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农村地区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与方法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素养在人的一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从娃娃抓起。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应该积极研究对策,努力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农村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基础教育薄弱,对于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摆在广大教育者面前的难题。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及农村教学实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思考:
  1. 强化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求知热情”。 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他们对一些有趣的事情能很好地记住,而对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有时记起来却感到困难;他们能记住一些具体的、直观的材料,而对抽象的词、公式和概念却难以记住。因此,如果学生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那语文素养的提高将是一句空话。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采取积极的态度肯定学生,激励学生,要创造一种使学生心情愉快,能激起强烈求知欲的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才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比如:课堂上学生对老师的讲解或学生的发言有问题和看法时,应让大家各抒己见,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或回答有创造性时,学生可以自由为该生鼓掌喝彩。学生回答有困难时,教师可以说 “你再想一想”,“谁来帮帮他”。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应允许改正,并允许其坐下来思考。老师评价学生答问时用一些简短而有激励性的语言“你讲得真好”,“你真会动脑”,“这个解法很独特”等,这些有鼓励性的语言,都会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增强表现欲,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由于农村地区的孩子还不能广泛利用互联网,有些社会前沿的东西学生知之甚少,教师必须主动从互联网、从孩子们生活的农村环境去提取与教学紧密相关的资源,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探讨春天是什么颜色的问题,让学生放假回家自己去观察回来结合具体实物展示成果,学生兴趣很浓,教学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2. 创设情境,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教师创设的情境有效与否要看是不是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索的情境就是有效的情境。
  在农村地区,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起学好语文的情感。常用方法有:
  (1)联系生活展现情境。生活是知识的源泉,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须“深入生活,表现生活”。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作者在文章中反映的生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沟通,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例如:在教三年级下册教材的《赶海》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天气好热啊!想不想去游泳?”“想!”学生听了异口同声的回答,随即我又故设悬念说:“游泳太危险,算了,我们到海边吹吹海风,凉爽凉爽去,说不定还能捡到美丽的贝壳呢。”经我这么一说,学生按捺不住激动地心情了,说:“老师,那我们什么时候去呀?”我笑着说:“现在去!”于是,抓住这一有利的教学时机进行板课题,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入,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运用实物演示情境。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课文中涉及的事物,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实物一出示,儿童便豁然领悟。实物演示既可以由老师展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展示。如在上《琥珀》一课时,让学生展示自己所收集的琥珀或其照片,一边向大家介绍。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借助图画再现教学情境。教学中的诗、文、画是不分家的。因此,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上五年级《燕子》一课时,运用图画再现春天的景色,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教师要加以指点和启发,以引导学生认识的方向性;同时还要有感情地讲述,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
  (4)播放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所以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比如上《月光曲》时,如果能把音乐素材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能真正实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扮演角色体会情境。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扮演角色有四种做法:
  ①进入角色。②分角色朗读。③直接表演。④改编课本剧。
  比如人教版五年级课文《田忌赛马》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效果非常好。
  (6)锤炼语言描绘情境。教学如果离开了教学语言,就不能创设教学情境,即使有了某种情境,也不能发挥教学作用,实现情境的价值,所以说教学语言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教师要加大语言的训练力度,让学生不断的交流,提高。比如人教版三年级有一篇课文《两小儿辩日》,如果使用这种方法,课堂效果就会非常明显的。
  还有就是选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做创设情境的素材,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激情,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活动的实效性。
  3. 加强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空间
  创新心理学研究表明:自学能力对于人的未来发展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是各种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而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核心,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应该把阅读教学提升到它应有的位置和高度,《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学生九年的课外阅读量应该在400万字以上,这对农村地区的学生而言,是很难实现的。农村地区因为受制于各种主客观条件,学生的阅读往往局限于教材,以致出现了读了几年的书,只读了几本教材。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产生,如果不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的阅读,那么学生的事业空间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必须强化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并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基本策略是:利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方法;教师及时通过报刊、互联网等途径给学生提供必要的阅读素材并引导学生如何搜集、辨别信息;举办读书活动,激励学生积极阅读;引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阅读心得的工作,注重阅读效果的反馈。   4. 习惯培养,养成学生终生受用的习惯
  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命运。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叶圣陶先生认为:“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因此,对于农村地区的语文教育,习惯培养至关重要。
