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失落的百年乌拉

来源 :民间文化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z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1659年,顺治14年,正午的北京。
  街巷的宁静瞬间淹没在战马的嘶鸣声中。来不及躲避的众人转眼间被掀翻在铁蹄下。挥舞的长鞭,闪亮的弯刀,鬼影般的关外武士,叫嚣着,拥着一面大旗向紫禁城奔去。大旗上赫然写着“打牲乌拉总管衙门。”
  顺治帝长舒一口气:“终于来了。”
  “终于来了”究竟是什么让大清朝的九五之尊,长吁短叹,牵肠挂肚?一切都要从那面大旗以及那面大旗之后隐藏的秘密说起。
  乌拉(也称乌拉街)在清朝的历史乃至整个中国的近代史上的地位再怎么形容也不为过。她是明朝海西女真乌拉部所在地;满族主要发祥地之一;清朝三大贡品基地之一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所在地。在清王朝编纂的史书上可以查到这样的文字“乌拉,本朝发祥之地”。在民间,“先有乌拉街,后有吉林市”的说法更是流传久远。
  当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以父、祖遗甲13幅起兵,逐鹿中原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想到,影响自己命运的一刻会发生在乌拉。乌拉街古称“洪泥罗”城,与全国其它边远少数民族的部落城镇一样,随着中国政权的更迭,隶属权“朝秦而暮楚”,所不同的是乌拉街是中华民族历代各王朝在大东北政治、军事、经济区域的核心之一。明朝中期,做为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的乌拉部,相继吞并了附近女真诸部;1562年,乌拉部主纳奇布禄第六世孙布颜称王,建立了乌拉国,领地包括吉林省的长春、吉林、延边三个地区。1613年努尔哈赤率重兵破城,乌拉国历时52年,至此灭亡。努尔哈赤也正是因灭乌拉而强壮,得以挥师南下,抗衡明朝,奠定满清王朝三百年的基业。清皇室不忘养育祖先的长白山、松花江,不忘自己的崛起之地──乌拉街,就在这里设置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
  “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是管理地方打牲八旗行政事务的机关,负责向清皇室进贡东北方物特产。而打牲乌拉文化则更是一种非常宝贵完整的文化形态。她在形式上体现的是满人入关前的骁勇彪悍的生活形态,实质则体现了生存于白山黑水之间的人们与自然和强敌抗争的一种精神。
  “打牲乌拉”,是满族的民族之魂,精神象征。
  循着顺治皇帝那一声惊叹,让我们走进乌拉,一起去追寻那失落百年的打牲乌拉文化。
  
