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母婴传播规律及阻断干预方式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73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母婴传播规律,分析阻断干预方式。方法 选择69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妊娠分娩的结果作统计分析,讨论该类人群的母婴传播规律及梅毒不同发展阶段的干预效果。结果 除去各种死亡因素,活产新生儿54例,其中新生儿梅毒有效阻断人数为45例,阻断率为(83.3)%;Ⅱ期梅毒不良妊娠结果明显高于Ⅰ期梅毒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16周前阻断率59.3%,孕16周后阻断率24.1%;I期梅毒不良妊娠率为22.2%,而II期梅毒不良妊娠率为60.6%,P<0.05。结论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母婴传播概率与治疗时机、疾病程度关系密切有关;对其实施合理的阻断干预方式和阻断时机,能够有效阻断梅毒的母婴传播。
  【关键词】梅毒;母婴传播;阻断干预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83-02
  梅毒属于高度传染性疾病,可通过苍白螺旋体直接接触发生感染而产生,是慢性全身性疾病,被列入我国乙类防治管理病种。临床上可将梅毒分为Ⅰ期梅毒、Ⅱ期梅毒、Ⅲ期梅毒、潜伏性梅毒及先天性梅毒。早期梅毒(包括Ⅰ期梅毒、Ⅱ期梅毒及早期潜伏梅毒)和晚期梅毒(包括Ⅲ期梅毒及Ⅱ期复发梅毒)均可通过青霉素进行治疗。妊娠合并梅毒是指妊娠期妇女发生梅毒或潜伏梅毒,可通过胎盘直接传播给胎儿[1]。若患者妊娠早期存在抗生素滥用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梅毒的早期症状,但因梅毒早期症状不典型常被忽视,导致患者在孕检时才能发现疾病,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治疗及对预防新生儿梅毒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母婴传播规律,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本文选择69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对患者实施孕期干预,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69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孕期干预方式阻断母婴传播途径,患者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6.3±3.6)岁,均通过常规梅毒螺旋体红细胞凝集实验(TPHA)及快速血浆反应试验(RPR)确诊为妊娠合并梅毒,Ⅰ期梅毒36例,Ⅱ期梅毒33例;其中初产妇58例,经产妇11例;患者配偶多为个体商贩、司机、农民工等,其中患者配偶患梅毒34例,而患者本身婚前多性伴侣38例。
  2.诊断标准:
  根据《艾滋病与性病学》中对妊娠梅毒的诊断标准确立:(a)患者本人或其配偶存在婚外性行为或梅毒感染史;(b)患者有流产、早产、死胎史,患者分娩过梅毒患儿;(c)患者具备各期梅毒主要临床特征及症状表现;(d)梅毒血清学检验呈阳性。
  3.干预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确诊合并梅毒时间不一,因此治疗共计两个疗程,时间分别为孕16周前以及孕16周后。给予患者普鲁卡因青霉素臀部肌内注射80万U/d,连续治疗10~15 d;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进行治疗,口服0.5 g/次,4次/d,连续半个月为1个疗程。新生儿出生后取其脐带血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并分别于出生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抽取静脉血进行复查,方便准确判断阻断干预效果。
  4.随访记录:
  由专人负责每个确诊合并梅毒患者随访工作,并做充分记录。在进行梅毒孕妇的围产儿预后统计时,与同期非梅毒孕妇分娩的围产儿对照分析。
  5.统计学方法:
  将患者治疗数据录入到SPSS 15.0统计软件中,检验标准为α=0.05,当P<0.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妊娠结果:
  69例患者中65例分娩,未分娩4例;65例分娩患者中足产儿41例,早产儿14例(其中重度窒息6例,婴儿死亡1例),死胎6例,死产4例;未分娩4例中2例为异位妊娠,2例为流产。随访过程中1例婴儿发生死亡,结果详见图1和图2。
  图1  未分娩患者妊娠结果
  图2  已分娩患者妊娠结果
  2.不同孕周干预治疗结果:
   除去6例死胎、4例死产及1例婴儿死亡,剩余54例新生儿梅毒有效阻断人数为45例,阻断率为(83.3)%;45例成功阻断患者中有32例患者为孕周16周前实施阻断干预,即在整个孕期实施过两次干预治疗,其余13例患者均在孕期16周后接受治疗,P<0.05,结果详见图3。
  图3  不同孕周干预治疗结果
  3.不同临床表现对妊娠结果的影响:
  Ⅱ期梅毒不良妊娠结果明显高于Ⅰ期梅毒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近年来,性传播疾病尤其是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作为一类特殊患者人群开展妊娠期梅毒筛查十分必要[2]。本研究显示,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多数为无症状的隐性梅毒,且均在妊娠数周后才被发现,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此时孕妇免疫系统正处于暂时性抑制状态,因此只有通过产前筛查才能及时发现妊娠期合并梅毒疾病。本研究中,除去6例死胎、4例死产及1例婴儿死亡,剩余54例新生儿梅毒有效阻断人数为45例,阻断率为(83.3)%,与2012年临床指南中相关文献中阻断率可达到99%略显差异,推测其原因可能是:1.多数患者文化水平较低,未能规律产检及时早期诊断及严格遵守医嘱进行正确用药;2.多数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生活相对不够稳定、工作流动性大,未能按时产检及早期诊断;3.普遍存在自我保健意识差,对该病缺乏认识。本次研究同样表明,45例成功阻断的新生儿中,32例为妊娠16周前实施阻断干预,证明越早实行干预,干预效果越显著。而从疾病不同临床分期对妊娠结果产生的影响中可看出,Ⅱ期梅毒不良妊娠结果明显高于Ⅰ期梅毒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原因是妊娠16周前,胎盘自身具有的滋养细胞可有效发挥隔离作用,梅毒螺旋体在天然屏障前不容易直接通过胎盘,因此胎儿受到感染的机会较少,而妊娠16周后,绒毛膜滋养层的细胞会逐渐减少并萎缩,不能对梅毒螺旋体产生隔离和阻碍作用,因此螺旋体可顺利进入胎盘,进而直接流入胎儿体内。
  综上所述,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母婴传播规律与治疗时机、疾病程度关系密切相关,因此应选择合理的干预措施和阻断时机,进一步有效阻断梅毒的母婴传播途径。同时,在妊娠早期开展全面产检,可及时发现梅毒,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争取更多时间。
  参考文献:
