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叶荣钟《中国新文学概观》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jmyu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叶荣钟的《中国新文学概观》完稿于1929年,1930年在东京成书发行,是目前发现的第一部成书的“中国新文学史”。叶荣钟成长在日据时期的台湾,有过两次留学日本的经历,复杂的文化背景使他兼具新旧知识分子的双重特征。本文立足于叶荣钟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文化观念,分析他对《中国新文学概观》的编写情形以及这部被忽视的“中国新文学史”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叶荣钟;《中国新文学概观》
  谈到第一部“中国新文学史”,鲜有资料提及叶荣钟的《中国新文学概观》。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判断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1933)为第一部中国新文学史,而后谢泳《新文学史料》将这一时间提前到1932年,陆永恒出版《中国新文学概论》。而根据叶荣钟《中国新文学概观》版权页所示,这部著作在“昭和五年”(1930)由新民会在东京发行,是时间更早的“中国新文学史”。但是长时间以来,针对这部著作的研究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叶荣钟的台湾知识分子身份,以及当时《中国新文学概观》是在东京完成并发行,这都意味着这部著作游离在主流的体系之外。不过也正因这样,叶荣钟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客观的审视新文学的视角。
  严格说来,叶荣钟的《中国新文学概观》是为了配合当时社会运动而作的“急就章”。叶荣钟并非专业的文学理论家,但是在文学方面他有着深厚素养和浓烈兴趣,这使他有热情也有能力对大陆新文学这一领域发表一己之见——正如《中国新文学概观》题名中的“概观”二字,蕴含了叶荣钟从一个整体视角去梳理、铺排、介绍新文学的目的。无论这部著作编写的动机如何,既然它以文学史的面貌呈现出来,我们就应当用看待文学史的眼光来对其进行一点评析。
  1.基本特点
  《中国新文学概观》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一、序说,二、文学革命的演进,三、新文学作品,四、文坛的派别,五、结论——这种安排基本可以把新文学的概况呈现出来。黄修己推崇文学史的编纂要由点及线,由线到面,最后形成具有丰富性、立体感的“体”。《中国新文学概观》只体现了前两点,即有具体的作家作品作为支撑叙述的“点”,并且理清新文学的发展线索——在这一点上,叶荣钟进行线索梳理的依据即前文提到的“进化论”思想,他将新旧文學进行对立,承认凡不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学都应该被淘汰。但是,《中国新文学概观》并没有呈现出“面”的特点,即拓宽视角,将文学外部的因素一并囊括进叙述的体系中来以丰满整个文学史的表达,这是遗憾之处。
  黄修己在评价朱自清《新文学史研究纲要》时说:“……应该偏重于论。但其实际内容却是偏重于史……实际上也的确是重在整理史实,给新文学绘制历史的图像,并未去追求什么理论高度”[1]。而《中国新文学概观》刚好相反,叶荣钟并未苛求自己全面、周到地描绘出新文学的面貌,在“文学革命的演进”一章他落落大方地表明他的地域很不利于搜集资料,所以直接把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移植过来作为一章的叙述,这一点是很欠妥的;另一方面,叶荣钟在叙述中更为注重自己观点的表达,他在肯定新文学运动的同时也指出其“量虽多质却未必一定全是好的”[2],而谈论作家作品时也会对其文学史地位做出评估。
  至于《中国新文学概观》的语言就比较随性,比如“……阿猫阿狗的作家充满了中国,笔者正嫌其太欠慎重哩”[3]“它竟会用那肉麻透顶的‘机关活鬼’,‘五色电光’使你一见非流三斗的冷汗不可”[4]……这不失为一种书写风格,但是有时显得过于散漫,就有失严谨了。
  2.独到观点
  《中国新文学概观》并不是史实的罗列,其中注入了叶荣钟对新文学很多新颖独特的见解。这些见解在当时并没有被及时发掘出来,但是在现在看来还是具备相当价值的。
