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锐捕捉课堂生成推动课堂提质增效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ya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在叶教授看来,课堂教学应是师生的重要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组成部分。叶教授的观点高度概括了课堂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而课堂生成作为课堂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核心理念和资源形式,已被普遍认可、接受与广泛利用。
   所谓课堂生成,指的是在课堂中即时发生、不在授课教师预设之中、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源。它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经由思维碰撞、融合而产生的智慧火花。它可能体现为灵感的闪烁与呈现、思维的叛逆与破绽,还可能体现为智慧的迸发或能力的缺陷……由于课堂生成是来自于学习者动态的、灵动的、瞬时的真实体验,具有不可预测和不可复制性,所以在语文课堂中,若能敏锐捕捉课堂生成资源,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可助力学生对文本深入理解,推动学生思维纵深发展,促进课堂提质增效。
   一、敏锐捕捉矛盾型课堂生成资源
   语文课堂教学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个性”。学生因其知识储备、经历体验、思维方式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千差万别。这些独立个体在课堂上的思维可能体现为一些矛盾的个性存在和生成。授课老师若能意识到这些存在和生成的价值并敏锐捕捉、利用,一方面,能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声音被聆听、人格被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成就感会被迅速确立,另一方面,能给学生充分解读、思悟的过程,易于学生形成个性化的感悟和体验。教师通过聆听这些个性化感悟和体验,可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的不同,从而因势利导,促进学生思维的纵深发展。
   在学习人教版七上《陈太丘与友期行》这篇课文时,有这样一个课堂片段:
   师: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1:不守信用,言而无信。从“期日中”“过中不至”可以看出来:约定中午却没有到,就是言而无信。
   生2:知错能改。从“友人惭,下车引之”可以看出,因为陈太丘的朋友被元方指出自己的错误后感到惭愧,下车“引”元方。而“引”是“牵拉”,有亲近的意思。
   生3:有礼貌。“尊君在不?”“尊君”表示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生4:易躁易怒。元方回答“待君久不至,已去”,客人“便怒”。
   生5:粗鲁,无礼。友人骂陈太丘“非人哉”,并且“对子骂父”,可见他粗鲁无礼。
   在这个片段中,生3和生5的理解截然相反,但又都有合理的文本支撑。授课老师敏锐地抓住了这一课堂生成,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
   师:面对的是同一个人,我们为什么会得出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呢?
   这个问题让全班同学陷入沉思,过了近三十秒,学生没有提出合理的解答。于是,授课老师引导学生再次仔细阅读文本,并提醒学生重点思考:
   师:在我们认为朋友“有礼貌”到认为他“粗鲁、无礼”,中间发生了什么?
   生6:中间元方回答了一句话:“待君久不至,已去。”
   师:为什么元方的这句话会让客人发生转变呢?
   (学生安静思考,随后有人恍然大悟)
   生7:“尊君在不”这句话中,客人显得彬彬有礼,在听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可见客人气愤的是原本相约同行,结果却先行离开——太不守信用了!他忽略了“待君久不至”是陈太丘相委而去的原因。
   生8:他没有意识到是自己先不守信用,只是一味找别人身上的过错。
   生9:我们身边很多人也经常会只看到别人的过失而忽略自身的错误。
   师:不错,所以我们要变“严于律人,宽于待己”吗?
   生(齐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师:老师也有一点补充理解。友人是在元方义正言辞的“无信”“无礼”的驳斥下,才意识到不仅是自己失信在先,更有无礼之举,于是才有“友人惭,下车引之”的举动——从“下车”二字可以看出,友人原本一直是在车上居高临下地与元方对话,对七岁元方的不屑与倨傲显而易见,他的“知错能改”从这里也同样可以看出。
   至此,学生对这篇简短的文言的理解,可谓鞭辟入里!这位老师敏锐地抓住了两个学生的矛盾回答,引导学生细致阅读、透析文本,使得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了文章内容,还迁移至生活、内化成思想,教学效果自不待言。
   二、敏锐捕捉缺陷型课堂生成资源
   作为成长中的学生,其思维和能力有不足或缺陷是常态。面对学生的不足和缺陷,有的老师失望沮丧,有的老师着急焦躁。也有的老师心态平和稳健,理性地把课堂上遭遇的这些不足或缺陷巧妙利用,适时引导,借此推动学生准确理解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评价能力。
   在学习刘湛秋《雨的四季》一文时,授课老师设计了一个環节:浏览课文,了解文章结构,概括四季的雨的特点。学生浏览文章之后很容易概括出四季的雨的特点:春雨柔情有生机,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沉思,冬雨自然而平静。老师正准备按预设进入下一个环节,一个学生举手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文章第一段有一句话,“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可是我只看到了形象,为什么作者还要说记忆呢?这个问题明显不在老师的预设之中,而且学生说“只看到了形象”,理解上明显有缺陷。接下来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这位同学文章读得很细致,并且还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师很欣赏!希望大家读文章时也能像她一样!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对她说的“只看到了形象”,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全班静默思考)
   师:大家可以选择雨的四季中的某一季逐句细读,然后再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自主选择、细读相关文段)
   生1:我认为文章是写了记忆的。以春雨为例:作者先写雨后树叶的颜色和神态,突出大地的美丽,再通过写小草的情态声音和空气的气味,体现春雨生机勃勃的特点。这些内容,作者不会全是现场的观察,还应该有记忆存储的调取。    师:这位同学对第二段春雨作了整段内容的梳理,不仅读得细,还进行了准确的概括。
   生2:我觉得第二段写雨后树叶的颜色和神态时,也体现了春雨富有生机的特点。
   师: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生2:从“(树)睁开明亮的眼睛,叶子萌发,水珠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可以体会出来。
   师:你的理解我赞同。那么,你赞同春雨中有作者记忆存储的调取吗?(重点强调“记忆存储的调取”,以示对前一位同学规范表达的肯定)
   生2:刚才的文字不全是形象,还有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感,我认为有记忆。
   生3:在描写冬雨的片段中,语段开头点了一下北方的雨以雪花的形态存在,后面主要写的是南方冬雨的特点。从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这几句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应该生活在北方,那么他对南方冬雨的描写就应该属于记忆的调取。
   生4:我觉得你们想多了!(众生轻笑,继而凝神)文章题目是《雨的四季》,作者不可能一年四季都在观察吧?必然会有记忆的调取。xx(提问的学生)说只看到了形象,我觉得是她看错了!
