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乡地处河南省北部,历史文化悠久,在当代孕育了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新乡的山水画家无论从艺术风格还是学习历程上都有其特点与创新。本文主要从当代二位新乡有代表性的画家入手,首先从画家的成长环境,再到个人学习经历,论述这两位新乡籍山水画家的艺术风貌。
【关键词】:新乡;地域文化;太行;山水画家
一、新乡
1.1新乡的地理位置與文化积淀
新乡地处中原腹地,古时其部分地区又称牧野,建国初期为平原省省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豫北地区的一颗明珠。它南邻黄河,北依太行,四季分明且冬寒秋早。更有激发无数艺术家创作激情的百泉、万仙山、八里沟等风景胜地。
新乡不仅有优越的自然创作环境,还有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民间艺术如:剪纸、面塑等,并且也孕育出了一部分杰出的国画山水艺术家。其中有突出代表性的有秦岭云、候得昌、耿安辉、张凭等。这些艺术家通过对古代和近代名家的理论和作品的刻苦钻研,在绘画实践中发挥自己独到的心得,形成自己的神髓和风貌。
二、新乡的地理环境对山水画家的影响
山水画定离不开自然山水,一幅好的山水作品要做到“卧以游之”,即不能抽身游玩真山真水,只得观画代替欣赏真山水的美,这对山水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倘若你不曾置身林泉,怎可能感通于山水之神!
太行山位于华北平原与山西省之间,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绵延400余公里,高原向平原的转折很壮丽,有刀劈斧削的峭壁、幽深的峡谷和千折百挠的曲流。太行山脉石质坚硬,骨骼分明,开合明显,十分适宜用国画语言来表达。太行山位于新乡的万仙山景区就属太行山脉的一部分,万仙山中有多个写生基地,可见许多艺术家都热衷于来这里写生。
万仙山风景区位于辉县西北部太行山腹地,艺术家在这里能观察到群峰竞秀、层峦叠障、沟壑纵横,更有挂壁飞瀑,景区中还有古朴的农家小院,既能使人体会到自然的伟大,又富有生活气息。几乎没有艺术家未曾画过太行的,尤其是山水画艺术家,它是写生、创作的绝佳选择,也是它给山水画艺术家们带来了独特的艺术创作体验。
三、当代新乡籍著名山水艺术家
3.1侯德昌
侯德昌,1934年生于河南辉县市孟庄镇,1934年1月30日生。著名书画家。毕业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任教。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任教国画山水课并潜心创作研究山水画,现为中国美协会员。1994年国庆前夕,他为人民大会堂东厅主笔绘制巨幅大型山水画《幽燕金秋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称赞。
侯德昌先生早年习书法,中年以后开始研习山水画,以书入画。学传统,不受某家某派之桎梏,临百家画稿,为我所用。以画松为例,侯德昌先生摹写历代画松法,从唐宋元明清名迹到近现代各家画作,不管其风格如何,总以自家笔法意临、摹写,不求一笔一画的形似,并将观画之心得记录于画稿,以求画道研深入微。长年累月,如同日记一样,画稿达数千幅。
侯德昌先生认为艺术创作应该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国画创作深受影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山水画的户外对景写生,给画坛带来了清新的面貌,让人刮目相看。明暗、聚焦透视、色调等等一些西画的特征拓展了国画的绘画语言,也使许许多多人一拥而上,形成一种一时的创新时尚,唯新即佳。从而忽视传统文化中主流的东西,甚至对国画的笔墨纸张等工具材料产生疑虑。他感到这些都是偏激的、短视的。他说:“传统绘画是一部沉积深厚的巨大宝藏,需要我们非常虔诚地去对待、去探求。”
3.2耿安辉
1960年生,河南辉县人,1989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证书班学习。曾任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馆《中华书画家》杂志社副主编。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书画理论部主任,国防大学书画院副院长,海峡两岸协会书画分会创会理事。
