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面面观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z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聊林语堂这个人。我想凡是看过电视剧《京华烟云》的人,大体上都知道林语堂是一个小说家。如果没看过这片的人就不一定知道。
  其实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林语堂是很著名的,特别是在欧美,他的知名度甚至比鲁迅还高,这是我们现在想象不来的。我不久前看过我们福建省著名的散文家章武的一篇散文,叫《蕉海中的林语堂》。他里面一段话讲得很绝,他说:古往今来中国可敬的作家很多,但可爱的作家只有两个,哪两个呢?一个就是苏东坡。这个大家可能都会赞同。另一个呢?他说是林语堂。我没问章武先生什么理由这么说。但我推测大概就因为这两个人特别有人情味,感情也特别丰富。苏东坡的感情丰富大家是知道的,他具有的人情味大家可能也是很熟悉,他自己说,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乞丐老百姓,他就是这么一个乐观的多面的人。林语堂在他的著作《苏东坡传》中说苏东坡是怎么样一个人呢?他说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的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你看这杂七杂八的,因为他就想表现出苏东坡是这么一个多面的,甚至互相矛盾的综合体,苏东坡的性格确实可爱。
  他有很多的侧面,这些侧面虽然是矛盾的却相反相成交相辉映,没人比他更复杂,也没人比他更单纯。我想,大凡一个伟大又可爱的人,这样的人,总是单纯而不单调的,他就好比一粒水晶,大家都看过水晶,有很多的侧面,每个侧面都能够折射出一种光彩,那合起来就显得有很多的异彩,但是它又通体透明,非常单纯,所以水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既复杂又单纯的物体。苏东坡也是这样,虽然他看起来人格上有很多面,甚至互相矛盾,他给人总体的感觉就是很单纯,在现代作家里能够跟苏东坡比较相近的,我看林语堂的确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林语堂也像苏东坡一样,是一个多才能的多产的乐天派的作家,他一辈子写了60多本书,1000多篇文章,而且英文的、中文的成果是很多,他是一个语言学家、翻译家、小说家。他也很乐天,小时候的名字就叫和乐。他一直是脸上挂着笑意,甚至到后来他提醒自己说不要老那么傻笑,所以他在某些地方确实很像苏东坡,而且更要紧的是,他是一个多面体,性格上充满很多矛盾。人家问他,林语堂你是谁,他自己想了想说,我是一捆矛盾。一捆,不是一把,一捆的矛盾,充满了矛盾,这么一个人。
  我们如果仿造林语堂写苏东坡的那种笔调来写他的话,那我们可以说林语堂是一个快乐风趣的老头儿,一个自由主义者,大翻译家,小说家,想逃离政治而不能的绅士,美食家,基督教徒,尊崇老式婚姻的洋博士,“明快中文打字机”的发明人,爱胡思乱想的人,是一个老顽童。他也是这么杂七杂八各种性格都揉和在一起的人,他的自相矛盾我举几个例子。他是基督教徒,但是却很讨厌神学,他年轻的时候读神学院;回家的时候,他父亲是一个牧师,就很以自己的儿子为骄傲,这样呢,他就叫他的儿子给村民来布道,结果他在讲坛上面不是讲神学而是大讲进化论,说上帝只不过是一个大酋长,结果把他的老父亲差点儿吓得昏过去。