   生5:我赞同xx(生4)的看法。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就是语言细腻、景中含情。
   师:例如?
   生5:第三段写春雨的部分,里面有这么几句:“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这几句中花朵怒放、树叶鼓汁,杂草争先恐后,荷叶铺满河面、迫切等待雨点、蝉声、蛙鼓的交响曲,抓住了夏天各种景物肆意生长、热情浓烈的特点,这些特点还都是在夏雨的浇灌下呈现出来的,让我们能真切感受到这段话前一句中的“丰满”和本段第二句中“热烈”!
   师:说得太好了!你不仅能从整体上准确把握文章的特点,还能从局部、从细处对文字的内容情感以及句子之间的语义关联进行理解、品析,老师和同学们都应该向你学习!
   这个案例中,授课教师利用一个学生有明显缺陷的理解,将其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细读文章并准确理解分析,不仅对发问学生起到了纠偏补足的效用,还让其他学生借此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以点带面、借误纠偏、促成课堂效益最大化的功用。
   三、敏锐捕捉疑问式课堂生成资源
   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因心有所惑而举手发问的场景。有的老师会忽略这种随机发问中隐藏的教学契机而随口解疑,而心思敏锐的老师会及时察觉其中暗含的生成性教学资源,瞬时调动自身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快速生成有效的组织反应,引导学生的理解和思维向更深处发展。
   某老师教授记叙文写作时,有个学生举手发问:“老师,写作文没有素材的时候,可以编吗?”全班学生顿时竖耳静听——这是当下很多初学记叙文写作的学生心中都存在的一个疑问,很接地气。不少学生的日常生活除了学校家里两点一线,并没有太丰富的阅历。很多老师也遇到过相同的发问。对此,笔者曾听过两种回答。第一种回答是:“不能编,作文要取材于生活,要有真情实感。”这种回答过于片面教条。第二种回答是:“可以编啊,只要你编得像那么回事。”这种回答略显随意。本案中,授课老师在稍微停顿、略加思索之后回答:“什么叫‘编’?相信这位同学说的‘编’肯定不是胡编乱造。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段话:‘作家的取人为模特儿,有两法。一是专用一个人,言谈举动,不必说了,连微细的癖性,衣服的式样,也不加改变。这比较的易于描写……二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从和作者相关的人们里去找,是不能发见切合的了……我是一向取后一法的。’这位同学所说的‘编’,我想指的应该是为了写作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各种各样的性格、行为乃至细节,根据需要将其恰当地聚合到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身上,从而构成一个新的形象。另外,这个‘编’应该不仅仅适用于人物形象塑造,用来构思故事情节也同样可取。”
   接下來,授课教师就人物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构思如何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分别举例具体说明,还临时调整授课计划,让全班学生当堂在两点中任选一点进行片段摹写训练,然后择优展示、评析升格。这节课,学生课堂参与的活跃程度与习作中展示出来的创新程度出乎授课教师意料,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从这个案例中,不仅可以看出授课教师丰富的专业积淀和娴熟的课堂驾驭,更可贵的是,他敏锐地意识到了学生所提问题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没有强行按照事先的备课路径推进授课,而是巧妙地利用这一生成,灵活调整课堂设计和进程,围绕学生所疑所惑顺势引导,达到释疑解惑、启智明知之效。
   因课堂生成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随机性,故我们的生成课堂必须结合课堂特定生态环境,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开放地接纳随机生成的动态信息,再根据具体场境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循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参与到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中来,以达成提升学生能力、推动课堂提质增效的目的。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高三语文复习特别重视答题技巧的训练,尤以现代文阅读为重。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背一些答题的常用术语,针对每一种题型都有相应的一些答题术语,并且要在阅读答题中运用。我们还强调在考试时,尽量多写一些,特别是看到自己不知怎么回答的题,就尽量把自己背过的术语答上去,总可以拿到分的。分数至上,这对高三复习教学来讲,是无可厚非的。毕竟高考对一个学生来讲,分数是最重要的。   那么,这样做是不是
