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特色课程建设与实施策略

来源 :天津教育·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qsams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中音乐课程改革与建设背景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实现“以美育人”的学科目标,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引领下,本着立足音乐学科特点,发展素质教育,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原则,我们积极稳妥、逐级有效地开展了天津市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工作。
  天津市作为教育部第二批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改革试点省市,2017年9月,全面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实施阶段。在两年多的实践研究中,通过考察、学习、分析先行省市的经验,逐渐厘清自己的思路。明确了构建以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选择需要的课程体系为目标,以学科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的实施办法,开展了全面深化我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工作。
  音乐学科课程建设工作强调创新性,增强区域之间的均衡性。确立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引领,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充分体现学科对学生健康成长和注重终身发展的独特育人价值,逐步实现国家课程的高水平实施、地域特色课程的精品化建设。
  二、高中音乐核心素养与基本理念
  (一)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是跨学科核心素养在音乐学科中的具体化,是音乐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音乐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方面内涵。
  (二)高中音乐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原有的音乐范畴多元化以及强调音乐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关注美育的功能和情感体验,关注课程选择、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新课标将高中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由原来的四条修订为六条:
  三、高中音乐课程改革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的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的陆续出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对普通高中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挑战。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的“6 6 N”的课程结构要求及选课走班的教學授课模式情况下,高中音乐的教育教学出现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选课走班缺师资
  新一版的高中音乐课标在课程结构上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的1个必修模块 5个选修模块 N个地方、校本课程,增加到了6个必修选学模块 6个选修模块 N个地方、校本课程,大幅度地加强了课程的选择性,突出了师生的双向拓展。这样的课程结构给学生个性化音乐学习带来了福音,同时给原本师资严重不足的高中音乐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在原有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有效落实“6 6 N”的课程结构要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是目前高中音乐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需要改善、解决的问题。
  (二)班级授课轻个性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大多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一个年级几百名学生由一位教师使用同一本教材、同一个教案,甚至是同一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导致善于张扬个性的音乐失去了原本的色彩,学生的学习千篇一律,致使课下迷恋音乐、喜欢音乐的学生音乐课上兴致不高。
  班级授课中如何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给予每个学生适合的、喜欢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兴致盎然、色彩缤纷的音乐课中习得知识与技能,形成音乐素养,是我们需要在思考和实践探索中突破的难点。
  (三)城乡发展差异大
  天津市16个行政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教育水平存在大差异,艺术教育差异尤为严重。调研数据显示,距市区较偏远的新五区(老五县)音乐师资严重缺编,一半以上的学校没有音乐专职教师,即使开课也是由其他学科教师代课,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在现有师资条件下,应该采用怎样的策略来适度调整区域音乐教育现状,适应本区内学生音乐学习的需求,提升音乐教育教学质量,补偿偏远区域内学生缺失的艺术素养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应该重点考虑的内容。
  (四)实践课程不规范
