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精神突围之路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rry_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袁红玉,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教师。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所作的经典抒情散文。文章叙述了他在地坛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母亲的怀念,抒发了自己对生命、苦难的思考。文章细腻绵密的语言、深沉而富哲理的思想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本文采用情境任务驱动式教学,尝试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文本的主题意蕴,在完成任务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教学分析
  《我与地坛》是统编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史铁生的代表作之一,文中有地坛荒芜并不衰败的美景,有作者突遭不幸的绝望与彷徨,也有作者对苦难深沉而坚决的思考,有母亲对作者深沉的爱意等,文字下蕴藏着史铁生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传达着他积极向上、向死而生的从容的精神。高一学生对写景抒情散文的学习有一定的经验,自主阅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和情感并不是难事,而作者传达的精神需要学生细心思考。鉴于此,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说故事的方式,熟悉文本内容,培养审美情趣。通过朗读和文字评点的方式,品味文章细腻绵密的语言。通过深度研读,理解作者的生死观,体味史铁生对“苦难”的感悟,感受其精神力量对当下的启示。基于这个教学目标,创设了以“精神突围”为中心的推文荐书情境,提供推文的相關要求和写作要点,下设“说故事、选配音、写推文”三步走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活动中自主合作探究,从而提高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二、教学过程
  情境任务:“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我校“读书爱好者”协会将举办一个主题为“品读经典,传承精神”的推文荐书活动,我班级力荐精神领袖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为推荐《我与地坛》这篇文章制作一个宣传短视频,技术组已经准备好,现在需要在全班征集推荐语和配音员,推荐语的主题为“精神突围”。
  补充:写作书籍推荐语的相关要点。推荐语重在“推介”,目的在于让人喜欢。一般写法: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特点及主题。重点介绍这篇文章值得推荐的地方,写作时可以集中阐述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可以阐述其几个主要方面。一般可从主题理解、语言风格、文章写作方法等方面入手。阐述时可适当引用、概括相关语句,加以具体说明。
  活动一:说故事、解标题、识内容。
  环节1:请以“
其他文献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指出:“发愤著书,意旨自激,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義,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司马迁如屈原,在茫茫暗夜,仗长剑仰望星空,不屈的灵魂时时闪烁出悲愤的电闪雷鸣,惊世骇俗,光耀尘寰!他不拘《春秋》之义,奋笔疾书,横扫人间不平,刻画了许许多多的悲剧人物,满腔的悲愤充溢于字里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在叶教授看来,课堂教学应是师生的重要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组成部分。叶教授的观点高度概括了课堂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而课堂生成作为课堂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核心理念和资源形式,已被普遍认可、接受与广泛利用。   所谓课堂生成,指的是在课堂中即时发生、不在授课教师预设之中、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源。它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
一    祖父曾说,季刚先生任教东北大学时,某日夜间回到北京。下了火车,他不顾旅途劳顿,先事休息,却让他儿子黄念田手里提着灯笼,连夜赶到我家。我以为他有何要事,心里不免紧张,他却十分兴奋地对我说:“我在东北见到了曾运乾先生,与他深谈两夜。他考定的古声纽中,‘喻’纽四等古归‘定’纽,‘喻’纽三等古归‘匣’纽。这是很正确的。我的十九纽说应当吸收这一点。”言下控制不住喜悦之情,与我一直深谈到夜半方归。 
我痴迷新文学初版本,是个被同行们称作初版本主义者的那种人。八九年前,拜读了姜德明先生的《书衣百影》,喜欢之极。当时就想:如果有人能仿“诗三百篇”之意,选取新文学名著三百部,将其初版本封面和版权页彩印出来,集为一书,这将有功于学术界,有功于广大的青年学子。但我知道此非易事,从寻找版本、考订内容,到拍摄书影、出版成书,都要付出巨大的精力。    如今,我的两位年轻的朋友,用两年时间编撰了出《中国现代文
古希腊学在欧美是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国内自近代西学东渐以来,学界对古希腊的研究也颇为重视,出于不同的目的,在研究的过程中,古希腊已经被塑造成为一个神话。西方人将其视为欧洲文明的起源之一和人文社科领域不可企及的典范。  20世纪以来,随着观念的不断更新,更多学科领域的介入,以及考古新证据的持续发现,古希腊呈现出更为真实的面貌。这其中西方涌现了众多的专家和大师级的人物,他们以等身的著述,让世人不断
由陈钢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的《上海老歌名典》(以下简称“名典”),2007年4月又以“新版”的形式再版。由上海人主编、上海著名的出版社出版“上海老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只是由于主编的理念有误,叙述的历史又有许多差错,致使这部“名典”黯然失色。    “名典”致命的硬伤    陈钢为“名典”撰写的序言题目叫《给历史的一份答卷》(以下简称“答卷”,引用只标明2007年版页码)。我
全球化使得整体性的世界学术场域真正形成。进入21世纪后,最有趣的事情之一,就是我们可以用历史的眼光考察最近一段逝去的光阴。就过去二十余年的学术史而言,1980年代或隐或晦的德法之争无疑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为什么是“德法之争”,而非“德美之争”、“法美之争”呢?身为当代世界学术场域中心的美国,如何在这样重要的思想史进程中缺席呢?这本身或许就已说明了问题的重要性。  19世纪以来的德国长期占据了世界大学
自从马可·波罗(Marco Polo)这个超级跨国流浪汉逆着蒙古铁骑的洪流东来、戏剧性地在蒙元时代的官府里谋得一官半职,自从他口述的“东方奥德赛”以游记形式传布开来,一个遥远的东方国度开始以文学化的意象进入了欧洲地中海国家的视野。于是,“中国”作为一个完全异质的文化世界,便开始在西方人的精神生活中时隐时现、载浮载沉:它有时可能是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梦,有时可能是一个特定时期的美好的乌托邦式的梦,有时
孟实(原名吴方)在《“我是梦中传彩笔”——废名略识》中称废名是“李商隐以后,现代能找到的第一个朦胧派”。这个“朦胧派”的意思不只是说废名的小说晦涩朦胧,恐怕也是说作为诗人的废名是现代朦胧派诗歌的鼻祖。甚至在台湾,废名的诗歌及其诗论经由纪弦、痖弦等诗人的介绍,亦是引发台湾现代派诗歌的源泉之一(陈振国:《废名研究在台湾》);而废名小说在台湾产生影响则远迟于废名的诗歌及其诗论。  1932年,废名在完成
莫怀戚先生的名篇《散步》,是一篇能经得起反复品读和深究的好文章。正由于该文具备佳作的特点,因而自1985年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后,便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格外重视,随即被选入多套中学或中职语文教材,并且语文教学界围绕其所作的解读、赏析以及探究便一直没有间断过,至今仍然令人感到其意蕴深刻,回味无穷,应该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散步》无疑是一篇小文章,说它“小”,首先是因为它全文不到700字,篇幅实在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