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一学段的写话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可见,作文起始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一种内驱力,学生一旦对写话产生了兴趣,就为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现在我们所使用的人教版的一到二年级的教材,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插图是文本内容的浓缩,是静止的,是语言文字形象直观的反映,能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材料的感悟。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观图比读文更有趣,学生看着图片,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印象更为深刻。这些精美的图片编排,体现了低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及年龄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作为教材的二度开发者,我们应挖掘手边的资源,充分激发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写话兴趣,让插图为说写架设桥梁。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谈谈我的一些尝试。
一、呵护起点——不由自主的表达欲望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低段学生的纯真直率,往往体现在他们言行的无所顾忌、不由自主上。当打开伴着淡淡墨香的书页时,一幅幅色彩艳丽、主题鲜明的图画,立刻吸引了他们的眼球。学生有话要说,就有话可写,我们一定要呵护这份珍贵的表达欲望。
1.乘势,推波助澜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直观生动的形象比较容易激发他们的说话写话欲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的无拘无束的气氛中。”愤而启,悱而发,乘势助推,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看雪》,有一幅孩子们在雪地里玩雪的主题图。我在上这课时,用大屏幕投影出这个画面,同学们立刻就按捺不住了,叽叽喳喳地说开了:“看,雪人!”“还有雪球!”“好多雪呀!”……这是最自然的展现,最真实的声音。我微笑着用手势示意大家安静,鼓励道:“看你们这么高兴,说说看,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过了一会儿,小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小红堆了个大雪人,用胡萝卜给雪人做鼻子,用红辣椒给雪人做嘴巴,用两颗桂圆核给雪人做眼睛,还用小水桶给雪人做帽子。”“我来补充。最有趣的是两串冰糖葫芦成了雪人的一双手。”……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从一句到两句,从一段到几段,很快组成了一篇作文。我激励道:“你们观察得真细致,表达得真生动,不把它们写下来那多可惜呀!”“是呀,我要把它写下来。”与课文的句子“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相比,学生们笔下的语句不知精彩了多少倍!这其中,老师的推波助澜功不可没。
学生刚开始学习写话,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凭借物,让学生说话时有所依靠,有所凭借。课文插图就是一个极好的凭借,可以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而这是培养写话兴趣的第一步。
2.点拨,柳暗花明
“看”是吸收,“说”是表达,“看”是“说”的基础,只有看懂插图,才能说得准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词汇量相对较少,语言表达的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在说图的过程中遇到瓶颈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引领他们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是篇童话,共安排有两幅主题图。我在全校上了教研课,借助第二幅插图进行说话、写话训练。画面内容与课文文字基本吻合,学生说起看到的事物时也井然有序,不偏不倚,但都是些很浅显的话,如:“鸭先生在清扫小路上的垃圾。”“兔姑娘在浇花。”说不出画面中藏着的更深层的意蕴。我就话锋一转,旁敲侧击:“如果你就是鸭先生,或是兔姑娘、鹿先生,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学生思索片刻,说:“鸭先生手里拿着扫帚,认真地清扫着小路上的垃圾。它在心里想:我要打扫干净,不放过任何垃圾。”“兔姑娘看见鸭先生在清扫小路上的垃圾,它就赶快跑回家拿来水壶,对鸭先生说:‘让我来帮忙吧,找回美丽的小路,我也有责任。’”
二、树立信心——有滋有味的写话体验
低年级学生要想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得完整,有条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启发点拨。只有这样,学生才有信心与写话拉起手来做朋友,学生才能在有滋有味的写话中,愉快地扎根进习作的沃土。
1.仿写,敢于表达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学习技能的基本手段。仿写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尤其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提供文体规范的句式,让他们进行仿说仿写训练,好比为他们的习作之路铺上基石,给他们提供行走习作之路的扶手。在出示句式的同时,给予相应画面的直觉补充,定能激活学生的话语思维,拓宽他们的写话途径,增强他们的写话自信,从而使他们敢于表达。
《一株紫丁香》是篇诗歌,全诗共有五个小节,其中第三、四小节的语言排列结构相同。在学习了第三、四小节后,我采用仿写的形式让学生结合插图续写诗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老师——
( )
那是我的( )
( )
学生时而看图,时而思考,灵感的火花不断涌现。
老师——
树挺了挺腰板
那是我们的勇气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鼓励
老师——
花香阵阵扑鼻
那是我们的问候
祝您每天都开心快乐
又如学习《春雨的色彩》一文后,我让学生看着插图仿写:
“( )说:‘春雨是( )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 )上,( )就( )了。春雨洒在( )上,( )也( )了。’”
