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模式构建探析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ty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使很多人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很多以往不敢做,不敢想的事情,通过互联网技术也得到了有效地实现。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许多改变。这也为传统模式下的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就目前图书馆的发展来说,通过合理融入互联网思维能够有效促进图书馆行业的蓬勃发展,但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将互联网技术和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模式相结合是目前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影响互联网+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模式的因素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合理的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借鉴。
  【关键词】 互联网背景;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9-0090-02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很多图书馆为了不被时代所淘汰开始使用科学技术,通过将图书馆打造成数字化资源的图书馆,从而为图书馆使用节约更多的空间,也为人们的阅读提供更多便利,但这种模式在运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将结合目前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模式的现状进行重点的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供相关人员思考。
  一、目前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模式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步加快,而静下心来留个阅读的时间却越来越少,通过阅读不仅可以让人静下心来思考,而且能够积累知识。如何利用现代人们都能接受的互联网方式将图书馆结合起来,提高人们的阅读效率和阅读技巧是目前公共图书馆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但就目前的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阻碍。
  我国目前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和高科技的通信技术来展示,通过将图书馆的资源以数字的形式储存在媒介当中,从而便于人们查询,当人们对想要参考的资源进行查询的时候,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展现给读者,这种方式与传统的资源展现相比更加的便利快捷,并且在展示的过程中不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甚至能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一部分的贡献,并且在同一资源使用的过程中,也不会受到使用人数的限制,读者可以同时通過网络资源服务的模式对资料进行共享。
  目前,我国很多大型的图书馆都已经建成了属于自己的数据库能够通过数据库,向人们提供数字资源,并且数字资源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大。目前数字资源已经成为图书馆的主流模式,但是就目前数字资源的利用率来说,除了少部分的文献能够被经常使用,绝大多数的利用率不高,目前,很多公共图书馆在进行数字资源服务模式的建设过程中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对于数字资源的使用率并没有达到预期建设的效果,这也是当前公共图书馆需要面临的重点课题之一。如何使数字资源发挥其本身的目的才能够降低数字资源对于图书馆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图书馆的相关负责人深入思考。
  二、影响互联网在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模式建设的因素
  (一)数字资源的使用方式存在局限性
  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深入,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从传统的形式转向了互联网形式在进行服务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还需要更多专业的人对互联网形式的服务模式进行维护,因此,图书馆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会受到数字资源服务模式的限制,用户只有在购买了图书资源之后才可以使用资源。目前绝大多数的图书馆的数据库仅供馆内使用,而读者很少会因为查阅资料而跑到图书馆专门进行查询,因此图书馆在进行数字资源服务的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也阻碍了互联网模式特点的展现。通过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发展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模式,是为了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方便的渠道获取图书资料,从而来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和阅读频率,但数字资源使用方式的局限性,却阻碍了数字资源服务模式的推广和建设,因此违背了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模式开发的初衷。
  (二)数字资源的建设应当符合大众的需求
  目前,我国开设的数据库大多是以专业性较强的文章为主,而这些内容较为适合专业技术人员自行查阅和下载图书馆要面对是广大人民群众,可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如果图书馆在建设数据库资源的过程中,只专注于学术性的文章和专业性的文章,是无法满足大众对于读书资源的需求的,不仅如此,还会影响图书馆建设数字资源服务模式的初衷,因此,图书馆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社会各行各业的人群,通过了解行各业人群的阅读需求,以供建设数字资源数据库的过程中参考,通过考虑所有群众的阅读需求,从而满足大众化的阅读需要。
  (三)加大互联网+数字资源服务模式的推广力度
  图书馆作为服务大众的公共机构,需要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人群,但很多使用人群在对图书馆进行资料查阅的过程中并不了解互联网+模式下图书馆资源应当如何使用,这就需要图书馆对这种新型的模式进行有效的推广和宣传,通过加大推广力度和宣传力度,使人们更加了解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三、建设互联网+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模式的策略