这本书的英文版出版于2004年,而中文版出版于2008年,正值世界石油价格不断创新高的时期:1月国际油价首破每桶100美元,3月15日达到每桶111元,4月15日达到每桶114美元,6月30日一度探至每桶143美元,7月7日回落到每桶142美元。高油价与同期发生的高粮价,引起各国各地区的严重关注,称危机来临一点也不过分。该书的出版时间恰恰满足了人们了解石油供求的愿望。这大概就是这本书畅销的原因之一
绿原先生和钱春绮先生,一北一南,是我国译介德国诗歌的两大巨擘。两人都译了德国经典巨著歌德的《浮士德》,也都译过席勒、海涅等人大量诗篇。两人都具有诗人才华,各有独特风格,译著可谓各有千秋。我自己过去也译过几部德国文学作品,但由于意趣芜杂,近年更多关注的是英语文学。虽然如此,我对德国文学并未忘情,案头总摆着一两本德文书和从德语译过来的作品供闲时翻阅。每读绿原或钱春绮两先生的译本总令我心驰。不久前,好友
唐代贞观九年即传人长安的景教(基督教历史上著名的聂斯托里派),其史踪一直扑朔迷离。其何时消失,缘何消失,又何以以新的形态在四百多年后的元代复兴,都是有待澄清的学术课题。景教历史及相关问题,一直是国际汉学界的一个学术焦点。然而,景教历史文献的罕缺,其问题的跨学科性和跨文化性都是景教研究的学术瓶颈。正是在此背景上,学术界非常关注2006年5月在洛阳出土的《景教宣元至本经幢》。据称,北京大学宿白教授将此
杀人不眨眼的贝利亚有可能被证明是位深明大义、具有全球性思考、甚至是人道主义的社会改革家!于是我深陷历史的迷雾中,在此祈求各路方家指点,引领我走近真相。  《波兰十月风暴》这本书中,用万余字详细介绍了卡廷惨案的始末,对究竟谁是这场惨案的元凶,是这样写的:苏联秘密屠杀波兰军官的“密档第一卷的第一份文件,是斯大林签署的1940年3月5日联共(布)中央的决定,第二份文件是1940年3月5日贝利亚给斯大林的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道值得玩味的风景——“假洋鬼子”,自从鲁迅在《阿Q正传》里写过那个手持文明棍、两腿笔直、从东洋速成归来的钱大少爷之后,这个称呼就不胫而走,成为某一类中国人不光彩的共名。  “假洋鬼子”,狭义地看是指那批出过洋的中国留学生,广义则可涵盖买办、通事、西崽、洋务人员、本土传教师、教徒这样一个群体。虽然今天“假洋鬼子”已不构成一个特别困扰人的问题,但一百年之前,它却是一个敏感、重大
明末清初思想界巨擘顾亭林尝云:“一为文人,便无足观。”以古律今,可知此语实为平凡而不朽的真理,尤其是放在那些终日与青灯古案、竹头木屑为伍的历史研究者身上,这更是“一语成谶”式的宿命!因此,我曾以调侃的方式说过:“对于一个人而言,把研究历史作为他一份业余爱好,那是莫大的幸福;把研究历史当作他自己谋生的饭碗,则是真正的悲哀!”  到了韩国之后我发现,那里的历史学同样处于学术的边缘,同样“门庭冷落车马稀
共和国在西方古已有之,斯巴达,古罗马,中世纪时期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热那亚等城市国家,都以共和制著称。近现代以来,东西方皆有以共和立国的国家,英伦三岛、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出现在国号中的“共和”,往往强调其政体色彩。但是,古今中外的政体中,虽然同为共和,国家体制和治理模式却千差万别。如今出现在国号中的“共和”,都是“古典”共和主义的“现代”变体。为什么同称为共和,
【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们试图通过以单元整合、一课多篇的教学策略对本单元的四首外国诗歌进行鉴赏分析,使学生对于外国诗歌从纵向的史学角度有线索性认识,同时以现代诗的声音、节奏、意象和意蕴为整合的抓手,初步感知现代诗歌的共性特点,并以此使得学生掌握现代诗歌的特点和阅读方法。第一节课,我们从课内文本出发,着重解决现代诗的声音和节奏问题;第二节课我们重点在于由诗歌意象,逐步深入到现代诗的意蕴。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指出:“发愤著书,意旨自激,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義,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司马迁如屈原,在茫茫暗夜,仗长剑仰望星空,不屈的灵魂时时闪烁出悲愤的电闪雷鸣,惊世骇俗,光耀尘寰!他不拘《春秋》之义,奋笔疾书,横扫人间不平,刻画了许许多多的悲剧人物,满腔的悲愤充溢于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