  (1)让学生逐步养成读、画、批、写的习惯。在预习时,可以让学生轻声朗读,也可以默读;对课文的好词好句或各种问题,要鼓励学生用笔画出来,或者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要允许他们用笔写在课文的空白处;对于学生的书写,要从小学时代就认真落实,绝不能马虎。
  (2)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质疑问难是理解和感悟课文的关键。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北京市赵景瑞老师根据多年经验,将学生的质疑分为五个层次:第一,疏通性问题。这是有关文章字、词、句方面表层的疑问。第二,深究性问题。主要指有关思想内容深层的问题。第三,鉴赏性问题。这是从思想内容回到语言文字,有关表达形式的赏析疑问。第四,延伸性问题。这往往出现在课文读懂后,学生想知道有关的扩展知识。比如学习《蝙蝠和雷达》,学生会提出:“既然蝙蝠的眼睛对探路没有用,那它还长眼睛干什么?”第五,评价性问题。提出对课文的不同看法,甚至修改意见,是带有创造性的疑问。如学了《狐假虎威》,学生提出:“课文说‘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对不对?大象、狮子也是野兽,它们是不会被吓跑的。”这个分类比较科学,可以供教师们在引导学生质疑时借鉴。
  (3)养成学生规范的习惯。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对农村地区的许多学生而言,受到许多生活语言的影响,会出现学习、使用语言文字不规范的现象,语文教师必须从语法规范、书面语规范等方面加以引导。从标点符号、读音准确且语调富有美感、书写规范、表达规范等细节方面都要强化。
  5. 重在积累,夯实人生的进步根基
  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语言积累的要求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能背诵课本中要求背诵和默写的内容;积累相关的字、词、句、段、篇等;第二, 能注意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第三,能在生活中广泛积累语言材料。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而言,首先要利用好教材的相关板块。①拼音板块:正确读准字音,辨析正确读音等。②汉字板块:改正词、句中的错别字;形近字与音近字归类积累等。③词语板块:成语,分类描写的词语,反义词与近义词,关联词等。④句子板块:名人名言,谚语,歇后语,对联,古诗名句等。⑤段篇板块:古诗,名段,名家名篇等。
  其次应强化课外阅读的积累,教师要积极利用报刊、杂志、网络搜集时代气息浓厚的文字材料,把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字、词、优美的句段以及有关的知识或者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进行归类,并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出有哪些类型。如人物类:①英雄人物;②体育名星;③爱国人物等。
  再次应注意生活方面的积累。将在生活中运用的语言以及需要我们运用好语言解决好的事例进行分类,便于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恰当的运用和学习,真正实现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如:文明礼貌用语这一类型。
  6. 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由于语文是人类社会交流、交际的工具,所谓语文能力就是在听说读写等语文活动中形成的能力,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成为爱读书、会读书、能说会写的真正的“文化人”。在农村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以举办演讲比赛、辩论赛、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班会活动等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实际应用中提高语文素养。
  收稿日期:2013-04-25
其他文献
【摘 要】愉快学习是实施音乐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有效手段。在愉快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把握愉快教学的兴趣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并针对学生好玩、好动、好奇的年龄特征逐步加以实施。  【关键词】愉快;学习;兴趣;主体;体验;好玩;好动;好奇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
期刊
日记是生活的剪影,是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每天写点内容,必将促使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去组织语言,更能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但长期坚持不懈写下去,需要顽强的毅力,而且写作日记往往会使小学生陷入记事化、顺序化的固定模式,写作技巧十分的简单,没有创意。要走好作文教学与业余日记相结合之路,教师必须在学生的薄弱环节上下功夫,方能使“写作日记”真正服务于作文。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坚持下来并写好日记呢? 
期刊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正如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其不完善的一面一样,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可谓是
期刊
【摘 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创设“民主、快乐”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焕发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参与;亲近;体验;探索;实践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快乐有效学习才是课堂的主线。如何使数学课堂教学科学化,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
期刊
在电力系统中,由于电感、电容这些无功元件的存在,不仅系统中存在着有功功率,而且存在着无功功率。虽然无功功率本身不消耗能量,它的能量只是在电源及负载之间进行交换,但是在这种能量交换的过程中会引起能量的损耗,并使电源的视在功率增大,这将对系统产生以下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1)电网总电流增加,从而会使电力系统中的元件,如变压器、电器设备、导线等容量增大,使用户内部的启动控制设备、量测仪表等规格、尺寸增
期刊
学习意志是指学习者自觉地确定学习目的,有意识地控制和及时调节学习行为,努力地克服学习困难,以实现预定学习目的的心理过程。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意志的培养,谈几点粗浅的见解。  1.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意志的意义与作用  1.1 良好的学习意志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通过学习,学生把前人的知识与经验进行内化,并转化为自身的智力和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学习意志,才能克服困难,深入
期刊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创新教育成功的关键。为此确立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课堂教学策略至关重要。创新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就是在实施创新教育中运用创造学、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根据课堂教学特
期刊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运用想象力来从事意义创造和分享的过程, 在新形势、新环境、新理念的推动下,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教唱几首儿歌、灌输一些简单的乐理只是,更重要的是教师应以优美的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带给学生艺术美的熏陶和享受,构建高效活泼的音乐。但是音乐课堂上教师带给学生的究竟是什么?究竟该如何打造音乐高效课堂呢?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的时间里通过各种 活动使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结合我的教学实践
期刊
中学物理教学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分析和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等能力,其中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其它能力的基础。因为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呢?我认为:  1. 转变观念,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前提  物理教学必须加强实验教学,这在我国历来的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都十分赞成这一观点。随着教学的改革,实验教学得到了逐步的加强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本文主要从班主任的选拔、培养、考评、奖励等方面论述班主任的管理。  【关键词】班主任;选拔;培养;考评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班主任素质高低及其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