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靖康之耻”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一段抹不去的耻辱篇章,“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句知耻后勇的家国名句流传千古。透过历史,分析“和平积习”的严重祸害,指出人民军队要破除“三种壁垒”,时刻准备打仗,永葆华夏民族江山永固。
关键词:靖康之耻;和平积习;打仗
一、破除“天下太平,马放南山”的思想壁垒,绷紧忧患意识
一是消除国泰民安的忘战思想。公元1004年,宋辽之间签订“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相对稳定,保持了上百年的和平局面,宋朝继续推行以文治武、重文轻武的国策,致使军队武备度驰,官吏性格唯诺,在公元1126年抵御金朝入侵时一败涂地。当前,我军官兵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当兵打仗、带兵打仗、时刻准备打仗的思想十分弱化,做和平官、当和平兵的现象比皆是。历史警示我们: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全体指战员必须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枕戈待旦,才能不让历史在我们这代重蹈复制;二是根治贪图安逸的享乐思想。不少官兵把当兵当做社会缓冲带,当做学费减免区,当做打工福利区,贪于安逸、过舒服日子的思潮也逐渐在军内蔓延开来。约米尼说过,“平时就应该使部队习于劳若和疲劳的生活,维持他们的朝气,使他们对于敌人永远保持着压倒的优势。”当兵就要做到苦练精兵,军队上下要不断加强使命任务教育,提升战斗文化熏陶,注重任务摔打,加强部队风气建设,大力纠治享乐主义;三是破除轮不上我的失职思想。现代战争不同于以往的战争形态,可以说是“打仗不分前后方,万里河山皆战场”。不少官兵身处内陆,在医院、院校、机关等非一线部队工作,认为打仗是沿海和边境部队的事儿,是海军、空军和火箭军的事儿,“事不关已”就是失职,忘记了军人职责离挨打失败就为时不远。
二、破除“重文轻武,未战先怯”的品性壁垒,磨砺血性豪情
一是破除重文轻武的倾斜重心。军人就要有军人的样子,军队就要有军队的面貌。目前,军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重宣传、轻训练,重文件、轻落实,重推敲、轻论证的现象,众多的战斗单位往往忙于写报告、做总结,写新闻、扩影响,用打仗的标准干与打仗无关的事,极大牵扯了部队各级指战员的精力,更是恶化了部队战斗力生态。与打仗无关的“文事”要一切从简,真正使部队立起战斗力标准,树好军队样子,全身心投入到军事训练中;二是破除妄自菲薄的胆怯心理。公元1126年,完颠宗望率军攻打开封,由于李纲事先布置好了防守,金军死伤了很多兵卒,也没有攻下。完颜宗望正在帅帐中发愁,忽闻报宋使臣李税求见。完颜宗望想使者此时来见,必是求和的,心中大喜,立即下令“陈兵召宋使”。李税本是个贪生怕死之辈,他一进金营大门,看到金兵凶神恶煞似地排成两道人墙,吓得腿一軟跪着爬到了帅帐前,脑子里一片空白,原来想好的说辞也全忘了,见了完颜宗望只顾着一个劲儿地磕头。完颜宗望见宋朝派来的使臣如此怯儒,心想金灭宋指日可待,遂及开出一系列求和条件,并大举向开封进攻,活捉了赵佶、赵桓父子,可见怯懦和自卑有多么可怕。我军部分官兵认为美日等军队的武器装备水平高于我军,且实战化经验十分丰富,就妄自菲薄不能将其打败。可想,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一穷二白,我军就与最强大的美军在朝鲜战场较量,并将其赶回了三八线,这就要大力加强战斗精神的传承和接续,着力培育官兵勇于亮剑、敢打必胜的豪气,接下我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传家法宝;三是破除血性缺失的娇气禁固。习主席强调:“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革命军人还得有血性。”现实工作中,带兵成了带孩子,班长排长成了“大家长”,不少年轻士兵怕苦怕累,心理承受能力弱,说不得管不得,基础的训练内容都要降低难度。看看美军,他们的训练近乎残酷,新兵每周训练6.5天,每天训练12小时,早上4点30分起床,午饭都在训练场吃。再看看瑞士,一位外交家这样说:“瑞士公民迈出右脚是位公民,迈出左脚就是一个战士。如果要问我们为什么将近100年没有打仗,主要原因就是我们随时都在准备打伙。”练兵备战的关键时期,也一定要培育人民军队的血性和胆气,敢于同世界强敌较量,敢于上战场打胜仗。
三、破除“精彩花哨,战训不一”的形式壁垒,锻造实战能力