  【打牲乌拉文化遗产】
  最后一个渔猎部落
  
  打牲乌拉,没有想像的那么神秘。
  “打牲”,满语,采捕和狩猎之意。
  “乌拉”,满语,沿江靠川之谓。
  通俗一点的解释就是“靠山吃山,靠河吃河。”
  这里所说的“江”,指发源于吉林延边长白山天池的松花江。古代封建王朝在松花江边上专门设置了一个从事采捕、狩猎事项的机构,这个机构管理当地的渔猎事务,并负责把采捕来的鲜鱼和珍奇野兽送往北京。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打牲乌拉”的表面含义。
  现在的人们乍听采捕和狩猎,一定认为那是一件浪漫而饶有情趣的事情。很有一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味道。
  可是不难想象,在几百年前的乌拉却是另外一番的情景。狂风怒号下,滚滚红尘中,冰封雪冻的江河上, 为了维持中央朝廷的奢华生活与帝国的一统江山,一代一代的八旗勇士、猎手在这片土地上洒下鲜血。他们忘不了先王是怎样在这片土地上凭借着短短13幅铠甲问鼎中原,他们忘不了自己骨子里流淌的骁勇彪悍的血液。面对丰收和猎物他们从吝惜自己的喜悦,面对寒风敌人,他们要做的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顺治等待的就是这样一群真正的汉子,这让他想起先王的丰功伟绩,想起塞外坚苦卓绝却从不低头的生活。
  金戈铁马,誓死效忠──乌拉人的全部。
  那沾满鲜血的长矛、弓箭、渔叉从不曾改变他们窘迫的生活,却意外地成就了一份精神上的伟业──咬紧牙关去戍守,有形的是边界,无形的是理想和作为勇士的尊严。
  这就是乌拉打牲──用勇士鲜血构筑起来的文化。
  今天,当我们在这条古老的驿道上行走,已经看不到战争的硝烟和狩猎人的影子,迎面而来的是一个个灿烂的微笑。我努力寻找,那鹰一样的眼神,虎豹一样的仪态,没有。也许是因为时间太过久远,也许是因为那样的生存状态已经不复存在。可是,我们仍然不能不去寻找,寻找那几百年间历史所留下的珍贵的精神。人类的诸多文化只有很少一部分被文字记载下来,更多的甚至也是更重要的部分是传承在人自身的精神品格上。这就是一部活的历史。
  是什么让乌拉人如此至勇至真,如此忠诚刚烈,也让我们从历史中去寻找吧。
  从远古时起,世居东北的部族就开始向中原王朝进送贡品,这在周、秦以来更是形成了惯例。那时居住在不咸山(长白山)北的肃慎、挹娄族曾贡送“矢石”(一种箭杆和箭头,是一种武器)。北魏时,勿吉族的贡品是上等的东北马,甚至一年两贡,每次贡马多达500匹。唐时诸部的贡物主要有鲸鲵、鱼睛、貂鼠皮、白兔、猫皮以及马匹。到了宋、辽时,女真族贡辽的主要物品为马,岁贡竟达万匹。诸多的马先是养在部落里,到了秋天,马官拴着铃儿在草原上奔走,听到“刮马”的铃儿,成千上万的马儿奔出各家的草场,跟着头马奔向远方……
  到了明代,海西女真、建州女真皆“岁遣人入朝”,进贡的物品还是以马匹为主。到了清代,满族作为统治民族,清皇室的祭品、用品多取之于自己的故乡吉林乌拉。祭品有春、秋两季祭品,贡品有日贡、岁贡和万寿贡等项目。其贡物包括人参、珍珠、貂皮、谷物、蔬果、雕翎等等。
  设在松花江边上的打牲乌拉衙门总管所在地是一处四通八达,交通便利的水陆枢纽。这里,松花江从上游尼什哈驿站(今吉林市龙潭山)转头北上,形成了宽宽的江湾。极目百里,是贮物和屯兵的极好处所。所以在很早以前,作为松花江支流的乌拉河畔就居住着海西女真的乌拉部族人。到了明万历年间,布占泰统治乌拉部,使这个地区逐渐强盛,称雄吉林东部。
  历史上,乌拉部的兴起,使朝廷进一步认识到了这里经济和军事的重要性。明代建立了奴儿干都司,并派辽东都司都指挥史刘清三次带领大军路经今吉林市远征奴儿干等地。
  古代,诸多的打牲人也是兵丁,他们战事紧时就上前线,回来后就捕鱼狩猎,贡往朝廷。清代的打牲人多为八旗兵丁,祖祖辈辈守在北方的土地上。他们的一生无所它求,许多人累死在狩猎的荒郊,许多人战死在炮火纷飞的战场……在乌拉的土地上,许多荒坟是没有尸骨的衣冠冢──有的只是主人生前的一截断辫,或一件血衣……他们一生忠心报效朝廷,甚至几辈子守疆戍边,为屯田运兵,开发边陲,巩固边土,阻止外敌侵略,这就是他们的全部生活和生活的全部意义。他们是满清王朝的中流砥柱,坚强磐石。守卫着贵族们的江山,守卫着早已被贵族们遗忘的民族之魂。
  从前,清朝设在乌拉街的打牲乌拉衙门是朝廷的一处“特殊派出机构”,直接隶属于朝廷的内务府,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9年),一直到光绪年被裁撤为止,几乎贯穿了清朝的始终,并同江宁(南京)、苏州、杭州齐名而成为中国四大朝贡基地。康熙和乾隆皇帝曾两次东巡“乌拉”。在这里所设的打牲乌拉总管官居“正三品”,算是对这些忠义勇士的最大褒奖。
  从清初开始,朝廷就把东北的大片土地划为“龙兴”之地,禁止汉人入内;接着又修建了柳条“边墙”使这里的大片土地被“保护”下来。这种保护虽然阻碍了北方的经济发展,但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的作用,使包括吉林在内的长白山周边的大片土地得到了净化和很好的保护。这里的土地和乌拉人一样质朴,这里的空气和乌拉人一样单纯。
  不要把乌拉人都想成噬血的汉子,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乐趣。当然这些乐趣也摆脱不了他们坚忍的个性和崇高的使命。世居在此的满族先民从事生产。他们把祖传的技艺,融入到采集、狩猎、捕鱼、贮存、农耕等方方面面,充分展示出他们的各种生存“绝技”,如冬季在雪地上追赶野兽时穿的“鞋托子”,使人在雪地上不陷脚;又如利用江边柳条编制的“鱼罩”,可以不伤鱼的“鼻脸”,一方面保证完成朝廷规定的捕获贡物的任务,另一方面又尽最大的努力“保全”了贡物的“颜面”;再如他们使用木板和桦树皮制造的小船,这在当时都已是很先进的生产工具,充分展示了当地先民们的聪明智慧。
  满族先民普遍信奉重要的原始宗教萨满教,信奉天地和自然万物对人生存的制约力量,这反映了北方民族和自然的一种依赖关系。这种文化充分地体现在他们的采捕和狩猎生活形态中,他们对动物的信奉和崇拜反映了人类早期对自然的认识,如他们崇拜诸多的动物神、植物神,其中有“鱼神”、“海神”等。这是他们在采捕和狩猎过程中经验的积累,有诸多沧桑的历程感。
  打牲乌拉记录着人类与残酷的大自然进行殊死搏斗战胜自然的艰难岁月,是这片土地历史进程与变迁的写真。从前,这儿是抗俄斗争的中心和指挥战争的驿站,是运送物资的基地,是保证中央王朝供给的物资原产地,是诸多能工巧匠集中居住的地方。可是如今,“折戟沉沙”,历史的车轮依旧前行?乌拉,那庞大的朝廷后勤供应“体系”的影相还保留着吗?屯戍勇士的鲜血已经在历史长卷中黯淡了吧。
  乌拉,这是一片时时让你感动。当年,打牲乌拉留下的诸多后代,如今已繁衍成了诸多村村屯屯,星罗棋布地散在松辽平原上,其中以松花江中部为多,最集中的就是乌拉街这一带。从那些明亮的眼神和生活中的种种习俗习惯中,人们还是可以发现──乌拉街──这是目前世上的最后一个渔猎部落的传承和遗存,在这些人的“骨子里”,依旧传承着从前岁月的某种精神和力量,或可以称之为“乌拉神态”。
  如今你要是见到这儿路边的一些上了年岁的老人,只要一打听,一个个都会告诉你祖上或是“戍边”来的,或是“守驿”来的,或是“从龙”来的……
  
