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的浅薄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影响思维方式的最大悖论是:就在互联网呈上信息盛宴的同时,也把我们带回彻头彻尾的精力分散状态。在做填字游戏的同时又试图好好读书,这就是互联网创造的智力环境。
  
  1775年的一个傍晚,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英国著名文学家、批评家,《英文字典》编撰者)陪同朋友参观诗人理查德·欧文·坎布里奇(Richard OwenCambridge)的别墅。他们被带进藏书室和坎布里奇会面。简单的寒暄过后,约翰逊一头扎进书架中,开始静静地阅读排列在书架上一卷卷图书的书脊。坎布里奇说道:“约翰逊先生,一个人如此热爱看书脊,看起来有些奇怪啊。”约翰逊马上从忘我的沉思中惊醒,转身回答:“先生,原因非常简单。知识有两种:一种是我们自己知道某个主题,一种是我们知道从哪里能找到关于某个主题的信息。”
  二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的“藏书室”已经发生根本改变——互联网允许我们即时使用规模和范围都空前巨大的馆藏信息,也能轻而易举地对馆藏资料分门别类、按需查阅。然而,互联网减损了约翰逊所说的居于首位的那种知识:亲自深入了解一个主题的能力;在大脑内建立起丰富而又迥异的神经连接,以此产生与众不同的聪明才智的能力。
  
  互联网吸引注意力,只是为了分散它
  
  互联网是一种能够影响人类思维模式的工具,会对我们大脑的工作方式带来实际影响。心理学家、神经生物学家、教育专家以及网站设计人员的很多研究都指向同一个结论:当我们上网时,就进入了一个鼓励粗略阅读、三心二意、肤浅学习的环境。虽然也存在深入思考的可能,但互联网这种技术鼓励的并不是深层思考。
  互联网精确地释放出某种类型的感官刺激和认知刺激——反复的、高强度的、交互式的、使人上瘾的刺激,已经导致大脑神经回路和大脑功能发生了强烈而迅速的改变。
  一天当中,大部分人花在网上的时间不少于两个小时,有时还要长得多。上网期间,通常会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相同或类似的动作,速度一般都很快,通常是对通过显示屏或扬声器发出的提示性信息作出的反应——敲击电脑键盘、拖着鼠标点击左右键或旋转鼠标转轮、用指尖在写字板上划过……在此过程中,互联网会向我们大脑中的视觉皮层、触觉皮层和听觉皮层发送稳定的刺激输入流。到目前为止,除嗅觉和味觉外,互联网动员我们所有的感官参与进来,而且是让这些感官同时参与活动。
  互联网还提供了一个高速传递响应和回报的系统,鼓励肢体行为和精神行为的重复进行。我们点击一个链接、搜索信息得到列表、发送电子邮件后很快收到回复、通过社交网站吸引朋友……互联网具有交互性,为我们提供了功能强大的新型工具,可以用来查找信息、表达自我,也可以跟别人交谈、结识。互联网把我们变成了实验室里的小白鼠,为了得到社会营养或智力营养的小药丸,坚持不懈地压动杠杆。
  由于我们通常是在一种社会环境中使用电脑,比如用来跟朋友和同事交谈,或者用来制作自己的“个人简历”,或者通过博文和个人主页更新发布自己的思想,结果就是个人的自我意识——有时候甚至是恐惧意识——加剧了我们沉溺于网络的强烈程度。心理医学家迈克尔·哈斯乌尔(Michael Hausauer)发现,青少年和年龄更大一些的成年人“对同龄人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具有强烈兴趣,同时,他们对远离这个圈子表现出一种令人震惊的焦虑”。
  对互联网的使用涉及许多似是而非的悖论。其中,必将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产生长远影响的最大悖论是:互联网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只是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人类“想获取更多的信息,想留下更多的印象,想拥有更复杂的特性”,就在互联网向我们呈上信息盛宴的同时,它也把我们带回了彻头彻尾的精力分散的天然状态。
  
