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1948年起至去世,一直担任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他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等教育专著。
他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并且他本人也亲自在实践和探索着教育的真谛,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家的普遍关注。我国在1995年提出了素质教育,接着又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课程改革,称之为“新课程改革”,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使教育更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使教育更贴近生活,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前提,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一、苏霍姆林斯基关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未来的教师,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我国新课程改革下,大力倡导中小学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提出教育的起点和基准是把学生当作“人”,把学生真正当作自己的孩子。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座右铭。他说,“在生活中什么最重要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爱孩子。”教育是以爱为基础的,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
爱学生,首先应该是了解学生。不了解儿童就不可能成为教育者。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如果说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那么了解学生便是爱学生的前提。
爱学生,其次是尊重学生。尊重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尊重学生是以人为本的最直接的体现。学生带着无比兴奋和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思考、感受创造的乐趣,他们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尊重学生,就是不要伤害他的这种情绪。学生在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也在认识自己,充满一种深刻的自我肯定情感,这是自我教育之母,是个人荣誉感、名誉感和自爱心的最强大的源泉之一,尊重学生就是不要破坏他的这份自我肯定情感。
爱学生,再次是信任学生。信任是人的心灵的一种寄托和依靠。信任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好人,才能够敢于放开,让学生“独立行走”,真正的实现变教师为“导师”;中小学教师信任学生能够担当得起一个独立人的时候,才能够和学生平等的相处。每一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积极向上的愿望进学校的,即使孩子有不当行为,但只要引导得法,也一定能矫正过来。在教师的心中和他的行为中,应该始终体现着使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教育信念和承诺:任何一个孩子只要受到训练都能成功。
爱学生,最后还要赏识学生。赏识是信任更进一层的心理期望。如果说信任是相信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好人,一个有用的人,那么赏识学生则是相信学生在某一方面有着过人之处。相信学生的秉性之中应该潜藏着一定的天赋。教师的技巧就在于善于察觉儿童的天赋,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倡导各尽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强项,挖掘其潜能。
二、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与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苏霍姆林斯基先生曾经说:“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每一位教师不仅是教书者,而且是教育者。”他很早就从实践中得出了教师应该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的结论。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教师要变“经师”为“导师”。教师,这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盏,继而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是他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会他们尊重科学、文化和教育。既然是指路灯,就体现一个“指” 和“导”的作用。
“导”的角色体现在学习方法上,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现代教育思想,而且要授予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使学生会学。使学生会学也就是希望达到儿童能自我教育的目的,只有能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小学教师就是要明白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地位,不仅传授知识,而且注重学生科学精神和态度的培养,注重人文精神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终身教育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下,中小学教师的“导”还体现为不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性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在新课程改革下,每个教师都应当成为学生智力上得法的、有头脑的培育者,“只有当教师不把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量的扩大视为教学过程的唯一目的,而只是当作发展认知和创造能力,以及喜好钻研的灵活思考能力的一种手段的情况下,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智育。”苏霍姆林斯基先生的这段话很精辟地概括了新课程改革下以人为本的智力教育。
中小学教师的新型角色定位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合作、平等的师生关系。对于孩子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精神的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和他们共同克服困难,喜忧与共。新课程改革要求我国中小学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控制者,学生的畏惧者,而是要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到学生的求知过程中来,成为一名参与者。走进学生,把学生视为地位和自己等同的人,构建一种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的双向互动角色,实现教学相长的原则。中小学生的情感是十分敏感的,他们最善于用情感来决定欲望,当发现教师和他们在一起探索知识、寻求真理的时候,他们便会放弃心里的一切压力,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而且在这样的情景之下,也十分愿意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并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他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并且他本人也亲自在实践和探索着教育的真谛,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家的普遍关注。我国在1995年提出了素质教育,接着又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课程改革,称之为“新课程改革”,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使教育更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使教育更贴近生活,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前提,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一、苏霍姆林斯基关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未来的教师,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我国新课程改革下,大力倡导中小学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提出教育的起点和基准是把学生当作“人”,把学生真正当作自己的孩子。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座右铭。他说,“在生活中什么最重要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爱孩子。”教育是以爱为基础的,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
爱学生,首先应该是了解学生。不了解儿童就不可能成为教育者。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如果说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那么了解学生便是爱学生的前提。
爱学生,其次是尊重学生。尊重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尊重学生是以人为本的最直接的体现。学生带着无比兴奋和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思考、感受创造的乐趣,他们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尊重学生,就是不要伤害他的这种情绪。学生在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也在认识自己,充满一种深刻的自我肯定情感,这是自我教育之母,是个人荣誉感、名誉感和自爱心的最强大的源泉之一,尊重学生就是不要破坏他的这份自我肯定情感。
爱学生,再次是信任学生。信任是人的心灵的一种寄托和依靠。信任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好人,才能够敢于放开,让学生“独立行走”,真正的实现变教师为“导师”;中小学教师信任学生能够担当得起一个独立人的时候,才能够和学生平等的相处。每一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积极向上的愿望进学校的,即使孩子有不当行为,但只要引导得法,也一定能矫正过来。在教师的心中和他的行为中,应该始终体现着使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教育信念和承诺:任何一个孩子只要受到训练都能成功。
爱学生,最后还要赏识学生。赏识是信任更进一层的心理期望。如果说信任是相信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好人,一个有用的人,那么赏识学生则是相信学生在某一方面有着过人之处。相信学生的秉性之中应该潜藏着一定的天赋。教师的技巧就在于善于察觉儿童的天赋,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倡导各尽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强项,挖掘其潜能。
二、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与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苏霍姆林斯基先生曾经说:“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每一位教师不仅是教书者,而且是教育者。”他很早就从实践中得出了教师应该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的结论。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教师要变“经师”为“导师”。教师,这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盏,继而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是他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会他们尊重科学、文化和教育。既然是指路灯,就体现一个“指” 和“导”的作用。
“导”的角色体现在学习方法上,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现代教育思想,而且要授予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使学生会学。使学生会学也就是希望达到儿童能自我教育的目的,只有能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小学教师就是要明白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地位,不仅传授知识,而且注重学生科学精神和态度的培养,注重人文精神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终身教育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下,中小学教师的“导”还体现为不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性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在新课程改革下,每个教师都应当成为学生智力上得法的、有头脑的培育者,“只有当教师不把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量的扩大视为教学过程的唯一目的,而只是当作发展认知和创造能力,以及喜好钻研的灵活思考能力的一种手段的情况下,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智育。”苏霍姆林斯基先生的这段话很精辟地概括了新课程改革下以人为本的智力教育。
中小学教师的新型角色定位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合作、平等的师生关系。对于孩子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精神的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和他们共同克服困难,喜忧与共。新课程改革要求我国中小学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控制者,学生的畏惧者,而是要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到学生的求知过程中来,成为一名参与者。走进学生,把学生视为地位和自己等同的人,构建一种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的双向互动角色,实现教学相长的原则。中小学生的情感是十分敏感的,他们最善于用情感来决定欲望,当发现教师和他们在一起探索知识、寻求真理的时候,他们便会放弃心里的一切压力,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而且在这样的情景之下,也十分愿意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并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