  【亲历乌拉文化】
  
  时间:2002年12月14日
  地点:乌拉街韩屯
  
   天很冷,空中飘着朦胧的清霜,我来到了乌拉街的韩屯。听说胡伯信的祖上就是打牲乌拉的先人,他们几辈人在这儿居住,除了捕鱼进贡外,还使用一种猛禽“海东青”(一种鹰)去捕猎,而且至今他家还养着这种鹰。
  远远的,我们听到一阵“扑扑”的响声。
  刚刚进韩屯,就见一个小伙子在雪地上“玩鹰”,那“扑扑”的响声,就是那鹰在他的“鹰袖”上起落时发出的声音。原来,他就是胡伯信的儿子胡云武。我们说明了来意,他便把鹰抖给我们看。那鹰闪着机敏的眼睛,时而飞在杆上,时而站在他的肩上,时而盯着白雪茫茫的远方。我们终于谈起他养这动物的原因。
  胡云武说:“就是为了不忘。”
  “不忘什么?”
  “不忘从前祖上骑马、放鹰狩猎的历史。现在保护自然,我们也不打猎了。可是养养鹰,人能更英武和精神。”他笑笑。
  真的,这儿的人除了韩屯的胡家,还有几家,还有周边几个屯子的人,也有驯鹰和养鹰的;驯和养完全是为了记忆从前祖上威武的岁月和崇尚武功的历史,因为那是一种不能忘却的民族魂。
  如今,这儿已开辟了一条特殊的“旅游路线”──到乌拉旧地去观赏“鹰户”们驯鹰和养鹰,去回忆历史,去感悟自然,去品味人生。人们管这儿叫“鹰屯”。到鹰屯来的人往往能有一种独特的收获,这种感受是和观看松花江和吉林雾凇美景所大不相同的一种感受。
  看着凶悍的雄鹰,小鸟依人一般地站在乌拉后裔的肩膀上,你会真正的体会到一种力量,也自然的会想象他们那的祖辈,天哪,那究竟是怎样的一群武士:心比江河宽,豪气泣鬼神,横刀问天天不应?举刀劈!
  乌拉精神,满族的民族之魂,永远不会失落!
  
  
  【乌拉古迹】
  
  几千年的战争杀伐和休养生息,在乌拉街留下了众多古迹和丰富的文化遗存。镇内现有5处古文化遗址,文化层堆积较厚,包含了原始文化、汉文化、渤海文化三种不同的文化形式。还有四处古城池,现今依旧保存完好,其中乌拉古城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曾有“八庙四祠三府一街”等古建筑,现三府一街保存尚好,可见当时乌拉街辉煌景象。
  
  古遗址
  
  杨屯大海猛遗址
  大海猛遗址于1974年5月被列为市级重点保护单位,位于乌拉街镇杨屯东南一华里的漫岗上。漫岗高出周围地面3—6米,中间较高,四周渐低,主要是由古代文化层堆积而形成。这里文化层堆积较厚,最厚处可达1.6米,文化内涵丰富,包含了战国、秦(音同“会”,是战国、秦时期东北地区的一个进化程度较高的部落)文化、汉扶余(汉朝时,东北的一个属国)文化和唐渤海(为唐代东北地区一属国)文化三种不同的文化遗存,被誉为“东北地书”。1984年考古中发现一陶罐碳化合物,经化验为东周时期大豆种子,因此吉林乌拉街被誉为“中国大豆故乡”。
  
  学古东山遗址
  学古东山遗址1974年5月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乌拉街镇东北方向的吉舒铁路和公路夹角地带的漫岗上。这处遗址包括早、晚两个时期的遗存,其下层属于原始社会“西团山文化”,主人是人,其上层遗存为汉代扶余文化,这对研究吉林省古代文化分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古城池
  
