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尤其是在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年至4000年左右,在黄河上游地区,包括青海在内的中国远古先民进入到了一个十分繁荣的时期,而舞蹈艺术也从那个时期就绽放出了鲜艳的蓓蕾。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最具特征的文化遗存,我国黄河流域不仅是世界上最早烧制和使用彩陶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彩陶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而地处黄河上游的青海和甘肃,新石器时代彩陶遗存就更为丰富。彩陶是原始部落氏族先民在从事渔猎、采集、耕耘、征战、祈福以及人类自身成长、生死、生殖繁衍过程中,进行生活或进行原始巫术、图腾祭拜时使用的器物,并以其物证形态及独具一格的艺术方式,从而集使用功能和象征功能于一体,表达了原始先民内心的追求和期望,同时也呈现出人类早期文字的大量的信息功能,而记录了原始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1973年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曾轰动世界考古界和人类学领域,这件表现集体舞蹈的彩陶盆,清楚地记载了距今5300年至5400年之间远古先民的审美意识。
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盆(见本期高润民《华夏文明的晨曦》图15)的主题纹饰是五人一组,头上有饰物或发辫斜向右,手拉手,面向一致,摆向划一,每组外侧两人的手臂画为两道重影,寓意上下翻飞舞动时动作较大而频繁。关于舞蹈所展示的寓意,有一种说法是:舞蹈者为男性,头插羽毛,以强壮身体舞动和雄姿展现给观看的女子,进行择偶。另一种说法是:舞蹈者为女子,舞者配有统一的尾饰,更显舞姿优美而整齐,这种尾饰古人称“”,为男女系在腰间而挡在下腹前面的佩巾,用以遮羞,双下肢略弯,并应节奏而舞。这个舞蹈盆的唇沿部还绘有三组唇彩,均以勾叶、圆点纹为中心,象征植物的叶子和果实,并且在三组舞蹈纹之间,也各有五至八条弧线纹,在弧线纹之间各有斜行的柳叶形宽带纹,象征着植物的茎叶和叶片。舞蹈纹配以植物图案花纹,反映了农耕文明初期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先民们生产劳动之余,在田头池边,欢乐地手拉手,集体跳庆祝或希望农业丰收的舞蹈。另外,依据上古神话传说,这件马家窑类型舞蹈盆,其舞女均有一尾饰,这与西王母的图腾——豹尾和西王母善歌能舞有密切关系。由于在马家窑文化时期仍属于原始社会母权制时期,原始农耕文明的农业生产还处在初级阶段,生产力还很低,生产劳动离不开集体的劳作,如砍伐树木、开垦田地、播种和收割,单个人无法完成,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所以反映这种生活方式的原始群体舞蹈由15人组成,也就有其深刻的寓意了。
1995年7月又一件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舞蹈彩陶盆在青海省同德县宗日遗址出土。这个彩陶盆属于宗日文化马家窑类型,又一次对史学界、考古界、文博界产生了很大的震动。这是继大通县上孙家寨遗址出土舞蹈纹彩陶盆之后又一重大发现,成为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两件舞蹈彩陶艺术品之一,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宗日文化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盆(图1)高12.5厘米,口径24厘米,腹径为22.8厘米,底径为9.9厘米。主体由橙黄色细泥胎磨光后烧制,烧制前配制矿物(铁锰、赫石、瓷土等)染料绘图,烧制后水洗火浇的情况下也不易脱彩。彩陶盆内壁为两组9人组成的群体狂欢舞蹈图案,头饰比较宽大,下身尾饰十分特别,呈球形裙状,集体手拉手整齐舞动,极富律动感,舞姿婀娜,体态曲折优美、活泼热情。两组人纹间以折纹、斜纹、圆点纹相隔,呈现植物生长果实状,并使图案疏密恰当。盆内下侧绘有四组平行蛙纹,似池边舞蹈者的倒影在水中的呼应,虚实相生,艺术韵味极强。彩陶盆外腹绘有稍粗的三道绳纹,简明流畅,朴拙有致;而在比较窄的盆沿绘有成组的弧线三角纹和短斜线纹,寓意天上的雷电云雨,仿佛是在原始农耕文明时期的求雨图。这件彩陶艺术品是远古先民精湛技术的反映和审美意识的升华。