  阻断潜意识思考
  
  精力分散并不一定都是坏事。把问题暂时放下,可以帮我们摆脱思维定势。回头拾起问题的时候,经常会有新的视角,创造性随之进发。有研究结果表明:注意力出现中断,可以让我们在潜意识层面思考问题,从而获取有意识考虑问题时难以获得的信息和无法开展的认知过程。然而,在我们对问题进行有意识的明确定义之前,潜意识的思考过程并不会涉及这个问题。
  但是,互联网鼓励的持续不断的精力分散,与暂时性的分神截然不同。互联网发出的各种刺激性杂音,既造成了有意识思维的短路,也造成了潜意识思维的短路,因而既阻碍我们进行深入思考,也阻碍我们进行创造性思考。我们的大脑变成了简单的信号处理器,不断地把信息迅速转变成意识。
  
  我们丧失了什么样的功能
  
  那些因为上网而不再做的事情,也会产生神经学结果。浏览网页挤占了我们用来读书的时间;收发短信挤占了我们用来遣词造句的时间;在网络链接中不断跳转,挤占了我们用来沉思冥想的时间;原本用来支持旧有智力功能和精神追求的神经回路逐渐弱化,并开始分崩离析。大脑会回收那些闲置不用的神经细胞和神经突触,将其用于其他更迫切的工作。我们会获得新的技能和视角,然而旧的技能和视角也会因此而丧失。
  2008年的一项对老网民和网络新手的实验中,大脑扫描结果显示,老网民使用了大脑左前区域(就是生理学上所说的左前额叶皮层背外侧区)中的一个特定神经网络,而新手在这个区域表现出的大脑活动微乎其微;随后6天的时间里,让网络新手每天上网一小时,然后重复这项实验。新的扫描结果显示,新手原来基本上处于静止状态的前额叶大脑皮层现在表现出广泛的活跃性。另外一项研究发现,跟阅读纸质图书相比,当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时,他们表现出一种极为不同的大脑活动模式,可以调动更多的大脑功能,所以上网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持敏锐的思维,在网上搜索和浏览网页类似于填字游戏,可以“锻炼”人的大脑。
  另一方面,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上网时深度阅读会变得那么困难。上网的时候,大脑需要评估网页链接,作出相关的浏览选择,同时还得处理目不暇接的感官刺激,这都要求持续不断地进行精神协调和决策。作为阅读者,我们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遇到一个网页链接,都得稍作停顿,至少也会停顿一瞬间,让前额叶大脑皮层评估一下是否应该打开这个链接。这种活动会阻碍我们对所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停顿动作频繁重复的时候,阻碍作用尤其明显。由于前额叶大脑皮层需要承担执行功能,因而我们的大脑不光得到了锻炼,还会变得负担过重。选择网上阅读,我们牺牲了实现深度阅读所需要的条件,回到了“单纯的信息解码”状态。在全神贯注地深度阅读时,形成了建立丰富的神经连接的能力,现在这种能力基本上被闲置了。
  造成大脑认知负荷过重的因素 有很多,“与解决问题无关的外部因素”和“精力分散”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恰好也是互联网这种传媒形式的两个核心特征。
  虽然使用互联网可以像做填字游戏那样锻炼大脑,但如此密集的锻炼一旦成了主要思考模式,就会阻碍我们进行深度学习和深入思考。在做填字游戏的同时又试图好好读书,这就是互联网创造的智力环境。
  
  让一切成为“速读”
  
