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的乡村

来源 :世界华文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q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
  日子在村头摔了个筋斗,便酥香清脆了。
  乡村成了温软的产床,分娩出散发油香酒气的龙门阵。那爆竹般响亮的声音,不就发自临窗话桑麻的老人?
  炕过腊肉的炊烟,在乡村的上空漂些古老的话题,把稀松的日子浓缩成一个个优美的句子。消融农人一年的忙碌,香透老人的心,蜜甜小孩的嘴,惹红姑娘俊俏的脸。
  追五谷之香的农人,赶收获之季的农人,和煦阳光洒遍乡村,便从绵绵冬雨疏松过的泥土偷闲而出。
  B
  泥脚杆偷闲而出,乡村就欢雀地读岁月的动人镜头。
  撒娇的宝贝收获外婆酿了一年的夸奖。悠悠地历数一鸡二犬三猪四羊……点播父母一年实实在在的希望。
  年轻的夫妻满足于独生子的幸福光环。
  含辛茹苦一生一世的泥脚杆,满足地沉浸于声声祝愿。畅快的就是这祝福声声,最终的也就是这一声祝福啊!
  弯弯山路历数岁月的光点。
  潺潺流淌的小溪载着乡村的肌肤,打发火热的时光,叩响智慧的神钟,用土的台词,走田间阡陌动听的秩事。
  C
  正月的乡村好潇洒好轻盈,乡村的正月好芳香好醉人。
  那麦浪鲜活,绿了农人心,拉启乡村故事的序幕。
  那嫩嫩的草,舒展了乡村,舒展乡村萌动的童话。
  那粉红桃花,醉湿了乡村,醉湿乡村后生的爱情。
  一种纯洁,一种真诚,正漫过乡村去采集山外的云。
  一种冲动,一种希望,在正月里扎根于乡村人的心。
  炊烟浸染乡村的山路,走亲戚的农人把绿绿的乡村,走得片片金黄。
  又一个山坡上的故事牵着乡村人。
其他文献
我是喝粥长大的,对粥有着深厚的感情,自然就会想起为我们做粥的母亲。一年一度的腊八节又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这时我脑海里过电影般浮现出过去母亲做腊八粥的情景。  腊八这天,天还没有放亮,母亲就起床了。这时的我,正睡得迷迷糊糊,隐约看见母亲点着煤油灯,穿好衣服,拿着簸箕来到缸前,揭开盖子,把瓢子插进缸里,把谷子挖出来,放进簸箕里。  母亲挟着放有谷子的簸箕,拎着笤帚,带好门向外走去,接着我听到了一阵犬
期刊
我对菩萨一向恭而且敬。菩萨舍身成仁,扬善隐恶,普渡众生却不食人间烟火。唯独对《西游记》中的观世音菩萨颇有微词。我佛慈悲,为什么非要补足唐僧师徒八十一难?  细一想,人生经历又何只八十一难?  “人”还未形成便有难。孕妇稍有不慎便会流产。什么时候不高兴随时还可把“人”“做掉”。  人出生时“儿奔生来娘奔死,阴阳相隔一层纸。”“踩地生”、“坐地生”、“花地生”、“横地生”,难产是人第一道难关。  婴幼
期刊
和老刘交往是近两年的事。  那是我退休后在一次有关散文的座谈会上我们认识的。  “我叫刘恩溥。文刀刘,恩惠的恩,末代皇帝溥仪的溥。”会后吃饭时,他既简练又清晰,声音洪亮地介绍了自己的姓名。他身材高大,却有些瘦弱,眉宇间透着豪气,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后我们一起又开过几次会,通过几次电话,特别是我写的几篇散文,通过电子邮件發给他,他中肯地谈出意见,令我对他刮目相看。于是,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我们的
期刊