  乌拉古城据
  《吉林外记》称乌拉街为“峰呈东岭,屏列一方,水漾松花,带环三面,是布特哈乌拉之形胜也。”另据《打牲乌拉地方乡土志》记载:乌拉古城“远迎长白,可谓五城锁钥,连绕松江,乃是三省通衢”(五城:吉林、龙潭、土城子、九站、金州;三省:黑龙江、吉林、奉天)。
  乌拉古城位于旧街村。古城分内、中、外三道城墙,夯土筑就。旧街在元明时期称“洪尼罗”;明初称“扈伦”;清初称“布特哈乌拉”,也称“大乌喇虞”。康熙四十五年(丙戍1706年)在古城东南建设新城之后,当地居民把古城称为“旧街”或“老城里”。
  根据传说,乌拉古城建于公元8世纪,原始古城址在旧街村西北一公里处的粟末水江畔,距离杨屯大海猛只有1.5公里,如今早已夷为平地。公元12世纪中叶,约为金代海陵王天德年间,因防水患将城池搬迁到洪尼地方,筑洪尼罗城(中城),也称“哈思呼贝勒城”。在城里中心部位筑一高台,名曰“白花公主点将台”,此台亦为夯土筑就。白花公主点将台(白花公主也有叫不花公主或百花公主),高约8米,边长约25米。白花公主的身世传说不一,点将的故事在东北流传很久了。有的传说白花公主是金代大将金兀术(完颜宗弼)的三妹妹;有的说是金代海陵王完颜亮的女儿,还有的说是乌拉国的公主。相传点将台四周是木栅围墙,里面军队驻扎在牛皮帐篷里。
  乌拉古城的中城呈四边形,为夯土分层筑就,周长3532米,东墙边长为880米,南墙边长为585米,西墙边长为1040米,北墙边长为667米。城基宽度为15米,城墙高度为4米,城墙顶宽2米,设东西南北四门,门宽5、6、10米不等。城墙四角都有角楼痕迹,城墙顶端设有箭垛,墙外侧陡峭,内侧坦缓,门侧设有马道痕迹。城东、南、北3面有护城河,宽7米,深3米。
  1562年(明嘉靖四十年),乌拉国主布颜修补和加固了洪尼罗城,改称“内罗城”(中城)。又绕内罗城北、东、南三面筑一道套城称为“外罗城”(外城)。该城三面总长为6000米,因西面是挨近内罗城的护城河,故二城于西墙一线处合为一体。其构筑规格大体与内罗城相同。又在白花点将台周围,修筑略呈长方形的紫禁城(内城),其周长为788米,南北边长为204米,东西边长为190米,城高4米,基宽10米,顶宽二米,设有4座角楼,一座南门。城内是乌拉国的宫殿。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努尔哈赤灭乌拉国时,城内宫殿全部化为灰烬。古城的内、中、外三道城墙均为挖护城河聚土夯实而成,故有“开河背土筑古城”之说。
  目前,紫禁城保存完好,门楼和楼都不存在。内城除西城墙残缺不全以外,其他部位尚属完整,但角楼、箭垛都早已拆毁。外城保存下来的只有东、西、北的断壁,东墙南北两段尚存残垣500米。
  


  富尔哈城
  该城位于万家村和富尔村之间,俗称“大城子”,先是辽、金时期女真人的谋克城,后改为明乌拉部的近卫军事城堡。
  富尔哈城略呈正方形,城墙为黄土夯筑。城墙四周筑有马面形状的高台建筑,盖为角楼基础。南墙正中有城门一座,并筑有马蹄形的瓮城,门址宽度6米,瓮城半径为25米,基宽9米,顶宽二米,瓮城门楼偏向正东。城墙周长为1412米,残城高度在2米5至5米之间,墙基宽度在10至11米之间,墙顶宽度为2.5米左右。明代,此城是乌拉部的近卫重地,内有驻兵,由乌拉国王的嫡系佛索诺(布占泰的族兄)出任城主。如今除了东城墙北段已被破坏,西城墙因开水渠,打开豁口外,其他部位保存尚好。近年来在开渠和平整土地过程中,挖掘出大量的文物,均藏于市、县文博单位。
  
  大常古城
  城址在乌拉街镇东北7.5公里,大常村南10余米,东距候屯古窑址约1.5公里,西距杨屯“大海猛古遗址”约二公里。整个城垣高出四周地表约三米。
  古城略呈方形,周长1061.5米,南墙为262.5米,北墙为280米。城墙中段顶宽1.7米,基宽13.3米,高3.2米。墙身为分层夯土构筑,每层厚度约50厘米左右。现存东北和东南两个墙角处,各有一凸起的台地,直径在14-16米之间,内南北有房屋地基遗址,由此推断,该城四角原有角楼建筑,几经沧桑,现已无存。该城现存东、南、北三个门址,东门在东墙由北向南150米处,门外置有瓮城一处,呈弧线形状,边长13米。瓮城东墙边长21米,开口朝南,门宽4.4米。南门位于南墙由东向西66.5米处,门宽6米。北门位于北墙由西向东146米处,残宽约6米。除此之外,东、西、南三道城墙外尚残留着人工开凿的护城河痕迹。南墙外护城壕底宽18米。西边较为特殊,有护城壕两道,一宽11米,一宽19.5米,两壕之间相隔21.5米。
  大常古城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重要,其城池构造比较严谨。依据出土文物分析,该城应为辽金时期女真人的重要军事城池。
  
  古建筑
  
  前府
  “前府”位于乌拉街镇东南隅,现文化路永吉三中院内,因处于“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之南,而称为“前府”。“前府”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系“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第十三任(继第十五任,第十七任兼理)总管尼齐里氏索柱的私人府邸,自乾隆五十年(1785年)任吉林副都统,1788年病故。后由其子吉禄(打牲乌拉第十八任总管)为其主,至1811年病故。之后改易其主。
  “前府”保存基本完好。现存正房五间,前出檐廊;东、西两厢4栋,每侧两栋各三间,门房5间。青砖小瓦、磨砖对缝、飞檐翘脊、灰瓦屋面,典雅古朴,具有清初时期八旗民居二进四合院的特色。
  
