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保拉·莫德松-贝克尔作为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先行者,她是首批将后印象主义介绍到德国的艺术家,起到了连接后印象派和德国表现主义的桥梁作用。在其短暂的生命历程中,绘制了大量的自画像,风格上借鉴高更等人的艺术语言。同一时期的艺术家高更为了寻求原始的环境,在塔希提绘制了大量以当地女性为模特的作品。二人具有艺术形式上的相似性,但对于艺术旨意与生命存在的认知却不同。
【关键词】保拉·莫德松;贝克尔; 高更;塔希提女性绘画;比较研究
一.对绘画语言的探索
(一)贝克尔在自画像中对绘画语言的筛选
贝克尔在仅有的十年绘画生涯中,自画像形式的表现是在后几年才大量出现的。在此之前她画了大量的静物和风景画,期间也有零星自画像的出现,但却包含更多的传统意味,并不能代表贝克尔整个自画像风貌。可见,在对技法的不断摸索尝试之后,艺术家关注的重心由客观的景物到主观的人本身,这是一种对人性自觉的发掘。下面两幅肖像可以作为贝克尔在探索过程中的见证。自画像如(图1)对色彩与光影的谨慎、疏松的笔触均充满了印象派的绘画理念,甚至眼神中的自我审视也变得怀疑与陌生,大概连画家自己也对这种风格的绘画表示不满--太像印象派了。我们从中看到的全是别人的影子,缺乏属于她自己的个性表达。肖像如(图2)虽然不是贝克尔的自画像,是贝克尔为最亲密的女性朋友所画--她是奥地利著名诗人里尔克的妻子,但作品采用了她常用的近视点满构图形式,色彩表达上亦不再强调瞬间光线的变化,而是更加深沉有分量,结实的形体,加之具象的神态,这幅肖像的完成可以算做贝克尔在艺术道路上的一个的突破。
接下来的作品可以证明贝克尔在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道路上走的更远了。自画像如(图3-6)四幅作品都集中产生于1906、1907这两年。左右四分之三侧面的角度,整齐的直发拢在脑后,眼睛直视观者的角度,连手掌的姿势都惊人的相似,下面以手掌为例分析贝克尔对于绘画语言的筛选。
如(图3-5)幅是截取手的局部形象。如果说在图3中我们还能隐约看到光影体积的话,到图4中,手掌已经被画者简化成瘦长的立方体,简单的块面概括手掌的形体,色彩也已经带有很多艺术家个人主观的成分,各种漂亮的粉红色系同时出现在同一只手上。图5中,我们甚至只能借助黑色的轮廓线来辨识形象,平涂的色块下是一只完全不符合具象的手。笔者通过大量比对贝克尔的自画像后,发现自画像图6,是贝克尔最具激情和表现力的一张作品,诺大的画面仅是一个头的部分却还不能完全将图构完整,形象延伸至画面之外的现实空间中。这不只是一张自画像,它充满了强烈的表现欲望,似乎是画家内心世界的另一面,与艺术家一贯的形象有所偏差,但这种类似面具的形象背后又暗含着自我觉醒。
(二)对高更自画像的分析
贝克尔的自画像透露着潜在的对于自身身份的觉醒,随性的笔触和色彩使画面显得尤为生动。而高更在自画像这个题材中所表现的,更多的是在复杂社会关系中男艺术家对自我身份的推崇,他期盼自己艺术家的身份能得到更为广泛的肯定。
高更的画面中都掩不住一股直面的、透摄心灵的目光。这种目光使孤异的,是一个毅然独立的个体窥视社会所特有的方式,内涵着生命的悲壮。率性恣意,既不像丢勒画的自画像要将文艺复兴时期人性里透出淡淡的自信与自尊加以美饰,也不像伦勃朗那样理性地营造身份,在神秘的气氛中灌注内心的真实。
二.个性禀赋与"古典主义"情结
这里所说的古典精神,需要对古典主义、古典艺术和古典派有所区别。古典精神既非普桑所崇尚的永恒和自然理性的古典主义,也非达维特所倡导的新古典主义,而是一种可溯的历史感,一直以来弥漫在世代艺术家心灵里的对宇宙生命的热爱与憧憬。
(一) 贝克尔自画像中的古典主义情结与象征主义因素
