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茶具 一品紫砂

来源 :民间文化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iao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溯源
  
  中国人对茶再熟悉不过了,人们讲究饮茶的方法、过程和茶汁的色、香、味,自唐代便开始了。而这一系列的“讲究”中,无一不与茶具有关。唐代盛行“煎茶法”,要求壶腹大、口大、畅流;五代、宋时期的“斗茶”则以“汤色”和“汤花”作为决定斗茶胜负的标准(现在很多茶艺室里斟茶时“凤凰三点头”的动作应源于此),这时的壶口小,壶嘴长而且弯曲;明、清茶人“泡茶”以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作为壶型变小的诠释。在众多茶具中,最受茶客们推崇的就数紫砂茶具了。
  紫砂茶具的历史可没有茶那么悠久,但茶客对壶的讲究却并没有因此而稍有懈怠。历代文人墨客在诗文中赞美最多的还是紫砂壶。北宋欧阳修在《和梅公仪赏茶》中曾有:“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的诗句;梅尧臣也有“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的赞叹。诗中记录下了诗人们把玩紫砂茶具、品饮香茗的闲情逸致,也体现了诗人们对恬淡生活的向往。元代的蔡司则在《霁园丛话》里讲述了自己在白下(现南京附近地区)得到一个刻有“且吃茶,清隐”五字草书的紫砂罐(当时俗称壶为“罐”)的经历,并留下“每以泡茶,古雅绝伦”的评语。这些吟咏和记述都直接谈到了紫砂茶具,说明宋、元时期,人们已经发现紫砂煮茶的妙用了。实在是茶因壶而留香,壶因茶而传世。
  不过,真正意义的紫砂茶壶是到明武宗正德年间才开始出现的。据说,当时读书人吴颐山带着书童供春在金沙寺借宿读书,准备参加科举考试。闲暇无事,供春便在寺中到处游玩,不经意间,在寺庙附近的土山上找到了一种特殊的泥土,颜色发紫而且容易捏出固定的形状,经烧制后,敲击还能发出金属的铿锵之声。其色沉稳凝练,其型坚固稳定,其声清脆悦耳。于是,他便用紫砂细泥,仿照寺中老银杏树上长出的树瘤的样子做成壶型并经过焙烧,推出了“树瘿壶”,样子形象逼真,非常古朴可爱,温雅天然——即价值连城的“供春壶”——供春也因而被誉为“紫砂壶之父”,成为紫砂工艺历史上第一位有名可考的制壶大师。
  供春聪明过人,在制壶工艺上一改前辈制壶工艺中单纯使用手工捏制的方法,使用木板旋(音同“渲”,意为用车床切削或用刀子转着圈地削)泥并配合以竹刀。他充分利用泥陶本色,衬托以恰如其分的图案造型设计,壶型新颖、雅致,质地薄且坚硬,因而名噪一时,有“供春之壶胜于金石”的说法。清代张岱曾在《陶庵梦忆》中记道,“宜兴罐以供春为上”,并毫不演示地用商周时期的祭祀神器来比拟“供春壶”。足见古人对“供春壶”推崇备至。
  在供春之后,历代紫砂茶壶制壶名家层出不穷。明代以万历年间的董翰、赵梁、元畅、时朋四大家最为著名,李茂林虽未进入“四大家”之列,但在当代也名声远播。这几位名家的作品各具特色:董以文巧著称,赵、元、时以古朴见长,李则擅长制作小圆壶。此外,时朋之子时大彬的“大彬壶”也享誉一时,他的作品古朴秀雅但不谄媚,构思精巧,经常出人意表,已经达到“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的艺术高峰,也难怪有诗赞道:“宜兴妙手数供春,后辈反推时大彬”。