  (一)扩大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范围
  图书馆作为一个具有公共性质的服务机构,是面向全体大众的,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而通过加强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模式的建设有利于扩大广大人民群众查询资料的渠道,而为了更好地使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得到广泛的利用,应当对数字资源的内容进行扩大,通过融入多层次、多角度的图书文献,从而帮助更多的群众了解相关的知识,图书馆可以结合当地政府发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人们提供当地最新的政策消息,从而便于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当地的最新政策。不仅如此,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可以融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颁布,通过扩大资源范围,从而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为广大人民群众查阅,在进行信息的检索和筛查的过程中还应当辨别信息正确性,通过将利用价值较高的信息,传达给广大人民群众,从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知识面,促进全民素质的提升。   (二)不同级别的图书馆在对数字资源服务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有偏重行
  目前,我国的图书馆分很多级别,国家级的图书馆、省级图书馆、市级图书馆、县级图书馆等等,这些图书馆在建设数字资源数据库的过程中,应当符合当地的经济水平和人民的精神需要。通过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完成图书馆的建设,比如县级图书馆应当融入一些农业为主的产业需求、农作物种植等等相关资料,从而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帮助农民在进行资料查阅的过程中,避免较多不必要的干扰项,从而便于农民对种植农作物资料的查询和了解,而对于学校的图书馆来说,在建设过程中,应侧重于专业性的知识,通过结合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同学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从而进行针对性地数字资源建设,从而便于同学们获得更好的专业性知识,促进同学们的学习和工作。
  (三)加大数字资源服务的宣传力度
  图书馆建设数字资源服务模式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通过扩大查阅资料的渠道,从而更好地解决群众在查阅资料中遇到的问题,图书馆在运营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升级和更新,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但由于绝大多数的读者对于图书馆目前的运营模式和工作状态不太熟悉,因此,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不会选择图书馆作为查阅资料的首要途径,虽然图书馆在互联网+的数字资源服务模式建设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但由于群众不了解情况,因此在查阅的过程中会白白浪费图书馆丰富的资源,要想使互联网+数字资源服务能够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就必须加强对数字资源服务模式的宣传力度,通过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模式的使用方法和拓展途径传播到网络上,从而促进广大读者的浏览量和查询需求。不仅如此,还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到中心广场进行宣传和推送,提高人们对于图书馆的合理利用率,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公共平台,如微博、公众号等方式来扩大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模式的使用效率,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加大人民对于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方式的了解程度,从而提高群众对于这种新型服务模式的使用频率。
  结合上述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崛起,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发生了改变,数字资源服务模式受到了图书馆的青睐。在图书馆运营的过程中,虽然对广大读者查询资料的途径做了改变,但由于数字资源的使用方式存在局限性,缺乏对数字资源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导致数字资源在建设之后的利用率较低,而为了改变这种途径图书馆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当顾及所有使用者涉及的方面,通过侧重性的数字资源服务建设,加强对数字资源的使用率通过扩大宣传力度,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地接受新型的服务模式,通过对图书馆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的阅读量,增加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湯莉.“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模式构建[J].黑河学刊,2018,(3):168-170.
  [2]张琦.浅谈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区域化高校数字图书资源共享新模式——以重庆高校数字图书馆共需科目资源建设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20):92-94.
  [3]宋萍.分布式自建存储电子图书馆资源建设探析——以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项目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9,39(8):156-163.
  [4]王晓燕,张卫宁,左雪梅.“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先进服务模式探究[J].图书情报,2018,(11):1-2.
  [5]鲍成学.“互联网+”时代吉林省市县级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的深度探析[C].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2017年卷),2018.
  [6]刘丽丽.三网融合背景下数字图书馆电视服务用户满意度研究——以“国图空间”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18.