贝克尔站在20世纪德国第一次艺术革命--表现主义的风口浪尖上,虽非表现主义主将,但以非主流的身份身体力行着新世纪关于"现代主义"的规则游戏:打破传统,反叛"学院",抛弃具象,彰显个性。高更作为后印象派的中流砥柱更是至今仍起着指向标的作用。但艺术史与绘画史不是单纯以断代的形式就可以划上句点,新一代艺术家为开拓一片新天地而孜孜不倦着,但所谓创新亦逃脱不了继承的基础。
(二)作品中蕴含的原始主义因素
高更以"野蛮人"的身份试图融入到塔希提相对原始与纯粹的生活中,在艺术上也同样抛弃他在欧洲吹毛求疵的用色方式,希望在率性的挥洒中体味原色带来的感官满足,为了能够抓住当地人的五官特色,他在这个土著岛上作了大量的女性肖像速写。此外,画作中经常出现亦人亦鬼的形象,会给整个画面增添许多神秘因素,让观者费解。
三.总结
贝克尔与高更作出生在一个时代,都见证了十九世纪末期文化运动的狂澜。同样都没有完整地受过所谓正规的学院派艺术教育,但艺术家生性敏感地预示了充斥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集体性焦虑与忧郁,缩影了一个时代的矛盾,高更以自己相对文明的角色来诠释眼中的原始神秘场景,然而展现的女性图像作品仍略带殖民式的文化压迫。而贝克尔身为一个女性画家,对生命力的表达,当然与身为男性的高更有所不同,她在意的是女性的天性及韧性,因此她拿植物来象征自己,植物有着比动物更强的活动力,但却保持有生生不息与宁静恬适的特性。与高更相同的是都避开了文明的层次与叙述,只不过高更以神秘幻想来麻痹自己,而贝克儿则走向了真实的自然万物。(指导教师:张一平)
【参考文献】
[1] 基钦,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German[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2] 修·昂纳约翰弗莱明,世界艺术史[M].南方出版社,2004
[3]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腾守尧译,视觉思维[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
【关键词】保拉·莫德松;贝克尔; 高更;塔希提女性绘画;比较研究
一.对绘画语言的探索
(一)贝克尔在自画像中对绘画语言的筛选
贝克尔在仅有的十年绘画生涯中,自画像形式的表现是在后几年才大量出现的。在此之前她画了大量的静物和风景画,期间也有零星自画像的出现,但却包含更多的传统意味,并不能代表贝克尔整个自画像风貌。可见,在对技法的不断摸索尝试之后,艺术家关注的重心由客观的景物到主观的人本身,这是一种对人性自觉的发掘。下面两幅肖像可以作为贝克尔在探索过程中的见证。自画像如(图1)对色彩与光影的谨慎、疏松的笔触均充满了印象派的绘画理念,甚至眼神中的自我审视也变得怀疑与陌生,大概连画家自己也对这种风格的绘画表示不满--太像印象派了。我们从中看到的全是别人的影子,缺乏属于她自己的个性表达。肖像如(图2)虽然不是贝克尔的自画像,是贝克尔为最亲密的女性朋友所画--她是奥地利著名诗人里尔克的妻子,但作品采用了她常用的近视点满构图形式,色彩表达上亦不再强调瞬间光线的变化,而是更加深沉有分量,结实的形体,加之具象的神态,这幅肖像的完成可以算做贝克尔在艺术道路上的一个的突破。
接下来的作品可以证明贝克尔在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道路上走的更远了。自画像如(图3-6)四幅作品都集中产生于1906、1907这两年。左右四分之三侧面的角度,整齐的直发拢在脑后,眼睛直视观者的角度,连手掌的姿势都惊人的相似,下面以手掌为例分析贝克尔对于绘画语言的筛选。