因为有了课文的范例,学生也用诗一样的语言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其生动的语言,一点也不比课文逊色。 这样的训练,由于给了学生一定的模式,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自然易于动笔,有话可说。这激起了学生写话的兴趣,使他们乐于仿写,使他们的写话能力得到提高。正如茅盾所说:“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
2.观察,乐于表达
会观察是学会写话的首要条件,低年级学生的概括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都比较弱,观察时易被无关要素吸引,而抓不住要点,因此,教师要活用插图这一直观手段,教给学生具体的观察方法,为中年级的写作打好基础。
(1)单幅图的观察。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先整体后局部、先主后次、由近及远(由远及近)、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往右(从右往左),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认真地观察分析图画的方法。
在《看雪》一课,学生沉浸在自由表达之中,我在肯定的同时,提示他们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然后按观察的顺序说话。有了这样的要求,学生在观察图画时,就会有意识地寻找一定的顺序,说话时就有条理了。有的学生由近到远地观察,有的由远到近地观察,也有的先看整幅图,再按远近的顺序观察……在有意的引导下,教师增强了学生有序观察、有序说话的意识。
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图画上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按观察的顺序说话、写话,为有条理地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2)多幅图的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图画之间、人物之间、人物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分出主次,确定重点,这样说话、写话时才会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如第四册口语交际话题“我独自在家时”由四幅图组成,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按照图画排列的顺序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再引导学生议一议:“我”独自在家时遇上了什么事?“我”是怎样应对的?主要是在哪两幅图中体现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四幅图的意思分主次进行串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就成形了。所以说,写话要有条理,就得有一定的顺序。
三、放飞想象——文思如泉涌的创作乐趣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童话王国里,低段学生是富有想象力的,他们喜欢在观察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展开奇思妙想。“在做梦的年龄,让儿童把梦做够。”低年级是想象力培养的黄金时期,借助课本插图,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说话、写话能力,唤醒沉睡的写话潜能,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说话、写话的兴趣。
1.补白,合理想象
形象生动的课文插图,具有情节浓缩的特点。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较单调,我们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以老师的提问为支点,进行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
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自己去吧》时,我利用课文中“小鸭子对妈妈说自己想去游泳和去山那边看看”这句话想象,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思考:为什么小鸭子要提出这样的要求?画面中清澈的溪水、碧绿的草坪、可爱的小鸭子给了学生想象的动力:鸭妈妈带着小鸭子来到河边的草地上散步,小鸭子看到小溪里的水是那么的清,就想到小溪里去玩耍,可是它不会游泳……此时学生思维的火花在不断闪烁,想象的翅膀在自由挥动,自由表达的欲望之门已经敞开,稚嫩的笔尖下文思如泉涌。
有些课文的有些地方写得或含蓄,或简练,留有悬念,让学生有想象、拓展的空间。教师可以找准这些空白点,让学生把文章写得简练的地方写具体,在含蓄的地方写出情感,由一幅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有时,教师还可以只提供一种情境,让学生的想象自由驰骋。
2.创编,大胆想象
课本中的插图是为表现文章主题服务的,有的课文有一幅,有的课文有两幅,有的课文有三四幅,插图或独立,或连续。其中,单幅、少幅插图的课文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有时给故事接个尾巴,有时在故事中间插入他们想象的情节,有时给故事来个改编……学生乐此不疲。我们要做的是“无中生有”。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课文的结尾有悬念,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再看课文的第二幅插图,旁边的泡泡上写着: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我们可以继续追问:“种葫芦的人来年再种葫芦,能收获葫芦吗?”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以原文的终点作为习作的起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在自由表达的空间里畅所欲言,创意无限。
又如第二册“语文园地四”要求学生续讲故事:“小兔正在路上散步,小松鼠急急忙忙地向它走来……”请把上面的故事讲完,再把自己讲的故事画一画。图画以它独特的色彩、直观的形象,为学生所喜爱。他们喜欢看图画,收获新知;他们喜欢画图画,表情达意。
看图想象也要力求百花齐放,从“异”字入手。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创新思维,大胆想象,想别人还没有想到的,说别人还没有说过的。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在我和我们班的孩子一起走过的近两年的时间里,大部分孩子爱上了写话,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部分孩子的作品在各类报刊上发表。在这块沃土上,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也嗅到了泥土的芳香。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低年级的写话,是学生一生写作的起点。我们作为他们的引路人,首要职责就是保护和激发他们的写话兴趣,让学生在精美插图的陪伴下主动写话,乐于写话,把写话当做一种快乐,帮助他们架设说写桥梁。