  作者简介:
  张志刚,第一作者,男,汉族,中八,本科,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
  褚鹏程,第二作者,男,汉族,副馆长,本科,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水平逐渐提高。现如今,优秀设计师常常会把传统图案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并成为一种时尚观念。中国回纹图案作为传统代表元素,在中国设计史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典型元素,体现出浓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传统图案正逐步重放光彩,越来越多的设计师通过不断创新,将传统图案经过不同方法的设计与组合,运用到室内空间设计中。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古代世界艺术是人类艺术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不同地区都产生了无数具有地域特色的经典艺术作品,而这些艺术作品又通过叙事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的一些历史事件和人民的生存环境,由此可见,叙事是古代世界艺术创作最为重要的目的之一,艺术创作者利用艺术作品的传承性来记录一些当时重要的历史事件,而这些艺术作品往往只有一幅或几幅,且通常不具备文字说明,如何通过简单的图像最大限度地表达信息,大大
期刊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发展,图书馆采编工作需要做出一些改变以适应现阶段网络环境下的新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在新的网络环境中有哪些新的特点,从采编工作现状提出问题与挑战,最后根据网络环境下的新特点提出改革思路,希望对相关人员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网络环境;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必然面临的一场重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全局性与历史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再上新台阶。新时代新征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不断加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通过坚持绿色发展、抓好污染治理、重视生态保护与加强制度建
期刊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千百年来社会生活的产物,包含了人们的丰富经验和无穷智慧,反映着文化个性和文化形态,极具文化、社会、经济、旅游价值。随着《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摘要》的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再一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非遗的传承危机一直存在,互联网时代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也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深度分析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特点、优势、问题及应用案例,科学构建非物质
期刊
【摘要】 豆瓣9.1高分的《隐秘的角落》改编自紫金陈的小说《坏小孩》。该剧的叙事策略值得关注:叙事视角上,采用儿童视角的宏观叙事和焦点式视角的微观叙事。叙事结构上,通过多条叙事线索、镜像化人物设定、多重人格面具、隐喻的运用、弱者的困境选择、“创伤性”主体的反思化呈现、社会现实的映射等多个维度来进行叙事,使得该剧自开播就被网友奉为“2020国剧TOP1”,并成功地为今后其他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期刊
【摘要】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及其与世界文学的互动,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沟通和对话,汇集了来自国内外翻译研究者的各方声音。同时,为翻译学界和翻译业界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也为今后中国文学译介的相关研究和操作实践指明了方向。当前国内学者就促推中国当代文学在国际传播的力量这个主题做了大量研究,其主要考察方面为文本选择、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翻译及讨论、译本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和传播,同时分析文学译介活动的复杂
期刊
【摘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当今的信息化社会,科技正在融入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把大数据技术用于课程思政成为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分析了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工作面临的困难,提出用大数据助力课程思政的构想,利用大数据帮助完善课程思政中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发展,形成更加科学、全面、智能化、个性化的课程思政模式。  【关键词】 大数据;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教学评
期刊
【摘要】 本文在顾颉刚先生《孟姜女故事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孟姜女故事演变过程中的“战事”到“边事”主题的改变,思考中央集权过程中“国家边疆”概念的产生对于孟姜女故事流变的影响。在中央集权这个时代背景下,孟姜女故事通过对“中央政府——孟姜女”这对矛盾的讲述以及价值观的判断进行民众的话语建构,中央集权下的人民日常生活片段的描写实际上就是孟姜女故事在那个时代下的时代叙事。孟姜女故事的讲述与流变是民众进行
期刊
【摘要】 播音主持这个专业成立时间并不长,去研究每个阶段播音主持发展的特征和出现的问题可以对播音主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本文主要是对新媒体时代下播音主持的特征出现的问题以及怎么解决,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供他人借鉴。在之前的文献中对每个阶段的播音主持特征都有详尽分析,但是缺少新媒体时代下的内容。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体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新媒体时代,很多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无法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