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问”留给学生“提”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起于思,思源于问。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关键。一堂好课往往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为了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当前很多的语文课堂教学矫枉过正,一改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满堂问”,教师牢牢把握“问”的话语权。笔者认为,教师与其紧握话语权,倒不如及时更新观念,勇敢探索实践,转换教学形式,将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样既符合新课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又可以充分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那教师该如何指导高年级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
  一、更新观念,鼓励学生“敢问”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他们对世界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当面对不很了解的知识和不太熟悉的环境时,他们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对未知世界认知的渴望。这时,教师如果及时更新观念,改变“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传统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勇敢地提出问题,或许就能够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或师生、生生间的协作探究解决问题。牛顿正是敢于追问“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发现了影响深远的物理学定律——万有引力;瓦特正是好奇于“热水炉上的茶壶盖为什么会被顶起”发明了蒸汽机;阿基米德正是疑惑于“浴缸的水为什么会漫出来”发现了浮力原理。世界上有成就的科学家大多是敢于发问,善于发问的人。教师将提问的话语权还给学生就是要鼓励他们跳出思维的条条框框,勇于发问,并用自己的方法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在鼓励学生敢问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勇于发问是学习者的权利,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面对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要放松心态,克服自身的害羞心理,勇敢地向同学、老师、家长等大胆提问。
  二、提供平台,帮助学生“能问”
  不少教师在尝试将课堂提问的话语权还给学生之初,常常会遭遇没有学生提问的尴尬。究其原因,不是学生心中没有问题,而是因为长期受“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习惯了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而不是提出问题,从而变得“不会”提问也不愿提问。作为高年级的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学生提供平台,给他们创造机会,帮助他们从小养成质疑发问的好习惯,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工作做好铺垫。
  我们可以在每节语文课的最后预留5~10分钟,以问题无对错、无大小为原则,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解放思想,自主提问。另外,我们可以适当延伸和拓展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提问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我们可以建议学生,尤其是天性比较胆小的学生通过在作业本里夹纸条的方式进行书面提问,或者通过短信、电话、电子邮件等现代通讯工具向教师个别提问。对学习中突然闪现的“灵感”,我们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问题册”,随时随地地记录下来;如果是学习中的问题,可以小组合作,共同研究探讨,答疑解惑。
  三、传授技巧,让学生“善问”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学生的课堂提问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只有在掌握一定提问方法的基础上,学生提出的问题才会有价值、有意义;学生也才能在自主提问和自行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清楚明白的问是提问的基本要求。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还较弱,因此教师在传授学生提问技巧时,更应该要求学生明确中心问题,简单直接地提出问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提问的水平,而且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简洁连贯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的课堂提问源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思考探究,因此,课堂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和所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学习和研究价值。与教学内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问题,学生不必过多关注。比如,有的学生在阅读《游园不值》后提出:为什么是红杏出墙来,不可以是其他植物吗?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在保护他们提问积极性的基础上加以及时引导。
  四、跨越常规,让学生“奇问”
  学生善不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总要以“疑”字为中心。质疑是提问的基础,是创新的开始。有了疑惑才会产生问题,有了问题才能引人深思,如此环环相扣,由易到难,螺旋上升。这样,学生就会在质疑中提问,因问题而思考,在思考中创新。为了引导学生问得新奇、问得有趣,我们可以提炼出一些突破常规的发问模式,让学生学会运用,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挑战心理。
  比如,学习《郑和远航》时,有学生提问:“为什么郑和远航的大船叫‘保船’?”面对这样奇特的提问,笔者没有回避,而是组织学生课后小组合作探究,借助这样的“奇问”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印象,感受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