(责编 莫彩凤)
现在我们所使用的人教版的一到二年级的教材,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插图是文本内容的浓缩,是静止的,是语言文字形象直观的反映,能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材料的感悟。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观图比读文更有趣,学生看着图片,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印象更为深刻。这些精美的图片编排,体现了低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及年龄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作为教材的二度开发者,我们应挖掘手边的资源,充分激发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写话兴趣,让插图为说写架设桥梁。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谈谈我的一些尝试。
一、呵护起点——不由自主的表达欲望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低段学生的纯真直率,往往体现在他们言行的无所顾忌、不由自主上。当打开伴着淡淡墨香的书页时,一幅幅色彩艳丽、主题鲜明的图画,立刻吸引了他们的眼球。学生有话要说,就有话可写,我们一定要呵护这份珍贵的表达欲望。
1.乘势,推波助澜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直观生动的形象比较容易激发他们的说话写话欲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的无拘无束的气氛中。”愤而启,悱而发,乘势助推,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看雪》,有一幅孩子们在雪地里玩雪的主题图。我在上这课时,用大屏幕投影出这个画面,同学们立刻就按捺不住了,叽叽喳喳地说开了:“看,雪人!”“还有雪球!”“好多雪呀!”……这是最自然的展现,最真实的声音。我微笑着用手势示意大家安静,鼓励道:“看你们这么高兴,说说看,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过了一会儿,小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小红堆了个大雪人,用胡萝卜给雪人做鼻子,用红辣椒给雪人做嘴巴,用两颗桂圆核给雪人做眼睛,还用小水桶给雪人做帽子。”“我来补充。最有趣的是两串冰糖葫芦成了雪人的一双手。”……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从一句到两句,从一段到几段,很快组成了一篇作文。我激励道:“你们观察得真细致,表达得真生动,不把它们写下来那多可惜呀!”“是呀,我要把它写下来。”与课文的句子“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相比,学生们笔下的语句不知精彩了多少倍!这其中,老师的推波助澜功不可没。
学生刚开始学习写话,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凭借物,让学生说话时有所依靠,有所凭借。课文插图就是一个极好的凭借,可以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而这是培养写话兴趣的第一步。
2.点拨,柳暗花明
“看”是吸收,“说”是表达,“看”是“说”的基础,只有看懂插图,才能说得准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词汇量相对较少,语言表达的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在说图的过程中遇到瓶颈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引领他们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是篇童话,共安排有两幅主题图。我在全校上了教研课,借助第二幅插图进行说话、写话训练。画面内容与课文文字基本吻合,学生说起看到的事物时也井然有序,不偏不倚,但都是些很浅显的话,如:“鸭先生在清扫小路上的垃圾。”“兔姑娘在浇花。”说不出画面中藏着的更深层的意蕴。我就话锋一转,旁敲侧击:“如果你就是鸭先生,或是兔姑娘、鹿先生,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学生思索片刻,说:“鸭先生手里拿着扫帚,认真地清扫着小路上的垃圾。它在心里想:我要打扫干净,不放过任何垃圾。”“兔姑娘看见鸭先生在清扫小路上的垃圾,它就赶快跑回家拿来水壶,对鸭先生说:‘让我来帮忙吧,找回美丽的小路,我也有责任。’”
二、树立信心——有滋有味的写话体验
低年级学生要想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得完整,有条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启发点拨。只有这样,学生才有信心与写话拉起手来做朋友,学生才能在有滋有味的写话中,愉快地扎根进习作的沃土。
1.仿写,敢于表达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学习技能的基本手段。仿写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尤其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提供文体规范的句式,让他们进行仿说仿写训练,好比为他们的习作之路铺上基石,给他们提供行走习作之路的扶手。在出示句式的同时,给予相应画面的直觉补充,定能激活学生的话语思维,拓宽他们的写话途径,增强他们的写话自信,从而使他们敢于表达。
《一株紫丁香》是篇诗歌,全诗共有五个小节,其中第三、四小节的语言排列结构相同。在学习了第三、四小节后,我采用仿写的形式让学生结合插图续写诗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老师——
( )
那是我的( )
( )
学生时而看图,时而思考,灵感的火花不断涌现。
老师——
树挺了挺腰板
那是我们的勇气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鼓励
老师——
花香阵阵扑鼻
那是我们的问候
祝您每天都开心快乐
又如学习《春雨的色彩》一文后,我让学生看着插图仿写:
“( )说:‘春雨是( )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 )上,( )就( )了。春雨洒在( )上,( )也( )了。’”
因为有了课文的范例,学生也用诗一样的语言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其生动的语言,一点也不比课文逊色。 这样的训练,由于给了学生一定的模式,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自然易于动笔,有话可说。这激起了学生写话的兴趣,使他们乐于仿写,使他们的写话能力得到提高。正如茅盾所说:“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
