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歌罢煮青梅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412327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使得整体性的世界学术场域真正形成。进入21世纪后,最有趣的事情之一,就是我们可以用历史的眼光考察最近一段逝去的光阴。就过去二十余年的学术史而言,1980年代或隐或晦的德法之争无疑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为什么是“德法之争”,而非“德美之争”、“法美之争”呢?身为当代世界学术场域中心的美国,如何在这样重要的思想史进程中缺席呢?这本身或许就已说明了问题的重要性。
  19世纪以来的德国长期占据了世界大学与学术场域的中心位置,也在思想的原创性与哲学的建构性上技压群雄。日后的法国大家们,几乎无一不承认来自德国思想的重大影响(尤其是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线索)。但在进入20世纪中期后,形势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一是世界大学与学术场域的中心位置逐渐为美国所替代;二是在思想与哲学领域中,法国学者突飞猛进,大有领袖群伦的架势。
  法国学术的进步,是以德法学术/思想的密切互动为基础的,大量的法国学者曾留学德国,如萨特就深受胡塞尔、海德格尔影响,《存在与虚无》可以明显看出由现象学、《存在与时间》发展而来的学术史脉络。可我们想追问的是,德国学术为何日后未能保持昔日的霸主位置?
  1980年代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或许后世史家会有更深刻的认识。1981年4月25~27日,年已耄耋的伽达默尔来到巴黎,在歌德学院巴黎分院出席由巴黎索邦四大的福格特(Philipp Forget)教授主持的“文本与阐释”专题座谈会,期间与年未及知命的德里达正面交锋。这不妨看作现代学术两大主潮之较技,“阐释学”(Hermeneutik)与“解构论”(deconstruction)分别是德、法学术名震世界的看家本领。少壮气盛的德里达以其“解构”思维,将德国学界之耆宿伽达默尔逼问的颇显狼狈。无论后者如何强调求沟通的“善良意志”(guter Wille),都摆不脱“美丽意愿”下被遮盖的“权力因素”。德里达仿佛手持一柄利剑,所向披靡,无往而不利。
  1980年代前期,哈贝马斯与福柯在巴黎亦有一晤,不过未及深谈。高扬启蒙旗帜、且对自己之理性立场坚信不疑的哈氏,遇到福柯竟然束手束脚,无法顺利进行其所倡导的“交往理性对话”(Theorie des kommnikativen Handelns)。在福柯祭出的“权力话语”(discourse of power)之法宝的照射下,似乎一切光明理念都显出“妖怪”的原形,“居心安在”的追问让最理直气壮的哲人也难以自圆其说。关键似还在于,即便如哈贝马斯,也未能免除自家内心深处的“日耳曼情结”。
  在我看来,此四君,再加上法国的布迪厄、于连;德国的贝克、赫费(或者还可加如科卡、吕恩等),基本代表了距离我们最近时段的法、德学术的总体倾向。当上代人物遁出历史的时候,当代人物尤其值得我们关注。不用问,我说的是于连与赫费二位。
  赫费(Otfried H?觟fer)其人,在中国名声不著,但在西方却相当知名,是德国哲学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其所撰《作为现代化之代价的道德——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已译成汉语,值得认真研读。在他眼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与日俱增,故此科技伦理问题乃极迫切之学术命题。他强调人类的现代化与文明虽由科技所创造,但本身并非错误;他反对泛泛的道德理论,主张以人道关怀取代自由;他提出的对动物的公正与全球生态伦理问题,极具前瞻性。
