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上有不少新变化,总体上内涵更丰富,结构更合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新变化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做出规定:要求学生能够(1)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而这里一般能力主要包括:①学会学习的能力:②扩充并整合知识的能力;③沟通与交流的能力;④思考和推理的能力;⑤合作能力;⑥具有个人与社会责任感等。《标准》还对这四方面的总目标进行具体阐述,并提出了学段目标。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在教学目标上,《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有以下几个新变化:
一、课程目标更加全面,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数学课程目标不只是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包括数学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也就是说,数学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更应该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做数学”和“数学地思考”,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建立自信心等。《标准》把四个方面的目标并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目标,保证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均衡发展。
二、提出了发展性领域目标与过程性目标。
《标准》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标准》明确指出:应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标准》提出“发展性领域”目标,明确指出: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既不是与数学教学无关的教育目标,也不是数学知识教学的“副产品”,其本身就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的。
实现发展性领域目标的主要途径应该是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因此,在知识技能领域中又有了过程性目标即在目标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注重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能力的培养,发展性领域与过程性目标是《标准》的一个特点,也体现了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趋势。
三、提出了四个领域目标的学段具体目标。
学段目标与以往的各年级的教学要求相比更加粗泛,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有利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四、在“知识与技能”目标领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发生了变化。
《标准》虽然仍认为“双基”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但对什么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双基”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以前被认为重要的却不再需要学生掌握,以前未被关注的却被认为是学生应重点掌握的。比如,对基本运算技能的要求,由于计算器的普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实际地用笔算的方式对大数目进行计算。因此,这方面的要求降低了.提出要重视对运算意义的理解,重视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在保证基本运算训练的基础上,鼓励使用计算器。
五、在“数学思考”目标领域,关注学生进行数学地思考。
“数学思考”这个目标包括两方面:思考数学与进行数学地思考。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会解各种的数学题,更重要的是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进行“数学地思考’,,也就是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特别是非数学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六、在“解决问题”目标领域,对“问题”有了新的理解,关注数学交流。
《标准》所指的“问题”,不仅是纯粹的数学题,而且包括以非数学题形式呈现的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思维活动才能够解决的。同时《标准》还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交流.数学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在非正式的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之间建立起联系。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实物的、图画的、符号的、口头的以及心智描绘的数学概念联系起来。交流还可以发展和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去表达、倾听、提出自己的想法。
七、重视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
《标准》的“情感与态度”目标具体包括: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主动参与及对数学学习的喜爱。②自信心和意志力。③学习数学的态度与习惯等。《标准》提出,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等素质。这些素质是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学生这些方面素质的培养。
在数学课程基本理念指导下,数学课程目标发生了以上几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影响到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影响到教学方法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 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新变化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做出规定:要求学生能够(1)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而这里一般能力主要包括:①学会学习的能力:②扩充并整合知识的能力;③沟通与交流的能力;④思考和推理的能力;⑤合作能力;⑥具有个人与社会责任感等。《标准》还对这四方面的总目标进行具体阐述,并提出了学段目标。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在教学目标上,《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有以下几个新变化:
一、课程目标更加全面,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数学课程目标不只是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包括数学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也就是说,数学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更应该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做数学”和“数学地思考”,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建立自信心等。《标准》把四个方面的目标并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目标,保证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均衡发展。
二、提出了发展性领域目标与过程性目标。
《标准》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标准》明确指出:应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标准》提出“发展性领域”目标,明确指出: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既不是与数学教学无关的教育目标,也不是数学知识教学的“副产品”,其本身就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的。
实现发展性领域目标的主要途径应该是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因此,在知识技能领域中又有了过程性目标即在目标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注重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能力的培养,发展性领域与过程性目标是《标准》的一个特点,也体现了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趋势。
三、提出了四个领域目标的学段具体目标。
学段目标与以往的各年级的教学要求相比更加粗泛,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有利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四、在“知识与技能”目标领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发生了变化。
《标准》虽然仍认为“双基”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但对什么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双基”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以前被认为重要的却不再需要学生掌握,以前未被关注的却被认为是学生应重点掌握的。比如,对基本运算技能的要求,由于计算器的普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实际地用笔算的方式对大数目进行计算。因此,这方面的要求降低了.提出要重视对运算意义的理解,重视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在保证基本运算训练的基础上,鼓励使用计算器。
五、在“数学思考”目标领域,关注学生进行数学地思考。
“数学思考”这个目标包括两方面:思考数学与进行数学地思考。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会解各种的数学题,更重要的是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进行“数学地思考’,,也就是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特别是非数学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六、在“解决问题”目标领域,对“问题”有了新的理解,关注数学交流。
《标准》所指的“问题”,不仅是纯粹的数学题,而且包括以非数学题形式呈现的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思维活动才能够解决的。同时《标准》还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交流.数学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在非正式的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之间建立起联系。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实物的、图画的、符号的、口头的以及心智描绘的数学概念联系起来。交流还可以发展和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去表达、倾听、提出自己的想法。
七、重视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
《标准》的“情感与态度”目标具体包括: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主动参与及对数学学习的喜爱。②自信心和意志力。③学习数学的态度与习惯等。《标准》提出,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等素质。这些素质是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学生这些方面素质的培养。
在数学课程基本理念指导下,数学课程目标发生了以上几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影响到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影响到教学方法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 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