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中的丰富与深邃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qinhui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与地坛》是一篇集抒情、叙事、哲理融为一体的散文,蕴含了史铁生关于生命、母爱的体悟。解读《我与地坛》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深沉的思想内容,二是精心雕琢的语言,三是巧妙构思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我与地坛》;思想内容;语言;艺术特色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当代文坛公认的散文名篇,全篇通过史铁生在地坛的所见所思所感展开脉络,自从残疾的史铁生与荒芜的地坛宿命般的相遇,他的心魂便再也没离开过地坛。在史铁生的笔下,地坛远远超越了其本身存在的意义,给予无数人生命与苦难的追思,让人在思考中找到自己心灵栖息的一方地坛。本文将从思想内容、语言和艺术特色三个角度对这篇散文名篇进行解读。
  一、深沉的思想内容
  (一)地坛是生命永恒的见证
  在史铁生的描述下,地坛是“荒芜冷落”的:“剥蚀了的琉璃,淡褪了的朱红,坍圮了的高墙,散落的雕栏”处处弥漫着冷清的氛围。也正是这个荒芜冷落的地坛,承载了史铁生的苦难,成为他“可以逃避生活的宁静之地”。地坛和史铁生似乎有着宿命般的关系,古老的地坛寂寞无言地诉说着它的荒芜,突然残缺的史铁生落寞地诉说生命的苦难,他喜爱地坛的冷清,地坛接纳着他的失意,安放着他那颗痛苦而绝望的心。 然而,当我们细细品读史铁生的文字时,依然能感受到苦难中蕴含着生命力。
  (二)地坛是母爱深邃的见证
  地坛不仅是生命永恒的见证,也是母爱深邃的见证。自从“我”瘫痪后,变得喜怒无常,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感到无所适从,而忽视了母亲内心比“我”更煎熬。在其他作品中,史铁生也详细记叙了“我”因为生病,常常发脾气,母亲却十分小心地照顾我的心情,哪怕当时她处于病重的状态,也忍着不让“我”知道。史铁生刻画了一个焦急与隐忍的母亲形象。
  然而,直到母亲逝世,“我”才意识到母爱充斥在地坛的每个角落,瘫痪后的史铁生因沉浸在自己的悲痛中,直到母亲的骤然离世,才意识到平日里被忽略的母爱是多么珍贵。因此他一次次地前往地坛,试图寻找母亲的身影,就像母亲当时寻找他一样。
  二、精心雕琢的语言
  (一)诗化的语言
  《我与地坛》中的语言,无论叙事、抒情、描写总是娓娓道来,用词典雅纯净,表现了如诗一般的特质。史铁生通过诗化的语言,营造了壮美的生命图景。他运用大量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将这座看似荒废的园子暗藏的生命力以精工细刻的手法推送到读者面前。例如雾一般的小蜜蜂、摇头晃脑地思考问题的蚂蚁、祈祷的瓢虫、摔下草叶的露珠等,这些有生命与无生命的物象,就像是群众演员,烘托出陷入深刻思考的主角。
  (二)哲理化的语言
  只从个体本身去论证生死、解读生命,那样太过单薄,也许史铁生的成长之路本就充满了曲折,因此他在创作这篇散文的时候,从自我、母亲、他者和地坛四季变化多个角度相互印证,既有个体,也有群体;既有生命,也有物体。生命只有向死而生,才能绝处逢生。此时的史铁生由寻找个人命运救赎之路上升到思考群体命运救赎之路,达到了精神世界的重新建构,“实现了生命与苦难的升华”。生命只是一个逻辑,苦难是一种存在,能否被救赎的关键还是选择,这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史铁生通过哲理性的文字引导读者思考,死是什么?为什么活着?为什么要写作?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怎样积极乐观地生活?怎样正确地看待欲望?
  三、巧妙构思的艺术特色
  《我与地坛》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与地坛宿命般的关系,这一层面叙述的内容较为抽象,有很浓厚的哲思意味,可将这条线索简称为“人与物”的关系;另一条是“我”在地坛里观察到的人物,这一层叙述的内容相对于第一层面来说就更具体化了,不妨称之为“人与人”的关系。
  在第一条线索中,首先,史铁生运用精妙的语言描写地坛,开篇就写了历尽沧桑的地坛,那些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的高墙、散落的雕栏,处处都是苦难的记载。其次,作者运用对比的写法,将自己与地坛对比。虽然地坛为景物,是无生命的,而“我”是人,是有生命的,但“我”与地坛处于相同的状态——荒废、无人问津、 暂时没有价值。地坛于“我”是一个思考的地点,但与“我”已经达成了一种默契,以至于十余年间不曾长久地分离。通过人与物的关系线索,可以看出,地坛助“我”越过了生死的障碍,让“我”更深刻地领会了母爱以及世间其他情感。
  在第二条线索中,“我”在园子里为自己是生还是死的难题寻找着答案,也在园子里找到了该如何生如何死的答案,这里又是幸福与苦难聚合的象征。其他的人呢?情侣、歌唱家、 长跑者、嗜酒者、捕鸟者等都在这里寻找着幸福,经歷着磨难。在这样不断的思辨中,作者开始感恩命运,当他发现那个漂亮的小女孩竟然是弱智的时候,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幸福与苦难的意义和价值,得出了“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的结论。他终于释然,而读到他文字的读者也随之释然,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在艰难而复杂的创作过程中开出震撼心灵的花朵。
  四、小结
  散文教学不能只关注文本内容与作者的情感,更要从语言入手,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与表达之间的关系,把握“这一篇”的学习价值,并获得阅读“这一类”文本的方法,在过程中加强学习策略,培养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我与地坛》是作者复杂的心路历程,解读的是作者如何看待生、死和磨难,哲理性极强,史铁生用哲理性的语言将深刻的人生哲学娓娓道来。解读《我与地坛》就是要抓住“这一篇”的特色,把握“这一篇”平中见奇的价值所在,从内容到语言再到艺术特色,充分体会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感。
  参考文献:
  (1)刘缤:《荒芜满园的生命追问——〈我与地坛〉的多维解读》,《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年第 4期,第 39页.