  如果说,赫费以其“思想推进的锋锐”让我们享受到风驰电掣的快感;那么,于连(Fran?觭ois Jullien)给我们展示的,则是在宏阔的文化史视阈中的“锐思驰骋的乐趣”。因其特殊的学术背景,他所思考的问题,与我们有相当程度的“重合性”。先研究西方的古典学(希腊),后又以汉学为专业,所以于连提出的问题,有着相当深厚的跨文化积淀之基础。张隆溪与于连的对话是中外学者对话的良好开端,但也略显中国学者的片面(虽然张曾长期留居美国),因为张氏始终以中国文化的“战略优势”去敲打对方,多少有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味道。我曾说过,对高深的异质著作存在“疏离感”不仅是汉学家的问题,任何一个研治非母语、本族文化者,都极可能遭遇这样的困境(参见叶隽《理解法国思想的方法——兼评〈(经由中国)从外部反思欧洲——远西对话〉》,载《博览群书》2006年第6期),不必过于苛求。重心应放在双方“共思”的可能性上,即着重于推进对问题的深度认知与共识。毕竟,有汉学的知识背景,谈起问题来的学术境界肯定会不一样,一般都能更全面些。
  法国学术中以福柯、德里达等人为代表的所谓“后现代”,是以一种挑战者姿态出现在学术舞台上的。在现实政治社会场域中(如1968年的学生运动),他们也都是积极分子。解构,说到底还是一种破坏性的思维,虽然德里达也强调“解构”本身同时也是一种“建构”过程(参见《德里达中国讲演录》),但毕竟不是原来词义上的“建构”;而伽达默尔、哈贝马斯则宛如独战风车的堂·吉诃德,仍坚持着启蒙理性开启的现代性方案。其实,如果尝试以一种更宏通的学术史眼光考察之,则德国现代学术的演进轨迹或隐或显地得以展开。
  从狄尔泰“精神科学”到胡塞尔“现象学”是一大变,而且是具有广泛学术史意义的转变;由胡塞尔再到海德格尔“诗学”又一变;伽达默尔发展的“阐释学”,其实既继承了施莱尔马赫-狄尔泰以来的路径,也是对胡塞尔-海德格尔系的现象学的推进。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社会学”的兴起,从阿多尔诺、霍克海默到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姚斯之倡“接受美学”,伊瑟尔将之进一步拓展到“文学人类学”,并转到美国发展,既可见出当代德国学术的式微,又足证美国学术仍为世界学术场域中心。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德国现代学术既具备自家的独立气象,同时与美国学术关联也越来越密切。
  法国现代学术之变,乃由20世纪初期社会学发展为转折点:先有涂尔干对社会学的发凡起例之功;之后史学领域有年鉴学派(école des Annales)崛起;到了20世纪中期以后,则各学科呈全面突起态势,社会学、人类学、哲学之发展尤令人刮目相看,并进而引领世界学术风潮。居于中心地位的则为福柯、布迪厄、德里达三位。当然,诸如阿隆、列维-施特劳斯、布朗肖等人也都相当杰出,但就跨学科的泛学术史意义而言,则略逊一筹。
  李石曾在一战后曾专门讨论过“德法学术之异同”的命题,在他看来,“德国之学术倡专制与自私,法国之学术尚自由与博爱,此已可于其政体见之。然政体为学术之结果,而学术乃心理之结晶,故学术随民族而易,亦自然之理也”(李石曾,《德法学术之异同》)。并进一步举两国哲学、社会学学者名家为例论述之,理出的是尼采-居友、马克思-蒲鲁东的两条线索:“德法近代有哲学两大家,即德之尼采、法之居友是也,二家之论道德,有相同之点,而注重人性之强力,其相异之点,则尼氏谓以强为利己之方,而达己于高等之人类,居氏则谓强为人之通性,强则不吝,博爱为性之当然,故无用其赏罚裁制而性自善也。居尼二氏,同以自由与强力为元素,而论断结果之不同乃如是,而德法政俗之不同,亦正有相同之比例,岂偶然哉。”接着说:“德法近代有社会学两大家,即德之马克司、法之蒲鲁东是也,马氏倡国制集中与平民专制,蒲氏尚地方分制与协和国体,今俄国过激派之用‘平民专制’实马氏之嫡出,而非蒲派之所愿苟同。马蒲二氏同为社会改革家,其相异如此,马氏亦适为德人,而蒲氏则法人,亦非偶然也。”由此,李认为:“德之国家,强烈之国家也,德之作战,强烈之作战也,不宁惟是,德之学者言道德亦强烈之道德也,言社会主义亦强烈之社会主义也。欧战告终,德之强烈为之摧折,而国体改变亦强权摧折之一端,政治界之学风,亦将一变,有不应时而变者,亦蹈强德摧折之故辙而已”(李石曾,《德法学术之异同》)。此论在一战之后,难免有“马后炮”之嫌,更兼李石曾既无留德经历,也未曾对德国做过专门研究,多少难免“盲人摸象”之讥。