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为了再聚的再见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kejin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25日,为期一周的2014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在一场秋雨中落下了帷幕。撰写此文之际,时间已过去半月,笔者在百度上搜索,40余万条相关条目中,除了大量转发或稍加修改内容大同小异的开闭幕式的新闻稿外,其余几乎都是片段式的、印象式的消息。有见解、有深度、有话题性的内容则很难看到。这与9月初上海艺术摄影博览会铺天盖地、角度多样的媒体报道形成了鲜明对比。平遥摄影大展今年的主题“影像生活梦想世界”,虽然跟上了当下颇为时髦的话题,但却难以辩析出主题光环下的展览实况。
  根据平遥大展官网上的数据,今年共有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2100余位摄影师参展,展出作品20000余幅。参展摄影师多了,展出的作品量也增长了不少。这个体量无论是与任何外国的摄影节还是与国内其它摄影节相比,都是庞大惊人的。不过对于向来喜欢用数据来占据高地的国人来讲,很多人现在对庞大的数字已经麻木漠然。笔者注意到,平遥今年开通了高铁和动车,在交通之方便堪称史无前例的背景下,大展期间的古城门票收入却只有217万元,远不及2013年的320万元;开幕式前后一两天一房难求的场面今年极为少见,就在平遥大展19号开幕式当天,靠近展场的不少客栈宾馆已经挂出了“今日有房”的招牌,由此可见平遥大展人气下滑的议论并非空穴来风。
  不过话说回来,摄影展不是GDP,规模数量并不不需要年年攀升。如此规模庞大的摄影节,有许多不可控因素,每年的规模或大或小,质量或高或低,只要不太偏离常态,都在常理之中。即便今年是平遥大展的“小年”,但平遥摄影节包罗万象、兼容并蓄的传统还是在的。在这个中国摄影人的年度大聚会中,仍然折射出不少中国摄影界的有趣现象,成为管窥当下中国摄影生态的一个绝佳案例,这应该是平遥大展最重要的价值之一。


  今年的平遥,并没有像往年那样邀请罗伯特?弗兰克、约瑟夫?寇德卡那样世界级的大腕前来助阵,或许这正是很多人觉得今年平遥摄影节缺乏亮点的原因之一。不过令人欣喜的一个现象是:随着近年来各地摄影节、艺术节的竞相涌现,摄影出版、摄影网站、艺术网站、以及互联网自媒体的无处不在以及中外摄影资讯的落差缩小,国内摄影师的整体艺术视野和文化判断力也随之不断提升。摄影师们尤其是年轻摄影师,对于影像介入生活、表达观念、指涉当代的渴求和希望愈见强烈,而且态度不可谓不严肃、用心不可谓不良苦。他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摄影绝不是器材、构图、光影、后期……最后拍得漂亮有所谓“视觉冲击力”那么简单。装扮、导演、拼贴、合成、蒙太奇、大画幅乃至装置等等当代摄影所惯用的手段和技法也都可以在今年的平遥大展上看到。传统影像与当代影像在这么一个被称为“摄影庙会”的巨型摄影节上交相辉映,必将使得小众的影像表现手法不再成为公众观看影像的主要障碍。
  摄影多元化的跃进当然是个好事情,但是,这对摄影师、策展人、评论家以及艺术爱好者有关当代社会、当代艺术、当代文化知识储备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即便应付得了视野和文化的考验,艺术语言转化的巧妙性和创新性也往往成为国内摄影师们最大的短板。
  例如,在今年的平遥大展上,由独立摄影网站四月风推出,吴强策展的《中国呼吸》和新华社高级编辑陈小波女士策划的《女性?花朵的释放》都获得了大量的公众关注和媒体传播,但两个展览恰好在艺术语言转换和文化观念认知上存在各自的不足。
  《中国呼吸》影像展,汇集34个行政区首府城市的46位摄影师,通过连续40天的影像记录来呈现中国严峻而备受关注的雾霾问题,毫无疑问,这个展览具备了关注和思考现实问题的观念维度,而且也取得了不错的线下反响和线上传播效果。但针对这个展览的主题来说,诸多省会城市的摄影师在拍摄地点、拍摄角度的策略和选择上,依然有着很大的改进空间,而现场作品的呈现与展场的空间体积相比略显局促紧密。如何让观念和思考转换为更有效的视觉表达,这对不少摄影师和策展人来讲,仍然是一个回避不掉的难题。
