容充实、教学过程也有条不紊。看似高效的过程是否真的有助于学生质量的提高?这种教学模式是否能满足当下背景对教学目标的要求?
  1.课堂互动助于学生给予及时性的反馈。从学生的成绩中得到反馈往往存在滞后性,无法及时地对学生在课堂中的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及时解决。久而久之,问题如滚雪球一般累计叠加,想着手解决时又会陷入了力不从心的境地。缺乏课堂互动的课堂是无法及时接收到学生对老师教学的反馈,反而还会累积问题,对老师的教学质量带来后果无法预估的影响。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积极互动,不仅可以询问学生对知识难易的看法,调整自己讲解的重难点。
  2.课堂互动是对真实课堂教学模式的回归。充实的课堂虽然反映了老师对于课堂的把握能力,但是把握过紧也并不是一件好事。课堂的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和完成。如果只是一方单纯的主导,那么另一方的参与度就会越来越低。失去学生参与的课堂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完整的。这样的课堂教学也将远远无法达到教师既定的教学目标。初中英语虽然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有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目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需要严格把控课堂。认为一切课堂互动都是在浪费时间、都是不必要的。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在教学中,学生同样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而且“学”会才是“教”的目的,“学”与“教”是相辅相成的。
  二、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定义
  课堂互动教学具体表现为教师的主导施教和学生的主体认识相辅相成的课堂活动过程,即“教”和“学”之间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师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达到一种良好的默契,彼此间深入了解、达到紧密配合。互动教学模式为提高课堂质量提供了一个更为先进的模式。
  1.课堂互动教学的产生背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课堂教学的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的英语课堂教学是传统的“记笔记 背诵”模式,学生的被动接收教师的灌输。长期以来,学生在教师强权的笼罩下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而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校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的目标。互动教学这一模式在课堂教学发生深刻变化的这一节点应运而生。互动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互动,达到为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的终极教育目标。
  2.课堂互动教学的理论基础。
  (1)合作教育论。合作教育理论是一项先进的教育理论,它提倡师生间的合作、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育社会学认为,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人们的社会思想和行为是社会经由协商的契约。所以,在任何教育活动中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影响。而互动教学模式就是以合作教育理论为基础,向我们强调了教学中合作的重要性。
  (2)素质教育创新观。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期。这一阶段也是学生求知欲和创新欲高涨的一段时期。在这一阶段的创新教育中,我们要利用好英语这一学科的可延伸性、灵活多变性,结合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互动教学模式正好满足素质教育创新培养的要求,为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3)罗杰斯教学观。主张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内在潜能,并能够自动地发展自身的潜能,教学成败的关键不是在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而是人际关系,是情感态度。互动教学模式继承了罗杰斯教学观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人潜能,注重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个人情感的满足。以互动教学为主题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在激发学生潜能、抒发学生个人情感方面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参考模式。
  三、课堂互动的有效策略
  1.教师是互动的开启者。互动教学模式的前提是教师的启动和引领。互动的时间和地点的都是由老师选择的,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室内还是室外。教师可以根据所学课的内容自由选择互动的场所和具体时间。互动这一过程需要老师这个主导人开启,引领学生參与到自己设计的互动活动中,共同完成互动这一过程。教师在互动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互动这一过程可以收获更好的效果。
  2.学生感悟是互动的重要环节。在互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学生自发的感悟,独立的思考。在传授新课时,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设置一些可供学生思考的目标内容。如单词的教授时,可用类比想象的方法想同学们讲解词根记忆法。我们把一个形容词分解,如“wonderful”的词尾是“-ful”。引导学生去思考我们之前学过的其他单词又没有以“ful”结尾的,它的词性是什么呢?在与学生的共同探讨下了解“ful”是形容词的一个固定后缀时,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延伸。除了“ful”还有哪些是我们常见的形容词后缀吗?或者也可以把这个问题留作课后作业由学生们自己先去寻找和发现。   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为学生设置循序渐进的问题,帮助学生去思考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教师要学会为学生准备大量的感知材料、如图片、视频材料。在视觉和其他感官的刺激下增强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师可为学 生设置量化的一个个目标,让学生按图索骥,有清晰的探索的方向可大大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