  [1] 李佳.提高妊娠期性传播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3(6):53~54
  [2] 刘明月.对围产期TORCH感染筛查的重新评价[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14(10):125~12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运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中对护理本科生偱证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效果。方法 选择教学经验丰富的临床带教老师,对在本科室实习的全统招的护理本科生共40人,采用PBL教学法进行临床教学,然后通过Grad(2001)提供的量表评价学生偱证思维能力。结果 护生在教学后偱证思维能力有了显著提高,P<0.01。结论 在临床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对提高本科护生循证思维能力有较好的效果。  【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促进临床带教水平,通过了解实习护士对我科临床带教的满意度,评选出最满意的带教老师,以达到提高临床带教质量的目的。方法自制临床带教满意度调查表,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满意度问卷调查表。结果实习护士对科室排班制度和操作掌握满意度较低,提出宝贵建议共32条,评选出最满意的带教老师共3名,最不满意的带教老师共3名。  【关键词】临床带教;满意度;实习护士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术前介入化疗进行子宫动脉灌注在治疗子宫内膜炎中的应用效果与造成的手术影响。方法:DSA超选择肿瘤血管染色的子宫动脉优势侧,持续滴注110mg顺铂与55mg阿霉素5d,在拔管3-4周内进行手术。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采用化疗后进行子宫内膜癌手术的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并且挑选同期进行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术中、后情况。结果:实验组30例患者共有2人完全缓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保护性策略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4年9月在我院使用有创机械通气保护性策略治疗的50例ICU重症心力衰竭的患者,分析其有创机械通气前后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气分析与临床症状改变情况等。结果:经有创机械通气治疗24-96h后,41例患者成功脱机,总有效率为82%;9例患者有创通气脱机失败。经治疗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动脉
期刊
【摘要】为了完善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护理工作,解决无痛胃镜检查护理存在的风险,针对护理可能出现的漏洞导致患者生命危险的主要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管理,使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护理依照有效程序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因护理不当出现发病或死亡的情形。  【关键词】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护理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404-02  一、无痛
期刊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从我国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对象、护理人力资源缺乏、管理体系不完善等方面分析并提出相对应发展对策。  【关键词】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412-02  在当今迅速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中,我国护理事业也悄然蓬勃兴起。目前由于社区人口逐步老龄化、持续增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孕产妇在分娩期的心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孕产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分娩期的心理特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孕产妇在分娩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害怕、悲观依赖、陌生孤独等心理。结论:孕产妇在分娩期的心理特点较特殊,应采取有效的心理措施改善其心理状态,以便更好的进行分娩。  【关键词】孕产妇;分娩期;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R-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慢性胃炎应用多潘立酮治疗的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1月前来我院治疗的7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尼替丁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好25例(71.4%),一般9例(25.7),无效1例(2.9%),总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常用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的清除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64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PTH均得到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更加明显,两组间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
期刊
【摘要】医院门诊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门诊是一个诊疗功能比较齐全的整体,门诊工作的好坏可直接反映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诊疗技术水平,加强门诊管理,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提高门诊质量管理水平,保证患者得到最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门诊;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409-01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患者
期刊