  学校音乐教育包含课内与课外两大类。课内指国家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基本课程,统一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课外一般指学校内的音乐艺术类社团、兴趣小组、素质拓展课,多以实践内容为主,统称实践类课程。这一实践类课程大多顺应了学生的兴趣、特长,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是一个非常好的对学生实施艺术教育、提升音乐素养的空间。但大都是重比赛轻常规,实施不规范,没有课程意识,不成体系,虽然学生兴致高,但实效性较差。
  在新课标引领下,如何结合学校师资情况及区域特色,将音乐艺术实践类课程规范化、系统化,是本次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高中音乐特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实施策略
  在天津市各级行政部门及市教研室的指导下,音乐学科通过两年多的实践研究,在国家课程方案规定课时的前提下,探索出一套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和实施方案,以实现音乐课程提高审美与人文素养、以美育人的课程价值。
  (一)摸清基本情况,做好理论引领
  1.开展专项调研,摸清学校现状。
  我们于2017年3月在全市范围内做了“天津市高中音乐课程调查问卷”的调研摸底工作,问卷涉及师资、开课状况、硬件设施、校本课程、教师需求等维度。通过问卷基本摸清各个区域高中学校音乐课程的基本现状。音乐课程状况大致情况如下。
  第一类是经济较发达的区,其教育资源丰富,开课状况良好。在开齐开足国家音乐课程,完成规定3学分的基础上,以学校办学特色为抓手,根据音乐教师自身专业特长,大力发展校本课程。有的学校,已经实现了音体美的“小走班”,学生自主选课。
  第二类是能够基本完成国家音乐课程要求,在学校存在师资或是专业教室有欠缺的情况下,想办法开足国家音乐课程,基本完成3学分的学习任务。   第三类是软硬件都不到位,只能满足必修课程,不能够开齐开足国家音乐课程,不能保證学生完成3学分的学习任务。
  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进行细致分析,撰写调研报告,并将调研结果提交上级领导。以待引起行政部门的关注,帮助解决师资、开课状况、硬件设施不足的“老大难”问题。
  2.做好政策解读,更新教育理念。
  开展市、区、校“三级联动”的培训机制,帮助一线教师掌握国家政策,及时了解教育改革动态,更新教育理念并保证准确无误地理解、落实。
  自2017年8月起,每学期市教研室音乐室都组织全市新高一音乐教师进行集中专业培训及后续的跟进式培训。各区教研室在市级培训的基础上,带领教师们再进行区级解读。各高中校以学校音乐学科组为单位,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实践研讨。
  3.结合天津实际,出台具体指导意见。
  组织研发学科指导意见,帮助广大教师把握新课标所体现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内容,并将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组织优秀教研员及骨干教师,成立“天津市高中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研发组”(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组”)。指导意见组仔细研读相关文件,结合调研中掌握的我市具体情况(学校、教师困惑与需求),经过多次修订,于2019年6月,面向全市高中音乐教师印发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天津市高中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实验稿)》,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新课标进行了解读,立足音乐教学提出了可行性意见、建议及实际操作方案。指导广大一线教师领会新理念,调整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生成与发展,充分体现音乐学科对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的独特育人价值。
  (二)结合教师特长及地方资源,规范特色课程建设
  结合我市普通高中课外艺术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挖掘地域特色艺术资源,鼓励建设实施特色课程。创造性地落实高中音乐课程的实施,弥补师资的不足。
  1.依据教师特长,鼓励教师开设特色课程。
  结合学校教师艺术特长,在市、区教研员的鼓励、指导下,依照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逐步建立课程意识,将教师的专业优势变成课程的资源,拓宽学生的选择空间,丰富教师展示的舞台,形成学校、教师特有的特色课程。如:天津市紫云中学教师张娟开设的“京剧”课程等。
  2.借助社会力量,帮助学校开设特色课程。
  本着“传承中华文化艺术”的精神,充分挖掘各地域内所特有的音乐艺术特色资源,在区域、学校内建立传承传统文化艺术团队,在校内资源不足时,借助社会力量、专业团体、专业名家,帮助学校开设地方特色课程,大大缓解了学校特色校本艺术课程师资困难的难题。如:红桥区第五中学的“京韵大鼓”校本课程、河西区的“天津时调”课程等。
  3.规划建设课程群,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
  以学校为单位,充分挖掘学科组内音乐教师专业方向资源,搭建学科课程架构图,研发制定音乐学科课程群,课程群中的各门课程既各自独立又相互支撑,形成音乐核心素养的培育链。依据教师个人专业方向合理分工,既丰富了学习课程设置,也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如: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学的音乐课程群。
  4.发挥团队力量,支持学校开设跨学科融合艺术课程。
  凝聚学校不同学科教师的专业力量,整合教师团队集体的智慧,在学校统一协调下,开设跨学科的融合类艺术课程,建设学校特有的艺术特色课程。
  如:音体美共同开发的体验类课程“戏曲之美”,音乐与计算机整合开发的“音乐创编”课程等。
  (三)开展系列活动,促进均衡发展
  1.形成以点带面,开展基地校建设。
  2018年在天津市教委的政策支持、市教研室承办下,我市开展了“天津市学科特色课程基地校评选”活动。经过各区、校逐层自愿申报、专家评审、现场答辩等环节,在众多申报校中,本着特色引领及区域均衡的原则,音乐学科遴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四个特色课程基地校。
  在基地校原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集各级、各类专家的力量,进行指导、提升,打造音乐艺术课程建设的典型示范学校,积累音乐艺术课程建设、实施的典型经验,形成系列成果,在全市高中学校进行推广,形成以点带面的态势,规范和加快我市各学校音乐课程改革、建设的步伐,促进艺术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2.组织相关赛事,促进相互交流提升。