  总之,课堂提问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如果将提问的话语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充分质疑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敢提问题、善提问题,就能较好地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增长他们的知识,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阅读是自主探究的过程。它将符号、文字、图片、图表等视觉材料转变为声音,通过听觉神经的刺激,使阅读者理解阅读材料。阅读的节奏是由阅读者自行调节的,这需要阅读者拥有一个特定的阅读环境。特别对小学生来说,他们自控能力差,外部环境的营造可以帮助他们深层次地沉浸于文本世界中。因此,为学生创设阅读的情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叹人物之悲喜,感真情之可贵  情感是阅读的重要体会,是学生与作者实现心灵碰撞的
教育是什么?也许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作出不同的诠释,但从教育的原点思考,教育应当是关爱受教育者生命发展的事业。教育的真义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领悟生命的真谛,追求生命的意义。打造生命课堂,激发生命活力是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育的根本要求。  那什么是生命课堂呢?生命课堂可以理解为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追求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一种新课程教育的理念。生命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充
绿色评价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创新。它弱化了评价的等级划分和筛选功能,放大了学生的心理特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用赏识的方法激励学生,用期待的方式鼓励学生,使评价成为激励学生发展的泵、分享学生快乐的蜜,使课堂教学充满希望,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一、赏识性评价,催生学生学习的动力  “赏识带给孩子们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一种向上的自信,其奥妙就在于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能力。于是,孩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对语文思维的提升,要么侃侃而谈,断然占用学生的思维空间,要么“抢注”思维,让优等生直接替代,大部分学生只能依附于教师的结论,肤浅地感悟和体会,使课堂难有真正的语文思考,更无法触动学生的语文情感之弦。这是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流于肤浅的根本原因。  笔者认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在引导学生经历思考的过程,激活语文思维,彰显思维的厚度。那么,该如何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效能呢?我为
在当前课堂阅读教学中,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热闹异常,看起来一派繁荣的自主探究之象。由此,默读成了被打入冷宫的妃子,遭遇了冰冷的舍弃。其实,默读作为一种有效的阅读形式,对文本的理解和梳理,解读文本内涵,具有同朗读一样的功效,也是不可或缺的。默读引导在课堂中大有用武之地。那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默读引导呢?  一、动与静转换,加强感知性默读  感知性默读是指阅读者通过感观系统接触语言文字,了解阅读材料字
在苏教版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关于生命情趣的课文,如《放小鸟》《乌鸦喝水》《小松鼠找花生果》《小动物过冬》《小鹰学飞》《变色龙》《金蝉脱壳》《人类的“老师”》等。其实谈到生命情趣,课本中还有很多。在这里,笔者以动物为例,谈一谈生命情趣的教育。  一、以心观心,体验生命的意义  以心观心,可以在静观默察中,在对动物的观察中,体验生命的意义。这样,孩子们在内心捕获了快乐与理趣。这是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呵护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这样一句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中的“之间”是一个比较值得注意的词。“之间”表明学生、教师、编者、文本四者是有“关系”的。不但有关系,而且关系还比较“复杂”。复杂在哪里?复杂在对话的立体性上。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对话,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编对话和生编对话的“六维”关系。从教学的和谐性、平
当前很多公开课,总是那么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课堂上,学生们思绪飞扬、对答如流,总给人以喜悦、惊讶、赞叹;而教师也是意气风发、胸有成竹,与学生顺利交流……在这些热闹之余,笔者不禁深思起来:语文课总需要那样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吗?难道沉默就没有它的立足之地吗?不妨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品鉴一下名师课堂中的沉默吧!  一、沉默——让学生思绪飞扬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过:语文教学是一个激发情感、启迪智慧的过程。
内容空洞,缺乏情感,是学生作文的顽疾。为什么学生的习作空泛,缺少真情实感呢?根据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一是习作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学生没有生活积累和切身的感受。二是作文教学程式化,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造成了学生人云亦云、无病呻吟的状况。  一位教育家曾说:“倘若一件事没有真正触及孩子们的心灵,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真实的情感倾诉于笔尖。”因此,我把“情”字贯穿作文教学的始终,用情感这把钥
【摘要】目前,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由于教师错误地理解“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这一要求,误将“自主”学习当成“自由”学习,“教学去教师化”,学生为了活动而活动,学习效益低下。基于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活动情境,明确单元核心任务;要适时进行学习方法与策略指导,引导学生由“学会”走向“会学”;要适当提供与学习任务群高度关联的学习资源,支持学生的深度学习;要有效开展学习评价,带动学生深度参与整个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