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ya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过:教室的四壁不应是水泥的隔泥墙,应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种孔道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立足课文,重视夯实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更要树立“大语文观”,从课文中走出来,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通过“拓展延伸”把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巧妙结合在一起,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关注社会生活,做生活的参与者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和活水,古今中外的语文教育名家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高中阶段虽然处于升学考试的包围圈,语文学习和复习带有更多的应试成分,于是乎有的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家事国事天下事”不关我事,背离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在夯实基础、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去了解社会,关注生活,思考人生,方能成就语文学习的清源。高中语文的学习,切记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陆游曾经告诫自己学诗的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把这句话借用到语文学习上来,可以这样说:果欲学语文,功夫在生活。
  关注生活有两点,一是身边的小事和细节,一滴水可以照出太阳的光辉,一泣沙子可以看出一个世界,小事可显出大道理,细节最易见真情。二是社会的大事和热点,对社会大事和热点的关注与思考,能增强我们的历史使命感、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比如,在阅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时,我们不能仅仅了解一点他们的事迹,而要反观自身,思考精神反哺和感恩反哺;面对汶川大地震,我们不能只是知道地震的前因后果和冷冰冰的伤亡损失的数字,而要去深深体味生命的崇高可贵、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和闪亮的人性光辉。
  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刚升入高中时,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三股文” 盛行,这令人焦虑并深感紧迫。我在作文教学中,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努力,大多数学生能改变文风,写出反映社会、思考人生,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作文先做人,要学好语文,首先要做一个关注生活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一个思想睿智的人,一个胸览天下心怀祖国的人。如果我们在关注社会生活中开拓了视野、历练了人格、锤炼了思想、提升了境界,我们高中语文学习的目标也就比较容易达到,真正的语文素养也就基本形成了,又何尝提高不了语文成绩呢?
  二、创设情境,变语文课堂为生活课堂
  创设情境,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情感的激发,尤其对语文这门学科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审美情感,是人的一种高级的情感,是人在审美过程中,对客观审美对象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主观精神上的好恶态度的直觉反映。审美情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创作激情的动力,它是对美的追求的起点。为此,我们在教学时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使学生乐学、学好。情境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同时好的文章还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创设情境,可以有以下途径。
  第一,再现人物特定情境,引导学生感知。课文都是记录着生活信息,学习语文就是在思维想像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生活情景,从而获得主观具体的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一些课文内容仅仅从语言文字层面来体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如果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就能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理解。例如,我教到《雷雨》《项链》时,就请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历史背景,时代风貌,准备相关道具,分角色扮演作品里面的主人翁,通过活灵活现的表演,再现当时生活场景,让学生体验到了当时的情境,对当时人物不同的心理活动、语言语气、思想品行都有所感悟。富有生活气息的课本剧在课文与学生的切身感受间架起了一座情感的桥梁,为学生很好地体验课文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第二,观看相关的影片,加深感悟。比如,高中课文第四册,在小说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给学生欣赏《红楼梦》电视剧林黛玉进贾俯有关片断,《水浒传》电视剧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相关片断,以及《陈换生上城》等,和课文有关的影视材料,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三、充实语文素材
  第一,积累社会上用语不规范现象。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冰箱,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或是生活中我们见到的一些用语,用字不规范的地方。让学生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第二,积累影视作品,和课文相关的影视作品要及时积累起来,建立一个比较全面的影视素材库,对课堂教学进行辅助。
  第三,推荐好的读物。“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学生来说,大量的课内外阅读对学好语文、写作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读一篇好的作品,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获取信息资料,发现写作方法技巧,而且可以唤醒学生潜在的赏析语言的意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而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处处用语文,语文教学要关注生活,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才能用不断的源头活水,去浇灌最美丽的花朵,结出最丰硕的果实。
其他文献
汉字书写教育对加强学生文化修养,发展心智素质,培养审美能力,优化思想品德和造就书法人才,都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应全面深刻地认识写字教学的育人价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学生要“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然而在学生的书面作业中,我们发现书写不良现象比较严重,主要有:错别字较多;字迹潦草;字体大小不一,不端正;页面不整洁等。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教师和家长平时对孩子
期刊
小学中年级是低年级和高年级之间承上启下的过渡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确实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既不能停滞于低年级的写话训练,也不能要求过高,只有循序渐进,在指导学生写好每个单元一次作文之外,还应该借助教材,留心生活,结合实际为学生精心设计一些富有情趣、难易适度的片段训练,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逐步提高写作能力。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进
期刊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基础教育的联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当代中国核心价值体系,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坚持一个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立一个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两种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我校先后实施的“336”模式和“271”模式等课堂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生物学科常被大家认为是“副”科,社会、家长不重视,学生学习没兴趣,但学校又要考核,给任课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不少烦恼
期刊
数学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而学生具有数学学习的好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证。  虽然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期刊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把儿童的现实生活作为主要的教育资源,紧密结合儿童生活实际开展教育,提升儿童的生活品质和能力,促进儿童发展,这突出体现了课程立足于儿童生活、通过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的基本思想,体现了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理念。关于课程与生活的关系,大致可以理解为:课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儿童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更好地生活。那么,体现“回归生活”理念的一个显著
期刊
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果是关系到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一直以来,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效果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处在农村一线教学的教师,一是教师不知道怎样上好作文课,二是学生害怕写作文,学生总觉得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即便写出来的作文整体质量也不高。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效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指导和训练,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效果。  
期刊
我记得“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性质与地位的表达。“课程标准”中规定“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那么,该怎样用新的作文指导方法去适应新形势下的作文教学呢?   一、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考量,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这就充分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抽象化,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
期刊
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激发学生尽维动机,理清学生思维脉络,培养学生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措施。  一、如何激发学生思维动机  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