  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音乐学科室相继组织开展了“天津市音乐学科优秀特色课程评选”“天津市音乐学科优秀教学案例征集遴选”等系列活动。旨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促进我市规划、开发出适合学生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地方特色课程,补充完善音乐艺术学科课程体系,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培育艺术特长,挖掘、传承地方、区域音乐艺术特色,将特色活动课程化、规范化、体系化。
  活动中优秀的、富有地方特色的优秀音乐艺术特色课程和教学案例,共享在天津市教育资源平台,所有学校都可以随时学习、分享,大大促进了区域问的交流提升。
  3.以研促改,开展专项课题研究。
  结合课程建设的相关内容,我们先后立项了多个国家、市、区级的专项课题,其中涉及调研类及课程建设内容、资源、策略、评价等内容的课题。在课题的引领下,各项研究主题目标明确,方向统一,其成果更加具有指向性和实效性。通过课题推动会、交流研讨会等活动,区域、学校问相互借鉴学习,开拓思路、打破思维禁锢,无形中加速了课程改革的步伐,促进了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发展与实施。
  不论是国家基础课程还是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其目标都是在关注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的前提下开展有效的音乐艺术教育,让学生学有一项艺术特长,培育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等方面音乐素养,实现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其他文献
一  冬日的暖阳普照在美丽的拉萨城,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留下人们匆忙的脚步,似乎没人感激这个冬日的暖阳,就像无人过问路旁的磕长头的信徒是从哪里来一样。丹增拎着一包东西疲惫地坐在药店门口旁的台阶上,点燃一支香烟后毫无目地的看着街上的行人,心却飞到遥远的济南,飞到韩丽的和两个母亲的身边。丹增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发自内心的,刻苦铭心的、唯独他才能表露出倾慕的亮光。  01年酷热的济南人民医院住院部8号病房,两
张慧霞,毕业于西藏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西藏人民出版社汉文编辑室副主任、副编审。业余喜欢文学创作,有文学作品和评论散见于报刊杂志。  小说《藏婚》是作者羽芊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以“兄弟共妻”、“姐妹共夫”的婚姻情感生活为主线,展现了西藏曾经存在的一种家庭形式、一妻多夫制下藏族儿女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在追求中所遭遇的困惑。探讨了藏族女性主体意识在藏汉文化交汇时的觉醒,以及其在文化他者影响下实现自我
27岁那年,怀揣着走向讲台的梦想,王君琴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教师。“那时的我以为教师只是站在讲台上拿着课本,照着大纲给学生讲课的教书人,根本无法想象自己会骑着单车穿梭在和平区通往各所学校的一条条大街上,无法想象自己能掌握多门技术并教给不同年a级的中小学生们,更无法想象自己能带领着代表天津市的队伍去参加全国性比赛……”  天津市和平区劳技中心为全区中小学提供10几种课程,而王君琴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
從远处或者高处  可以俘获你的身影  家门前的那棵树  晓得你的伤疤  从远处或者高处  可以亲近你的身影  对面山上的积雪  翻阅过你的族谱  从远处或者高处  可以渗入你的身影  我心中的那条河  会带你继续流浪
窗和棂都保持着寒冷的姿态  陽光在撒播生机  沙发是入定的哲人  我拾起一支蘸墨的毛笔  它写下的黑色字迹  洇散成一枚佝偻的肺  鸟飞行的高空到底有多高  扎破天空的鸣叫  唤醒了无眠的清晨  卡夫卡为我移植了  一只昆虫的梦境  用与众不同的呼吸  够向每一个忙碌的  生活的角落
一  真正意义上的品茶是在老家教书时。那串孤寂日子里常常一个人枯坐陋室,聆听窗外松涛阵阵,鸟雀啁啾,昆虫合奏。然后用从岩缝里滴渗以竹片牵引出的山泉水泡制野茶,在升腾的茶香里构思文字,感受生命被茶水和书香滋润得剔透纯净。  有人说,茶是土做的水。品茶时,觉得与大地靠得极近,能听见大地的脉搏;与世情融得很深,可感受芸芸众生的呼吸。这时,读书能融进书里,情思缱绻;写字能跃然纸上,神行意随。夜幕降临,我常
事件回放<<<<  在过道时一脸疲惫,走到教室门前调整面部表情,“满面春风”地进入教室……一段“老师走进教室前努力调整笑容,‘一秒变脸’”的视频,近日冲上了热搜。视频里的主角是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位小学老师,他的回應很朴实:“因为屋里是一群孩子在盼着自己进去上课,不能垂头丧气的,害怕会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  时事鲜评  进教室前是“疲惫、垂头丧气”,进教室后是“微笑、精神焕发”……从舆论反馈看,这
他是一位老师,教着与诗最不相干的学科,他可能根本不会写诗,但他的生活绝对是诗意的。他,就是马老师。马老师年纪大概四十八九岁,身材既不高大也不强壮,若没有略微发福的肚子,走在人群中,是没有人认得出他的。唯一不平凡的,是他的笑。他什么时候都笑,讲笑话时笑,见到学生时笑,上课时笑,发怒生气时也笑。但他从不放声大笑,每次他幽默的语言逗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时,他只是微微仰起脸,嘴角微微上扬一下而已。他永远都是
七月的黄山,山清水秀,树林郁郁葱葱,有着最美的风景。  站在黄山脚下仰望黄山的最高峰———天都峰,感受着夏日的暖风拂过脸庞,听着林间鸟儿欢快鸣唱,我心情愉悦,步履轻松。  到了天都峰脚下,风变得冷了些,但不刺骨,反而给人一种舒爽的感觉。极目眺望,山上隐隐地有一条白道子,上面有几个“小黑点”向上移动,那应该就是通往天都峰峰顶———“鲫鱼背”的路吧。  我们原地休整了一下,也加入了攀登者的队伍。站在山
从桑日到加查,一路有无数的声音  雅江瘦成了一条绿色飘带,在路底歌唱  车辆好比悬崖上的舞蹈队  在崎岖的山路上跳着惊险的芭蕾  巨大的石头以不同的姿态  讲述着古老而遥远的传说  达古秀色可餐,正如美人低语  只有忙碌的人們默不作声  甘愿成为配角  神湖拉姆拉错和虫草  都是加查神秘的名片  却没那么容易相见  只有成片的野桃,野核桃,野花  才不管人们是不是远道而来  个个伸长了脖子  想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