  在小说方面,叶荣钟对《阿Q正传》的评价很高,他关注的是阿Q经历体现出来的“深刻的‘人间苦’和伟大的‘时代性’”[5],他深重地同情阿Q“受著贫富不均的压迫,体验过生活的最深刻的苦痛,受着阶级的差别,尝到最高度的蔑辱,受着旧礼教的束缚,终于抛掷了人生应享的性的悦乐,受着时代思潮的翻弄,终于要无理无由地断送了生命”[6],这个观照视角在当时是剑走偏锋的。20世纪20年代,以茅盾为代表的评论家将阿Q看作中国人品性的结晶,分析“阿Q相”的内涵;30、40年代分别从读者接受心理和艺术角度审视阿Q,认为鲁迅是在棒喝民众的同时,也注意到其表现出来的民族劣根性。随着左翼文化兴起和抗战爆发,对阿Q的评价也注入了社会变革的内容;建国之后,很多人对《阿Q正传》的理解陷入了庸俗社会学的迷途,何其芳从阿Q精神胜利法角度进行突破,提出了他的“共名说”。文革期间,对阿Q的评论也只是用政治术语匆匆带过;直到改革开放,对《阿Q正传》的评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包括从哲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探讨,还有从“文化热”角度寻找切入点,把目光投向中国的传统文化。至此,叶荣钟在20年代末对阿Q的评价态度才又被人表述出来。
  叶荣钟另一独到之处在于对戏剧的评价。叶荣钟对戏剧的理解是很深入的,他曾在《为‘剧’申冤——读江肖梅氏的独幕剧》中说:
  “剧”是艺术中最综合的、最具体的一种——因为是如此,所以最艰难。“剧”在叙述一段事件须含有和小说同样的文学的效力,在排演的时候,举止动作须含有雕刻的美的效力,与舞台、背景和光线尤须含有绘画的美的效力,说白的抑扬顿挫要含有音乐的美的效力,动作又须含有和雕刻、绘画不同的舞蹈的美的效力。 [7]
  这是叶荣钟对戏剧的基本观念,他认为戏剧是由多重形式交融而成的复杂艺术,并不能将其片面化。所以谈到新文学的戏剧时,他认为其“成绩要算最劣的”。究其原因,主要是“作家缺少实际的经验”[8],导致“文学的要素虽然很丰富,但是剧的要素似乎很贫弱”[9]。在叶荣钟看来,音乐和舞蹈都是戏剧的关键要素,在新剧中却总是被忽略。和其他新文学史谈及新剧时最关注其如何输入西方先进思想不同,叶荣钟强调的是改良者不能轻视旧剧的势力,也不能硬输入西洋的作品来强制中国人的趣味。这个思考角度是值得我们品味的。
  叶荣钟的特殊身份使其处于中国新文学运动的“边缘”,而《中国新文学概观》可谓“中国新文学史最早的‘他者书写’”。[10]出于这种不同的视角,叶荣钟更能够发现“……现代中国的社会思想混乱到于极点,作家失掉了精神生活的重心,彷徨于思想的歧路,没有坚确的信仰,没有一贯的精神,可以从事创作使然的,我们在这样的观点很明白地可以看出现代中国作家的‘时代的苦闷’”[11],这一点是很深刻的,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下,叶荣钟可以为我们提供对中国新文学不一样的叙述,同时,我们也能从这种叙述中更深地理解他的文学观念。
  注释:
  [1]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的编纂传统
  [2]叶荣钟.中国新文学概观[M],东京印刷制本株式会社,1930,第5页
  [3]叶荣钟.中国新文学概观[M],东京印刷制本株式会社,1930,第48页
  [4]叶荣钟.中国新文学概观[M],东京印刷制本株式会社,1930,第58页
  [5]叶荣钟.中国新文学概观[M],东京印刷制本株式会社,1930,第58页
  [6]叶荣钟.中国新文学概观[M],东京印刷制本株式会社,1930,第58页
  [7]叶荣钟.为‘剧’申冤——读江肖梅氏的独幕剧
  [8]叶荣钟.中国新文学概观[M],东京印刷制本株式会社,1930,第56页
  [9]叶荣钟.中国新文学概观[M],东京印刷制本株式会社,1930,第57页
  [10]付祥喜.日据时期台湾人编写的两种“中国新文学史”[J],现代中文学刊,2014,第3期
  [11]叶荣钟.中国新文学概观[M],东京印刷制本株式会社,1930,第49页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的元朝文学的研究发展至今,元朝文学要求我们大家都必须要以非常敏锐的观察性眼光,来对元朝的各种类型文学进行整理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元代文学诗、文、词、散曲、杂剧等各体文学研究都有不同程度的创获,但也存在着各自叙述、互不关联的问题。  【关键词】:元朝;文学;研究  中国的文学界虽然有一些纠正元朝文体之间彼此割裂、互不关联的各种问题的意愿和各种尝试,在传统的雅俗两大类文人群体创
期刊
【摘要】:《变形记》作为卡夫卡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发展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在《变形记》中卡夫卡用及其荒诞的手法描述了主角格里高尔便成一只甲壳虫之后的生活轨迹以及思想变化。而在一系列的变化,都隐约展现在了人类现代社会的急速发展之下。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少的人们会思考生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自己艰辛地工作与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是机械的用物质去衡量