他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人。就是在情感的处理上面也充满矛盾,他年轻的时候爱上一个叫锦端的姑娘,结果锦端的父亲看不起这个穷小子,就不答应把女儿嫁给林语堂,而且还亲自替他介绍了一个钱庄老板的女儿廖翠凤。林语堂看自己没希望当他的女婿,便同意跟廖翠凤结婚。结果锦端本人从美国留学回来一直没结婚,到32岁才结婚,而林语堂却早早就结婚了。那是不是结了婚就忘掉了锦端呢?也没有,他心里还老惦记着她,一直没放弃,到了晚年生命即将结束时,80岁了,他还想坐着轮椅去看鼓浪屿的梦中情人——锦端。你看他感情也是这样充满矛盾。
  更深刻的矛盾是反映在他思想上,他这个人有点像左手拿了个中国秤,右手又托着个西方的天平,量过来量过去,两个标准,结果造成了很多困惑,这点我们后面还要讲到他的“中国心”和“西洋脑”之间的矛盾,问题在于为什么他会成为一捆矛盾的人呢?这跟他特殊的身份有关,他是一个边缘人,什么叫边缘人呢?就是游走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他自己说两脚踏两种文化——中西文化,那留学生、移民,算不算边缘人呢?不一定能算。为什么呢?因为,这种边缘人要对两种文化都像土生土长的人那样去理解这两种文化,这才能算边缘人。有一个人类学家讲的比较好,容易理解,他说这种边缘人不但自己要会穿中国鞋走路,还要会知道美国人如果穿上中国鞋,将会怎么走路。这才能算边缘人,对两种文化都把握得很准确。
  我们从林语堂的一篇小杂文里可以看到一些影子,他的一篇杂文叫做《记纽约的钓鱼》。在纽约钓鱼,里面说七八月的时候,在星期日,海面上三五里之内都是小渔船、渔艇、钓鱼的。当晚上渔火星星点点的时候,那是很好看的,也很壮观。那么多的人在钓鱼,但这里面就没有什么中国人。那是不是纽约的中国人少了?不是。当时在纽约的寓公是相当多的。那为什么他们不去呢?这里面就有一个差别,他认为中国的诗画家写诗啊,画画啊,总是喜欢里面有一个关键词叫“渔樵”,打渔的,砍柴的,经常出现在诗歌里面。中国画的画面上,山水画喜欢画一个人在挑柴,或者是写诗的时候,写着一个钓鱼的、打渔的人,这是经常出现的,可是这些画家、士大夫,一般不会自己真的去打柴,真的自己去打渔,他只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欣赏渔樵,而不是亲自去参与打渔,或者是砍柴。不是这样的。而外国人就比较不一样,他喜欢参与。所以你看跳舞,中国皇帝最喜欢看跳舞,但没有看到哪个中国皇帝下到舞池里面亲自去跟舞女一起跳。但是你看俄国的沙皇,英国的女皇,他们就会到舞池里面跟大家一起跳,这个观念是不一样。
  林语堂讲了一个李鸿章的逸事。李鸿章有一次和一些英国的绅士朋友在一起,绅士朋友就跟他讲,请你来看我们的足球比赛,他就去看了。他这些朋友就在场上踢,天气非常热,李鸿章看了半天感到很诧异,就说:这么大热天,为什么不雇些人去踢,还要亲自下去踢呢?他认为踢球,你雇些人去踢给我看就好了,所以这两个思路方向是不一样的。他们乐在其中,我们是看着好看。那我们现在思想慢慢转变,现在大家都经常说“贵在参与”,这恐怕就是进口货了。从这件小事,我们可以看出林语堂对两种文化都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不然他就不会发现这样一个题材,而且,这种理解往往都是带着一种批判的精神。   我们讲《水浒传》,历来讲《水浒传》都讲官逼民反,《水浒传》最著名的一句话叫“逼上梁山”。谁逼的呢?官逼的,官逼民反,但林语堂讲《水浒传》就跟人家不一样,他是从国民性这边切入,从老百姓这个“民”自身切入,这个角度就跟人家不一样。