2.观察,乐于表达
会观察是学会写话的首要条件,低年级学生的概括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都比较弱,观察时易被无关要素吸引,而抓不住要点,因此,教师要活用插图这一直观手段,教给学生具体的观察方法,为中年级的写作打好基础。
(1)单幅图的观察。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先整体后局部、先主后次、由近及远(由远及近)、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往右(从右往左),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认真地观察分析图画的方法。
在《看雪》一课,学生沉浸在自由表达之中,我在肯定的同时,提示他们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然后按观察的顺序说话。有了这样的要求,学生在观察图画时,就会有意识地寻找一定的顺序,说话时就有条理了。有的学生由近到远地观察,有的由远到近地观察,也有的先看整幅图,再按远近的顺序观察……在有意的引导下,教师增强了学生有序观察、有序说话的意识。
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图画上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按观察的顺序说话、写话,为有条理地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2)多幅图的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图画之间、人物之间、人物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分出主次,确定重点,这样说话、写话时才会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如第四册口语交际话题“我独自在家时”由四幅图组成,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按照图画排列的顺序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再引导学生议一议:“我”独自在家时遇上了什么事?“我”是怎样应对的?主要是在哪两幅图中体现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四幅图的意思分主次进行串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就成形了。所以说,写话要有条理,就得有一定的顺序。
三、放飞想象——文思如泉涌的创作乐趣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童话王国里,低段学生是富有想象力的,他们喜欢在观察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展开奇思妙想。“在做梦的年龄,让儿童把梦做够。”低年级是想象力培养的黄金时期,借助课本插图,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说话、写话能力,唤醒沉睡的写话潜能,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说话、写话的兴趣。
1.补白,合理想象
形象生动的课文插图,具有情节浓缩的特点。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较单调,我们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以老师的提问为支点,进行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
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自己去吧》时,我利用课文中“小鸭子对妈妈说自己想去游泳和去山那边看看”这句话想象,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思考:为什么小鸭子要提出这样的要求?画面中清澈的溪水、碧绿的草坪、可爱的小鸭子给了学生想象的动力:鸭妈妈带着小鸭子来到河边的草地上散步,小鸭子看到小溪里的水是那么的清,就想到小溪里去玩耍,可是它不会游泳……此时学生思维的火花在不断闪烁,想象的翅膀在自由挥动,自由表达的欲望之门已经敞开,稚嫩的笔尖下文思如泉涌。
有些课文的有些地方写得或含蓄,或简练,留有悬念,让学生有想象、拓展的空间。教师可以找准这些空白点,让学生把文章写得简练的地方写具体,在含蓄的地方写出情感,由一幅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有时,教师还可以只提供一种情境,让学生的想象自由驰骋。
2.创编,大胆想象
课本中的插图是为表现文章主题服务的,有的课文有一幅,有的课文有两幅,有的课文有三四幅,插图或独立,或连续。其中,单幅、少幅插图的课文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有时给故事接个尾巴,有时在故事中间插入他们想象的情节,有时给故事来个改编……学生乐此不疲。我们要做的是“无中生有”。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课文的结尾有悬念,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再看课文的第二幅插图,旁边的泡泡上写着: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我们可以继续追问:“种葫芦的人来年再种葫芦,能收获葫芦吗?”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以原文的终点作为习作的起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在自由表达的空间里畅所欲言,创意无限。
又如第二册“语文园地四”要求学生续讲故事:“小兔正在路上散步,小松鼠急急忙忙地向它走来……”请把上面的故事讲完,再把自己讲的故事画一画。图画以它独特的色彩、直观的形象,为学生所喜爱。他们喜欢看图画,收获新知;他们喜欢画图画,表情达意。
看图想象也要力求百花齐放,从“异”字入手。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创新思维,大胆想象,想别人还没有想到的,说别人还没有说过的。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在我和我们班的孩子一起走过的近两年的时间里,大部分孩子爱上了写话,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部分孩子的作品在各类报刊上发表。在这块沃土上,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也嗅到了泥土的芳香。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低年级的写话,是学生一生写作的起点。我们作为他们的引路人,首要职责就是保护和激发他们的写话兴趣,让学生在精美插图的陪伴下主动写话,乐于写话,把写话当做一种快乐,帮助他们架设说写桥梁。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