  后府
  “后府”位于乌拉街镇东北隅,建于1882年(清光绪八年),完工于1890年(光绪十六年),是管理打牲乌拉地方总管赵云生的私人府邸。“后府”原是乌拉街镇气势最宏伟华丽的宅院,为典型的二进四合院。由于民国年间遭土匪抢劫,文革中又遭破坏,如今只剩下正房和西厢房。根据历史资料和图片记载,“后府”南北长97米,东西宽49米,墙高3.3米,围墙用水磨青砖砌成。大门上悬有“坐镇雍容”的黑底金字匾额,是奉天将军伊克唐阿、吉林将军长顺、黑龙江将军德英共同送的。
  大门里是整个住宅的外院。大门左右的护门房里是存放武器和供执事、护院人员休息的地方。大门南侧有东厢房三间,是饮事房和杂务人员的餐厅。外院西侧有6间厢房,上三间装铜钱、大轿、小车子,下三间装粮米。西南墙角有一个通往菜园的角门,角门外北侧是马厩。外院南面是5间南正房,南正房的西侧二间是客厅,东侧三间是帐房和杂役人员的寝室。
  院落中间是一道磨砖雕花院墙,把内外两院分隔开来。
  里院是三合院。正房与东西厢房都是5间,三房之间有扶手游廊相接。整个天井都是青砖铺地。内宅建筑考究,一色的水磨青砖砌墙,檐前屋后和两山都有砖雕,房子样式全是前出一廊的廊庙式建筑。正房东西两山处都饰有砖刻的花篮山坠。砖雕“福在眼前”、“双喜花篮”、“连年有余”、“琴棋书画”,汉白玉的 “事事如意”、“一路连科”、“狮子滚绣球”、“麒麟送书”、“梅兰竹菊”等图案,雕工细腻且保存完好。正房房脊为御敕“二龙戏珠”的滚龙脊,现只有龙爪印清晰可见。正房东、西两侧各有8米高烟囱一个,烟囱顶端都刻有三层立体小楼,楼的四角各挂有青铜制作的惊雀铃。
  正房东、西两端连通厢房墙壁中间,各有半圆形的角门。东角门是通往后院的,西角门是通往西花园的。
  后府的西花园虽然规模不大,但布局别致。花园北首筑四角亭台,名曰“赏花亭”,亭前有一座假山,山下是养鱼池,池上有桥。东墙根有两个用汉白玉雕琢的鱼缸。园中树木、花卉、桃李、葡萄应有尽有。
  1922年(民国十一年)7月18日午夜,有个外号“小傻子”的土匪带领四、五百号人打进了乌拉街,洗劫了商号、居民、后府,破坏了大部分建筑。
  伪满时,南正房、照壁、门楼、围墙被拆除,仅剩内院正房和东西厢房。1979年东厢房因失火,“悉为煨烬”。现仅存正房与西厢房。
  
  魁府
  “魁府”位于乌拉街镇政府西侧,是迄今保存较好的清代二进四合院,始建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最早的主人王魁福,汉军镶白旗籍,为今安达木人(时隶属乌拉)。于光绪年间出征伊犁,在战场上其颈后受重伤,幸未断喉咙,经调治伤愈,受到光绪帝的“觐见”和褒奖。1898年,任查城大臣、察哈尔副都统,赏赐白银。升任后,为其原配夫人和大、二妾三人修建此府邸。1905年,任张家口副都统。一年后,死于任上。魁府由其子王栋斋继承。民国时卖给松花江水上公安局长张茂堂;解放后,先后作为政府的办公室和招待所。
  “魁府”门房三间,大门位于门房东侧,与东厢房相对。昔年,一进大门,便可见彩绘的“海水托日”影壁,该影壁为东厢房的南山墙,属暗影壁。花墙(今拆除)隔开的前、后院。前院内除与大门相连门房以外,东、西厢房均为奴仆所居。二道重花门位于花墙正中,与正房相对以回廊相通,是主人居住的庭院。有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和东、西耳房各一间,均以“风火山”与前院相连。正房以及东、西厢房均为硬山、抬梁式,斗拱、木架结构的青砖瓦建筑。正房前出檐廊后出梢,青砖小瓦、磨砖对缝、飞檐翘脊、灰瓦屋面,典雅古朴,建造精良。廊头、墙角等处还嵌以漂亮的砖石雕图饰。魁府至今仍保存完好。
  
  
  【乌拉街满族风情】
  
  乌拉街满族民族风情民俗浓郁厚重,是国内典型的满族文化遗存地。对这一地区的满族文化、萨满研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和很高的知名度,每年有数千名民俗文化研究者、考古工作者、人类学家、社会学者来此观光考察。
  
  居室陈设习俗
  
  满族宅院一般坐北朝南,多开南门,因是四合院或三合院落,形如口袋,故称“口袋房”;又因形似斗形,故亦称“斗室”。满族老宅,屋侧建“地烟囱”。早期用空心整木,后来用土坯、砖泥砌筑而成。
  满族的院落,坐北朝南的住宅为正房,一般满族人家的住房为三间或五间,每间约4米。中间开门,进门为堂屋,置锅、灶,设东、西卧室。满族有“以西为尊”的礼仪,所以长辈住西屋,称“上屋”。卧室内三面火炕,称“万字炕”。南、北炕为主人的大炕,西炕较窄不住人,下边走烟道。西炕上禁忌摆杂物,只放置柜箱,也不允许外人坐。西墙正中供祖宗板,上摆香碟、蜡台等神物,并贴有挂签。南炕设炕桌,上摆扣碗、帽筒等物,炕桌两边有靠枕坐褥,炕下有脚踏。北炕墙上有装家族宗谱的谱匣,炕头陈设一只与炕同宽的长木箱,俗称“躺箱”,箱上置放被褥和枕头。南、北炕挂长约4米木杆,杆两端雕成龙头形,称“龙头幔杆”,杆上张挂“幔帐”。
  冬令时,满族人家的炕上放置泥、麻泥制或铁制火盆。火盆的作用很大,男子在火盆上温热酒壶;妇女在火盆里烧热具有今日熨斗作用的“烙铁”;小孩则在火盆里烧鸡蛋、土豆、蹦苞米花。全家人围坐在火盆旁取暖,其乐融融。
  
