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科学课堂点拨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pvp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拨,辞书释为“指点、启发”之意。它是帮助人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理清思路、找到最佳途径的一种艺术手段。
  点拨是小学科学教育中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是每个教师都不同程度掌握的教学方法。
  “点拨”指点指点,着力于点。是有目的和有度的,而非教师囫囵的把整个流程甚至最后结果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听话照做。在科学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不能心急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要学会聆听。有时让学生错一下,也是对他们的一种锻炼,特别是小组实验时,教师不要老是想他们一下就做对,不妨翘首以待学生千奇百怪的错法,从中也能发现究竟哪些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哪些是学生理解的分歧点。记得一次评公开课时,教研员是这样讲的:如果第一次实验你就急着指导,大家都做对了,那你下面都不用教了,何不让他们自己做一下,自己发现错误,自己修正,这样印象会更加深刻。特别是常规课,不妨让学生多发表意见,做点“错事”。老师别急着去点拨和提醒。老师要特别能“憋”,不说,多听。尽量让持不同意见的学生自己探讨、争论,加深理解。一看见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或设计不出实验,就急着指导的行为,其实是剥夺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没有充分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
  点拨重在启发,它应该是有引导性的。全程的。整体的,一步一步,把学生带入教师设计好的方向。并沿着那个方向走,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导要达到良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准备是否充分、合理以及学生是否真正投入。如果提供给学生“有结构”的实验材料,结论就会水到渠成:而要想学生真正投入,就要看探究内容的设定是否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兴趣,每个学生都适合研究科学。所以,当我们在抱怨,我们的学生不听我们的话,因而学无所得时。我们是否也应该探究一下,我们的方式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激起孩子们的兴趣?这就是参与度的问题,所谓参与度,就是课程让学生真正参与进去的有多少,是否是教师一直在上面讲,而学生一直仰着小脸在下面昕?如此,再好听的故事都会有疲倦的时候,何况概念灌输如此之多的科学课程。所以,课堂应该设计出精讲和探讨两部分,精讲,是老师把必要的概念教给学生,而探讨,则是把概念相关的例子提出,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为什么这样,怎么会这样。等等的问题,以此,将他们带入课堂。精讲可以在探讨后,水到渠成的得出结论,比如人类探索地球形状,做过站在海岸观察进出港船只的模拟实验后,顺利得出地球是圆的的结论:精讲也可以在探讨前,让学生先了解概念,在思考现实中的应用,比如。先了解了导体的性质,再想想在我们生活中哪些方面运用了导体的性质。《我的手》这一课,就是典型的先思考,再精讲。导入部分,教师从观察手的活动引出思考:为何这样灵活?引导学生通过摸,捏等活动对手进行探究,再指导正确认识手的骨骼结构,通过问题:还与什么有关?引出其他的探究。
  点拨,是一种艺术手段,那么点拨究竟有哪些行为艺术呢?
  首先点拨,不是直接给学生指明,而是帮他们换个容易思考一些的思考角度。比如问题出现的时候,比如钻了牛角尖的时候。何谓问题出现的时候?看学生的眼就大概可以知道了。如果双眼很茫然的话,老师就应该点拨一下了。如果双眼炯炯有神,饶有兴趣的。老师就可以做观众了。当学生出现困惑时,如果学生能通过生生交流解决的,我觉得就不用老师指导。学生的思维转不过来时就介入。
  其次点拨的介入时间也是种艺术,如果过早介入,就会使学生丧失了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差一点我们就成功了”);而如果教师介入过晚,就会使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甚至陷入危险之中。发现学生学习出现问题时就该出于就出于,“按需供应”。教师可以做课堂上的催化剂,学生走慢了可以在后面推着学生走。另外,在课堂应尽可能避免说重复的话,做重复的事,可以增强上课的实效性。当学生出现重复或停滞不前的现象时教师就要介入点拨,就要推一把。
  再次,点拨,应该循序渐进的,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就像玩四驱车,一开始。只想让它跑,然后想让它跑得快,接着是想让它快而不飞山跑道,最后,是想让它成为冠军。在我们的指导实验中,点拨,应该是绕着探究前、探究巾、探究后,这三个阶段来进行的。
  探究前,我们应该就需要探究的问题,设计实验。这个过程中,理想的状态是让学生讨论方案,完善方案。学生基本都能把实验设计出来,但南于学生受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限制,考虑问题缺乏周密性、严谨性,制定的研究方案,往往粗糙而片面,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达到预定效果,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点拨了,毕竟他们不是科学家,在科学课上如果老师能引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从中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这样的点拨才有意义。例如:苏教版教材中“无处不在的力”这个单元,涉及的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此抽象的问题,探究前没有方向的指导,能让学生明白玩小球是为了什么吗?教师要注意从科学性上引导学生完善探究的方法与过程。让学生能在实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探究中的点拨,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在海量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包括方法的引导、过程的指引、现象的解释、结论的总结等等。探究中的指点是让学生能正确地观察到探究中的细节东西,让学生有真正的发现。这时,可以个别巡导,以指导发散思维能力好的学生在实验中发现更多,让学生挖掘深层次的东西,激起学生进一步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探究的确很难,但只要科学点拨,引导到位,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就容易多了。