  (2)窦桂梅:《比母爱更深邃的——我这样教〈秋天的怀念〉》,《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第8期,第 53页.
  (3)徐永静:《哲思。情感。意蕴——史铁生〈我与地坛〉解读》,《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 4月第 19卷第 2期,第 62页.
  (4)种永斌、吴亚亚、种碧琴:《沉思中的丰富和睿智——史铁生名篇〈我与地坛〉解析》,《名作欣赏》2014年第 24期, 第 115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作品较以往也有了新的改变,现如今大家都更倾向于阅读网络文学作品,因此实体书在市场中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在我国网络文学作品中,作者文风天马行空,给读者营造一个广阔的幻想空间,因此网络文学作品深受读者欢迎,有许多都已改编为同名电视剧或者是电影。基于网络文学作品的快速兴起,有许多读者也逐渐开始阅读国外网络文学作品,例如来自美国的《爱情归来》,本文将以此为角度,探析关于国外网络文学
期刊
摘要:《爆裂无声》是一部犯罪悬疑题材影片,导演忻钰坤在电影的叙事表达中运用大量隐喻符号设计。其中影片中重复的出现的三个符号——“羊肉羊羔”、“山体山口”、“金字塔”隐喻丰富,极有力地推动影片叙事发展,引导观众进入情节,启发观众思考。  关键词:影视符号; 羊; 山; 金字塔  符号即指示会意。在电影结构中,场景、道具、语言皆是一种电影的符号。复杂、难以言语的画面,往往通过一个空镜更能表达清楚其含义
期刊
《欢迎来到东莫村》是韩国一部反映南北韩战争题材的电影,其通过塑造一个“桃花源”似的东莫村,来表达韩国人对战争的强烈反思,表现热爱和平、人性本善的主题,其在意境的营造、人物的雕刻等众多方面大量运用对比的手法,使影片内涵丰富,感染力增强。而影片中很多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不谋而合。  一、意象  1、东莫村的整体空间架构  在130分钟的电影中,东莫村作为主体空间占用了将近95分钟的时间, “东莫村”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下,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已经是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了,同时也为了追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大学生应当积极参加到创新创业活动中,进一步提升创业能力,并发扬工匠精神的内在含义,从而追求细致的品质精神,进一步开拓创新创业的素质。因此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育中,要将工匠精神贯彻到学生的内心,使学生用更专注的精神完成创业,也要让工匠精神贯彻于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从而提高大学
期刊
摘要:《乡村里的中国》是一部聚焦农村的乡村题材纪录片,在叙事模式上有着独特的创新和突破。本文欲从官民双重视点的聚焦、村民主体身份的回归以及根植传统的深刻情感三个角度出发,探究该片在叙事模式上的创新和开拓,为后来的纪录片创作者们建言献策。  关键词:官民双重视点;村民主体身份;根植传统的情感  一、官民双重视点的聚焦  从创作者身份看,焦波作为与党和政府长期接触的影视创作者,长期负责政府公务对外宣传
期刊
摘要:考察咏花诗歌的意象,有利于探索其所反映的情感色彩和文化內涵。一方面,咏花诗歌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上形成其丰富的意蕴,另一方面花格表人格的象征作用深入人心。《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自4世纪至8世纪中叶,且多数为奈良年间(公元710~784)的长短和歌,此段时期正对应我国唐代的开元盛世—由盛转衰—改革中兴阶段,也是我国唐诗发展的巅峰时期,更是为《全唐诗》提供无限编撰基础的重要阶段。
期刊
摘要:《早秋》是美国黑人作家兰斯顿·休斯的一部短篇小说,讲述了昔日情侣比尔和玛丽时隔多年偶然相遇的情景。与兰斯顿·休斯以往作品的艺术特色不同,《早秋》篇幅短小、语言简单,但看似平淡的叙事却能给予读者以耐人寻味之感。《早秋》的这种艺术效果得益于作者兰斯顿·休斯精湛的叙事手法。本文从多角度对《早秋》中的叙事手法进行了解读,包括其中的叙事视角、叙事场景以及叙事情节。《早秋》中的叙事视角采用的是全知视角与
期刊
摘要:现实主义电影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常常能引起公众的热议,而以往的讨论大多集中于这类影片的叙事和主题的解读上,声音作为发挥影片造型、抒情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往往被人忽略。现实主义电影能够发人深思依靠的绝不仅仅是对现实画面的高度还原,它还需要丰富的声音元素来配合画面来进行影片的叙事、造型以及抒情。  关键词:声音;真实感;现实主义电影  一、引言  在观赏电影时,尤其是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我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再适合现在学生的思维方式,所以现阶段的教学更加强调对学生思维的开拓。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应从更深层次提高学生对数学思维的敏锐度和灵活性,让数学成为兴趣,在兴趣的养成中开发智力。本文主要针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思维;初中数学;有效性  引言: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学生的必修课,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学习
期刊
摘要:主旋律电影则是指能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影片和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弘扬主流 价值观、讴歌人性和人生的影片。[1]主旋律电影也是当代社会意识形态下的一种存在模式,它主导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发展,向人们灌输积极的思想、意识、观念等。本文主要以《湄公河行动》为例,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新主流电影的探索与发展。  关键词:《湄公河行动》;主旋律电影;新思维  2016年国庆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