  网络将超文本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融为一体,用来发送所谓的“超媒体”内容。超媒体不只是以电子方式链接起来的文字,它还包含图像、声音和视频。精力分散进一步加剧了认知疲劳,从而削弱了我们的学习能力、降低了理解程度。当我们给大脑供应思考原料的时候,并非越多越好。
  人们看书的时候,视线并不是平滑地扫视文字,而是视觉焦点小幅跳跃前进,目光会在一行文字的不同落点短暂停顿。实验发现,几乎没有一个实验对象会像阅读印在纸上的文章那样有系统地、一行一行地阅读网页上的文章,大多是对文本内容迅速地匆匆扫视一下,他们的目光在页面上跳跃形成的图形跟字母F相似。一开始,网页文本的前两三行内容,他们会逐字看过。随后目光下移,视线会越过几行内容,停留在半路上。最后,目光会继续下移,主要停留在页面的左下方。
  快速,就是用户阅读网上内容的方式。就是几秒钟的时间,目光会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往下移动,快速越过网站上的文字。人们查看大部分网页的时间不超过10秒钟。浏览时间超过2分钟的网页不到1/10,相当比例的网页在电脑桌面的后台程序中打开了,兀自待在无人理会的浏览器窗口中。
  从传统阅读转变为强力浏览,这个过程发生得非常快。电子文本的洪流通过电脑和手机奔涌而来,跟以前相比,人们用于阅读的时间更多了,但那是一种迥然不同的阅读,特点是“匆匆地浏览和扫描、只看关键词、一次性,以及非线性”。另一方面,“用于深度阅读和专注阅读”的时间正在稳步减少。
  强力阅读和强力扫描也没什么错。我们看报纸时通常都是匆匆扫过,了解一篇文章的主旨,从而决定是否仔细通读。略读能力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精读能力。不同之处在于,互联网让略读成了主导性阅读模式,这也是令人担忧的问题。略读以前是我们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是为了深入研究而辨别信息的一种方式,如今却正在变成目的本身,成为我们收集并理解各种信息的首选方式。这种变化是人类文明发展轨迹中的一次倒退:我们正在从私人知识的耕种者,发展为电子数据丛林中的狩猎者。
  