画家耿安辉以山水画著称,其创作主题直指太行山,而且多年来矢志不渝,始终未离开过太行山主题。因为,太行山在画家心中已经超越了物质时空的存在,成为文化符号升华在精神空间。作为文化符号的太行山,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深深地根植在人们心中。
太行山所体现的浩然正气令世人为之动容。我们在画家耿安辉的山水画中看到的正是这样令人吃惊的太行山精神。
生长在太行山区的耿安辉,他的生命和艺术是伴随着太行山成长起来的,他的作品及其主题也几乎从未脱离太行山,并且,随着思考的成熟,他笔下的山水创作及其太行山主题也日益深化,这已经成为耿安辉山水作品的突出特点。
在艺术之旅上,他曾受到过诸多名家教诲,对他艺术的发展,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早期曾就学于著名山水贾又福教授,后又跟随侯德昌教授完成了许多山水画创作,同时,也曾得到前辈画家张仃先生的指教,使耿安辉的作品愈加精进,循着一条符合艺术本质和艺术规律的道路发展。
多年来,耿安辉始终坚持在自然中获得创作灵感和激情,始终坚持在作品中表现现实生活气息,因此,他的作品一方面不脱离大自然的启迪和赐予,另一方面不脱离现实生活和现实人的情感表达。并进而形成了他新颖、清隽、朴素与平实的艺术风格,表现的是新的气息、新的境界、新的感情、新的情怀。
从作品来看,耿安辉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自我理解和自我创造的特点,他已经从前辈画家的影响中脱颖出来,把师辈们的经验与技法化入自己的作品中而不露痕迹。在这一前提下,画家激活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经验带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艺术空间被释放出来,得到了扩张。
四、对太行山水的思考
太行山以其深厚,博大的自然精神影响着历代的山水画家,历代山水画家也都穷奇妙想,运用各种技巧精心描绘,希望能准确的表达出太行山的精神。这也体现出国画山水所追求的“天人合一”。
地域文化的差异曾是山水画流派划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南方山水和北方山水在面貌上有很大不同。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地域之间文化交流加强,实际上地域差异在山水画以及画家的作品中已经不再那么显眼。然而太行山作为一个绘画主题,他的影响应该是不曾减弱的,甚至会有一代又一代的画家专注于太行。他们倾力与北方山水画的发展,并把他们的探索和实践成果注入作品之中,对当今画坛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画的构图[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03月
[2].陆俨少.山水画刍议[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05月
[3].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01月
【关键词】:新乡;地域文化;太行;山水画家
一、新乡
1.1新乡的地理位置與文化积淀
新乡地处中原腹地,古时其部分地区又称牧野,建国初期为平原省省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豫北地区的一颗明珠。它南邻黄河,北依太行,四季分明且冬寒秋早。更有激发无数艺术家创作激情的百泉、万仙山、八里沟等风景胜地。
新乡不仅有优越的自然创作环境,还有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民间艺术如:剪纸、面塑等,并且也孕育出了一部分杰出的国画山水艺术家。其中有突出代表性的有秦岭云、候得昌、耿安辉、张凭等。这些艺术家通过对古代和近代名家的理论和作品的刻苦钻研,在绘画实践中发挥自己独到的心得,形成自己的神髓和风貌。
二、新乡的地理环境对山水画家的影响
山水画定离不开自然山水,一幅好的山水作品要做到“卧以游之”,即不能抽身游玩真山真水,只得观画代替欣赏真山水的美,这对山水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倘若你不曾置身林泉,怎可能感通于山水之神!