  虽然,明朝政治发展到万历年间已经到了极其腐败的地步,官僚士大夫阶层的生活非常奢靡,但却意外地为紫砂壶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明朝万历年间可以算是紫砂壶生产、创作大发展的时期。除了前文提到的名家之外,为紫砂壶造型设计与制作工艺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还有陈仲美,最早将款和印章并施于壶底,开创了制壶史先例,是宜兴历史上风格多样、制壶最多的三位名家之一。陈用卿,制壶工整,造型有莲子、圆珠,器物风格和时大彬的相同,但技艺略逊时大彬,他第一次将铭文刻于壶身,用行书取代楷书,增加了作品的文气。此前的紫砂壶上都不刻任何铭文,即使是制壶艺人的名款,亦只是偶尔以楷书形式出现在壶底。另外,陈茂林则开创了壶坯匣钵烧制的新工艺,解决了柴灰及窑汗沾壶的问题。
  到明末清初,越来越多的壶艺名家发现,制壶艺人单纯的设计思路已经发展到一个难以逾越的境地,于是便开始尝试着与文人雅士共襄盛举。紫砂壶身上开始出现落款、撰铭、刻字等艺术表现形式。
  这一时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曼生。陈曼生名鸿寿,字子恭,清乾隆至道光年间人,是一位书画家和金石家,在金石篆刻上有很深的造诣,跻身当时的“西泠八大家”之列。陈曼生在毗邻宜兴的溧阳县任知县时结识了制壶艺人杨彭年、杨凤年兄妹,参与了他们的创作过程,并因此而成为紫砂壶界一代宗师。由陈曼生设计,杨氏兄妹成型,再由文友们题字撰铭的壶,后世称为“曼生壶”。“曼生壶”力求每款造型新颖独特,制作工艺精湛,更加上以书画铭刻为装饰,文字内涵深邃,极具意趣,享有“壶以文贵,文以壶传”的美誉,使中国传统文化“诗、书、画”三位一体的风格完美地与紫砂造型艺术融为一体,完善了紫砂壶全方位美学发展的历程,使宜兴紫砂文化内涵更上一层楼,也凭借“诗词、书法、绘画、工艺”四位一体的风格,将紫砂壶推进了高雅艺术的殿堂。
  紫砂壶,造型简练、大方,色彩淳朴、古雅,富有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格。用以盛茶,“外类紫玉,内如碧云”;赏其风采,“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丽娴如佳人,潇洒如少年,飘逸如仙子”。使用年代越久,壶身色泽就越发光润古雅,泡出来的茶也越是醇郁芳馨,甚至向空壶中注入沸水都会飘出清淡的香气。茶具万品,独以紫砂为尊。
  收藏紫砂之人未必嗜茶;而善品茗之人,必钟情于紫砂壶。
  
  细说
  
  紫砂壶的制壶工艺与书法、绘画,乃至雕塑艺术相互渗透,彼此包容。随着茶文化的流传,也无处不见紫砂壶的踪迹。
  明代紫砂名师惠孟臣以制作小壶而蜚声中外。“孟臣壶”胎轻壁薄、工艺细腻、体态轻巧、造型古朴、口盖严密且浑然一体,壶底有“惠孟臣制”的楷书题款。早在明末,“孟臣壶”已远销海外,影响到欧洲早期的制壶工业,甚至欧洲皇家的银茶具也模仿了惠孟臣的“梨形壶”造型,足见“孟臣壶”在我国及世界茗壶发展史上的地位。由于“孟臣壶”形体小巧,很合乎功夫茶的“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清·袁枚《随园食单》)的斟饮标准,以至于闽南、台湾茶人后来干脆就用“孟臣壶”作为对功夫茶壶的习称,选择泡沏功夫茶的茶具时尤为珍爱小巧玲珑的紫砂陶制“孟臣壶”。“孟臣壶”的颜色与茶色相调协,茶香因壶而绵长;斟饮时,香气扑鼻,赏心悦目——香与型的和谐搭配仿佛一首美妙的乐曲,令人心旷神怡。