一要做到科学创新。我军在备战打仗方面还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习惯于复制传统,照本宣科,喜好凭惯性、凭老经验抓训练,满足打赢现代战争的观念较滞后,思想不解放,懒于思考、疏于创新,尤其在新训法、新战法上研究少,还有的闯劲不足,怕担风险,力图“平步青云”谋打赢。这就要求部队各级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权力观、地位观,坚持刀口向内自觉来一场大学习,集中精力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切实向创新要战斗力;二要做到战训一致。习主席在视察军委联指时指出,要着力深化实战化军事训练,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把官兵积板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在全军兴起大抓军事训练热潮。但很多人现在不知道仗怎么打,“兵怎么练”就成了伪命题。要紧跟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演变,紧贴作战任务、作战对手、作战环境,提高战略素养、联合素养、指挥素养、科技素养,立足于困局、危局、败局抓好训练,在重大军事斗争实践和军事演训活动中磨砺部队,把打仗的要求具体细化到每个岗位、每个单兵,贾穿战斗力生成的每根链条,训实训好战斗力生成的每个要素和重点环节,把打仗本领搞过硬;三要强化战斗精神。上甘岭战役,美军先后投人6万多兵力,发射190余万发炮弹,投掷5000余枚炸弹,将山坡削低了两米也没有攻下那个小小山头,他们咒骂志展军官兵是“用烈性酒麻醉了的疯子”,甚至怀疑中国人“很可能是服用了某种特特药物”。这种“特殊”,贯穿在我军400多次战役、消灭上千万敌人的全部战争历程中,也贯穿在我军抗震救灾、抗洪抢险、保卫祖国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这种特殊,就是愈挫弥坚,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战斗精神需要用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作牵引,需要从历史的馈赠中汲取营养,从精神的传承中获得力量,从英雄的传奇中增强信心。只有永远坚守一种理想和信念,不断锤炼一种作风和意志,才能不断增强实战能力,战胜一切来犯之敌。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以来习主席重要论述摘编
[2]欧阳悟道.历史的拐点: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转折点[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6
[3]苏文甫.让“和平病”远离中国军人[J].战略参考,2013(3)
作者简介:
杨策(1991-),男,汉族,河北正定人,在读研究生,中尉,研究方向:军事思想。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
关键词:靖康之耻;和平积习;打仗
一、破除“天下太平,马放南山”的思想壁垒,绷紧忧患意识
一是消除国泰民安的忘战思想。公元1004年,宋辽之间签订“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相对稳定,保持了上百年的和平局面,宋朝继续推行以文治武、重文轻武的国策,致使军队武备度驰,官吏性格唯诺,在公元1126年抵御金朝入侵时一败涂地。当前,我军官兵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当兵打仗、带兵打仗、时刻准备打仗的思想十分弱化,做和平官、当和平兵的现象比皆是。历史警示我们: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全体指战员必须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枕戈待旦,才能不让历史在我们这代重蹈复制;二是根治贪图安逸的享乐思想。不少官兵把当兵当做社会缓冲带,当做学费减免区,当做打工福利区,贪于安逸、过舒服日子的思潮也逐渐在军内蔓延开来。约米尼说过,“平时就应该使部队习于劳若和疲劳的生活,维持他们的朝气,使他们对于敌人永远保持着压倒的优势。”当兵就要做到苦练精兵,军队上下要不断加强使命任务教育,提升战斗文化熏陶,注重任务摔打,加强部队风气建设,大力纠治享乐主义;三是破除轮不上我的失职思想。现代战争不同于以往的战争形态,可以说是“打仗不分前后方,万里河山皆战场”。不少官兵身处内陆,在医院、院校、机关等非一线部队工作,认为打仗是沿海和边境部队的事儿,是海军、空军和火箭军的事儿,“事不关已”就是失职,忘记了军人职责离挨打失败就为时不远。
二、破除“重文轻武,未战先怯”的品性壁垒,磨砺血性豪情