同时,在探究时,是让学生自由无目标的探究,还是在老师有效的引导下探究?我选择了后者,因为小学生有探究欲望,但缺乏探究策略。这也是指导“度”的问题,要特别留意课堂中生成的东西。过程指导时老师要多发问。这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好手段,也是一种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手段,让他们觉得,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解决的,最后的结论也是自己探究得出的,学生有一种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探究后的点拨是对信息的处理或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但当探究的问题太多时,也难操作,学生还没汇报完,下课铃却已经响了。而小组学习。就是解决大班额的一种折中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无论是组与组争论还是组内发生争论,都是激起了矛盾,这都是好现象,引导了学生自主思考和修正。最后,再由小组内部推选一个学生进行最后的汇报,这样既保证了课堂时间充裕,小组方式也让每个学生参与度提高,同时,教师还能辅导一些能力强的小组,体现分层次教学。例如:《纸的吸水性》一课,学生都想到在纸上滴水,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不同的现象。对能力强的学生指导思考滴水的时问与吸水性有没有关系,这就是层次。在学生小组汇报的时候,会发现,即使同样的实验。学生最后的发现和结论也会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并非是对错之差,而在于发现问题的深浅程度,这也是分层次教学的结果,因为实验过程中有不同的引导,学生就会有不同的发现或意见,然后他们会进行探讨,进行思维的碰撞,最终彼此说服,得出最后结论。我觉得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就应该有不同层次的指导,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聆昕,小学生一般都习惯于听老师的讲述,却不习惯倾听同学的发言小组内的交流,有时会出现几个同学相互插嘴、各不相让的情况。人人抢着表达自己的意见,却没有注意别人在说些什么。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倾听的习惯,如:随时请学生复述前一位学生的发言,对复述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点拨是一种行为艺术,是一种教学的智慧,也是老师一只无形的手,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进发。
其他文献
周记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它卸下正式作文的森严面具,面目亲切、形式自由,且贴近生活,流露真性情,消除了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教师要发挥好评语的引导性功能,针对不同个体设计
"主权在民"、普选制是中共革命时期始终不变的追求,但与对选举价值认知的"常"相比,实践中的选举策略则表现为"变"。建党之初中共提出实行"无限制的普通选举制";国共合作期间
近年,本人有幸参与了“科学认读”省级课题的研究.作为一名参与者和一线的实践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并逐步地影响着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在学习中实践,在
最近,听了云凤肖英老师执教的小学四年级阅读课一《触摸春天》。整堂课肖英老师并没有像以前的老师那样对学生说“怎样怎样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哪语气要激昂,哪语气要低沉,哪语气要读出快乐……”,但听课的老师都说肖英老师导得好,学生读出了感情,那么,肖英老师是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  我们知道,朗读是活的,讲解是死的:朗读赋予作品生命,讲解是让人知道,朗读是让人感受,甚至是感动。朗读好了,能让学生聪明起来
建设节约型企业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Building a conservation-oriented enterprise has b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的实施,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新课程实施的理念,而在观念、理念之下。更重要的是自身教育教学角色的转变。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角色转变应该是一次革命性的过程。就教师的教学过程而言,我认为当好指导者、合作者以及研究者是最根本的要求,本文想就此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指导者    有专家认为,新的课堂知识应由三方面组成,即教科书及参
小学语文教材中,除略读课文外,每篇课文的后面均编排有练习题。课后练习的设计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体现了教材编辑者的意图,也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呈现。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把课文后练习落实在课堂上。    一、把读书要求落实在课堂上。    小学课文的课后练习,均把读书放在了首位。针对不同课文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读书要求。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是世界港口城市发展的共同战略.随着科技进步,历史上的“单港兴单市”、“此兴彼衰”向“群港兴群市”、“共兴共荣”转变.宁波市和宁波港理所当然的
[内容摘要]传统的评价方式和语言都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程式化的感觉,新课程对学生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地体现了人文性、科学性和激励性,以尊重为前提,以科学为准绳,以激励为最终指向目标。评价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更多的教育机智,更高的教育理念。是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外化体现。  关键词:精当 含蓄 有味 真实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尊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种尊重最直接的体
新兰州石油化工公司成立后,领导班子明确表示,要继承原兰炼、兰化的优良传统,在未来的五年中,在“十一五”期间,把兰州石油化工公司建设成为装备精良、从伍过硬、管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