  3.小组合作是互动的主体环节。在上文中我们已经论述过互动的含义不仅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甚至可以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环节中需要占据一个更大的比重。为了方便学生之间的互动,通常在课堂上需要划分小组。小组之内的成员可以紧密的展开合作,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可跨组交流思考结果。
  (1)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可根据班级内的人数划分小组,假设每个小组要挑选四个人。那么这四个人最好是英语水平处于不同层次的四个人。保证每个小组的平均水平相同,基本构造也不会存在差异。每个小组可公开选择一名小组长来指导组内的工作。
  在由老师发布过任务后,各个小组展开搜集资料、思考与讨论的过程。在讨论中,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解决在思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自己能力范围外的问题,学生可以向老师求助。但切记老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它。
  讨论和交流过后,每组的小组长再把本组的讨论结果汇总,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2)小组与小组间的思想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关键是不同思维间的碰撞。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每个小组的想法肯定都不是千篇一律的。而小组之间的交流既是相互合作,更是相互学习。增加小组间的交流可以让同学们了解不同的思考途径、不同的思维方式。这种合作途径不仅可以使同学们取长补短的完善本组的思考结果,还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4.成果的展示与评价。学习目标达到与否只有通过检测才知道,检测的方式可以是测试性评价(如检测题),但更重要的是非测试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与否是重要的评价标准。关于非测试的评价可以是老师的赞赏也可以是同学的赞许。在进行成果的检测时,教师可以选择课堂展示的方法。挑选学生在课堂上公开展示自己的思考结果、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我的观点。最后,对于表现优异的同学号召大家一起为他鼓掌,并同时说“you are great”。表现差强人意的同学老师也要及时给予他们正向激励,希望他们下次能有更加出色的表现。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可以使学生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这也是互动中积极的一面。
  对于结果的评价教师也要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包容学生的不同想法。不以一种标准决定好坏,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相信在这种有爱的互动下,教师与学 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的和谐。
  四、互动式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1.创设对话情境,提高语言能力。英语是一门应用性学科,特别是初中英语教程的设计很多都是围绕日常对话为主题展开的。针对初中英语学科的性质和互动教学的要求,教师理应为学生在课堂创设契合课程主题的对话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的对话练习中,通过有效的互动来提高自身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时,教师可在学生自行练习后,挑选学生在讲台上进行英文交流。两人可根据课文的主题,谈论自己曾经旅游过的地点,地点所含有的美景与美食。现场对话的内容学生可自由发挥,交流过程中考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贴合现实的语言交流,更有助于提高大家对英语的热爱程度。
  2.设置有效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师生之间的在课堂上绝大多数的一部分评论是通过老师的提问来实现的。在课堂上的提问分为教师对全体学生的提问,以及教师对某个学生的单独提问。教师要根据课堂上正在讲述的知识点,设置有效的提问,真正发挥师生互动的效果。提问的有效性包括可以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如在复习过程中,老师可以随机挑选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语法知识,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来调整复习的重点。另外,老师的提问也可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学习关于“Mid-Autumn Festival”的课文时,教师可以提问“How many traditional festivals do you know?”来引出本文的主题,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在教师的提问下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的热情,在一问一答中,也自然地把学生引入了新课的主题中。
  五、结语
  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是适应素质教育理念的先进教育模式。在培養适应社会的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下,初中英语课堂有必要引进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的教学模式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增强课堂的凝聚性。同时,互动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教师做引导者,学生做课堂的主要参与者。让学生在课堂上回归本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等一系列活动发掘自己的潜能。互动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学生质量的全面提高才是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车蕾.试述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J].学周刊, 2019(31):83.
  [2]余凡丽.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9(41):100.
