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由于课时有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不仅是课改关注的热点,也是每个数学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用较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它是衡量数学教学好与坏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学生获取知识、获得可持续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般能力形成的关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变抽象为具体,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实现有效学习。“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
“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在现实教学中,以“教师教,学生学”的灌教式时代已经过去,我们正在探索着“以学定教”的新的课改时代,面对日益更新的教学辅助工具,我们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以下就如何在把握新课标理念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点滴看法。
一、把握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作为教师首先要在备课上下足功夫。我们在听课中经常发现,教师上课,就题讲题,就事论事,分不清轻重缓急,平均使用力量,照本宣科。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把握好教材。如何把握好教材呢?首先,在理解《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前提下读懂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查阅有关教学参考资料,了解全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目的要求和在全套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还要研究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其次,要熟练地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逻辑结构和编排意图。确定出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第三,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师的认识结构,只有到了这一步才算把握了教材,教学中才能驾轻就熟。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通分与约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根据《课标》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掌握方法和理解算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良好的合作意识,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这样来把握教材,教学才会得心应手,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了解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种理念给我们老师上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们教师的备课理清思路。我们的备课不仅要备“教师怎样教”,更要备“学生如何学”。备课时首先要考虑这节课准备安排几个学生的活动,每个活动怎么进行;其次要考虑在活动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第三要考虑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或遇到哪些问题,老师怎样进行调控,怎样评价等。即使如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课后进行教学反思,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教师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等。写出自己执教的体会和疏漏失误,记下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或困惑处,再进行补充备课。这样的备课才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是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三、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客观存在及客观规律的认知过程。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的选择,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优化教学过程就体现在优化教学模式、方法及手段等各方面。
1、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水平等因素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灵活、发展地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有利于立足整体,优化课堂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当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模式,针对教学实际,重新进行组合,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并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获取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而教学《小数除法》时,则应该让学生在大量计算中总结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2、根据接受差异、心理差异等因素实施有效分层教学。在数学课中,学生的基础不同,对知识理解的心理反应各异,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应有的提高,实施分层教学。
3、注重过程教学,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主动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去思考研究,指导学生“开放式学习”,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满足他们作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切身體验知识发展的全过程。
四、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预习,即预先学习。一般是指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独立地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的过程。在预习中,学生能先知学习内容,有利于听课时跟上教师的思路;在预习中,学生也能发现自己不懂的问题,做到课上学有针对,提高学习效率。作为教师,则要适当的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并提出预习要求。
五、加强新课导入的创新研究,为课堂教学做好酝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现象,展示一个个生动的生活画面,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神奇,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数学。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走出数学苦旅的沙漠,奔向探究学习的绿洲,使数学课也洋溢着趣味的色彩。
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课堂教学做好服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教育技术也不断的更新,神舟十号再现课堂,春天在我们的教室里蜂飞蝶舞,大公鸡跳上了讲台……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使课堂教学由“静”变“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投其所好,恰到好处,不要追求时髦,流于形式,要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作用。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教师的共同追求。只要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自身潜能,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创新意识就能得到强化和提高,创新能力就会逐步形成,也能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2] 关于教学有效性的探析与思考.
[3] 张新宇.小学数学教师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方法.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用较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它是衡量数学教学好与坏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学生获取知识、获得可持续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般能力形成的关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变抽象为具体,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实现有效学习。“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
“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在现实教学中,以“教师教,学生学”的灌教式时代已经过去,我们正在探索着“以学定教”的新的课改时代,面对日益更新的教学辅助工具,我们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以下就如何在把握新课标理念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点滴看法。
一、把握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作为教师首先要在备课上下足功夫。我们在听课中经常发现,教师上课,就题讲题,就事论事,分不清轻重缓急,平均使用力量,照本宣科。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把握好教材。如何把握好教材呢?首先,在理解《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前提下读懂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查阅有关教学参考资料,了解全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目的要求和在全套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还要研究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其次,要熟练地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逻辑结构和编排意图。确定出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第三,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师的认识结构,只有到了这一步才算把握了教材,教学中才能驾轻就熟。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通分与约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根据《课标》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掌握方法和理解算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良好的合作意识,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这样来把握教材,教学才会得心应手,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了解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种理念给我们老师上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们教师的备课理清思路。我们的备课不仅要备“教师怎样教”,更要备“学生如何学”。备课时首先要考虑这节课准备安排几个学生的活动,每个活动怎么进行;其次要考虑在活动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第三要考虑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或遇到哪些问题,老师怎样进行调控,怎样评价等。即使如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课后进行教学反思,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教师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等。写出自己执教的体会和疏漏失误,记下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或困惑处,再进行补充备课。这样的备课才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是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三、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客观存在及客观规律的认知过程。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的选择,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优化教学过程就体现在优化教学模式、方法及手段等各方面。
1、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水平等因素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灵活、发展地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有利于立足整体,优化课堂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当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模式,针对教学实际,重新进行组合,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并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获取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而教学《小数除法》时,则应该让学生在大量计算中总结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2、根据接受差异、心理差异等因素实施有效分层教学。在数学课中,学生的基础不同,对知识理解的心理反应各异,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应有的提高,实施分层教学。
3、注重过程教学,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主动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去思考研究,指导学生“开放式学习”,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满足他们作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切身體验知识发展的全过程。
四、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预习,即预先学习。一般是指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独立地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的过程。在预习中,学生能先知学习内容,有利于听课时跟上教师的思路;在预习中,学生也能发现自己不懂的问题,做到课上学有针对,提高学习效率。作为教师,则要适当的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并提出预习要求。
五、加强新课导入的创新研究,为课堂教学做好酝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现象,展示一个个生动的生活画面,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神奇,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数学。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走出数学苦旅的沙漠,奔向探究学习的绿洲,使数学课也洋溢着趣味的色彩。
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课堂教学做好服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教育技术也不断的更新,神舟十号再现课堂,春天在我们的教室里蜂飞蝶舞,大公鸡跳上了讲台……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使课堂教学由“静”变“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投其所好,恰到好处,不要追求时髦,流于形式,要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作用。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教师的共同追求。只要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自身潜能,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创新意识就能得到强化和提高,创新能力就会逐步形成,也能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2] 关于教学有效性的探析与思考.
[3] 张新宇.小学数学教师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方法.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