  紫砂茶壶追求的古朴雅趣基本上与文人文化思想方面的追求是一致的。文人们往往以品茗为韵事,将茶视为饮中君子。文人学士品茶,一要选择“雅境”——幽雅的环境,或竹楼清泉,或幽院明轩;二求“雅器”——别致的器具,泥炉鄣炭,瓦罐陶壶,茶具自然是以古朴为上品;三聚“雅人”——文人雅士,“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似乎旁的人是很难领略到品茗的妙处的。
  沏茶用的水很有讲究,不是随便什么水,拿来就能用的。妙玉为了请宝、黛喝一次当年的碧螺春新茶,苦哈哈地费了一冬天的心思,从梅花瓣上一点一点地收集雪水,才得了“妙极”的赞誉。煮水用的火候也有分别,火大了,水性煮没了,不能尽显茶的芳馨;火小了,水性没发挥出来,茶味自然也就不到家。水、火、冲、泡,不瘟不火之间追求的是一种“汤清、气清、心清”的精妙境界。
  饮茶不仅讲究茶叶、水质、气氛,更在茶具中蕴藏的韵致。紫砂壶所以成为茶具中的圣品,符合“茶道”意境之处自不待言,更在它既无铜锡之败味,又无金银之奢华,“香远益清”,实可誉为茶具中之君子。以君子之身,执君子之器,啜君子之饮,唇齿留香,平添诗意……壶由人而神显,人因壶而神怡。古今许多文人墨客都通过赏玩紫砂壶、品位功夫茶来寻求淡泊、宁静的心态。
  紫砂文化概括起来说,就是中国悠久的陶文化与成熟于唐代的茶文化相互融合。其主要表现在造型、泥色、铭款、书法、绘画、雕塑和篆刻等诸多方面。紫砂高手善于以壶为母体,融诸艺术于一壶,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
  宜兴紫砂艺术方面最大的特点是素质、素形、素色、素饰,不上彩、不施釉、质朴无华。其素面素心的特有品格,常使人对它情有独钟。古今无数诗人、画家对它的喜爱达到痴迷的地步,其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宜兴紫砂还有一个独特的现象。自明迄今,有诸多文人参与紫砂壶的造型设计,配有书法、题诗、绘画、刻章,与陶艺师共同完成作品。镌刻的内容已经完全提升到文学高度,以壶寄情,曾一度发展到“字依壶传”、“壶随字贵”的境地,集造型、雕刻、绘画、书法、诗词多种艺术于一身,古朴的色泽,精湛的工艺,高雅的神韵,无不显现出高层次的文化底蕴。
  一把小小的紫砂陶壶,竟然能映现出如此高雅、古朴、含蓄的气质,充满艺术性、书卷气和金石味,大约正是深受中华文化的孕育和陶冶的结果吧。
  
  壶艺
  
  讲了半天紫砂壶,却只字未提紫砂的成壶过程。紫砂壶的制作工艺还须自其原料说起。
  


  紫砂陶所用的原料,包括紫泥、绿泥及红泥三种,统称“紫砂泥”。其中红泥又称“朱泥”,它的泥性非常娇嫩,变形率高,成型工艺难度亦高,一般工艺师很少做朱泥壶。三种泥料都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互相配比掺和使用,经过烧制可以得到多种颜色。由于制成的器物色泽以深紫色或紫红色为主,所以笼统地被冠以“紫砂”之名。紫砂泥可塑性强,与一般陶土原料相比,允许成型范围极宽,不易变型,收缩率低,而且吸水率和气孔率高。
  刚刚从矿层开挖出来的紫泥,俗称“生泥”,不能马上进入生产流程,必须经过风化、细筛、窖藏、湿水、捏练后,才成为可供制坯用的熟泥料。
  自明代正德年以来,经历代艺人摸索、改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紫砂陶的成型方法多种多样,技艺也日臻完美。概括起来,大致有手工、注浆、施坯和印坯成型等几种。