一是破除重文轻武的倾斜重心。军人就要有军人的样子,军队就要有军队的面貌。目前,军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重宣传、轻训练,重文件、轻落实,重推敲、轻论证的现象,众多的战斗单位往往忙于写报告、做总结,写新闻、扩影响,用打仗的标准干与打仗无关的事,极大牵扯了部队各级指战员的精力,更是恶化了部队战斗力生态。与打仗无关的“文事”要一切从简,真正使部队立起战斗力标准,树好军队样子,全身心投入到军事训练中;二是破除妄自菲薄的胆怯心理。公元1126年,完颠宗望率军攻打开封,由于李纲事先布置好了防守,金军死伤了很多兵卒,也没有攻下。完颜宗望正在帅帐中发愁,忽闻报宋使臣李税求见。完颜宗望想使者此时来见,必是求和的,心中大喜,立即下令“陈兵召宋使”。李税本是个贪生怕死之辈,他一进金营大门,看到金兵凶神恶煞似地排成两道人墙,吓得腿一軟跪着爬到了帅帐前,脑子里一片空白,原来想好的说辞也全忘了,见了完颜宗望只顾着一个劲儿地磕头。完颜宗望见宋朝派来的使臣如此怯儒,心想金灭宋指日可待,遂及开出一系列求和条件,并大举向开封进攻,活捉了赵佶、赵桓父子,可见怯懦和自卑有多么可怕。我军部分官兵认为美日等军队的武器装备水平高于我军,且实战化经验十分丰富,就妄自菲薄不能将其打败。可想,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一穷二白,我军就与最强大的美军在朝鲜战场较量,并将其赶回了三八线,这就要大力加强战斗精神的传承和接续,着力培育官兵勇于亮剑、敢打必胜的豪气,接下我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传家法宝;三是破除血性缺失的娇气禁固。习主席强调:“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革命军人还得有血性。”现实工作中,带兵成了带孩子,班长排长成了“大家长”,不少年轻士兵怕苦怕累,心理承受能力弱,说不得管不得,基础的训练内容都要降低难度。看看美军,他们的训练近乎残酷,新兵每周训练6.5天,每天训练12小时,早上4点30分起床,午饭都在训练场吃。再看看瑞士,一位外交家这样说:“瑞士公民迈出右脚是位公民,迈出左脚就是一个战士。如果要问我们为什么将近100年没有打仗,主要原因就是我们随时都在准备打伙。”练兵备战的关键时期,也一定要培育人民军队的血性和胆气,敢于同世界强敌较量,敢于上战场打胜仗。
三、破除“精彩花哨,战训不一”的形式壁垒,锻造实战能力
一要做到科学创新。我军在备战打仗方面还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习惯于复制传统,照本宣科,喜好凭惯性、凭老经验抓训练,满足打赢现代战争的观念较滞后,思想不解放,懒于思考、疏于创新,尤其在新训法、新战法上研究少,还有的闯劲不足,怕担风险,力图“平步青云”谋打赢。这就要求部队各级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权力观、地位观,坚持刀口向内自觉来一场大学习,集中精力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切实向创新要战斗力;二要做到战训一致。习主席在视察军委联指时指出,要着力深化实战化军事训练,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把官兵积板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在全军兴起大抓军事训练热潮。但很多人现在不知道仗怎么打,“兵怎么练”就成了伪命题。要紧跟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演变,紧贴作战任务、作战对手、作战环境,提高战略素养、联合素养、指挥素养、科技素养,立足于困局、危局、败局抓好训练,在重大军事斗争实践和军事演训活动中磨砺部队,把打仗的要求具体细化到每个岗位、每个单兵,贾穿战斗力生成的每根链条,训实训好战斗力生成的每个要素和重点环节,把打仗本领搞过硬;三要强化战斗精神。上甘岭战役,美军先后投人6万多兵力,发射190余万发炮弹,投掷5000余枚炸弹,将山坡削低了两米也没有攻下那个小小山头,他们咒骂志展军官兵是“用烈性酒麻醉了的疯子”,甚至怀疑中国人“很可能是服用了某种特特药物”。这种“特殊”,贯穿在我军400多次战役、消灭上千万敌人的全部战争历程中,也贯穿在我军抗震救灾、抗洪抢险、保卫祖国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这种特殊,就是愈挫弥坚,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战斗精神需要用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作牵引,需要从历史的馈赠中汲取营养,从精神的传承中获得力量,从英雄的传奇中增强信心。只有永远坚守一种理想和信念,不断锤炼一种作风和意志,才能不断增强实战能力,战胜一切来犯之敌。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以来习主席重要论述摘编
[2]欧阳悟道.历史的拐点: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转折点[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6
[3]苏文甫.让“和平病”远离中国军人[J].战略参考,2013(3)
作者简介:
杨策(1991-),男,汉族,河北正定人,在读研究生,中尉,研究方向:军事思想。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