尽管如此,他提出的一条学术/思想史线索仍值得考察,即“德-日”、“法-中”的流变。在他看来,“德法学派之不同,非仅发现于欧洲,亦且见之于东亚,若日本处处师法德国之学术,法国十八世纪之学者,则恒征引中国之美风为民治之举例,近则以十八世纪之学术,复为中华民国之先导,日德之师承如彼,中法之循环如此,亦研究学术之所宜注意,而推论世事所不容稍忽者也”(同上)。虽然所论有褊狭之处,但总体而言,李氏此处的开阔视野确实触摸到了人类文明史中的重要命题,即“学术互动史”。至少,就德、日的师承延续而言,多半已为公认。但问题并不是李氏所概括的单一性,而是显示出相当复杂的交叉性和多元性。
  大致说来,我同意“德法鼎立”的学术史与思想史意义,但在强调歧异性的同时(譬如1789年理念与1914年理念的重大对立),也必须关注彼此之间的积极互动。正如德、法两民族虽曾为世仇,但彼此精神深处的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却渗入几乎每个知识精英的意识之中。返观中国文明的自身历程,虽然也与相近的文明,如印度、如日本,有过“亲密接触”,但远达不到这样的程度;再追问一步,就中国现代学术而言,始终未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选择在什么样的问题与角度上去介入或“预流”。如何有效地参与到这样一种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的“学术对话”中去,应该说是最重要的环节。
  行文至此,不由想起了两则汉代的故事,一是汉初刘邦的《大风歌》,刘邦得天下后惦记的是“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二是汉末群雄四起之际曹操与刘备共饮的玄机,“青梅煮酒论英雄”既是英雄惺惺相惜的见证,也未尝不是“反目成敌”的标志。在世界学术的大舞台上,当然可以免却政客们“刀光剑影”的残酷,但如何方能在人类与世界福祉的前提下,真的贡献出自家的“特藏”,却也未尝不可以看作一场上帝的考试,不仅需要“竞争”,也还应当“互助”。那样一种“大风歌罢煮青梅”的场景或许稍近于人类文明演进的理想状态?中国现代学术如何才能在这全球化时代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来,或许是每个中国学者都不能不扪心自问的大问题。
  (《德法之争——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对话》,孙周兴、孙善春编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22.00元)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道值得玩味的风景——“假洋鬼子”,自从鲁迅在《阿Q正传》里写过那个手持文明棍、两腿笔直、从东洋速成归来的钱大少爷之后,这个称呼就不胫而走,成为某一类中国人不光彩的共名。  “假洋鬼子”,狭义地看是指那批出过洋的中国留学生,广义则可涵盖买办、通事、西崽、洋务人员、本土传教师、教徒这样一个群体。虽然今天“假洋鬼子”已不构成一个特别困扰人的问题,但一百年之前,它却是一个敏感、重大
明末清初思想界巨擘顾亭林尝云:“一为文人,便无足观。”以古律今,可知此语实为平凡而不朽的真理,尤其是放在那些终日与青灯古案、竹头木屑为伍的历史研究者身上,这更是“一语成谶”式的宿命!因此,我曾以调侃的方式说过:“对于一个人而言,把研究历史作为他一份业余爱好,那是莫大的幸福;把研究历史当作他自己谋生的饭碗,则是真正的悲哀!”  到了韩国之后我发现,那里的历史学同样处于学术的边缘,同样“门庭冷落车马稀
共和国在西方古已有之,斯巴达,古罗马,中世纪时期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热那亚等城市国家,都以共和制著称。近现代以来,东西方皆有以共和立国的国家,英伦三岛、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出现在国号中的“共和”,往往强调其政体色彩。但是,古今中外的政体中,虽然同为共和,国家体制和治理模式却千差万别。如今出现在国号中的“共和”,都是“古典”共和主义的“现代”变体。为什么同称为共和,