  多任务处理能力的改进会损害创新思考
  
  失去的同时也有补偿。研究表明,由于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我们的某些认知技能得到了加强,甚至是大大加强。这些技能通常涉及手眼协调、反射反应、视觉信号处理等低层次、较原始的大脑功能。使用网上搜索和网页浏览功能,跟某些快速解决问题能力有关的、特别是在一堆杂乱的数据当中进行模式识别所涉及的大脑功能也会加强。
  这有助于我们在处理杂乱数据时变得更加娴熟,这类技能的重要性不容小觑。随着工作和生活越来越以电子传媒为中心,我们对这些传媒的应用越熟练,注意力在网上任务之间转移得越敏捷,我们作为雇员,甚至作为朋友和同事的价值就会越高。
  但如果只看到互联网带来的好处,并断定这项技术让我们变得更聪明了,那将是大错而特错。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神经疾病及中风研究所认知神经学部门主任乔丹·格拉夫曼(Jordan Grafman)认为,多任务处理能力的改进,让你变得更容易依赖常规思想和传统办法,而不是以原创性思维解决问题。
  在“忙者生存”的脑细胞大战中,支持安静思考、线性思考的大脑功能失败了。在仔细研读长篇大论、分析论证观点、深入反思自身经历、苦苦思索身心现象的时候,我们要用到这些功能。战争的胜利者是这样一些大脑功能:在五花八门的信息中,能帮助我们快速地定位目标、区分类别、评估价值;在各种刺激的轰炸下,能让我们扛起脑力重担,上述功能和计算机执行的功能极为相似,这可不是偶然的巧合。看起来,一项广为流行的新兴智力技术所具备的特征,正在我们身上再次呈现出来。
其他文献
知识指的是你知道怎么去做,然而这往往无法解释一你甚至不能解释自己怎么能走路。能明确作为符号表示出来的只是信息。很多对于知识管理的理解,问题就在于谈的并不是知识,而是信息。    与控制无关,与快乐有关    《中欧商业评论》(CBR):要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必须有学习型组织的良好氛围。您对学习型组织有多年的观察,觉得在知识管理方面存在什么样的趋势?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故事吗?  彼得·圣吉:大的趋势是
期刊
新形势下的营销方式更加“劳动密集型”,你必须做大量工作,而且更难外包,这使得市场营销工作变得更具挑战性。    数字化全方位改变营销    《中欧商业评论》(以下简称CBR):腾讯CEO马化腾前段时间谈到,广告模式是“产品经济”的产物,知识产权模式是“体验经济”的宠儿。营销将来会从以广告模式为基础,发展到以知识产权模式为基础。营销的基础变化了,对广告主、媒体和受众都有影响,这一观点在业界引起了许多
期刊
未来一百年,我们要树立一种新的价值观:发展不是压倒别人,不是增强国际竞争力,而是让我们的十三亿国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三个转变和四个成绩    《中欧商业评论》(CBR):如何看待过去100年的中国?  姜义华:现在都在讲中国模式、中国经验,非常有必要将中国100年的经验作一个全面的思考。过去100年,中华文明在努力实现其文明形态的现代转型。这个转型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是从原来的农耕文明、游牧文
期刊
在社会人群中的自我彰显和定位,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完成:消解权威和表达自我,“凡客体”恰好提供了这两样东西。    琳达是个小白领。在北京CBD的一幢写字楼上班。上班早高峰时,她总是会从大望路地铁站钻出来,低头疾行于黑压压的人群中。  2010年6月的一个上午,琳达经过路边的公共汽车站时,突然被一个巨幅广告吸引了目光。画面上韩寒穿着一件29元的T恤,低头含笑并自述:“爱网络,爱自由,爱晚起,爱夜间大排
期刊
享乐行为通常被人们认为不是个正事儿,因此人们常常借助于让自己心安理得的理由来减轻负疚感。不过,有没有理由是否影响享乐的即时体验呢?研究者给了我们出乎意料的答案。    人们通常需要“理由”来帮助自己做购买决策。当消费者在面临困难的抉择,或所作决定与自己的价值观发生冲突的时候,这个理由显得尤其重要。比如说,购买一些非必需品或者奢侈品被视为浪费行为,那么消费者在做此类决策就会感到内疚,并担心将来产生后
期刊
为何《皇帝的新衣》中那看似荒谬的场景,在许多企业中却司空见惯一明明知道上司决策中的疏漏、组织程序或规则中的问题,员工却宁愿保持沉默?  “GE90引擎生产线在埃文代尔运转得好好的,突然搬到达勒姆去干什么?”  “洗衣机业务正处于困难之中,为什么所有的新设备全都给了冰箱部门?”  在通用电气培训中心举办的年度马拉松式培训课程上,各个业务部门常常提出上述各种各样原本应当在他们自己的会议上解决的问题。 
期刊
“没有光源就没有光晕。但有了光源,产生的光晕可能比光源本身更加明亮耀眼。”著名行为决策学研究者奚恺元教授曾在论述认知效用时如此表述。当我们在谈论“顾客价值”的重要时,也需要对顾客价值的光源和光晕进行分辨。  如果消费本身的价值很难再有挖掘空间,也就是说,很难让“光源”更明亮时,可以把视线投向“光晕”——除了实实在在消费一件物品的环节,还有对它的期盼、得到时的惊喜、事后的回忆,这构成一串完整的过程,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感性需求爆发的时代将会到来。到那时,用一辆汽车换一段回忆的故事情更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物质营销时代渐渐远去,情感营销渐渐成为市场主流,具有精神属性的产品会给商家带来丰厚利润,消费者也越来越看重购买物品时获得的心理满足、情感表达等因素。在这些感性因素中,有一种很难察觉,却强如火山一样潜伏着的情感需求,它需要提醒、引领、点燃。它就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后
期刊
编者按:本文是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院长魏炜副教授有关大企业如何应对创新商业模式系列文章的第三篇。作者通过聚焦复印机这一特定行业内导致大企业市场领导地位屡屡被创新商业模式取代的各类“昏招”,折射出一旦大企业对原先的成功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导致出现“大企业病”,就会给创新企业从弱变强、以弱胜强的机会。    很多研究结果表明,攻击强大的对手很容易导致失败。超过八成以上的新公司都以失败告终。
期刊
从创业者的精神、企业发展战略、公司治理结构、产品技术及商业策略与经营模式五大层面,分析创业企业为何失败。     什么是创业失败?倒闭了是失败;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却陷入平庸也是失败;预期目标和现实相差很大,也是失败;想做大做强,但总是小打小闹,也是失败;一遇风雨就飘摇也是失败。这些都是广义的失败。  做创投的都要研究失败。投资初创期的项目,可能是成二败八;投资成长期的项目,可能是成五败五;投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