青海河湟陶韵馆藏品中也有几件与舞蹈相关的彩陶,如舞蹈纹彩陶罐(图2),高82厘米,口径21厘米,属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以黑彩绘出的两组舞蹈纹饰于陶壶的肩部,一组7人,一组8人,以并排形式排在一起,舞者身体彩绘成上窄下宽形,边缘以白彩勾边,酷似身着长长的连衣裙,以缓慢的舞姿翩翩起舞。舞者头部为圆形,头饰较大,舞蹈者周围饰以9-12道同心圆弧线以及三角形山状纹。在该馆藏品中,还有一件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盆,是枣核形孕妇状人形纹饰,以黑白双彩绘制在盆内壁上端,头部为圆形,圆中心点为较大白色圆点,周围绘数个白色小圆点,形成强烈的纹面或面具感。舞蹈者丰满腹鼓,形似孕妇,舞蹈缓而优美,仍然展现的是对母性生殖的崇拜。
该馆收藏的另一件舞蹈罐则是马家窑文化边家林类型黑红双彩舞蹈罐(图3),也是马家窑类型向半山类型过渡时期的文化类型,而这个时期的舞蹈纹彩陶十分罕见。其口径15厘米,高26厘米,腹径25厘米。泥质红陶,胎质厚重,敞口、短颈、溜肩,腹鼓圆,腹对称环耳。施黑红双彩,颈肩部饰平行黑红带锯齿宽带纹,腹部则以黑彩饰7位独立腹鼓如孕妇的带有尾饰的舞动蛙形神人纹,头部为圆形,动作统一,双上肢平伸,双下肢大幅度跨开,而尾饰偏向一侧,显示舞姿呈横侧方向跳动。每位舞者之间绘有不规则十字纹和多个圆点纹组合。舞蹈场面奇特而神秘,整个图像表现出一种迷幻、神秘、诡异、庄严而富有动感的原始宗教氛围,是7位受孕巫女作法还是另有寓意,值得探讨,但仍然与远古人类的母性生殖崇拜相关,是一件马家窑文化边家林类型晚期罕见的彩陶器。
该馆还藏有一件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舞蹈纹罐(图4),以单一黑彩小锯齿纹绘成11位手拉手人形纹,头圆身细,以上半身图案为主,在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中,舞蹈纹彩陶已极为少见。该馆还收藏有新石器时代陶制乐器,包括陶鼓、陶手鼓,尤其一件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黑红双彩的龙爪纹彩陶号(图5),绝无仅有,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彩陶号,艺术价值极高。
对彩陶舞蹈纹饰的解释,目前学界见解不一,存在较大分歧。有人认为是反映原始人的狩猎生活,有人认为是图腾崇拜,有人认为是庆祝丰收,有人认为是求雨巫蹈,有人认为是祈求生育和繁衍,有人认为是农业祭祀等多种解释。作为医学人类学研究者则认为,这种舞蹈场面可能是人类早期的“导引”运动。导引是中医名词,是养生健身的一种健身操的意思。在远古的原始社会,人类居住条件尚很原始,大部分为半地穴式的草屋或山洞,湿寒之气极重,人们处在风餐露宿状态,极易导致“风寒湿痹”等关节疾病,考古学家们也从其遗存骨骼中发现了关节病变的实证。因此,以舞蹈形式疏筋健骨则是对风寒湿痹“以舞导之”的一种十分有效的保健方式,古人称之为“导引”。
然而,古人在表现祭祀是舞蹈常见的一种形式,人类学家认为,上古时期舞蹈有强烈的功利目的和明确的原始宗教内涵,所表达的既有崇拜的寓意,也有祈祷而实用的需要。因此,新石器时代的舞蹈纹彩陶,应具有原始巫术仪式和母性生殖崇拜以及图腾崇拜的专用器物功能,使这些舞蹈纹彩陶具有了人格、神化和灵魂,因而彩陶就有了生命,是以艺术形式展现的生命。在马家窑文化彩陶的舞蹈图像中,这些不同类型的远古的舞动,是对原始巫术礼仪、母性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的艺术再现,不但是原始先民对自然、生活的认识,也是对天地神灵的崇拜,当然还具有艺术审美的渴求。远古的舞动就是原始社会人类生命之舞!