  而《花朵?女性的释放》当代实验展,以精心的粉色空间营造和艺术家孔宁在地面上巨大的铁皮绘画吸引了大量的观展人气并获得了今年的策展人飞马奖。但当我们细细品读策展前言用心观看过现场的诸多女摄影师作品后,就不难发现:这个展览很大程度上只是女性作品的庞大集合体,这些作品如何指涉了当代和实验所要求的先锋性和批判性却语焉不详。新颖的展场布置的确值得提倡,但展览所宣称的当代性和实验性究竟是什么,也许更值得中国当下的策展人和艺术家们认真思考。
  当代艺术的目标是打破生活跟艺术的界限,希望未来人人都是艺术家,人的自由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实现。参与者甚众,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平遥很容易让人产生这个乌托邦似乎已经部分实现的幻觉。在平遥,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貌似当代的作品或者展览,实际上只是对国外的、摄影史上的、近年来流行的技法和图式上的简单模仿甚至抄袭。根本经不起当代艺术所强调的先锋性、介入性、文化批判和社会进步诉求的考验。在平遥的国内作品展区,展览选题的空泛和语言手法的重复让人视觉疲劳不堪。而今年的国外展区,虽然没有明星级大腕,但《德国当代摄影展》《观景者——当代波罗的海及北欧摄影展》《澳洲神奇——澳大利亚摄影展》《绿殇:拯救森林——新西兰摄影展》等几个群展整体水平颇为不俗。不少作品的主题或视觉表现都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德国当代摄影展》中尤塔?施密特的《自由的游泳者》,粗看起来好像只是展览了一些早年在游泳池拍摄的照片,但艺术家在作品前言中告诉我们,他实际上是要探讨游泳池作为一个基础的公共设施和空间,对于人的社会性和个性的深远影响;而摄影师弗劳克?蒂尔金的《准备、稳定、出发》主题也聚焦于探讨人在成长所不可避免的社会化过程中,对于各种社会规则和习俗的遵守和打破之间的张力。
  平遥摄影大展近年来不仅积极引入比较规范的策展人制度,而且棉纺织厂“致敬厅”的设立以及对摄影史、学术展的重视,恰好暗合了摄影界对加强摄影史摄影学术研究的呼吁,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今年由北京电影学院老师朱炯在棉纺织厂致敬厅策划的老一辈摄影家袁毅平先生的回顾展《被遗忘的影像记忆》,呈现的就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研究案例,为那些容易被符号化的老一辈摄影家及其作品提供了当代语境下的多元解读空间。而无锡摄影史研究学者王海宝和摄影师唐浩武在柴油机厂策展的《摄影史上的无锡影响》,通过作品、摄影文献、录像等多元手段,呈现了刘半农、方大曾、敖恩洪等10位近现代中国摄影史上的无锡籍著名学者、摄影家的历史成就,为我们梳理中国近现代摄影史提供了一个宝贵独特的视角。


  高校展区向来是平遥最热闹,但往往也容易被忽视的展区。在今年平遥大展秩序册上的展区信息介绍中,土仓院校展区只有一幅标有参展高校区域的展位图,但是其它展区除此以外,还有详尽的展览名称和摄影师姓名。其实,今年平遥土仓院校展区,并不像往届那样与其它展区有明显的品质差距,恰恰相反,今年绝大多数院校参展学生的作品完成度、展览态度都提升端正不少,作品的印放输出也非常用心。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刘思麟的《相片》、黄河科技学院摄影学院张丹的《空房间》、北京印刷学院的何劲松的作品《家族基因》等颇有灵气,表现出学院训练所特有的观念思考和影像把控能力。有意思的是,西安美术学院的《共享&生成》,西安理工大学的《近景?十年》,以及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小万神殿》等展览已经搬出院校展区,再加细看不少作者和策展人的简历上都有学院的背景和经历,让整个平遥大展的主展区打上了不少学院派色彩。
  但同时笔者也注意到,院校作品中除了一些纪实题材的作品阐释和展览前言写得比较规范外,不少“当代”“观念”“实验”影像的作品阐释和展览前言要么空泛俗套,要么不知所云或者干脆没有。显示出作者对选题和作品的观念所指,缺乏理性深入的思考。即使获得此届 “新人奖”的不少作品中,隐喻简单化、艺术语言转换直白化、观念程式生硬嫁接等诸多问题仍然程度不一地存在着。这再一次提醒我们国内的高等摄影教育普遍存在着的重技术轻观念,重历史轻文化(注重摄影史,但与之纠缠的艺术史文化背景则很少涉及)所引发的结构性问题。