他说,我们中国人为什么特别喜欢“梁山好汉”呢?特别喜欢侠义小说呢?他说原因就在没法治,没有法律制度的保障,个人的利益都没有一个制度的保障、法律的保障,而自己又不敢去抗争,挺身而出,所以第一要靠清官,青天大老爷,第二靠那些侠客出来打抱不平,替自己解决问题,总之,等别的人来解放自己。这是他认为国民性里面的劣根性,那好了,你喜欢侠客也很好,但是侠客本身会惹是非,“侠以武犯禁”,侠客往往使用他的武力,结果触犯了王法,那会连累家人。我们大家知道,过去有“连坐法”,一个人犯了罪,要“株连九族”,甚至连同一个街道的邻里都要受到牵连,“保甲连坐”,所以大家虽然喜欢侠客,反而很怕这个侠客就生在我们家里,因为这个侠客肯定要惹事生非,去打抱不平,触犯了王法,那就会连累到家里。一方面爱,一方面又怕。
  《水浒传》里面大家都知道宋江,呼保义、及时雨,是一个侠客式的人。但他父亲宋太公怎么做呢?他早早就到衙门去告他,跟他声明脱离父子关系,就是怕宋江惹事连累了他。宋太公的心理就是当时比较普遍,整个社会都是这样,这些好汉们、侠客们走光了——每一家都不喜欢侠客好汉出在家里面,就你推我搡地把他给推出去了。他们往哪去呢?就流落到江湖,就要上梁山,就要入绿林,那社会上剩下来的就是怕惹事的,庸庸碌碌的平庸之辈,那再等到不平事,有什么事情又不平了,这时候,他们才记起那些被赶走的好汉。那怎么办呢?那就开始羡慕之,景仰之,编戏、写小说来崇拜之,然后想从这些侠义小说里面找回顺民世界所失去的英雄。这群人往往是自己病怏怏的,躺在床上看《水浒传》赞李逵,羡武松,归根到底还只是精神上的向往,实际行动上,还是不敢挺身而出,不敢为自己争权益。但林语堂还进一步指出来,他说这种国民性,不是天生的,是因为长期的文化环境养成的,这怎么培养出国民性呢?他认为宗法伦理社会,没有法律制度的保障才会有这样一个结果,所以他对家族很在意。他认为家族是专门培养劣根性的东西,可见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不可谓不深。对西方文化他也有他独特的理解,比如说,他认为西洋人有这么一个毛病,不近情理,喜欢创立一种学说,然后就用这种学说解释一切的事实。比如说基督教,他举出一个例子,基督教有一个理论叫“赎罪说”:人生下来就有罪,这一辈子要去赎罪,但是这个学说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他说是建立在一个苹果上。我们知道,《创世纪》的第一章里面写亚当偷吃伊甸园的一个苹果,结果被上帝赶出去了,赶出伊甸园,人类从此就带着一种罪,所以生下来就有罪,一辈子都去赎罪。他说:这就不近情理,全人类就因为我们的祖先偷吃了一个苹果,所以就要赎罪,他就认为,西方这个人或这个文化里面,不近情理,其实是对西方文化的一种选择。为什么会这样讲呢?因为从文艺复兴时代起,人的解放是西方思潮里很重要的问题,人文主义和基督教的对立,焦点就在于人是不是有罪,是不是生下来就有罪。因为人有罪,就是束缚,要解放人类自身,那就要从人生下来就有罪,这个东西做起。所以,他这个故事里其实后面隐藏着对西方文化的选择和批判。
  再比如说,美国的工业社会创造一种机械的文明,物质生活非常发达,但是人也异化得很厉害,人跟着机器转。大家有没有看过卓别林的电影《城市之光》?我记得电影一开头一大群的绵羊涌出来,挨挨挤挤的往前走,“蒙太奇”,剪辑下来是大工厂的门一开,一大群的工人也拥拥挤挤的往前走……他用这个来比喻人失去了个性,在工厂机器的控制下,人失去了个性,异化,人们只能拼命地工作,拼命地竞争,结果,人被物所控制。所以他很早就发现这个问题,在上一个世纪他就发现这么一个问题。他有一本很著名的著作——《生活的艺术》,他就针对西方人异化的现象来写这本书,人忘记了个人的尊严,成了服从物质的人,成为这部大机器里面的小小的齿轮,失去了个性。