(责编:雨岚)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最具特征的文化遗存,我国黄河流域不仅是世界上最早烧制和使用彩陶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彩陶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而地处黄河上游的青海和甘肃,新石器时代彩陶遗存就更为丰富。彩陶是原始部落氏族先民在从事渔猎、采集、耕耘、征战、祈福以及人类自身成长、生死、生殖繁衍过程中,进行生活或进行原始巫术、图腾祭拜时使用的器物,并以其物证形态及独具一格的艺术方式,从而集使用功能和象征功能于一体,表达了原始先民内心的追求和期望,同时也呈现出人类早期文字的大量的信息功能,而记录了原始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1973年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曾轰动世界考古界和人类学领域,这件表现集体舞蹈的彩陶盆,清楚地记载了距今5300年至5400年之间远古先民的审美意识。
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盆(见本期高润民《华夏文明的晨曦》图15)的主题纹饰是五人一组,头上有饰物或发辫斜向右,手拉手,面向一致,摆向划一,每组外侧两人的手臂画为两道重影,寓意上下翻飞舞动时动作较大而频繁。关于舞蹈所展示的寓意,有一种说法是:舞蹈者为男性,头插羽毛,以强壮身体舞动和雄姿展现给观看的女子,进行择偶。另一种说法是:舞蹈者为女子,舞者配有统一的尾饰,更显舞姿优美而整齐,这种尾饰古人称“”,为男女系在腰间而挡在下腹前面的佩巾,用以遮羞,双下肢略弯,并应节奏而舞。这个舞蹈盆的唇沿部还绘有三组唇彩,均以勾叶、圆点纹为中心,象征植物的叶子和果实,并且在三组舞蹈纹之间,也各有五至八条弧线纹,在弧线纹之间各有斜行的柳叶形宽带纹,象征着植物的茎叶和叶片。舞蹈纹配以植物图案花纹,反映了农耕文明初期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先民们生产劳动之余,在田头池边,欢乐地手拉手,集体跳庆祝或希望农业丰收的舞蹈。另外,依据上古神话传说,这件马家窑类型舞蹈盆,其舞女均有一尾饰,这与西王母的图腾——豹尾和西王母善歌能舞有密切关系。由于在马家窑文化时期仍属于原始社会母权制时期,原始农耕文明的农业生产还处在初级阶段,生产力还很低,生产劳动离不开集体的劳作,如砍伐树木、开垦田地、播种和收割,单个人无法完成,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所以反映这种生活方式的原始群体舞蹈由15人组成,也就有其深刻的寓意了。
1995年7月又一件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舞蹈彩陶盆在青海省同德县宗日遗址出土。这个彩陶盆属于宗日文化马家窑类型,又一次对史学界、考古界、文博界产生了很大的震动。这是继大通县上孙家寨遗址出土舞蹈纹彩陶盆之后又一重大发现,成为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两件舞蹈彩陶艺术品之一,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宗日文化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盆(图1)高12.5厘米,口径24厘米,腹径为22.8厘米,底径为9.9厘米。主体由橙黄色细泥胎磨光后烧制,烧制前配制矿物(铁锰、赫石、瓷土等)染料绘图,烧制后水洗火浇的情况下也不易脱彩。彩陶盆内壁为两组9人组成的群体狂欢舞蹈图案,头饰比较宽大,下身尾饰十分特别,呈球形裙状,集体手拉手整齐舞动,极富律动感,舞姿婀娜,体态曲折优美、活泼热情。两组人纹间以折纹、斜纹、圆点纹相隔,呈现植物生长果实状,并使图案疏密恰当。盆内下侧绘有四组平行蛙纹,似池边舞蹈者的倒影在水中的呼应,虚实相生,艺术韵味极强。彩陶盆外腹绘有稍粗的三道绳纹,简明流畅,朴拙有致;而在比较窄的盆沿绘有成组的弧线三角纹和短斜线纹,寓意天上的雷电云雨,仿佛是在原始农耕文明时期的求雨图。这件彩陶艺术品是远古先民精湛技术的反映和审美意识的升华。