【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们试图通过以单元整合、一课多篇的教学策略对本单元的四首外国诗歌进行鉴赏分析,使学生对于外国诗歌从纵向的史学角度有线索性认识,同时以现代诗的声音、节奏、意象和意蕴为整合的抓手,初步感知现代诗歌的共性特点,并以此使得学生掌握现代诗歌的特点和阅读方法。第一节课,我们从课内文本出发,着重解决现代诗的声音和节奏问题;第二节课我们重点在于由诗歌意象,逐步深入到现代诗的意蕴。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指出:“发愤著书,意旨自激,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義,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司马迁如屈原,在茫茫暗夜,仗长剑仰望星空,不屈的灵魂时时闪烁出悲愤的电闪雷鸣,惊世骇俗,光耀尘寰!他不拘《春秋》之义,奋笔疾书,横扫人间不平,刻画了许许多多的悲剧人物,满腔的悲愤充溢于字里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在叶教授看来,课堂教学应是师生的重要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组成部分。叶教授的观点高度概括了课堂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而课堂生成作为课堂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核心理念和资源形式,已被普遍认可、接受与广泛利用。   所谓课堂生成,指的是在课堂中即时发生、不在授课教师预设之中、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源。它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
一    祖父曾说,季刚先生任教东北大学时,某日夜间回到北京。下了火车,他不顾旅途劳顿,先事休息,却让他儿子黄念田手里提着灯笼,连夜赶到我家。我以为他有何要事,心里不免紧张,他却十分兴奋地对我说:“我在东北见到了曾运乾先生,与他深谈两夜。他考定的古声纽中,‘喻’纽四等古归‘定’纽,‘喻’纽三等古归‘匣’纽。这是很正确的。我的十九纽说应当吸收这一点。”言下控制不住喜悦之情,与我一直深谈到夜半方归。 
我痴迷新文学初版本,是个被同行们称作初版本主义者的那种人。八九年前,拜读了姜德明先生的《书衣百影》,喜欢之极。当时就想:如果有人能仿“诗三百篇”之意,选取新文学名著三百部,将其初版本封面和版权页彩印出来,集为一书,这将有功于学术界,有功于广大的青年学子。但我知道此非易事,从寻找版本、考订内容,到拍摄书影、出版成书,都要付出巨大的精力。    如今,我的两位年轻的朋友,用两年时间编撰了出《中国现代文
古希腊学在欧美是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国内自近代西学东渐以来,学界对古希腊的研究也颇为重视,出于不同的目的,在研究的过程中,古希腊已经被塑造成为一个神话。西方人将其视为欧洲文明的起源之一和人文社科领域不可企及的典范。  20世纪以来,随着观念的不断更新,更多学科领域的介入,以及考古新证据的持续发现,古希腊呈现出更为真实的面貌。这其中西方涌现了众多的专家和大师级的人物,他们以等身的著述,让世人不断
由陈钢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的《上海老歌名典》(以下简称“名典”),2007年4月又以“新版”的形式再版。由上海人主编、上海著名的出版社出版“上海老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只是由于主编的理念有误,叙述的历史又有许多差错,致使这部“名典”黯然失色。    “名典”致命的硬伤    陈钢为“名典”撰写的序言题目叫《给历史的一份答卷》(以下简称“答卷”,引用只标明2007年版页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