  其中有一种方法是先把练好的紫砂泥用矩车按要求划出泥条,并旋出做壶口和壶底用的泥片,然后把泥片粘贴在转盘中央,把泥条沿着泥片围好,圈接成一个泥筒,再用左手衬托在圆筒内,右手持薄拍子拍打成型。这种方法与制陶工艺发展初期的“泥条盘筑”法非常相似。在制壶行业中,把这种工艺形象地称为“打身筒”。
  适用于方器皿制品的“镶身筒”成型法则是先将泥路丝切成方形泥块,把方形泥块打成泥片,按产品要求的尺寸配制样板,依照样板裁切泥片,把裁切好的泥片按器皿型制规格要求用脂泥粘贴,镶接成型。
  手工成型的关键在于泥胚成型技巧运用恰到好处及表面的精细加工。精细的刮平修正,可以使器形结构严谨,轮廓线条分明得体,筋瓤文理清晰,达到珠圆玉润、浑然一体的制作要求。
  近、现代大多是采用近代陶瓷生产中广泛采用的成型工艺——注浆成型法。这种制作工艺利用石膏模型的吸水性,将泥浆注入模中后将石膏模脱开,便可得到一件中空的泥坯。与青铜器制作工艺中的“陶(泥)范法”异曲同工。
  紫砂壶成型主要采用手工操作。先捏器身,然后挖足、开面,最后加柄、嘴、盖等。自明代开始进行工艺传承,直至清康熙年间,一直沿用这种传统的制作手法;雍、乾间出现了大量的模制产品,至嘉庆、道光,又开始重新提倡古法,盛行捏作。就这两种工艺而言,“印模之法易精,在工业为进步;捏造之法难精,在技能为绝诣”;但印模容易仿制,而捏造却不是一般庸工所能轻易仿效的,所以能够制造出传世之壶的名家均以捏造技巧见长。
  制好的坯要经过细致的修整,有些器物还要进行再装饰。装饰方法包括贴花:堆塑山水、花草、人物、鸟兽等纹饰;绘写:以氧化铝、氧化铁或氧化镁等为呈色剂,在素坯上绘画写字;雕刻:在坯体上以阴文刻出书画。
  紫砂器一般里外均不上釉,但也有少量用釉装饰。大件采取泼釉法,小件采取浸釉法。单色釉上一次,彩绘器上两次。上了釉的紫砂陶必须放置阴干。
  待坯体干透,小心地放进方形的钵中,就可以进行窑烧了。
  紫砂器烧成后还要磨光上蜡,上蜡是紫砂特有的工序。彩绘的紫砂器,需要经过两次装烧。也有在烧成的紫砂器上施加特殊装饰的,比如故宫博物院馆藏时大彬的“方壶”,壶面涂有一曾装饰漆并配以适当的雕刻,集紫砂工艺和雕漆工艺于一身,是不可多得的杰作。
  看似形体简单的紫砂壶,须知却耗费了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若要制成一把外型设计别具一格、线条洗练、制作手法精湛、釉彩和谐的紫砂精品,并非一朝一夕可就之事;更兼一把名壶不但需要有独具匠心的造型,还需配以出自大家手笔的铭文、篆刻,如此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紫砂器用作茶具,不会直接对茶产生不良影响。成壶传热缓慢,冬天泡茶无爆裂之虑,文火炖烧无炸损之忧。经久耐用的紫砂壶随着壶主的把玩、涤拭,自身可发出暗光,入手可鉴,壶身玉色晶润,气息温雅。
  人云“饮茶之人必爱壶”。而笔者以为,制壶之人亦必知茶,了解它的性。壶因茶而得其香,茶由壶而尽其韵。因此,一把名壶的制造一定因之以事、成之以文;而制壶之人必发之于心,由之以艺,方可成此世间佳作。
  
  品赏
  
  宜兴紫砂陶艺术发展到今天,在壶的造型艺术上已是日趋完美。
  作为普通的爱好者,应该如何鉴别和欣赏这在世界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的紫砂陶呢?面对具体的一件作品又该如何来欣赏它的造型之美呢?