  他曾经这么说: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他对自己的人格下这么一个定义,我敢于做我自己。正因為他有对中西文化的这种双边,感性的理解,所以我们称他为边缘人。
  从水浒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林语堂对中国社会有比较深的了解,对西方,刚才那个例子(同样)也是说明这个。如果你看了他的全部著作,那你的印象会更深刻。问题是:他怎么会成为边缘人?我们都不会成为边缘人。因为他有一个很特殊的生长环境,有一个很特殊的家庭。他的父亲叫林志诚,是漳州平和山村里的一个牧师,这几个字很关键,他是一个“山村里”的“牧师”。首先他是牧师,所以,林语堂在这种家庭就有机会接触到西方的文明和文化,而且有机会受到西式教育:教会有学堂,牧师的孩子受教育在这种学校里,会受到资助,所以有这么一个机会,很小的时候就受到这种教育,对西方的文明和文化,能够提前接受。因为他父亲是“山村里”的牧师,他父亲原来是个小贩,是个农民,后来虽然当了牧师,但他毕竟还是在“山村里”,他骨子里还是农民,林至诚就有两面性。这两面性就对林语堂起了很大、很深刻的影响。比如说,我们现在很难想象,在那么一百年前,八十年前,本来漳州就不是繁华的地方,又是山区里的一个小村子,那边人居然能够关心第一架飞机试飞是不是成功,而林至诚很早就知道了最近西方在实验飞机,试飞成功,这个信息他很早就得到了。而且,他能把所有当时有关报道的书拿来看,但他心里说,没亲自看过,我还不太相信。
  他有一个同事,叫范礼文也是一个牧师,经常向林至诚介绍一些新书,一些新学。像满清末代光绪皇帝的百日维新,以后西学的东西比较容易看到,所以他经常把一些新的翻译的作品,介绍给他看,而且有一份油印的报纸,一年一块钱的《教会消息》,是油印的,大家可能没看过,过去不像现在有复印机,这么容易复印。这种报纸虽然是油印的,但里面有很多西方的信息,除了教会的内容,还有很多像刚才说的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这一类的信息。所以,他们家有这么一份报纸,使林语堂很早就接触西方新的东西,但由于林至诚自己没上过学,又是当过小贩、务过农,所以他本质上是农民,他很关心农民,很同情农民,经常为农民排忧解难。有一次看到一个挑柴的人,挑了一担柴去卖,结果当地的税务官就跟他征税,说:你这一担柴要交很多的税。林至诚看到了就打抱不平,就跟那个税务官几乎打起来,先是吵起来,差一点打起来,可见这个牧师对农民还是很关心的,而且他讲道、布道,跟人家不一样,这个牧师讲上帝,林语堂说他父亲讲上帝和中国人讲佛祖差不多,他说基督教和佛教没什么区别。在他那里,上帝就像菩萨一样不但可以治病,赐福,还可以像送子观音一样给你送个小男孩儿。这是基督教里所没有的东西,这是他中国化的理解。所以,他在教孩子的时候,教学生的时候,教他们《四书》《诗经》《声律启蒙》《幼学琼林》,同时也给他看林琴南当时翻译的西方的作品,包括《福尔摩斯》《天方夜谈》《茶花女》,在当时是很新潮的东西。   林语堂两样同时受教育,就像我们现在的双语教育,两种文明的教育,所以,林语堂从小就处在这么一个特殊的氛围里面。他的母亲也是一个农民,家庭妇女,叫杨顺命,顺着命运走,认命,也很善良,也很勤劳。她经常邀请一些过路打柴的农夫在她那边歇歇腿,甚至在那边吃午饭。