太行山位于华北平原与山西省之间,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绵延400余公里,高原向平原的转折很壮丽,有刀劈斧削的峭壁、幽深的峡谷和千折百挠的曲流。太行山脉石质坚硬,骨骼分明,开合明显,十分适宜用国画语言来表达。太行山位于新乡的万仙山景区就属太行山脉的一部分,万仙山中有多个写生基地,可见许多艺术家都热衷于来这里写生。
万仙山风景区位于辉县西北部太行山腹地,艺术家在这里能观察到群峰竞秀、层峦叠障、沟壑纵横,更有挂壁飞瀑,景区中还有古朴的农家小院,既能使人体会到自然的伟大,又富有生活气息。几乎没有艺术家未曾画过太行的,尤其是山水画艺术家,它是写生、创作的绝佳选择,也是它给山水画艺术家们带来了独特的艺术创作体验。
三、当代新乡籍著名山水艺术家
3.1侯德昌
侯德昌,1934年生于河南辉县市孟庄镇,1934年1月30日生。著名书画家。毕业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任教。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任教国画山水课并潜心创作研究山水画,现为中国美协会员。1994年国庆前夕,他为人民大会堂东厅主笔绘制巨幅大型山水画《幽燕金秋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称赞。
侯德昌先生早年习书法,中年以后开始研习山水画,以书入画。学传统,不受某家某派之桎梏,临百家画稿,为我所用。以画松为例,侯德昌先生摹写历代画松法,从唐宋元明清名迹到近现代各家画作,不管其风格如何,总以自家笔法意临、摹写,不求一笔一画的形似,并将观画之心得记录于画稿,以求画道研深入微。长年累月,如同日记一样,画稿达数千幅。
侯德昌先生认为艺术创作应该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国画创作深受影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山水画的户外对景写生,给画坛带来了清新的面貌,让人刮目相看。明暗、聚焦透视、色调等等一些西画的特征拓展了国画的绘画语言,也使许许多多人一拥而上,形成一种一时的创新时尚,唯新即佳。从而忽视传统文化中主流的东西,甚至对国画的笔墨纸张等工具材料产生疑虑。他感到这些都是偏激的、短视的。他说:“传统绘画是一部沉积深厚的巨大宝藏,需要我们非常虔诚地去对待、去探求。”
3.2耿安辉
1960年生,河南辉县人,1989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证书班学习。曾任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馆《中华书画家》杂志社副主编。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书画理论部主任,国防大学书画院副院长,海峡两岸协会书画分会创会理事。
画家耿安辉以山水画著称,其创作主题直指太行山,而且多年来矢志不渝,始终未离开过太行山主题。因为,太行山在画家心中已经超越了物质时空的存在,成为文化符号升华在精神空间。作为文化符号的太行山,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深深地根植在人们心中。
太行山所体现的浩然正气令世人为之动容。我们在画家耿安辉的山水画中看到的正是这样令人吃惊的太行山精神。
生长在太行山区的耿安辉,他的生命和艺术是伴随着太行山成长起来的,他的作品及其主题也几乎从未脱离太行山,并且,随着思考的成熟,他笔下的山水创作及其太行山主题也日益深化,这已经成为耿安辉山水作品的突出特点。
在艺术之旅上,他曾受到过诸多名家教诲,对他艺术的发展,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早期曾就学于著名山水贾又福教授,后又跟随侯德昌教授完成了许多山水画创作,同时,也曾得到前辈画家张仃先生的指教,使耿安辉的作品愈加精进,循着一条符合艺术本质和艺术规律的道路发展。
多年来,耿安辉始终坚持在自然中获得创作灵感和激情,始终坚持在作品中表现现实生活气息,因此,他的作品一方面不脱离大自然的启迪和赐予,另一方面不脱离现实生活和现实人的情感表达。并进而形成了他新颖、清隽、朴素与平实的艺术风格,表现的是新的气息、新的境界、新的感情、新的情怀。
从作品来看,耿安辉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自我理解和自我创造的特点,他已经从前辈画家的影响中脱颖出来,把师辈们的经验与技法化入自己的作品中而不露痕迹。在这一前提下,画家激活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经验带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艺术空间被释放出来,得到了扩张。
四、对太行山水的思考
太行山以其深厚,博大的自然精神影响着历代的山水画家,历代山水画家也都穷奇妙想,运用各种技巧精心描绘,希望能准确的表达出太行山的精神。这也体现出国画山水所追求的“天人合一”。
地域文化的差异曾是山水画流派划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南方山水和北方山水在面貌上有很大不同。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地域之间文化交流加强,实际上地域差异在山水画以及画家的作品中已经不再那么显眼。然而太行山作为一个绘画主题,他的影响应该是不曾减弱的,甚至会有一代又一代的画家专注于太行。他们倾力与北方山水画的发展,并把他们的探索和实践成果注入作品之中,对当今画坛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画的构图[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03月
[2].陆俨少.山水画刍议[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05月
[3].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