  现代制壶名家顾景舟先生认为:抽象地讲紫砂陶艺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四个要素。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轮廓,也就是具象的片面;神,即神韵,能令人体验出精神层面的美的韵味;气,即气质,指壶艺所内涵的和谐协调色泽本质的美;态,即形态,作品的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必须将这四个方面贯通一气,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件真正完美的好作品。
  紫砂壶的造型大致分三种,即几何型、自然型和筋纹型。
  几何型的壶,行话称为“光货”。以圆或方等线条组成的形体为主,外观简朴,线条流畅,表面平滑,其中又以圆形茶壶最为常见,如传统的“掇球”、“竹鼓壶”、“汉君壶”、“合盘壶”、“四方壶”、“提璧壶”、“洋桶”等等。光货的设计制作是最能鉴别功力的,要求每个过程都要做到“有骨有肉,骨肉亭均”,都要有自己的特质、性格和规范。审美情趣因人而异,功力优劣难以强求一致,但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应该达到“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境界,在变化中求统一。
  自然型的茶具比较直接模拟自然界固有物或人造物,以此作为造型的基本形态,行话称为“花货”。如仿花果树木、动物的壶体外形,做工精巧,结构严谨。模拟的造型一般是要按照紫砂茶具特有的形式美加以整理,即通常说的变型处理。这一类的作品模拟客观形象时,又分为二种,一是直接将某一种对象的典型物,演变成壶的形状如“南瓜壶”、“柿扁壶”、“梅段壶”等形制;另一种则是在壶筒上选择恰当的部位,用雕刻或透雕的装饰手法把某种典型的形象附贴上,如“常青壶”、“报春壶”、“梅型壶”、“竹节壶”等等。
  筋纹型茶具是在制作上先分成若干等份,再组成精密的整体造型,最重要的是每个部分的比例要恰当,筋纹的设计必须与壶盖、壶把、壶嘴的造型相互搭配——这是紫砂艺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壶式。
  欣赏紫砂艺术,可浅、可深、可奇、可神,关键还在于五个字,即“泥、形、工、款、用”。前四个字属于艺术标准,后一个字为实用标准。
  一探“泥”。紫砂泥的特殊优越性因其富含氧化铁而成,其关键在于一个“砂”字。这种特殊的泥料,从严格意义上讲,别的地方是不产的,只能见于宜兴一地。
  二观“形”。紫砂壶的形制,在传世的各种器皿中是最丰富的。紫砂壶属于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分——壶意即茶意——淡泊平和、超凡脱俗。制壶讲求均衡。艺术上的感觉全靠欣赏者心灵的理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三验“工”。艺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国画的大写意,是属于豪放之列,而紫砂壶的造型技法与国画之工笔技法,有同工异曲之妙,十分严谨。在砂壶成型过程中,形制的起、落、弯、曲必须清清楚楚,不能有半点含糊,否则就不能算是一把合格紫砂壶。
  四识“款”。款即壶的款识。鉴赏紫砂壶款有二层意思,一者为鉴别优劣;再者为欣赏文化。紫砂壶的装饰艺术也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带有中国传统中“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显著特点,所以欣赏一把紫砂壶除了观其泥色、造型、制作的功夫外,还要玩味文学、书法、绘画、金石等等“随壶附赠”的艺术。悉心欣赏一把紫砂壶能使人们从中获取更多更美的享受。
  五论“用”。这是指壶的功用美,其功用美表现为:容量适度;体态均衡;高矮得当;口盖严紧;出水顺畅。任何一款紫砂壶都是为人设计的,一定要具备很强实用性。它的“艺”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义,“艺”也就不复存在了。按目前大多饮茶者习惯而言,一般容量最好在200~350毫升为最佳,大致在四杯左右,手摸手提只需独手之劳,所以现在的茶客又戏称紫砂壶为“一手壶”。紫砂壶的高矮,各有用处:高壶口小,宜泡红茶;矮壶口大,宜泡绿茶;但又必须适度,过高则茶易失味,过矮则茶易从壶口溢出。壶嘴出水也非常关键。凡此种种都属于甄别功能美的标准。