  林语堂还有一个二姐,中学时书读得很好,成绩很好,她也很想读大学,但是他们家比较穷,他父亲一心想培养林语堂去上大学,不可能一家里面有那么多人读大学。他二姐虽然很羡慕他,但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就出嫁了,牺牲自己的机会,出嫁,以便保证林语堂有读大学的机会。在她出嫁的时候,和林语堂坐同一条船,她弟弟要去上海读书,坐同一条船,到那边上岸了,嫁人了。临走之前,从袋子里掏出四毛钱,带着体温的四毛钱,给她弟弟,对他讲:我们是穷人家,二姐只有这四角钱给你,你不要糟蹋了上学的机会,从上海回来时再来看我。结果他回来时,二姐已经死了,生病死了。再比如说,他谈恋爱的对象也是很朴实的农民,叫赖伯英,是他初恋的姑娘,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在一起。这个农家女儿,住在半山上,自己弄了一个果园,他们家在那边,林至诚一家大热天去那边避暑,他们在一起。赖伯英是个孝女,她说她要留下来侍奉他的爷爷,所以林语堂要到上海读书,后来要到外国去,她都不能和他一起去,决心要留在山村。所以他们分手了。不管怎样,她也给他很深刻的影响,整个山村淳朴的民风,给幼小的少年时代的林语堂深刻、深远的影响。
  林语堂说,影响于我最深的,一是我的父母,我的父親;二是我的二姐;三是漳州西溪的山水。在《赖伯英》一文中,他说:人若是在高山里长大,高山会使他的观点改变,溶入他的血液中。他说:假如你住在山里面,你用高山作为参照系来衡量一切,那时侯你看到一座摩天大楼,你的参照系就是高山。在高山面前,一百层的摩天大楼也没什么。所以他认为人生观也有两种。一种叫低地的人生观,一种叫高山的人生观。低地的人生观是平的,从来不抬头看,平平的平地。高山的人生观总是以高山为标准,和它相比,做参照系,繁华都市的摩天楼,也显得低矮。
  人,商业,政治,经济,金钱,无不如此。这是他所说的高山的人生观。
  其实山的形象大家都知道,它是象征山村淳朴和谐的人文环境。我们的传统有两种,一是大传统,比如儒家、道家,是大传统。民间的东西就叫小传统,比如民俗、民风。研究林语堂的人,一般都注意到大传统对他的影响,其实更应该注意到小传统,民俗民风对他的影响。
  林语堂的童年所接受的其实主要就是小传统的影响,积极的影响。所以后来林语堂一个倾向就是经常接受非正统的文化。所谓的“异端”对他特别起作用,他就喜欢这个,跟他小时候的开头有关系。林语堂自称说:“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观念和简朴的思想,那完全是得之于闽南坂仔之秀美的山陵,因为我相信,我仍然是用简朴的农家子弟的眼睛来看人生。”他一直保持用“农家子弟的眼睛来看人生”。用简朴的农家子来看人生,那就是用山村淳朴和谐的人文作为参照。有没这个参照当然很重要,因为我们有句话叫“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个人只是埋头走路,开头有点分叉,那就会越走越远,甚至走到你原来不想去的地方。反过来,我们经常以原点作为参照,回头看看,如果有偏差纠正一下,那就好多了。
  林语堂一辈子有70多年在城市里,真正在农村的时间其实很少,而且又是那么年轻就走出去了。但他年轻时,山村的影响对他异常的深刻。就是这个原因——因他经常以这个所谓的“高山人生观”作为参照系,经常回到原点上来。他在国外的都市生活长达三十几年,上海、巴黎、纽约,国内国外,他都住了很久。但他能保留心灵的一方净土。这就得力于他的高山人生观,能够用农家子弟的眼光看世界,看人生。这只要看他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红牡丹》《奇岛》,这些里面都有体现。