  笔者在土仓观展时,正好碰上纽约帕森斯艺术学院的学生们站在自己的作品前,与观众交流。他们每个人轮流讲述自己的作品构思,解答现场观众的提问,有些还拿出了厚厚的作品样册供观众翻阅。其中就有毕业于中国美院,现在帕森学习的黄东黎,她的作品《表象之外》只有短短一两米的展线,但是她的现场解说让她的作品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除了介绍自己的作品,黄东黎还为自己的外国同学兼任现场翻译。国内院校的学生大都在作品前放一张名片或在展览前言上留一个联系方式便溜之大吉,相比之下,国外院校这种鼓励学生与观众充分沟通以及注重展览细节的方式,值得国内院校学习。
  除了高校的活跃,近些年平遥还成为了国内各种摄影机构展示的重要平台。今年除了中国摄影出版社、人民摄影报等传统参展机构外,还出现了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近两年电商圈热炒的“互联网思维”似乎也刮到了摄影节上,一些既非传统画廊、也非传统图片社的知名网站,比如新浪、雅昌、影像中国网、四月风、快拍快拍网等纷纷重视起平遥大展这块金字招牌,都在精心策划跟网站社区定位相符的展览或讲座。
  凭借天然的群众基础加之不少网站机构策展人的热捧,今年的平遥大展上“手机摄影”也成了一大看点,擂台展览可谓比比皆是:网易的《“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手机摄影大赛》、瀚图影像的《中国微信摄影大赛》、快拍快拍网的《快拍中国24小时》、陈广宇、朱明策展的《众生相》等,一时间“手机摄影”不明就里俨然就要成为一个跟相机摄影截然不同的“独立概念”了。其实很多所谓的手机摄影展,只不过是抛出几个“好玩”“热闹”“吸引眼球”的主题,然后从海量图片中选出几张构图光影还不错的照片组团展览了事。手机摄影拍摄灵活、潜力巨大,办展、获奖甚至参加拍卖收藏都没有问题,但是只有热闹没有深度,只有主题没有文化的手机摄影展 ,只会助长对“人人都是艺术家”口号式浅薄化的理解以及商业影像机构庸俗化媚俗化一切向人气娱乐看齐的倾向。


  目前为止,在国内诸多摄影节里,平遥国际摄影节无疑是规模最大、人气最高、最能反映国内摄影生态和影像文化整体面貌的一个。平遥大展的官方网页上总结道:“经过十三年的发展,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已经成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引领摄影流派、独具文化魅力的世界品牌!全球摄影人的‘奥斯卡’”,在把这些别具中国特色的词汇堆积在一起的时候,平遥大展在传统和当代、中国与西方、自信与自卑、学术与娱乐的缝隙之间倔强生长的模样开始变得逐渐清晰、真切,而这又何尝不是近十多年来中国摄影的生长路线呢?这就是为什么平遥对中国摄影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而我们谈论平遥,甚至批评平遥,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每年的再见之后,希望来年还有机会和理由在那里再次相聚。
其他文献
摄影要能响应真实,反应政治议题,首先要能增加读者的认识与思考,而不只是看到。好比2013年底轰动的台湾纪录片《看见台湾》2,让人看到了环境破坏的结果,却无法理解原因。而纪实摄影一定程度是《看见台湾》式的,它的话语能力有限,虽然未必不行。然而要说见证事件就能产生对事件的理解,我很怀疑。《看见台湾》从高空俯视的拍摄手法虽然前所未有,土地的残缺与破烂让我们乍看下会很震撼,但那个话语的效果如何作用在我们身
期刊
Q =陈奇军A =崔新华  Q:老城改造这个选题,您从何时开始关注的?  A:2010年,我当时在上海工作,有一个拍摄石库门的项目。从那时起,我开始拍摄老城改造这个主题。  Q:您都拍摄了哪些老城?  A:主要就是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我觉得中小城市的老城改造不如北京和上海更加典型,所以我拍得不多。  Q:您拍摄老城改造的出发点是什么?  A:北京和上海现在属于国际化的大都市,人
期刊
在李志国的镜头下,有许多鸟儿和昆虫。它们不再渺小,而且往往集结成群,亦不再孤单。艺术家用了一种独特的方法,使这些弱小的生命看起来强大了一点点。  他用自行设计研制的20×24英寸超大片幅相机进行超微距拍摄。在操作上,牵涉到镜头的涵盖、曝光补偿、景深控制、焦点的精准、镜头最佳解像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而且每幅作品都要进行多次曝光,少则3-5次,多则20-30次。我无法想象艺术家是如何跨过这一道道门槛的,
期刊