  当然,欣赏时还要区分“理”和“趣”。壶艺爱好者偏于理——斤斤计较于紫砂壶各方面的具体细节,侧重以方便沏茶茗饮为出发点,就是只知理而无趣了。一种艺术的欣赏应该既合于理亦合于趣。不论作品是大是小,壶嘴或曲或直,盖子或盎或平,形制或高或矮,都应在乎有趣。“趣”而生情,颐养性灵,方能百玩不厌。
  
  典藏
  
  紫砂壶,特别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壶,身价与日俱增,按几何基数翻番,非常“抢手”。紫砂壶的故乡宜兴,自然成为海内外众多紫砂收藏家、壶痴及壶迷们向往的“热土”。早在五六十年代,现代制壶名家顾景舟先生的紫砂壶每只售价仅在10元人民币以内;而近年,顾景舟的艺壶售价每只竟高达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美圆。在港、澳、台和东南亚一带,收藏名壶逐渐成为带给人们精神享受的一种乐趣。许多人竞相高价购藏名壶,竟出现“一两紫砂一两金”的现象。
  宜兴紫砂陶是各种茶壶中一枝分外夺目的奇葩。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工艺品,它以并不悠久的历史在博大精深的中国陶瓷艺苑中独树一帜,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宜兴紫砂陶使用仅产于当地的紫砂泥为原料,以洗练别致而千变万化的造型、深邃的文化品味、精湛的手工工艺特色及装饰技艺和质朴无华的文化韵味,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中国陶器最精美的艺术品而享誉全球。
  宜兴紫砂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于现代。紫砂茗壶中的艺术杰作,更与明、清两代的景德镇官窑名瓷一样,精美绝伦,广被赞誉,其“贵重如珩璜”(“珩”音同“恒”,古代佩玉上面的横玉,形状像古代的磬;“璜”音同“黄”,半璧形的玉)、价值等同金玉,融汇书法、绘画、篆刻、茶道等艺术于一体,具有高度的艺术欣赏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新壶新泡,首先要决定此壶将用以配泡哪种茶,譬如是侧重茶的香气还是侧重茶的滋味。如果讲究的话,喝不同的茶,依据其特色,都应该备有专门的壶,同时也可使新壶接受滋养。方法是用干净锅器盛水把壶淹没,用小火煮壶,将茶叶同时放入锅中同煮。等滚沸后捞出茶渣,再稍等些时候取出新壶,置于干燥且无异味处,自然阴干后即可使用。这样可以除去新壶的土味、洗涤除污。
  旧壶重新使用,应做到每次泡完茶后,将茶叶渣倒掉并用热水洗净残汤,以保持清洁,合乎卫生。还要注意壶内的“茶山”。切记,不要把茶渣保存在壶内来“养壶”,壶内易生异味。在清洗壶的表面时,可用手加以擦洗,洗后可再用干净的细棉布或其它较柔细的布擦拭,然后放于干燥通风且无异味处阴干。
  壶在使用时应做到经常擦拭,并应不断把玩,久后不仅手感舒服,而且能焕发出紫砂陶质本身的自然光泽,更能透出厚重、儒雅、质朴的感觉,耐人寻味。久而久之,你自然会对这把壶产生较深厚的感情。
  选用紫砂壶,一般不必过分讲究,“以名为尊、以稀为贵”是古董收藏家的事。一般选壶只要是把好紫砂壶,用于泡茶善于孕味育香;使用经久后,越发光润古雅,就会给您的生活带来精神和艺术上的享受与无穷乐趣。看了这么多关于紫砂壶的故事和典故,您是不是也想拥有一把自己的壶呢?
其他文献
如何选择羽绒服?  宣 宣    冬天,羽绒服作为一种轻质保暖的御寒服装,越来越多地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那么,怎样才能买到一件质优和称心的羽绒服呢?选择羽绒服除注意外观质量外,更重要的是填充料内在质量的选择,专家提醒辨别羽绒服装优劣有五招。  看:查看有无产品质量标签,标签上有无生产厂名,含绒量为多少。同时要看踩线是否顺直,是否有过量线头残留。羽绒服的含绒量一般以超过70%为宜,具有一定的
期刊
“我们不应该到这里来”    1950年3月,胡宗南黯然来到台湾,暂且安身在花莲,当年曾统帅40万大军的他,身边只剩下了6名随从。  失败的阴影,前途的渺茫,都让胡宗南的心情极为低落。有一天,胡宗南走过花莲体育馆,来到海边,突然对他曾经的部下孔令晟说:“我们应该在什么地方自杀啊?这里真没有意思啊!”当自杀的念头闪过后,胡宗南对他的部下说:“我们不应该到这里来。”  1950年5月,台北“监察院”内