  服饰特色
  
  民间满族喜穿“鞋”(同“乌拉鞋”),是关东的独特产物。鞋的制作十分讲究,多用整张兽皮缝制而成。一张牛皮只能出4—5双,而一至四五排之间最好的是二排。头排取皮在尾巴根那儿,称为“糟门”皮;二排取皮在牛屁股和脊骨处,是最好的位置,所以二排价格最贵,往往比头排和三、四排贵三、四倍,鞋也特别耐穿耐磨;三排是腰骨处,皮制打横,制作不出优质了。只有二排叫“十字花骨”,是优等货。有矮(靴或袜,又叫头牛)也有高(又叫头马),有大褶也有小褶。大褶产于乌拉街一带,一般是8个褶。小褶产于辽宁海城的牛庄,一般是10个褶左右。
  民间俗话说“出门在外脚不冷,人身就不易得病”。关东地区冰天雪地,人们在与严寒的抗争中自然选择了。的鞋底软乎,冬天走在雪地上不起“丁脚”。“丁脚”是指鞋后跟上冻起的冰土疙瘩。北方气候寒冷。冬天在外作业的人,最怕鞋子下边长“丁脚”,长了“丁脚”则走路发滑,抓不住路。而穿就不长“丁脚”而且不累脚脖子,不勒脚趾头。又由于鞋里塞进了足够的草,脚套在里边,又暖和、又轻便、又舒服、不劳累,不长脚气,适于冬季狩猎、跑冰时穿用,是东北民间人人喜爱的一宝!
  当年,鞋铺的学徒一进铺,先要拜传说中的鞋铺祖师爷孙膑,然后开徒。学徒早上起来先收拾铺子,然后再学刮皮子。刮皮子用“大铲”先把皮里子上的肥肉刮去、拉平,然后是下剪取皮。做要练手指和手腕儿上的劲儿。不分左右脚,但手活一定要靠,用单线别褶,别一针透一个。上脸、别褶都是讲究的工艺。皮子熟完叫“白皮桌”。做的皮子要用谷草熏。东北的谷草,经霜梗硬、叶厚,点燃后烟大。用谷草熏后的牛皮干湿适度,抹拉得体,上针不抽不走。拿完褶、上完脸,还要在后跟上钉两个扁钉,以便走起路来往后“沙”,抓地稳。
  传说“”这个鞋名还是御赐的呢——有一年,乾隆皇帝东巡来到关东地区,一看这里的百姓脚上用一块动物皮裹着。乾隆帝问:“这是什么?”百姓答:“鞋。”乾隆是位聪慧有学识的帝王,他说:“此鞋独到奇特,又倍受边民喜爱。既然没有名字,干脆就叫它乌拉鞋吧!”这下,这种鞋可就出了名了。因“乌拉”是地名,而这种鞋又是皮革所制,所以就以“”二字来代替。
  
  饮食习俗
  
  满族的饮食习俗和进餐礼仪很多。如祭祀用过的神糕、神肉,路人可以分享,但一般不能带走,吃完后不允许擦嘴;几代家人同桌就餐,长辈不动筷,晚辈人决不动筷;过年杀年猪时,有把亲友、邻里请来同吃白肉血肠的习惯。满族爱狗的心理,除有“义犬救驾”的传说外,是在长期狩猎生活中形成的,所以满族有不食狗肉的饮食禁忌。
  到满族人家做客,酒菜上来之前,总要有四个小碟咸菜压桌,传说此俗源于努尔哈赤采参。当时长白山里风大,努尔哈赤当年每次铺上虎皮当饭桌吃饭,总要被风卷起,努尔哈赤急了,一剑劈去,砍落四块石头分别压在虎皮四角,再大的风也掀不动了。努尔哈赤由山里进城当了汗王,这个规矩也带到了城里,只不过石头由四个小碟咸菜代替了。
  满族饮食从传统的野味烧烤、满族火锅,到满汉全席、八大碗、三套碗、白肉血肠深受满族同胞喜欢。到乌拉街,不吃乌拉街满族正宗火锅,等于白来乌拉街一趟。火锅是满族祖先的一大发明。清朝入关,使火锅遍及全国。昔日,女真人狩猎野餐时,用篝火烧陶壶、陶罐煮食吃,塞外高寒,往往边吃边烧,这是火锅的雏形,也是满族行军出猎的随行炊具。后来火锅发展成为现在的圆形,中间有烟囱,内置炭火的铜制火锅。东北火锅以白肉火锅为主,菜入锅极有讲究,叫“前飞后走,左鱼右虾,四周轻撒菜花”。火锅的汤味道别具一格,肉鲜嫩可口,味道醇厚不腻人。在满族的历史上曾出现过雀火锅、天上锅、地上锅、水中锅等多种火锅。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到一处,都吃火锅,致使大江南北火锅盛行。
  
  传统体育活动
  
  满族体育活动均来自早期的狩猎文化。主要有珍珠球、赛威呼、满族大秧歌、满族布库及小姑娘玩的抓嘎拉哈。尽管现代的娱乐活动较多,但节日体育活动中珍珠球比赛是不可少的,至于满族大秧歌,几乎每天都有,镇内或村社间老年朋友自发而成,甚至不少年轻人也参加。
  