如(图3-5)幅是截取手的局部形象。如果说在图3中我们还能隐约看到光影体积的话,到图4中,手掌已经被画者简化成瘦长的立方体,简单的块面概括手掌的形体,色彩也已经带有很多艺术家个人主观的成分,各种漂亮的粉红色系同时出现在同一只手上。图5中,我们甚至只能借助黑色的轮廓线来辨识形象,平涂的色块下是一只完全不符合具象的手。笔者通过大量比对贝克尔的自画像后,发现自画像图6,是贝克尔最具激情和表现力的一张作品,诺大的画面仅是一个头的部分却还不能完全将图构完整,形象延伸至画面之外的现实空间中。这不只是一张自画像,它充满了强烈的表现欲望,似乎是画家内心世界的另一面,与艺术家一贯的形象有所偏差,但这种类似面具的形象背后又暗含着自我觉醒。
(二)对高更自画像的分析
贝克尔的自画像透露着潜在的对于自身身份的觉醒,随性的笔触和色彩使画面显得尤为生动。而高更在自画像这个题材中所表现的,更多的是在复杂社会关系中男艺术家对自我身份的推崇,他期盼自己艺术家的身份能得到更为广泛的肯定。
高更的画面中都掩不住一股直面的、透摄心灵的目光。这种目光使孤异的,是一个毅然独立的个体窥视社会所特有的方式,内涵着生命的悲壮。率性恣意,既不像丢勒画的自画像要将文艺复兴时期人性里透出淡淡的自信与自尊加以美饰,也不像伦勃朗那样理性地营造身份,在神秘的气氛中灌注内心的真实。
二.个性禀赋与"古典主义"情结
这里所说的古典精神,需要对古典主义、古典艺术和古典派有所区别。古典精神既非普桑所崇尚的永恒和自然理性的古典主义,也非达维特所倡导的新古典主义,而是一种可溯的历史感,一直以来弥漫在世代艺术家心灵里的对宇宙生命的热爱与憧憬。
(一) 贝克尔自画像中的古典主义情结与象征主义因素
贝克尔站在20世纪德国第一次艺术革命--表现主义的风口浪尖上,虽非表现主义主将,但以非主流的身份身体力行着新世纪关于"现代主义"的规则游戏:打破传统,反叛"学院",抛弃具象,彰显个性。高更作为后印象派的中流砥柱更是至今仍起着指向标的作用。但艺术史与绘画史不是单纯以断代的形式就可以划上句点,新一代艺术家为开拓一片新天地而孜孜不倦着,但所谓创新亦逃脱不了继承的基础。
(二)作品中蕴含的原始主义因素
高更以"野蛮人"的身份试图融入到塔希提相对原始与纯粹的生活中,在艺术上也同样抛弃他在欧洲吹毛求疵的用色方式,希望在率性的挥洒中体味原色带来的感官满足,为了能够抓住当地人的五官特色,他在这个土著岛上作了大量的女性肖像速写。此外,画作中经常出现亦人亦鬼的形象,会给整个画面增添许多神秘因素,让观者费解。
三.总结
贝克尔与高更作出生在一个时代,都见证了十九世纪末期文化运动的狂澜。同样都没有完整地受过所谓正规的学院派艺术教育,但艺术家生性敏感地预示了充斥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集体性焦虑与忧郁,缩影了一个时代的矛盾,高更以自己相对文明的角色来诠释眼中的原始神秘场景,然而展现的女性图像作品仍略带殖民式的文化压迫。而贝克尔身为一个女性画家,对生命力的表达,当然与身为男性的高更有所不同,她在意的是女性的天性及韧性,因此她拿植物来象征自己,植物有着比动物更强的活动力,但却保持有生生不息与宁静恬适的特性。与高更相同的是都避开了文明的层次与叙述,只不过高更以神秘幻想来麻痹自己,而贝克儿则走向了真实的自然万物。(指导教师:张一平)
【参考文献】
[1] 基钦,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German[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2] 修·昂纳约翰弗莱明,世界艺术史[M].南方出版社,2004
[3]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腾守尧译,视觉思维[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