青海河湟陶韵馆藏品中也有几件与舞蹈相关的彩陶,如舞蹈纹彩陶罐(图2),高82厘米,口径21厘米,属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以黑彩绘出的两组舞蹈纹饰于陶壶的肩部,一组7人,一组8人,以并排形式排在一起,舞者身体彩绘成上窄下宽形,边缘以白彩勾边,酷似身着长长的连衣裙,以缓慢的舞姿翩翩起舞。舞者头部为圆形,头饰较大,舞蹈者周围饰以9-12道同心圆弧线以及三角形山状纹。在该馆藏品中,还有一件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盆,是枣核形孕妇状人形纹饰,以黑白双彩绘制在盆内壁上端,头部为圆形,圆中心点为较大白色圆点,周围绘数个白色小圆点,形成强烈的纹面或面具感。舞蹈者丰满腹鼓,形似孕妇,舞蹈缓而优美,仍然展现的是对母性生殖的崇拜。
该馆收藏的另一件舞蹈罐则是马家窑文化边家林类型黑红双彩舞蹈罐(图3),也是马家窑类型向半山类型过渡时期的文化类型,而这个时期的舞蹈纹彩陶十分罕见。其口径15厘米,高26厘米,腹径25厘米。泥质红陶,胎质厚重,敞口、短颈、溜肩,腹鼓圆,腹对称环耳。施黑红双彩,颈肩部饰平行黑红带锯齿宽带纹,腹部则以黑彩饰7位独立腹鼓如孕妇的带有尾饰的舞动蛙形神人纹,头部为圆形,动作统一,双上肢平伸,双下肢大幅度跨开,而尾饰偏向一侧,显示舞姿呈横侧方向跳动。每位舞者之间绘有不规则十字纹和多个圆点纹组合。舞蹈场面奇特而神秘,整个图像表现出一种迷幻、神秘、诡异、庄严而富有动感的原始宗教氛围,是7位受孕巫女作法还是另有寓意,值得探讨,但仍然与远古人类的母性生殖崇拜相关,是一件马家窑文化边家林类型晚期罕见的彩陶器。
该馆还藏有一件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舞蹈纹罐(图4),以单一黑彩小锯齿纹绘成11位手拉手人形纹,头圆身细,以上半身图案为主,在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中,舞蹈纹彩陶已极为少见。该馆还收藏有新石器时代陶制乐器,包括陶鼓、陶手鼓,尤其一件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黑红双彩的龙爪纹彩陶号(图5),绝无仅有,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彩陶号,艺术价值极高。
对彩陶舞蹈纹饰的解释,目前学界见解不一,存在较大分歧。有人认为是反映原始人的狩猎生活,有人认为是图腾崇拜,有人认为是庆祝丰收,有人认为是求雨巫蹈,有人认为是祈求生育和繁衍,有人认为是农业祭祀等多种解释。作为医学人类学研究者则认为,这种舞蹈场面可能是人类早期的“导引”运动。导引是中医名词,是养生健身的一种健身操的意思。在远古的原始社会,人类居住条件尚很原始,大部分为半地穴式的草屋或山洞,湿寒之气极重,人们处在风餐露宿状态,极易导致“风寒湿痹”等关节疾病,考古学家们也从其遗存骨骼中发现了关节病变的实证。因此,以舞蹈形式疏筋健骨则是对风寒湿痹“以舞导之”的一种十分有效的保健方式,古人称之为“导引”。
然而,古人在表现祭祀是舞蹈常见的一种形式,人类学家认为,上古时期舞蹈有强烈的功利目的和明确的原始宗教内涵,所表达的既有崇拜的寓意,也有祈祷而实用的需要。因此,新石器时代的舞蹈纹彩陶,应具有原始巫术仪式和母性生殖崇拜以及图腾崇拜的专用器物功能,使这些舞蹈纹彩陶具有了人格、神化和灵魂,因而彩陶就有了生命,是以艺术形式展现的生命。在马家窑文化彩陶的舞蹈图像中,这些不同类型的远古的舞动,是对原始巫术礼仪、母性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的艺术再现,不但是原始先民对自然、生活的认识,也是对天地神灵的崇拜,当然还具有艺术审美的渴求。远古的舞动就是原始社会人类生命之舞!
(责编: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