  珍珠球
  满族传统体育项目。源于清代乌拉地方打牲兵丁采东珠的活动。现行的场地长30米,宽15米,中线两侧划三条线,依次分为水区、限制区、封锁区和得分区。比赛分为两队,每队6人或7人。以一球为“珍珠”,每队有人执“渔网”,手持网兜于得分区内接球,另各出两人为“蚌”,手持蚌形球拍拦截对方投身“渔网”的球,余者为“采珠人”,在中场(水区)争夺“珍珠”,获球后设法避开对方堵截,将球投入本队网中,即可得分,得分多者为胜。目前,全国的满族自治县、乡大都组建了代表队。珍珠比赛已被列入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狩猎比赛
  满族传统体育项目。源于乌拉地方打牲狩猎活动。参赛两队的人数相等,场地大小依人数而定。参赛者穿满族服饰和靴鞋。每人身后各背一篓,每队有布制熊、虎各一。开赛后争相向对方背篓内投掷布兽,投进“虎”得2分,投进“熊”得1分。各记本队总得分数。每局5分钟,5局3胜制。赛威呼比赛源于乌拉地方采东珠和捕鱼活动。威呼,满语汉译为“独木船”。以巨木刳制而成,两端尖,底圆弦平。大者可容纳五、六人,小者二、三人。一人持桨,左右划水,疾快如飞。主要是比赛速度,汉文亦写作“威虎”、“威忽”等。后来演变成旱地上象征性比赛。比赛在田径场进行,跑道长100米,每5人为1组,木杆或竹竿2根,杆长2.5米,全体参赛队员站在杆中间,两侧双手均匀握于杆上,其中四名队员面朝终点前方站立,后尾者称为舵手面朝后站立,又称前一名为“船头”,起跑时排成一列纵队,以跑到终点先后顺序排名次。
  
  萨满文化
  
  萨满教在乌拉街镇农村仍然较完好地保存着。满族祖先信仰萨满教。萨满教是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各民族信仰的一种比较原始的宗教。它认为世界分三层:“天堂”为上界,诸神所居;大地为中界,人类所居;“地狱”为下界,鬼蜮所居。这种宗教没有庙宇和神祠、没有专职的教徒,信仰萨满教的各民族间所崇拜的神灵也不尽相同。“萨满”是通古斯语,即“人通神”的意思。萨满教的祭司是“察玛”,察玛是兼职的娱神者,可以结婚成家,并要参加劳动。察玛没有什么特权,只是在精神上受到族人的尊重。
  察玛有两种:一种是经过“抬神”后形成的,一种是通过“学乌云”后产生的。满族人烧香祭祖形式隆重,察玛就是“烧香”的神将。烧香分为满八旗烧香和汉八旗烧香,族源不同,所供神明也不同,仪式各有所异,但都有察玛主持,其中汉八旗有多坛之说。满八旗祭祀分两种,一是家祭(祭祖先),二是大神祭(原始图腾祭祀)。察玛穿上神衣,戴上神帽,扎上腰铃,手执抓鼓,一边唱满语神歌,一边打鼓,一边舞蹈,一边摆动腰铃,旁边的裁力子(助手)打起“萨拉器”或神鼓,随着神歌拍板应和,仪式严肃,场面热烈。满族烧香一连要跳三天,跳饽饽神吃打糕,跳肉神吃小肉饭,跳马神表示祭大青马,跳歪勒妈妈神表示祭神女,跳长白野神表示祭祖先以外的诸神。汉八旗烧香与满八旗不同,如唱词、衣着、神器、程序、对象等都不同,祭祖有“安座”、“接神”、“送神”等环节。
  
  【雾凇冰雪】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
  雾凇通称“树挂”,是雾气和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分为粒状和晶状两种。粒状雾凇结构紧密,形成一粒粒很小的冰块,而晶状雾凇结构比较松散,呈较大的片状。吉林的雾凇就属于晶状。它是在吉林市独特的地理环境中自然形成的。从吉林市区溯松花江而上15公里是丰满水电站,冬季江水通过水轮机组,水温升高变暖,每到数九隆冬从水轮机组流出的水仍有4℃,江水载着巨大的热能,形成了松花江缓缓流经市区几十里不冻的奇景。从水面源源不断地蒸发出水汽,整个江面白雾腾腾,久不消散。沿江长堤,苍松林立,杨柳低垂,在一定气压、温度、风向等条件作用下江面上蒸腾的雾气遇冷凝成了雾凇。
  乌拉街镇是松花江最后一段冬季不封冻江面。南从富尔北到三家子,沿松花江有11个行政村,约26公里。松花江流经乌拉街地区后,在哨口以下出现分流,形成大小不等的沙洲,如弓通、官通、雾凇岛等。在曲折的岸边上,风的对面就是雾凇。东面有小风,西面就有雾凇;反之,西面有小风,东面就有雾凇,年年雾凇比吉林市区频率更高,效果更好。因此,每年冬季都有很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摄影,吉林市摄影家协会还在韩屯村建立了摄影基地。韩屯村位于乌拉街镇北,距镇中心6公里,濒临松花江东岸,这里有雾凇岛,是吉林雾凇最佳观赏区。该岛是天然江心岛,四面环水,风景秀丽。吉林雾凇由于它独特的形成条件,因而持续时间长、厚度大、次数多。每年12月下旬到次年2月底是观赏雾凇的最佳季节,最多时一冬可出现60多次。
  
