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指导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_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这些话道出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以笔者多年语文教学实践来看,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注重学生阅读指导,对学生语文学习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教学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范读
  小学生模仿力很强,教师的范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教师范读最大的优点是形神兼备、声情并茂。可以把声音、语气、表情、动作、神态等多种信息直观地传递给学生。学生闻其声,视其人,必然亲其情!范读时机的选择也要恰当,传统教学中,教师授课开始就范读课文,残忍地剥夺了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权力,尤其是他们自己读书的积极性。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在什么时候范读依具体情况而定,可在学生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时范读,在学生要求范读时再范读,教师要做到语言准确,富有激情,表情到位,感情到位,真正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教师范读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参与。教师范读时,学生可以是静静地聆听;可以是边听边看课本;可以是轻声伴读;也可以是逐句跟读。
  二、注重默读
  默读能最有效地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能体现终身化学习的需要。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工作已与阅读息息相关,阅读的方式,主要是默读。社会节奏起来越来越快,信息量在迅速扩大,因此,对人的默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现代人,必须善于默读,善于广泛吸收知积,善于捕捉各种信息,善于在们读中思考、比较、鉴别,善于精读、略读、泛读、跳读。缺乏默读能力的人,在现代社会是很难立足的。因此,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我们丝毫不可忽视默读训练的重要性。
  默读能促进学生静心思考,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摄取信息量。《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默读最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更能关注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默读的一般要求是不指读,不出声,一边读,一边思考。由于默读不出声,省去了发音的动作,所以速度快,不互相影响,既保证环境的安静,又有利于集中思考问题,不轻易疲劳。教学实践证实,默读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平时看书读报,人们往往采用默读的方式。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扩大知识面,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十分重要。
  默读,要讲究方法,形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默读训练的基本方法有:①动眼不动嘴。凡是动嘴的默读不是真默读,而是“默朗读”,那是很难提高默读速度和默读质量的。②边读边想。学会在默读中思考,在默读中分析综合、质疑问难、欣赏评价,是训练有效默读的基本方法。③边读边记。“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提倡默读时动笔圈圈、点点、画画、写写,提高思考的质量。④训练“一目十行”地阅读。默读既要会精读,又要会速读。既要“咬文嚼字”,又要“一目十行”。信息时代对速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平时的课外阅读也要有一定的速读,“一目十行”的功用已越来越显著。方法的掌握靠反复训练,训练得多了,就可以成为终生受用的习惯。
  三、注重朗读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其中有三个要素:正确、流利、有感情。此三者相辅相成,互相关联,螺旋提升,缺一不可。
  1、读的正确。这是指导学生在朗读时应狠抓一个“准”字,所谓“准”,就是发音准,不念错,不任意添字或丢字,每个字的发音要清楚、响亮,而且不能唱读。为了做到发音准确,除适量的齐读外,多给学生提供独立朗读的机会,便于教师辅导,及时纠正学生发音不准确的现象。只有从严要求,持之以恒,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好课文。
  2、读的流利。流利地读主要是不断读,不读破句。要做到流利地读,关键在于扩大视觉广度。不仅看一个词读一个词,而且能够嘴里读这个词,眼睛就看下一个词,迅速把几个词联系起来,做到停顿正确。这只能通过多朗读,多练习,才能达到。
  3、读的有感情。让学生根据教材中人物的特点和内容有感情的去读。朗读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活动,往往能经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目、耳、口、脑协同活动,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品味文章的文辞美,音韵美,色彩美和情感美,从而达到增强语文情感的目的。
  “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目标,是三个有递进性的不同层面的要求。我们在朗读训练时,要步步落实,循序渐进。只有在读“正确”的基础上,才能达成“流利”的目标;只有踩实了“正确”、“流利”这两步,“有感情”才有可能得到实现。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在第一课时保证学生的朗读时间,使学生充分的读,从而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无论是范读、默读还是朗读,都应把指导阅读和学生有感情的阅读作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做到有感情的读,就能凭借语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爱憎好恶,做到入境动情,进而达到知情明理,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相互对话的空间,动态的、发展的、生成性的东西很多,生成性资源不仅呈现出结果,还呈现出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些生成性资源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是稍纵即逝的。下面介绍我在教学中的几个“意外生成”事例的利用及体会。  一、抓住“意外”情境,服务化学教学  课堂教学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境、“独到见解”和“独特体验”。但不管是突发性的,还是诱发性的课堂生
期刊
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广泛运用非创作性写作方法,优秀的作文并非全靠创作非创作性写作方法运用得好照样能写出好作文。  第一、借用引用。  借用就是借名句,警句。古诗文的句子以及流行歌曲中的句子都可以借用,因为这些句子存在生命力,影响力,如果借用得好,会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引用也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引用他人之说为“我”的论点服务;引用具体的事实和数字使“我”的说明更具说服力;引用诗句为“我”的文章增
期刊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以生为本”?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营造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  生本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变“个体学习”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走进生本课堂,我们会发现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会让课堂成为学生燃烧学习热情的舞台。合作互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具体表现为:一是小组合作学习、互动交流是生本教育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二是读说结合、读写相辅是生本语文的
期刊
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是贯穿于整个教育发展历史的一根主线,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问题都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必须要给语文课堂更多的鲜活的生活情趣,从而开启学生语文学习的智慧,实现有效教学。  首先,教师要关注学生生活,尊重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课堂学习
期刊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数学教学工作中如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找出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认为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
期刊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态度,实现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在当前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下,教师只“走近”学生还不够,更应“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心灵深处。下面就情感因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情感教学概念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
期刊
语文作为高中教学的基础学科,其重要地位一直被人们所忽视。照本宣科也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普遍情形。如何改变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被动接受地位,如何使高中语文教学响应国家的号召,关键在于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创新理念,积极采取创新方法来改变传统高中语文教学的弊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体。  以下我们分几点谈谈教师在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应该如何创新:  一、树立整体教学观,让学生把握教材
期刊
如何挖掘中国传统诗歌的合理内涵,推动历史教学改革,使我们的历史更有魅力,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历史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力图对诗歌引入历史教学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俗话说,一个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应做到每节课有一个精彩的开头即新课的“导入”。例如在讲授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的统一第22节《祖国的统一大业
期刊
一、学困生的表现:  每一个班。每一个学生群体之间,都会存在学困生,甚至可以说,他们是一个个小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他们在学习等方面的表现有共性,同时又有差异。李某某,我班德一名男同学。在学习方面的表现主要有下面的特点:课堂上,老师讲课时,她经常将手伸进课桌之内,玩玩具,或干脆蹲下,在桌舱里找东西,或偷卡一些漫画书,有时候甚至连课本都懒得打开。被人读书,他不读,别人思考问题,他干自己的事,很少能够集
期刊
数学发展到今天,与社会白勺关联越来越紧密,应用越来越强。强调数学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我们深刻认识到,课改还有一个重要特:二,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发现数学概念、定理的形成过程。对此《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