期刊
“熊”对“能”说:穷成这样啦,四个熊掌全卖了,  “兵”对“丘”说:兄弟,踩上地雷了吧,两条腿都炸没了吗?  “王”对“皇”说:当皇上有什么好,你看,头发都白了。  “口”对“回”说:亲爱的,都怀孕这么久了,也不说一声。  “果”对“裸”说:哥们儿,你穿上衣服还不如不穿。  “比”对“北”说:夫妻何必闹离婚呢?  “巾”对“币”说:戴上博士帽就身价百倍了。  “臣”对“巨”说:一样的面积,但我是三
期刊
千年文化,千年感动。依稀间记得有词写道:金陵城上云锦,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长调流。琴声幻,堆绣艳,几时收?昆山城外相会,奔蜀州……  2003年6月29日,世界遗产大会将在法国巴黎召开。在这次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决定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对于“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书上是这样定义的:“人们学习的过程及在学习过程中被告知和自创的知识、技术和创造力,还有他们在这一过程
期刊
岩画,学术界一般泛称"岩石艺术",也有使用"岩刻"或"岩画 " 两个术语的,还有因岩画所处地理环境之不同分别称做"崖壁画"或"洞穴画"的。岩画从多角度、多层次展示了人类早期的经济生活、社会活动、宗教信仰、心理状态 (欲望、企求、恐惧、野心等)和审美观念等。   中国岩画分布密集而广泛。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历史背景、民族文化不同,各地岩画在内容、风格和制法上也明显有别。根据其地域特征,可分为
期刊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邮政发行的30分邮票,国人都不会陌生。但邮票中民居的确切位置到底在哪儿,大概就没多少人能说得出来了。  步入安徽黟(音同“一”)县宏村,当地导游都会首先将人们带到被他们称为“牛胃”的南湖边。站在“牛胃”旁,面对的是蒙蒙的乡间民居景色。大概是因为当地湿气比较大的缘故吧,湖光山色映衬下的安徽民居仿佛从油画中跃然面前。许多去过宏村的人站在宏村“全景图”前时,都会油然而生一种“似曾
期刊
夏季刚到,持续的高温就已经让人透不过气来,喝茶降暑成了一种时尚,下面就让我们相聚“民间”,相约品茗吧……  在广东潮州,你经常可以看到三五个人小坐一处,或在店的门边,或在巷子弄堂,围着一壶茶,家长里短,传闻掌故,无所不聊。他们的神态看起来闲适、从容。喝茶,在这里,既非姿态也与品味无关,而是成了生活实实在在的一部分。  在这个地方,颇受人们欢迎的是凤凰山盛产的功夫名茶——凤凰单枞。    凤凰单枞 
期刊
我曾两进独龙江,她特有的人文科学价值和未经雕饰的天然之美所构成的音响、光华和韵律至今仍在拨动我心灵深处的生命之弦。  我曾两进独龙江,她特有的人文科学价值和未经雕饰的天然之美所构成的音响、光华和韵律至今仍在拨动我心灵深处的生命之弦。独龙江地区直到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初,仍旧处在母系氏族社会的末期,与中原地区的社会时差大约有5000年之久。这太古之民为一切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研究人类社会的起源、人类社会
期刊
没有在地图上标示的地方    乌兹别克斯坦穆伊纳克小镇,仅仅40年前,还是全球第四大湖泊,面积达68000平方公里。现在,这个湖泊几乎全部消失了,只剩下50000平方公里的未在地图上标示的新沙漠。当然,目前卫星已经拍到了这片新的沙漠。    未被外来物种入侵的地方    位于南大西洋南部的冰帽岛——布维岛,是地球上最后一处没有更加危险的真实物种入侵的地方。自从1739年它被发现以来,布维岛附近一直
期刊
公元1659年,顺治14年,正午的北京。  街巷的宁静瞬间淹没在战马的嘶鸣声中。来不及躲避的众人转眼间被掀翻在铁蹄下。挥舞的长鞭,闪亮的弯刀,鬼影般的关外武士,叫嚣着,拥着一面大旗向紫禁城奔去。大旗上赫然写着“打牲乌拉总管衙门。”  顺治帝长舒一口气:“终于来了。”  “终于来了”究竟是什么让大清朝的九五之尊,长吁短叹,牵肠挂肚?一切都要从那面大旗以及那面大旗之后隐藏的秘密说起。  乌拉(也称乌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