期刊
每个人都是人生道路上的行者,踩出属于自己的足迹,途经掠过自己的风景。那些风景凝固在那些逐渐搁浅的脚印上,总是无法再次浮现于行者的眼帘。  在漫漫长路上,你昂然走来,盔甲鲜明,衣袂飘飘。在经过我的时候,你可曾意识到,我是你的一道风景?  是的,我是你的一道风景。你无限向往你前方的目标,可你知道吗,你路过的风景正在慢慢地目送你匆忙的背影,看着你渐行渐远,最后,将自己淡忘于你急切的步伐之间。  我是你道
期刊
【摘要】:本文以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为基础,把简爱的一生划分为五个部分,通过对各个部分中男权主义的分析,及简爱的回击,更好的了解简爱女性意识的转变及成长历程。从中不仅可以看到简爱的个人成长,也能窥探到当时整个社会女性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 简爱;男权主义;女性意识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之作,也是一部深受女性喜爱的作品。19世纪的欧美正处在一个女性运动的萌芽状态
期刊
(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i'nan Shandong 271000)  【Abstract】:At present, the "low carbon" carhas entered the preliminary stage of large-scale industrialization, from the "tenth five-year plan pe
期刊
【摘要】:姜夔作为南宋词坛上极具影响力的一位词人,其诗词创作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遂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词风及写作特色,并对后世古典词学的创作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即以姜夔的《扬州慢》为例,简要赏析、阐述姜夔词创作的特色及其所体现的言外之意。  【关键词】:姜夔;《扬州慢》;杜牧  一、《扬州慢》词牌名  (一)《扬州慢》词牌名的由来  扬州慢,词牌名,是南宋词人、音乐家姜夔的自度曲。所
期刊
一  冰原茫茫,平直广袤的地平线尽头也像是淬了霜。冷涩空气自幽蓝璀璨的大片星云之中穿堂而过,造型诡谲的巨大冰川发出凄声厉嚎。  似青鸟齐啼,似万山同哭。  这是1960年的寒冬。这也是他经历过最冷的冬天,霍华德·弗吉尼亚·纳什想。他年纪不大,茂盛鬈曲的胡须之下隐着两片发白干裂的唇,眉骨深邃,透出一点儿独属于长者才会有的精明目光,左不过三十来岁。  霍华德捧着一个堪称笨重的圆柱,圆柱周身有一圈儿袖珍
期刊
有人偏爱外界的壮观风景。塞北黄沙,狼烟残日。使观者亦有了包容天下的胸襟,吞吐宇宙的气魄。有人偏爱乡里的纤秀风景,小桥流水,杏雨梨花,让居者心亦柔如春水,染上了一抹淡淡的烟蓝。事实上,无论何种风景,只要内心自在安然,皆是彼岸。  愛壮阔风景者,如郦道元。在战火纷争的北魏,他没有像没有骨头的狗一样投入军阀旗下为其歌功颂德,追求名利,也没有像阮籍嵇康一样逃避现实,崇尚老庄。他选择了山水,在交通极不发达的
期刊
【摘要】:陈河的作品以其特有的深度和广度在新移民文学中脱颖而出,显示出了独特的魅力,本文主要以陈河作品中的“欧洲系列”和“马来亚系列”为主,对其小说中的英雄主义进行探究。  【关键词】:陈河;小说;英雄主义  陈河的小说以一种高辨识度成为蕴藏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无尽之矿,他的生活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取材,他冒险的勇气成为了他对写作不断突破探索的力量。  一、“英雄”与“宁死不屈”的结合  
期刊
李清照《词论》对秦观的评论是否纵览其词而有的全面评价,笔者将从此问题进行三点进行分析。  第一、秦观词于李清照未得全观。这一问题出现在《善本书室藏书志》[1] 对秦观词流传情况有大致记录:  多出一时之兴, 不自甚惜, 故散落者多。 其风怀绮丽者, 流播人口, 独见传録, 盖亦泰山毫芒耳。  秦观曾自编《淮海闲居集》,此文集虽为秦观早期作品,现其存书亦不可复见,然从其残存的序言中,不难发现即使文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