Q =陈奇军A =崔新华  Q:拆迁这个选题您拍了多久了?  A:作为专题的拍摄,我是从2010年12月拍《南环新村》开始的,到现在还在拍,没有间断。除了老新村,我今年还拍了些旧工厂、老村落,当然都是正在或准备拆迁的。以后还会拍下去,不过方式上会有所改变。  Q:为何对这个题材感兴趣?您觉得您的“拆迁”系列是记录为主,还是更偏向艺术创作?  A:我完全可以说,这是作为职业摄影记者具有的敏感,对记录
期刊
Q =陈奇军A =解海龙  Q:您长期关注我国的“希望工程”建设,这项工程目前进展如何?  A: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关注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与20多年前相比,我国的“希望工程”进步很大。但是近些年 “读书无用论”又有所抬头,这种苗头很不正常,我觉得整个社会特别是孩子家长都要有长远思想,不可因为急功近利而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另外,偏远地区的教育环境依然比较艰苦,我们还需要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期刊
Q =陈奇军A =梁勇  Q:这个主题是如何引起了您的兴趣?  A:首先是我的家曾经面临拆迁,我就想用相机把自己从小生活过的地方记录下来,因为它即将消失。后来我越来越觉得,拆迁不仅是我个人情感问题,这反映了中国人的典型情绪。  Q:中国人的典型情绪如何理解?  A:中国式拆迁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旧城改造,中国的城市化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其中尤其以拆迁最具典型性,这种事情折射了一个国家的基本国
期刊
T: 首先请您向中国的读者介绍一下您自己的经历。  L:我16岁的时候就明确我以后要做摄影。我的第一个爱人也是摄影师,他在他父母的浴室里面建了一个暗房,因此我一开始做了很多暗房里面与负像正像相关的工作。看着世界从显影盆里面一点一点显现出来,这真的非常令我着迷。现在的这一代人对摄影则是完全不同的经历了。所有的东西都是马上就有,马上就可以在显示屏上观看。那时候摄影的过程总是要很长的时间,到一个地方去拍
期刊
对已经结束的9月5日至7日的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 Shanghai)的绝大多数报道中,用得最多的词无疑是“人气爆棚”。作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大规模的以艺术摄影交易为主题的专业博览会,在展会开幕前一周,就有人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开玩笑说:“下周,中国摄影圈分两种人:一种是在上海的,一种是不在上海的。”无疑,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摄影人的一次聚会,画廊主、藏家,摄影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摄影媒体人汇集于上海
期刊
Q =洛故A = Moon  Q: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摄影的,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手机拍照的?  A:摄影一直都很喜欢,总的来说时间不算长。真正自己玩要算是2008年初我买单反的时候;手机拍照则是买苹果iPhone以后。  Q:您在什么情况下会用手机拍摄,什么情况下用相机拍摄?  A:因为手机几乎是随身携带,所以任何时候都会用手机拍照,只要身边发现有趣的事物。 单反相机携带就相对麻烦得多,所以用单反
期刊
媲美单反  X-T1试用富士公司请到了京剧摄影师范梅强先生。说范先生是专业拍京剧的不太准确,因为他的工作是戏曲编导,但是他又受家庭的熏陶,因为他的姥爷是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而舅舅则是著名京剧大师梅保玖先生。富士X-T1由范先生试机拍摄京剧可谓目标明确,因为富士X-T1主打连拍、高感光度噪点控制、操控性能等。从范先生拍摄的样片看,弱光环境富士X-T1表现不错,在测试中我们也发现X-T1在IS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