  有一张照片,很宝贵的照片,叫《三个小孩》,其实是把林语堂小时侯的照片剪下来,贴在两个孙子的旁边,贴在一起,巧妙的组合起来,叫《三个小孩》。他和他的孙子都是小孩,那已经是晚年时的“作品”,他的杰作。这表明他到老的时候童心未泯。说实在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林语堂那样,深深的怀恋自己的童年,童年那些东西才对他有那么深刻的印象。刚才讲林语堂的小名叫“和乐”,他一直保持这种性格,常看到人性善的一面。所以他女儿说,我父亲写《京华烟云》,八十多个人物,没一个坏人。这是不可能的事。他就是看到人性善的一面多。如果我们不了解林语堂的性格,不了解他的童心,不了解他的乡情,我们就很难理解作为“边缘人”的林语堂。这颗心,富有一种包容性,能够包容中西双方的文化,所以他是一个“一捆矛盾”的人,却又能像水晶一样,在很多不同的侧面通体透明。这是我们上面说的他和苏东坡很神似的一点,既复杂又单纯。
  林语堂到晚年的时候,从美国回来,定居在台北。为什么定居在台北?台北这个地方,整个台湾,闽南人很多,保留乡音,保留民风,保留民俗。我到过台北,就像我们的旧厦门。所以到那边,你就觉得像我们闽南一样,有亲切感。所以他就认台北作为他的“故乡”。今天用林语堂晚年在台北用闽南方言写的一首诗来作为结束语。因为我也是漳州人,所以我就用漳州的本地话来念,以乡音来表达林语堂的乡情。我用方言念,那边有个提示:
  乡情宰(怎)样好,让我说给你,
  民风还淳厚,原来是按尼(如此)。
  汉唐语如此,有的尚迷离。
  莫问东西晋,桃源人不知。
  父老皆伯叔,村妪尽姑姨。
  地上香瓜熟,枝上红荔枝。
  新笋园中剥,早起(上)食谙糜(粥)。
  胪脍莼羹好,呒值(不比)水(田)鸡低(甜)。
  查母(女人)真正水,郎郎(人)都秀媚。
  今天戴草笠,明日装入时。
  脱去白花袍,后天又把锄。
  (黄)昏倒的困(睡),击壤可吟诗。
  今天就聊到这里。下一回我们再来聊一聊《林语堂的中国心和西洋脑》。
  观众朋友,再会。
其他文献
厦门与东山近在咫尺,也常来常往,却不知美丽的鹭岛城中还有个百家村,偶然听人提起,顿感好奇,由此产生一探究竟的想法。  临行前,查了一些资料,知道百家村位于厦门的思明区,毗邻中山路,紧连万石植物园、中山公园,南依白鹤路、北靠虎园路,地图上可以查到一些概貌。  据资料记载:百家村形成缘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1931)中山公园的修建。为了解决周围二百多户拆迁户的居住问题,当时的政府在中山公园东面的深田路一
期刊
一座院落挨着一座院落,连成一排。两排之间夹着一条并不宽敞的巷道,形成胡同。市民在这里生活起居,演绎着一出又一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社会风情剧。灰墙灰瓦的四合院镌刻着岁月的风霜,或宽或窄的胡同隐藏着传奇的故事。这是在中国其他地方看不到的。我到过北京十来次,每一次都会去钻胡同,感受浓郁的京城风俗民情。  我有几次到北京就住在大栅栏的小旅馆,每天在狭窄逼仄而繁华热闹的胡同间进进出出。有几次到北京则住在城区
期刊
南靖山城解放路,民国时期叫中正路。它跟山城中山路同修建于民国年间。两条街道同处山城中心地带,一条贯穿东西,一条贯穿南北。正如山城武庙的碑记所说:“山城乃七邑名区,四省通衢。”山城于清末民初就有9条街18条巷,然而,那些旧式小街小巷都不如中山路和解放路宽阔,而且街道两旁是一色的骑楼建筑。两条路自然是当时山城最热闹的街道了。  据《南靖县志》(新编)记载:“民国十四年(1925),山城商会开始集资建设
期刊