  “民间”提示
  到乌拉街镇旅游,可以由吉林市坐直达乌拉街镇的长途客车,每隔20分钟1班,乘车时间为1小时。到乌拉街镇后,可以在镇内游览乌拉三府、清真寺,到乌拉古城和雾凇岛景区需要乘出租车。
其他文献
哈尼族的“土锅茶”  戚兴林 新 苓    哈尼族历史悠久,早期与彝族、纳西族、拉祜族等同源千古代的羌人。哈尼族绝大部分聚居在云南红河和澜沧江之间的山岳地带,其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占绝大多数,思茅地区、玉溪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也有分布。唐朝到清代的1300余年中,“和泥”成为哈尼族先民最普遍的历史名称。哈尼族有“卡多(卡惰)、“窝尼”、“碧约(毕约)”、“白宏”、“叶车(奕车)”、“糯比”、
期刊
如何选择羽绒服?  宣 宣    冬天,羽绒服作为一种轻质保暖的御寒服装,越来越多地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那么,怎样才能买到一件质优和称心的羽绒服呢?选择羽绒服除注意外观质量外,更重要的是填充料内在质量的选择,专家提醒辨别羽绒服装优劣有五招。  看:查看有无产品质量标签,标签上有无生产厂名,含绒量为多少。同时要看踩线是否顺直,是否有过量线头残留。羽绒服的含绒量一般以超过70%为宜,具有一定的
期刊
“我们不应该到这里来”    1950年3月,胡宗南黯然来到台湾,暂且安身在花莲,当年曾统帅40万大军的他,身边只剩下了6名随从。  失败的阴影,前途的渺茫,都让胡宗南的心情极为低落。有一天,胡宗南走过花莲体育馆,来到海边,突然对他曾经的部下孔令晟说:“我们应该在什么地方自杀啊?这里真没有意思啊!”当自杀的念头闪过后,胡宗南对他的部下说:“我们不应该到这里来。”  1950年5月,台北“监察院”内
期刊
“熊”对“能”说:穷成这样啦,四个熊掌全卖了,  “兵”对“丘”说:兄弟,踩上地雷了吧,两条腿都炸没了吗?  “王”对“皇”说:当皇上有什么好,你看,头发都白了。  “口”对“回”说:亲爱的,都怀孕这么久了,也不说一声。  “果”对“裸”说:哥们儿,你穿上衣服还不如不穿。  “比”对“北”说:夫妻何必闹离婚呢?  “巾”对“币”说:戴上博士帽就身价百倍了。  “臣”对“巨”说:一样的面积,但我是三
期刊
千年文化,千年感动。依稀间记得有词写道:金陵城上云锦,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长调流。琴声幻,堆绣艳,几时收?昆山城外相会,奔蜀州……  2003年6月29日,世界遗产大会将在法国巴黎召开。在这次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决定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对于“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书上是这样定义的:“人们学习的过程及在学习过程中被告知和自创的知识、技术和创造力,还有他们在这一过程
期刊
岩画,学术界一般泛称"岩石艺术",也有使用"岩刻"或"岩画 " 两个术语的,还有因岩画所处地理环境之不同分别称做"崖壁画"或"洞穴画"的。岩画从多角度、多层次展示了人类早期的经济生活、社会活动、宗教信仰、心理状态 (欲望、企求、恐惧、野心等)和审美观念等。   中国岩画分布密集而广泛。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历史背景、民族文化不同,各地岩画在内容、风格和制法上也明显有别。根据其地域特征,可分为
期刊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邮政发行的30分邮票,国人都不会陌生。但邮票中民居的确切位置到底在哪儿,大概就没多少人能说得出来了。  步入安徽黟(音同“一”)县宏村,当地导游都会首先将人们带到被他们称为“牛胃”的南湖边。站在“牛胃”旁,面对的是蒙蒙的乡间民居景色。大概是因为当地湿气比较大的缘故吧,湖光山色映衬下的安徽民居仿佛从油画中跃然面前。许多去过宏村的人站在宏村“全景图”前时,都会油然而生一种“似曾
期刊
夏季刚到,持续的高温就已经让人透不过气来,喝茶降暑成了一种时尚,下面就让我们相聚“民间”,相约品茗吧……  在广东潮州,你经常可以看到三五个人小坐一处,或在店的门边,或在巷子弄堂,围着一壶茶,家长里短,传闻掌故,无所不聊。他们的神态看起来闲适、从容。喝茶,在这里,既非姿态也与品味无关,而是成了生活实实在在的一部分。  在这个地方,颇受人们欢迎的是凤凰山盛产的功夫名茶——凤凰单枞。    凤凰单枞 
期刊
我曾两进独龙江,她特有的人文科学价值和未经雕饰的天然之美所构成的音响、光华和韵律至今仍在拨动我心灵深处的生命之弦。  我曾两进独龙江,她特有的人文科学价值和未经雕饰的天然之美所构成的音响、光华和韵律至今仍在拨动我心灵深处的生命之弦。独龙江地区直到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初,仍旧处在母系氏族社会的末期,与中原地区的社会时差大约有5000年之久。这太古之民为一切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研究人类社会的起源、人类社会
期刊
没有在地图上标示的地方    乌兹别克斯坦穆伊纳克小镇,仅仅40年前,还是全球第四大湖泊,面积达68000平方公里。现在,这个湖泊几乎全部消失了,只剩下50000平方公里的未在地图上标示的新沙漠。当然,目前卫星已经拍到了这片新的沙漠。    未被外来物种入侵的地方    位于南大西洋南部的冰帽岛——布维岛,是地球上最后一处没有更加危险的真实物种入侵的地方。自从1739年它被发现以来,布维岛附近一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