我家住在一个小镇上。原来这儿是一个渡口,历史上有个姓黄的官在这儿渡过河,因此这里就叫黄渡。  我父亲是江苏太仓人,从小到镇上来打工。在一家米厂做学徒,后来在镇上成家立业。我们住的房子,是原来一个王家大地主的水桥间。据说王姓大地主解放时被镇压了,王家有一套全镇上数一数二的大庄院,做了中心小学的分部。水桥间也充公,政府就分配给我们家住,我一住就住了二、三十年。  小镇给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黄渡小学
期刊
南国总有雨,一行雨燕衔了二月的春风,剪着枝头的鹅黄浅浅而来。这些古诗词里不住跳动着的精灵,有如清波里流动的情韵,就这样楚楚地生动你冬愁后的眸子,活跃你疲惫的神经,于是一种脱离蛰伏之累的快慰与欢娱油然而生。  我的家乡双溪,耐读不仅是因为他古老,感谢上苍造物弄人,两条小河自北泻来,流着淌着,嬉着舞着,像两位脱俗的少女,轻盈地越过小镇,小镇水环绿绕,充满了生机和灵气。  沿溪上溯,便到了慈利县境内。五
期刊
在我们的生命中也许每个人或多或少地会都会经历过一些贫困,其实贫困并不可怕,当你知道贫困会把你从困厄逆境的磨砺中使意志愈加弥坚的时候,你一定会感谢生活,感谢贫困在逆境中给你带来的战胜困难的勇气,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无论你承认与否,贫困一定是你生命中一种难得的财富。  很小的时候,我时常听大人们给我讲“凿壁偷光”的故事,那时我一直好奇,这世间怎么还会有买不起煤油灯的人,怎么会穷到这个份上?当我懵懵懂懂
期刊
前些日子回老家省亲,见到老母亲从柜子里拿出来一个包袱,里面是她以前做的新衣服,一直未舍得穿。我十分惊叹的是包衣服的布是一个已经很旧了的花布,看来已经有许多年了,老母亲竟然没仍掉,还留着它。我问母亲,这块布有多少年了?母亲感慨的说,差不多有四十年了,在过去叫“包楞皮儿”,是用来包衣服和零碎八碎的东西的。以前少数人家都有这样的包楞皮儿,现在日子好过了,家里的衣服再也不用它包了。  我听后心里像是打碎了
期刊
天气预报本市气温降到零度了,一大早起床,心想定会看到厚厚的窗花了。  起床的时间比平时稍晚了些,不自觉地往客厅的窗玻璃看去,哪儿见窗花的影子?倒是有一些水蒸汽和有用手指在玻璃上面写字留下的痕迹,上书三个草书大字:M大爷!往阳台看去,同样有这个明显的签名。  “是谁干得?”  “咦!难道还有为了看窗花而起得更早的人?”妻子还在床上看书,儿子的房间里静悄悄的,还不趁这个好机会多睡会儿懒觉?透过窗子看过
期刊
敞开记忆的门,模糊而清晰的印记鱼贯而出,拥挤着满心的斑驳与疮痍。  越过时间的隧道,采摘柑林那只最红的橘,剥开外皮合围在一起的心事,一粒粒蹦出,咀嚼于口腔的酸甜苦辣咸,不知该取舍于谁的檐下…一若隐若现的繁星沉落在幽蓝的汪洋中,很远又很近,攘攘众生沉落记忆,而我躁动的灵魂注定要独自远行。  微笑的时候,书本也一样红在课堂,叽叽喳喳在雁群里唱响晴天,可分分是泪那般珍贵的时候,独雁是一枚叶,长在冬天的树
期刊
寂静  你说很远的怀念,像一张脸。时时出现,如梅花绽放。不再沉默的风声,有更多季节的内容。  我们在危崖之上看尽风景,看尽流云四散。  旧的言辞,逐渐散落,满天的星辰捧着夜色,显出了双手之重,显出了融化的寂静。一再扩大的心情。一再萌绿的路径。凝定,远望,找到了所有不应遗忘的苦与甜,找到穿越惊颤梦幻的呼唤。  他站在岁月的窗前,感受自己寂静的无限分量。  有一秒钟的零落就能触碰到他敏感的神经,身后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