其他文献
人物速描    赵小燕,湖北省宜都市教研室品德课教研员,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教科研100佳先进个人,湖北省品德课骨干教师,湖北省品德课优秀教研员。任泰山版《品德与社会》副主编、陕西人民教育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副主编,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品德学科主讲教师。课改以来,出版专著12部,发表文章80多篇,在湖北、山东等地做培训讲座40多场次。    与品德课今生有缘    1981年秋季的一天,原宜
于漪:民族精神教育是德育的根基    全国语文特级教师、2009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认为,课堂教学要给孩子们传授知识,更要传授精神。在教学上,她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合二为一、不可分割的,民族精神渗透于语言文字而得以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她认为,民族精神教育是德育的根基,教师要善于挖掘课内民族精神教育资源,依托民族语言教育,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有机、无痕地把民族精神教
【摘要】本文从人文性角度出发,以发掘英语课堂的人文内涵为宗旨,以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通过“人文性”“任务式”探索与实践,系统性、分阶段、多维度的构建有效的英语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形成规范、系统、科学的英语专业第二课堂的评估标准,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一体化的模式。有效地训练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构建其职业岗位能力,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语言能力 职业方向 综合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同学们:  2010年,中国广州,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羊城”将要接受一个重大的任务——第16届亚运会将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这里举行。  广州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9世纪的周代, 这里的“百越”人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就已有来往,建有“楚庭”,这也是广州最早的名称。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后建南海郡(郡治设在“番禺”,即今天的广州)。公元226年
暑假里,读了台北县种籽亲子实验小学创办人李雅卿女士的《乖孩子的伤,最重》一书,被其中的内容深深打动。掩卷思索,我心潮起伏,难以平静书中这样写道:  ★乖孩子,常常得付出自信和自尊的代价来讨好成人。  ★只要你心中有个“理想孩子”存在,你就不可能不用批评、比较、挑剔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孩子。于是你忽略了孩子天生的气质和才智,忙着和自己“恨铁不成钢”的期待拔河。  ★请好好看看你身边的孩子——他时不时正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小学品德课程教学正在经历由知性的授受模式向活动型自主建构模式的转变。课程标准指出:主题活动教学是品德课程的基本形态。然而,在这种具有突破意义的转型中,不少教师对主题活动教学的设计、运筹和实践操作,却偏离了辩证法,陷入了绝对化和片面性的误区——只看重活动的表现形式,而漠视主题的意义,淡化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教育因素在活动中的寄寓、栖居以及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落实;表现在以历
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学校教育的一种象征”,[1]是教学在任何时候都不可或缺的最基本要素。反思近十年新编《思想品德》教科书的使用情况,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存在着生硬、固化地使用教科书的弊端和误区。陶行知先生曾教导说:要让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针对德育教科书的使用问题,鲁洁教授也强调:要注重激活其中的“活性因子”。所谓 “活性因子”,是指教科书中那些能够“活”
【摘要】 新课改以来,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强调教育应该面向所有的学生,要保证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可以得到进步,并且逐渐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学分材教学的价值,并且对如何进行分材教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以期得到指正。  【关键词】小学英语;分材教学;因材施教  【作者简介】尤春梅,南通大学教育科
假期里,偶然读到了《向孩子学习》一书,不禁被深深吸引住了。其中的每个小故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个故事中的小主人公,都让我惊叹。我惭愧,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从未离开过孩子们的生活。却缺乏发现孩子亮点的慧眼。走进孩子心灵的耐心。  书中有一篇感人的小故事,讲的是有一位父亲去买雪茄时,他的孩子请求父亲给她们每人买一个蛋筒冰淇淋,那位父亲没加思考地脱口而出:“我没有钱。”当那位父亲拿了一盒雪茄回
一、大学本科生转专业文献概述  为了落实教育部“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的规定,同时为了体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全面服务学生的理念,中国各高校正在实践开放性转专业政策。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对于大学生转专业这一社会热点的研究者也随之增多。左春荣的实证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专业落差心理,专业承诺水平不高。 大学生全面自主转专业实践提高了生源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