实在没想到,我会在中师毕业三十多年后,再次为排球所倾倒。  我第一次接触到排球,是1986年的秋天。那年我初中刚毕业,在福建省云霄师范读书。当时,云师打排球之风盛行,每当下午放学后,学校便到处都是打排球的人,师生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围在一起打得不亦乐乎。整个校园到处是排球翻飞的壮观景象,成为当时云霄县城一道奇特的风景线。学校操场东边那个排球场,几乎每天下午都会举行各种级别的比赛,球场的四周,也常
期刊
在这样 这样的时候  我常常泪流满面  我一次次阵阵心痛  我一次次深深感动  在一个叫武汉的城市  寒冬腊月 雪花纷纷  疫瘴悄悄扩散蔓延  春天为之止步 世人为之惊悚  在这样 这样的时候  是谁?以最职业的敏感  以最职责的忠诚  迅速发出振聋发聩的惊天预警  敢说真话,原本就是医者本性  敢担责任,原本就是医者使命  有一位老人 满头风霜  十七年前,以一颗博爱的心  拯救多少垂危苍生  
期刊
早年在家乡一友人画廊,见马兆麟先生一幅书法作品,洁白的宣纸上书写画论一则:“龙眠作画,凡临古则用绢素,自运则不设色,独用澄心堂画法,灵秀生动。昔人称其人物似韩滉,潇洒似王维,若论此卷之妙,韩王避舍矣!”字为行楷,二寸见方,结字以晋唐行楷为底,融入魏碑笔意笔法,苍古坚疏,沉着安详,想见其人,蔼然一德高望重的长者。于是问作者情况,友人说:“马兆麟,字竹坪,号东山里人,南州海客,今东山县人,清末民初诏安
期刊
怀恩乃诏安别称,南濒东海与南海交汇处,拥有海岸线长约88公里,海域面积273平方公里。而雄峙于福建海岸线最南端的梅岭半岛,闽粤交界处的诏安湾,濒临南海,与广东地域山水相连,据传说,它是由于其地貌状如盛开的梅花而得名,志书称之为“闽之尽处”。在这“尽处”的尽头,即半岛的南端的海岸线,是一道集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的黄金海岸,有着多处令人流连忘返的观赏佳景和光辉历史的文化积淀,它展现于腊洲祥麟塔、悬钟古城
期刊
当我站在南靖县龙山镇南坪村内洞自然村村口面對连绵起伏的山岭时,竟然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来到八十多年前漳州战役的主战场了。  上个月,我到天宝的古寨农场呼吸新鲜空气。那里四处飘着红旗,五角星衬底镰刀铁锤,“中国工农红军”几个繁体字特别醒目。一个六十来岁的男子穿了一身单薄的灰军装,领章帽徽红彤彤,挺立在红旗底下。细雨霏霏,空气冷得有些咬人,我忍不住把手插到裤袋里贴着大腿取暖。可他挺得像一张绷紧的弓,脸色和
期刊
闽南三月的天气傲娇而随意。明明昨天还是春寒料峭棉衣加身,今天就在日光的加持下把温度飙到30℃,直接把人送进入夏的错觉中,丝毫不顾及早已汗流浃背的保暖内衣。而后天,却又立刻温度骤降,反悔般地落下雨来。一落十几天,天天暗无天日,雨帘绵绵。  这样的阴雨天,欲拒还迎,乍暖还寒,毫无诚意。  我索性背起相机挎包,决绝地跨门而出。我已经在家里躺着发霉了四十八天。一场突临的小疾让我与床朝夕相伴了近两个月时间。
期刊
有人说人生如登山,无限风光在险峰,不可半途而廢;有人说人生如酿酒,千呼万唤始出来,不可急于求成。我看两者皆然。  昨夜读蔡刚华《坂里红酒,长泰舌尖上的乡愁》,很有感触。不禁让我想起了曾经的酿酒岁月。那回忆是如此的韵味悠长,仿佛才开封的陈年佳酿。  万事开头难。要酿好酒,首先得先煮好饭。现在酿酒一般用木制或铝制蒸笼蒸饭,松软适中,不会烧糊。我以前酿酒沿用古法,米饭是用大铁锅煮的,那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