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Y是我的老同事,我们一起曾在一个落魄小报共事过。除了他,同期认识一枚嘴贫的东北胖子,算是寥寥几笔收获。
后来Y还曾短暂当过我一阵子邻居,对门那种,传媒大学周边的一室一厅当时只要1000来块钱租金,水果也很便宜。他家除了一屋子书显眼,其他比较明显的就是直男的那种邋遢气息。大多数未婚、父母不在身边、随随便便成长起来的北漂可能过的都是那副熊样。沙发上摊着一堆干净的、不干净的衣服,茶几上搁着外卖食品盒,喝了一半的瓶装水……养自己都已经负重不堪,还带着一只猫或狗讨生活。偶尔也见他自行车后有个姑娘,但是并不常 见。
无论如何,Y是一个朴素、脾气温和、博览群书的人。他随和热心肠,对人对事基本没有什么要求,举个例子,假如我们去吃麻辣烫,他即便不能吃辣,也不喜欢吃麻,但依然可以同行,因为还可以跟着吃吃“烫”。
传统读书人追求的随遇而安,大概就是这样。如果你一旦拥有这种气质或是倾向,生活自然就不会有什么波澜起伏。日子过得慢而静,看看书看看碟,一天就过去了。
搬离那片生活安逸、物价沉稳区域之后,2010年年底我买了一个小房子,随后所谓最严的限购政策到来,半年之后他告诉我,他也买了一个。找朋友借了一些钱,我认为这个决定是对的,还夸赞了他走出了静静的书房。
但我没想到,他举一反三起来还挺快的,第二年,在借款可能还没有还清的情况下他又迅速在燕郊买了一个大房子。当时9000多一平买的,如今已经两万。燕郊位于河北,所有在京的人都不陌生。“我坐车直达,快的时候25分钟可以到大望路,而14号线开通之后对我特别方便,因为我大部分活动地点在望京,大望路过去只有几站。”
这次见面,他对自己的这趟行程显然很满意,“也许可以这么说,我比很多住在北京市区的人出行还要便利一点。”他说得没有夸张。作为自由职业者,他的工作与电影有关,不用坐班,来城里一般是看片会之类的活动,所以并不需要浪费大量时间在通勤一事上,就算坐车也错开了高峰时间段。两三年前,他感慨如果在北京只有一套住房,实在是没有安全感的事情。而严格的限购政策之下,他只好选择在燕郊买。虽然离得远,但对于他,以及他同样不坐班的妻子来说,已经是可以接受的选项了。
现在通州已经限购,紧邻的燕郊也跟着涨起来了。“燕郊都没有什么盘可卖了,一共就这么大。而通州肯定会是这个城市未来的三个中心点之一,以后很多人在通州租房都租不起的。我在市里的那个小房子倒是没涨多少,但那片区域这几年你仔细想想几乎没有新楼盘出现,我认为这块地还没有被仔细规划,政府还不知拿它怎么弄,但以后那块地一定有用武之地。货币这么放水……”
他说自己这几年,本职工作只用了一点点的时间对付,大量的余暇都被用来研究经济,了解动向了。“尽管没钱买买买,但还是想搞明白这一切到底是在干吗?!”
我没有趁机问这一切到底是在干吗—一则我可能并没有真正的兴趣,二则我觉得三言两语他也说不清,在餐馆讨论这种也过于高调,倒是有点小小的惭愧,衬托之下,感觉好似虚度了光阴。特别是听说他竟然还在天津也买了个房子,“我是搭上了它的末班车,我看新闻,赶着在2014年5月31日之前买的,弄了个蓝印户口。毕竟还是个直辖市,我小县城的父母可以随我迁来。”
听来还有点“燃”的。一个不是爆发户,没有外力支持但是有一点积蓄的外地人,能做的感觉都已经做了。我2014年在干吗呢?
后来Y还曾短暂当过我一阵子邻居,对门那种,传媒大学周边的一室一厅当时只要1000来块钱租金,水果也很便宜。他家除了一屋子书显眼,其他比较明显的就是直男的那种邋遢气息。大多数未婚、父母不在身边、随随便便成长起来的北漂可能过的都是那副熊样。沙发上摊着一堆干净的、不干净的衣服,茶几上搁着外卖食品盒,喝了一半的瓶装水……养自己都已经负重不堪,还带着一只猫或狗讨生活。偶尔也见他自行车后有个姑娘,但是并不常 见。
无论如何,Y是一个朴素、脾气温和、博览群书的人。他随和热心肠,对人对事基本没有什么要求,举个例子,假如我们去吃麻辣烫,他即便不能吃辣,也不喜欢吃麻,但依然可以同行,因为还可以跟着吃吃“烫”。
传统读书人追求的随遇而安,大概就是这样。如果你一旦拥有这种气质或是倾向,生活自然就不会有什么波澜起伏。日子过得慢而静,看看书看看碟,一天就过去了。
搬离那片生活安逸、物价沉稳区域之后,2010年年底我买了一个小房子,随后所谓最严的限购政策到来,半年之后他告诉我,他也买了一个。找朋友借了一些钱,我认为这个决定是对的,还夸赞了他走出了静静的书房。
但我没想到,他举一反三起来还挺快的,第二年,在借款可能还没有还清的情况下他又迅速在燕郊买了一个大房子。当时9000多一平买的,如今已经两万。燕郊位于河北,所有在京的人都不陌生。“我坐车直达,快的时候25分钟可以到大望路,而14号线开通之后对我特别方便,因为我大部分活动地点在望京,大望路过去只有几站。”
这次见面,他对自己的这趟行程显然很满意,“也许可以这么说,我比很多住在北京市区的人出行还要便利一点。”他说得没有夸张。作为自由职业者,他的工作与电影有关,不用坐班,来城里一般是看片会之类的活动,所以并不需要浪费大量时间在通勤一事上,就算坐车也错开了高峰时间段。两三年前,他感慨如果在北京只有一套住房,实在是没有安全感的事情。而严格的限购政策之下,他只好选择在燕郊买。虽然离得远,但对于他,以及他同样不坐班的妻子来说,已经是可以接受的选项了。
现在通州已经限购,紧邻的燕郊也跟着涨起来了。“燕郊都没有什么盘可卖了,一共就这么大。而通州肯定会是这个城市未来的三个中心点之一,以后很多人在通州租房都租不起的。我在市里的那个小房子倒是没涨多少,但那片区域这几年你仔细想想几乎没有新楼盘出现,我认为这块地还没有被仔细规划,政府还不知拿它怎么弄,但以后那块地一定有用武之地。货币这么放水……”
他说自己这几年,本职工作只用了一点点的时间对付,大量的余暇都被用来研究经济,了解动向了。“尽管没钱买买买,但还是想搞明白这一切到底是在干吗?!”
我没有趁机问这一切到底是在干吗—一则我可能并没有真正的兴趣,二则我觉得三言两语他也说不清,在餐馆讨论这种也过于高调,倒是有点小小的惭愧,衬托之下,感觉好似虚度了光阴。特别是听说他竟然还在天津也买了个房子,“我是搭上了它的末班车,我看新闻,赶着在2014年5月31日之前买的,弄了个蓝印户口。毕竟还是个直辖市,我小县城的父母可以随我迁来。”
听来还有点“燃”的。一个不是爆发户,没有外力支持但是有一点积蓄的外地人,能做的感觉都已经做了。我2014年在干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